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7年,漢武帝劉徹病死,由他的小兒子劉弗陵繼位,史稱漢昭帝。漢昭帝是劉氏的第五代,也是西漢王朝第六個皇帝。漢武帝有六個兒子。衛皇後生長子太子劉據;王夫人生次子齊懷王劉閎;李夫人生三子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李夫人生昌邑王劉髆;最小的六兒子劉弗陵是趙夫人所生。漢武帝自太子自殺後,一直沒有再立太子。到他臨終時,才決定把他特別喜歡的這個小兒子立為太子。漢武帝恐怕太子幼稚,繼位後被皇後夫人製約,成為呂後那樣的結局。他就看上霍光忠厚老成,想把太子托付給霍光。他就讓人畫了一張畫送給霍光。霍光迴家打開一看,是《周公輔成王圖》,心中就明白了漢武帝的心思。漢武帝病危之際,把霍光叫到病床前說:“你可知我贈畫之意?”霍光忙答道:“臣早已明白,隻是怕辜負了皇上的重托。”漢武帝說:“朕封你為大將軍,希望你能像周公輔佐成王一樣,幫太子治理好國家。”

    話說漢昭帝劉弗陵繼位時才八歲,按照漢武帝死前的囑咐,由大將軍霍光來輔政。霍光掌握了朝廷大權,不忘漢武帝的囑托,幫助漢昭帝繼續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把個國家治理的也算有條有理。這時候有個左將軍叫上官桀,見霍光大權在握,想讓霍光把上官桀六歲的孫女,嫁給漢昭帝做皇後,霍光認為這件事情有些荒唐,說什麽也不答應。可誰知上官桀又想法找到了漢昭帝的姐姐,通過這位蓋長公主的幫助,竟讓自己的孫女當上了皇後。這一下,上官桀算是和霍光結下了仇口,上官桀把霍光看成了眼中釘,肉中剌。他要想方設法的陷害霍光。

    漢昭帝十四的時候,上官桀假造了一封燕王的奏章,派一個心腹冒充燕國使者,將奏折送給漢昭帝。漢昭帝打開一看是告霍光的,奏章的大意是說,大將軍霍光在檢閱羽林軍時,坐的馬車跟皇帝坐的一樣,他還私自調動軍校,大有圖謀造反之勢,我燕王願調兵進京,防止不法之徒作亂。漢昭帝看完之後,沒有說話。第二天早朝,漢昭帝在龍椅之上向下觀看,見大將軍霍光沒有上朝,就問:“大將軍霍光為何不來上朝?”上官桀忙答道:“霍光聽說燕王上奏折彈劾他,所以不敢上朝。”漢昭帝大怒,叫人宣霍光立刻上朝。霍光慌忙上朝,一見皇上,忙脫帽下跪,口口聲聲請皇帝怒罪。漢昭帝讓霍光平身,問霍光:“大將軍,你有何罪呢?”霍光低頭說道:“隻知燕王上奏折彈劾,臣不知所犯何罪。”漢昭帝說:“大將軍,你戴上帽子吧!朕知你無罪,這是有人存心陷害你。”霍光連連叩頭,不敢起身。漢昭帝說:“大將軍平身吧,我已查明這件事,大將軍檢閱羽林軍是在長安附近,調動校尉也是近十幾天的事情,那燕王遠在千裏之外的北方,怎麽會知道這些事呢?就是聽說了這些事,馬上寫奏折,快馬傳送,也來不及送到京都嗎!再說,大將軍如果真的要叛亂,調動一、二個校尉又能起多大的做用呢?這種連瞎話都說不圓的奏折,你們說能相信嗎?”霍光和朝堂下的所有大臣聽了漢昭帝的這一分析,沒有一個不佩服這位少年皇帝智慧超人。這時,隻見漢昭帝把臉沉了下來接著說道:“你們得把那個送假奏折的人抓起來認真審問。”上官桀怕漢昭帝追查得緊,他們的陰謀要露餡。忙對漢昭帝說:“這種小事,陛下就不必再追究了。”漢昭帝知道上官桀心中有鬼,也不再說什麽了。可上官桀並不想就此罷休,他退朝後,又找來一幫死黨,商討用別的辦法來對付霍光。最後他們定出一計,由蓋長公主出麵,假意請霍光吃酒,在酒宴庭中埋伏下剌客,趁霍光不備之時把他殺死。並請燕王帶兵殺迴京城,裏應外合,廢掉漢昭帝,由上官桀做皇帝。誰知這一陰謀很快被霍光知道了,霍光連忙報告了漢昭帝。漢昭帝一聽,給霍光下了一道旨令,對陰謀造反者,格殺勿論。霍光奉旨行事,很快就讓上官桀一夥的人頭就搬家了。燕王得知上官桀一夥陰謀敗露,已身首異處,知道漢昭帝也不會輕饒了他,隻好懸梁自盡了。

    話說天有不測風雲,漢昭帝在位十幾年,國庫豐裕,民心安定。偏偏這二十一歲的少年皇帝得了一種絕症,醫治無效,不治而亡。享年21歲,在帝位13年,尊諡號為孝昭皇帝,葬於平陵。

    皇帝駕崩,漢昭帝劉弗陵生前沒有兒子,漢武帝的六個兒子,到漢昭帝死時,隻有廣陵王劉胥在世。霍光認為漢武帝對劉胥從來就沒有好的評價,不能讓他繼位,隻好在漢武帝的嫡孫輩中挑選,挑來挑去,選中了劉髆的兒子昌邑王劉賀。可這劉賀本是個浪蕩公子,繼位後也不理朝政,天天就和他從的封國昌邑帶來了二百多個親信鬼混在一起,吃喝玩樂,胡作非為,把個皇宮鬧的是烏煙瘴氣。霍光眼見皇帝如此無道,誰說也不聽。隻好召集來幾個老臣商議說:“天子繼位後,不思治國,日益嬌淫,屢諫不聽,這樣下去,大漢江山豈不要毀他的手中,我們這些老臣將來到地下又如何向先皇交待呢?”有位老臣就指責霍光說道:“漢武帝即把國事委托給了大將軍,大將軍就應為對大漢王朝負責,明知這個劉賀荒淫無道,就應重新選擇有道明主,廢除昏君!”霍光麵有難色的迴答:“這樣做行嗎?”那人說道:“從前伊尹做商朝的丞相的時候,那太甲就是荒淫無道,伊尹就將太甲囚禁於桐宮,商朝才得以太平並沿續,後世都稱伊尹為聖人。大將軍應給皇太後上一道本章,廢掉劉賀,另擇新君,如果是這樣,能保大漢江山長治久安,您也是我大漢的聖人伊尹。”霍光聽罷此言,又看了看在座的各位大臣,大家都表示讚同。霍光見各位老臣都支持他,心中十分感激,就親自提筆,給皇太後寫了一道奏折,在奏折中,霍光綜合了眾位老臣的意見,也例舉了劉賀的罪行。奏折是這樣寫的:劉賀沉湎於酒,荒耽於色,自繼位以來,僅二十七天,有一千一百二十七事,失帝王之禮,亂漢朝章規。天子之行為,上不能順天之意,治國安邦;下不能承祖宗之業,恩賜百姓。臣等為大漢江山千秋萬代著想,廢其天子,另擇明君。請皇太後明鑒。霍光寫完,請眾人過目後,霍光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各位老臣也依次署名後,由霍光帶隊,入後宮見皇太後。咱上文書說過,漢昭帝十二歲時,上官桀把六歲的孫女嫁給漢昭帝為皇後,漢昭帝死後,侄子劉賀繼位,太後就升為了皇太後。到今日這位皇太後才十五歲,能有什麽主見呢?見霍光所遞奏折上還有各位大臣的簽名,況且所奏劉賀的所作所為也十屬當廢,當即同意霍光的奏折,請眾臣即該選出新人,以繼君位。可漢武帝現有子孫之中,實在是難找出一位德高望重之人。這時,霍光就把目光落在了漢武帝的曾孫劉詢的身上。

    話說這個劉詢,是太子劉據的孫子。想當年太子劉據被人誣告說他怨恨當今皇上,用木頭刻成漢武帝人像,然後刺心釘眼,埋在自已宮中下麵。這種行為被稱做巫蠱,用蠱術害人的迷信方法有許多種:有的用木頭或綢布類刻成或縫製成仇人的形象,然後用針或鐵釘刺心釘眼,以為這樣就能禍及仇人;有的假裝鬼神依附,借以欺弄或恐嚇他人等。在漢朝以前,對巫蠱罪都要給予嚴刑懲治。漢武帝一聽,就命人去查,結果從太子宮中挖出了好多被釘剌的小木人。漢武帝讓人把太子一家都抓來,太子知道這是有人給他栽贓,但又實在無法說清楚,太子憤憤的自殺了。但太子一家,卻未能幸免遇害,隻留下繈褓中的劉詢被丟在大牢之中。多虧有個好心獄卒派了兩個女犯輪流乳養,才得以活下來。後來,漢武帝一道赦書,放劉詢出獄。好心的獄卒又從民間訪查到劉詢的曾姥姥,把劉詢送了過去。霍光和眾大臣一商量,大家都同意讓這位劉詢繼位。霍光就親自從民間將劉詢接入皇宮。公元前73年,劉詢繼位做了皇帝,史稱漢宣帝。算下來到漢宣帝,已是劉氏的第七代,也是西漢王朝的第七個皇帝了。

    這正是:雖說都是真龍種,去留還需看品行。

    欲知後事,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語話帝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嶂石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嶂石岩並收藏成語話帝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