話說公元581年,北周的靜帝宣布禪讓,楊堅登基稱帝,史稱隋文帝。楊堅曾官封隨國公,因此國號為隨,楊堅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有不祥之兆,遂命人將隨字中的“走”字,改為“工”字,另造出一個“隋”字,發隨字的音,定國號為隋,國都仍為西安。從此,華夏大地又一次開始走向一統。結束了自東漢末年近400年的分裂割據狀態,實現了自秦漢以來的又一次統一,促使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南方經濟的大發展,為我國封建社會隋唐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話說隋文帝楊堅,漢族,小字那羅延。隋朝開國皇帝,陝西省華陰縣人,其父楊忠跟隨宇文泰起義關西,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被皇家賜鮮卑姓普六茹。宇文泰死後,孝閔帝宇文覺建周朝,楊忠官至柱國、大司空、隋國公。這時的楊堅隻有十四歲,先是從軍做了一名功曹。十五歲時,楊堅做了車騎大將軍、十六歲升為驃騎大將軍;到周明帝繼位時,晉封為大興郡公;周武帝繼位,封為隨州刺吏。父親楊忠死後,襲爵隋國公,並與周武帝結為親家,將大女兒嫁於太子。太子繼位就是周宣帝,周宣帝又晉升這位老丈人為上柱國、大司馬。周宣帝死後,傳位給周靜帝,不滿八歲的周靜帝不能親理政事,楊堅就勢把持了朝政,都督內外諸軍事。楊堅的前半生貫串著整個周朝,曆經了全部五位帝王。他看到了宇文家族的末落,再也不想為宇文家族看家護院了,他有能力,也有勢力,要自己做皇帝。於是,這位皇帝的姥爺,把屠刀揮向了自己的親家門戶。他一口氣殺盡了宇氏宗親四十多家,凡是能與宇文泰沾上邊的宗室疏屬來了個誅殺無遺,成千上萬的鳳子龍孫均於一年內慘遭屠戮。繼後,就是逼小外孫周宣帝宇文闡禪位並也將其殺死了。
隋文帝楊堅建國後,開始重振朝綱。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大隋朝迅速的強大繁榮起來,可說是富國強兵,國力大增。幾年後消滅了後梁,統一了北方。楊堅把目標又瞄上了長江南岸的陳朝,他要再展宏圖,一統中華。
這時的中華大地,正處於南北朝的最後階段,北有隋朝,南有陳朝,隔長江對峙。長江南岸的陳朝後主陳叔寶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眼見北麵的隋朝在一天天強大,總是幻想依恃長江天險,能安逸無悠,樂得有半壁江山足矣。雖知道隋文帝天天都在尋機過江,可從來沒把這事放在心上。隋文帝此時卻是雄心勃勃,正在和眾臣研究滅陳的計策。有一位大將軍為隋文帝楊堅獻了一計:“江南的莊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們在他們的收獲季節,揚言出兵,他們一定就會放棄農時,屯兵防守,嚴陣以待,這時,我們再出兵。待下次農熟季節,我們照舊高喊出兵,他們也還會放棄收獲,忙於防守。這樣來幾次,即影響了農業的收成,又麻痹了軍心。到那時,我們突然全麵出擊,大兵壓境,便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糧食不像我們北方屯積在地窖中,而屯積在茅、竹修建的倉庫中,我們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燒毀它,如果連燒幾年,陳朝的財力就大大削弱了,滅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隋文帝認為此計可行,隨後開始按計行事。經過七年的準備,在公元588年冬,楊堅決定:以晉王楊廣為元帥,發兵五十萬大軍一齊渡江南下,向陳朝的都城建康發動猛烈的進攻。南下大軍出發前,隋文帝楊堅麵對著南方,好像滾滾長江就在眼前,充滿激情十分豪邁地說道:“我是天下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夠因為一條像衣服帶子一樣狹窄的長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裏的老百姓嗎?”
公元589年,隋朝大軍攻下建康城,俘獲了陳後主,滅掉了陳朝,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麵。隋文帝楊堅結束了中國長期混亂的局麵,使中國又迴到了和平年代。不僅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還在政治、經濟等製度方麵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在不長的時間內,將中國重新置於一個政權治理下,外禦強敵突契,內令人民安寧生息,政權穩固,積蓄充盈的強盛之國。不幸的是到了公元604年,楊堅病臥仁壽宮被楊廣謀殺。隋文帝楊堅在帝位二十四年,享年六十四歲,諡號高祖,廟號文皇帝,葬於泰陵。
公元604年,太子楊廣繼位做了皇帝,史稱隋煬帝。隋煬帝楊廣小名阿英,是隋文帝的二兒子,也是隋朝第二代第二位皇帝。
隋文帝楊堅有五個兒子,都是文獻皇後所生。唯二兒子楊廣自小美貌聰明,十分受隋文帝的寵愛。隋文帝楊堅做了皇帝後,立長子楊勇為太子,其餘四子俱封為王。楊堅要出兵伐陳,就選中年僅二十歲的楊廣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五十一萬大軍南下向陳朝發動進攻,楊廣也沒有辜負老父親的期望,充分展示了將帥之才,帶兵一舉突破長江天塹,兵到之處,所向披靡。為統一華夏立下了首功。隨後的幾年裏,楊廣又先後掛帥出兵,南下平定了江南的叛亂,北上擊敗了突厥進犯,為大隋朝的鞏固和發展戰功累累。此時的楊廣再也不滿足於這天下兵馬大元帥,他開始做起太子夢了。他先是在皇後麵前搬弄楊勇的是非,後來又讓一些親近大臣聯名誣陷太子謀反,並掇弄皇後也到楊堅那裏狀告太子。結果楊堅輕信了皇後,將楊勇貶為了平民,囚禁深宮。楊廣終於當上了皇太子。五年後,老皇帝楊廣在離京都一百二十公裏外的仁壽宮避暑時一病不起,派人召楊廣入宮侍奉。楊廣到仁壽宮,見父皇病入膏肓,不但沒有一絲的悲痛,反而認為自己馬上就可以做皇上了,內心興奮的使他無法再繼續控製自己。他根本無心去照料臥床不起的老父親,反而對在床邊侍奉皇帝寵妃陳夫人垂涎三尺。一天,乘著陳夫人上廁所的時候,楊廣隨後溜進廁所將陳夫人一把抱住。陳夫人掙脫後逃迴到隋文帝床前。隋文帝看她神色倉惶,問她怎麽迴事,她垂淚說:“太子無禮。”楊堅大怒說:“我聽信婦人之言,選這樣一個喪盡天良的孽障太子,這都是文獻皇後誤我大事啊!”說道這裏,隋文帝掙紮起身,命他的兩位親信官員去長安召喚楊勇。楊廣是精明之人,他見陳夫人跑迴隋文帝房後,準知道會有變數,他馬上命手下包圍了仁壽宮,斷絕了一切內外往來之人。兩位為隋文帝傳旨的官員一出隋文帝的寢宮,就被關押了起來。到這時楊廣無往顧及了。他找來一名親信,在他耳邊悄悄的吩咐了一番,這人轉身衝入了楊堅的寢室,衝著仰臥床上的楊堅的胸部,就是一陣急風暴雨般的拳腳,楊堅頓時口吐鮮血,哀號而亡。
隋煬帝登基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的美麗庶母陳夫人上床,第二件事就是派人馳赴長安把他那已經被罷黜的哥哥楊勇殺掉了。接下來,修建大運河、長城和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三征高句麗,開創科舉… …可以說:隋煬帝楊廣的政績和暴政都很突出。但是,由於楊廣的急功近利,大興土木,加大了對人民奴役征斂的苛重;濫用民力,也使生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巨大的工程和連年的戰爭使民生不堪重負,終於引暴了人民的反抗。起義軍將領李密著名的聲討隋煬帝檄文中說道:“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簡策,也寫不完隋煬帝的罪狀。用東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煬帝的罪惡。”一名話,道出了人們對隋煬帝的切齒之恨。最終,隋煬帝楊廣在南巡途中,由於兵變被手下的將領逼迫上吊而亡。這個奢侈腐化一生的帝王,死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隻是由蕭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一個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唐朝平定江南後,以皇帝的禮節重新改葬於雷塘煬帝陵。享年五十歲,在帝位十四年,死後諡號煬皇帝,廟號世祖。
話說在隋煬帝離開京城南巡之時,趁京城空虛,李淵率兵攻入了西安,改稱隋煬帝為太上皇,另立留守西安的楊侑做了皇帝,史稱隋恭帝。隋恭帝楊侑,是隋文帝的重孫,隋煬帝的孫子,隋朝第四代第三位皇帝,也是隋朝的亡國之君。李淵立楊侑為帝,隻不過是為掩人耳目而矣,隋煬帝三月份被逼縊死,李淵5月份就逼楊侑退位。自己做上了皇帝,建立了大唐王朝,隋朝滅亡了。隋朝自隋文帝稱帝建朝起,到隋恭帝禪讓止,共存世三十八年,傳了四世三位皇帝。楊侑退位後被降封為希國公,閑居長安。第二年五月被殺死。隋恭帝楊侑在位僅半年,享年十五歲,諡號恭皇帝,葬於陝西乾縣。
隋朝存世雖不足四十年,卻是中華帝國強盛的時代之一。其鼎盛之勢在中國乃至世界曆史上都是空前絕後的。據統計:隋朝社會安定,戶口銳長,共有郡一百九十個,縣一千二百五十五個,戶八百九十萬。疆域遼闊宏大超過了以往的所有朝代,東西九千三百裏,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裏。這個時期是中華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麵都達到登峰造極的全盛黃金期,當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就連東亞的琉球群島都有歸降了隋朝,日本也開始稱臣朝貢了。
這正是:盛世難掩帝王罪,民心所向豈容違。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
話說隋文帝楊堅,漢族,小字那羅延。隋朝開國皇帝,陝西省華陰縣人,其父楊忠跟隨宇文泰起義關西,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被皇家賜鮮卑姓普六茹。宇文泰死後,孝閔帝宇文覺建周朝,楊忠官至柱國、大司空、隋國公。這時的楊堅隻有十四歲,先是從軍做了一名功曹。十五歲時,楊堅做了車騎大將軍、十六歲升為驃騎大將軍;到周明帝繼位時,晉封為大興郡公;周武帝繼位,封為隨州刺吏。父親楊忠死後,襲爵隋國公,並與周武帝結為親家,將大女兒嫁於太子。太子繼位就是周宣帝,周宣帝又晉升這位老丈人為上柱國、大司馬。周宣帝死後,傳位給周靜帝,不滿八歲的周靜帝不能親理政事,楊堅就勢把持了朝政,都督內外諸軍事。楊堅的前半生貫串著整個周朝,曆經了全部五位帝王。他看到了宇文家族的末落,再也不想為宇文家族看家護院了,他有能力,也有勢力,要自己做皇帝。於是,這位皇帝的姥爺,把屠刀揮向了自己的親家門戶。他一口氣殺盡了宇氏宗親四十多家,凡是能與宇文泰沾上邊的宗室疏屬來了個誅殺無遺,成千上萬的鳳子龍孫均於一年內慘遭屠戮。繼後,就是逼小外孫周宣帝宇文闡禪位並也將其殺死了。
隋文帝楊堅建國後,開始重振朝綱。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大隋朝迅速的強大繁榮起來,可說是富國強兵,國力大增。幾年後消滅了後梁,統一了北方。楊堅把目標又瞄上了長江南岸的陳朝,他要再展宏圖,一統中華。
這時的中華大地,正處於南北朝的最後階段,北有隋朝,南有陳朝,隔長江對峙。長江南岸的陳朝後主陳叔寶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眼見北麵的隋朝在一天天強大,總是幻想依恃長江天險,能安逸無悠,樂得有半壁江山足矣。雖知道隋文帝天天都在尋機過江,可從來沒把這事放在心上。隋文帝此時卻是雄心勃勃,正在和眾臣研究滅陳的計策。有一位大將軍為隋文帝楊堅獻了一計:“江南的莊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們在他們的收獲季節,揚言出兵,他們一定就會放棄農時,屯兵防守,嚴陣以待,這時,我們再出兵。待下次農熟季節,我們照舊高喊出兵,他們也還會放棄收獲,忙於防守。這樣來幾次,即影響了農業的收成,又麻痹了軍心。到那時,我們突然全麵出擊,大兵壓境,便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糧食不像我們北方屯積在地窖中,而屯積在茅、竹修建的倉庫中,我們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燒毀它,如果連燒幾年,陳朝的財力就大大削弱了,滅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隋文帝認為此計可行,隨後開始按計行事。經過七年的準備,在公元588年冬,楊堅決定:以晉王楊廣為元帥,發兵五十萬大軍一齊渡江南下,向陳朝的都城建康發動猛烈的進攻。南下大軍出發前,隋文帝楊堅麵對著南方,好像滾滾長江就在眼前,充滿激情十分豪邁地說道:“我是天下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夠因為一條像衣服帶子一樣狹窄的長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裏的老百姓嗎?”
公元589年,隋朝大軍攻下建康城,俘獲了陳後主,滅掉了陳朝,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麵。隋文帝楊堅結束了中國長期混亂的局麵,使中國又迴到了和平年代。不僅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還在政治、經濟等製度方麵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在不長的時間內,將中國重新置於一個政權治理下,外禦強敵突契,內令人民安寧生息,政權穩固,積蓄充盈的強盛之國。不幸的是到了公元604年,楊堅病臥仁壽宮被楊廣謀殺。隋文帝楊堅在帝位二十四年,享年六十四歲,諡號高祖,廟號文皇帝,葬於泰陵。
公元604年,太子楊廣繼位做了皇帝,史稱隋煬帝。隋煬帝楊廣小名阿英,是隋文帝的二兒子,也是隋朝第二代第二位皇帝。
隋文帝楊堅有五個兒子,都是文獻皇後所生。唯二兒子楊廣自小美貌聰明,十分受隋文帝的寵愛。隋文帝楊堅做了皇帝後,立長子楊勇為太子,其餘四子俱封為王。楊堅要出兵伐陳,就選中年僅二十歲的楊廣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五十一萬大軍南下向陳朝發動進攻,楊廣也沒有辜負老父親的期望,充分展示了將帥之才,帶兵一舉突破長江天塹,兵到之處,所向披靡。為統一華夏立下了首功。隨後的幾年裏,楊廣又先後掛帥出兵,南下平定了江南的叛亂,北上擊敗了突厥進犯,為大隋朝的鞏固和發展戰功累累。此時的楊廣再也不滿足於這天下兵馬大元帥,他開始做起太子夢了。他先是在皇後麵前搬弄楊勇的是非,後來又讓一些親近大臣聯名誣陷太子謀反,並掇弄皇後也到楊堅那裏狀告太子。結果楊堅輕信了皇後,將楊勇貶為了平民,囚禁深宮。楊廣終於當上了皇太子。五年後,老皇帝楊廣在離京都一百二十公裏外的仁壽宮避暑時一病不起,派人召楊廣入宮侍奉。楊廣到仁壽宮,見父皇病入膏肓,不但沒有一絲的悲痛,反而認為自己馬上就可以做皇上了,內心興奮的使他無法再繼續控製自己。他根本無心去照料臥床不起的老父親,反而對在床邊侍奉皇帝寵妃陳夫人垂涎三尺。一天,乘著陳夫人上廁所的時候,楊廣隨後溜進廁所將陳夫人一把抱住。陳夫人掙脫後逃迴到隋文帝床前。隋文帝看她神色倉惶,問她怎麽迴事,她垂淚說:“太子無禮。”楊堅大怒說:“我聽信婦人之言,選這樣一個喪盡天良的孽障太子,這都是文獻皇後誤我大事啊!”說道這裏,隋文帝掙紮起身,命他的兩位親信官員去長安召喚楊勇。楊廣是精明之人,他見陳夫人跑迴隋文帝房後,準知道會有變數,他馬上命手下包圍了仁壽宮,斷絕了一切內外往來之人。兩位為隋文帝傳旨的官員一出隋文帝的寢宮,就被關押了起來。到這時楊廣無往顧及了。他找來一名親信,在他耳邊悄悄的吩咐了一番,這人轉身衝入了楊堅的寢室,衝著仰臥床上的楊堅的胸部,就是一陣急風暴雨般的拳腳,楊堅頓時口吐鮮血,哀號而亡。
隋煬帝登基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的美麗庶母陳夫人上床,第二件事就是派人馳赴長安把他那已經被罷黜的哥哥楊勇殺掉了。接下來,修建大運河、長城和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三征高句麗,開創科舉… …可以說:隋煬帝楊廣的政績和暴政都很突出。但是,由於楊廣的急功近利,大興土木,加大了對人民奴役征斂的苛重;濫用民力,也使生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巨大的工程和連年的戰爭使民生不堪重負,終於引暴了人民的反抗。起義軍將領李密著名的聲討隋煬帝檄文中說道:“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簡策,也寫不完隋煬帝的罪狀。用東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煬帝的罪惡。”一名話,道出了人們對隋煬帝的切齒之恨。最終,隋煬帝楊廣在南巡途中,由於兵變被手下的將領逼迫上吊而亡。這個奢侈腐化一生的帝王,死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隻是由蕭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一個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唐朝平定江南後,以皇帝的禮節重新改葬於雷塘煬帝陵。享年五十歲,在帝位十四年,死後諡號煬皇帝,廟號世祖。
話說在隋煬帝離開京城南巡之時,趁京城空虛,李淵率兵攻入了西安,改稱隋煬帝為太上皇,另立留守西安的楊侑做了皇帝,史稱隋恭帝。隋恭帝楊侑,是隋文帝的重孫,隋煬帝的孫子,隋朝第四代第三位皇帝,也是隋朝的亡國之君。李淵立楊侑為帝,隻不過是為掩人耳目而矣,隋煬帝三月份被逼縊死,李淵5月份就逼楊侑退位。自己做上了皇帝,建立了大唐王朝,隋朝滅亡了。隋朝自隋文帝稱帝建朝起,到隋恭帝禪讓止,共存世三十八年,傳了四世三位皇帝。楊侑退位後被降封為希國公,閑居長安。第二年五月被殺死。隋恭帝楊侑在位僅半年,享年十五歲,諡號恭皇帝,葬於陝西乾縣。
隋朝存世雖不足四十年,卻是中華帝國強盛的時代之一。其鼎盛之勢在中國乃至世界曆史上都是空前絕後的。據統計:隋朝社會安定,戶口銳長,共有郡一百九十個,縣一千二百五十五個,戶八百九十萬。疆域遼闊宏大超過了以往的所有朝代,東西九千三百裏,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裏。這個時期是中華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麵都達到登峰造極的全盛黃金期,當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就連東亞的琉球群島都有歸降了隋朝,日本也開始稱臣朝貢了。
這正是:盛世難掩帝王罪,民心所向豈容違。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