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帶著丞相李斯開始了他的第六次出巡。胡亥當年剛二十歲,見父親要出遊也要跟著出去玩玩。秦始皇有十八個兒子,十個女兒。在兒子中胡亥排行十八。平時秦始皇就最喜歡這個老兒子,聽兒子說要一起去,就一口答應下來。趙高曾是胡亥的老師,兩人的關係非常特別,經胡亥向秦始皇說情,趙高也加到出巡的隊伍之中。
秦始皇帶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向東出發。渡過錢塘江,到了會稽郡,再向北到山東膠南,開始往迴返。這一走就是八個多月。在迴來的路上,當走到山東平原縣時,秦始皇病倒了。他帶的醫生開的藥吃了也不見效。李斯感到大事不好,趕快命令車隊拚命的向鹹陽方向趕。誰知車隊剛走到河北的沙丘,秦始皇就感覺不行了。他忙讓人執筆,口述遺囑:“命長子扶蘇速迴鹹陽,萬一朕的病好不了,由扶蘇主辦喪事。”話剛說完,秦始皇就咽了氣。可歎這一世梟雄,本想長命百歲,千秋萬代,卻隻活了50歲。自公元221年稱皇帝起,才做了短短的12年的皇帝,就一命嗚唿了。由於秦始皇稱帝後取消了諡法,所以沒有諡號。廟號始皇。死後葬於驪山秦皇陵,這是後話。
秦始皇一死,李斯非常清楚問題的嚴重性,他馬上將胡亥、趙高及五、六個知道皇帝死情的人叫到一起說:“皇帝已死的消息一定要保密,隻限我們幾個人知道,千萬不要再擴大範圍,以防天下大亂。”他把皇帝的遺囑交給趙高,命令趙高說:“火速派人到上郡,將皇帝的遺囑送扶蘇,請他速迴鹹陽。”緊接著李斯令人趕快把皇帝的遺體裝棺,將棺槨一起放入皇帝車中,落下車上的窗簾。他預料到天太熱,皇帝的屍體很快腐爛會發出臭味,極容易引起旁人的懷疑。他忙派人買來一些鮑魚放入皇帝車中,以腥遮臭。然後,李斯讓趙高將所有人員召集到一起,假傳皇帝聖旨;“皇帝龍體欠安,今後凡有稟報者,改在車外,不再麵見。”李斯見一切都布置停當,催促人馬日夜兼程,向鹹陽狂奔。
前文書已述,趙高曾經是胡亥的老師。兩人相處的時間較長,私下關係相當好。胡亥對趙高的話,是言聽計從。這時,他見皇帝已死,就偷偷和胡亥密謀除掉扶蘇,讓胡亥繼承皇位。胡亥當然求之不得,完全同意。趙高知道幹這樣的事,必須過李斯這一關,就去找李斯。
趙高找到李斯後,開門見山的說道:“我們輔佐胡亥做皇帝,丞相意下如何?”李斯一聽趙高說這話,魂都嚇丟了,說話都直發顫:“你小子膽也太大了,這是我們當臣子的該說的話嗎?那是要丟烏紗帽的,萬萬不可!”趙高一聽李斯想的隻是自已的烏紗帽,這太好對症下藥了。他故做驚訝的說:“丞相的烏紗帽早已丟了,你怎麽還蒙在鼓裏呢?”李斯被趙高一問,真的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了。趙高接著說:“皇帝的這十幾個兒子,丞相都十分了解,長子扶蘇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要是做了皇帝,肯定是位好皇帝,扶蘇要坐了皇帝,蒙恬一定會被重用。丞相你論能力、論功勞、論謀略、論德行,論關係,你哪樣能超過蒙恬?”李斯肯定的迴答。“蒙恬哪樣都比在下強。”趙高說:“這就對了。扶蘇做了皇帝,蒙恬肯定會被提為丞相,那丞相你的地位自然就要向後靠一靠了,這不和丟了烏紗帽一樣嗎?”趙高話鋒一轉說:“如果我們幫胡亥當皇帝,你我就是天下第一功臣。你不但還可以繼續做丞相,將來還能世代封侯。這樣的好事,丞相您何樂而不為呢?”李斯呆呆的聽著,一語不發。趙高見李斯猶豫不決,馬上把臉一沉,使出他一貫伎倆威脅道:“胡亥必須當皇帝,你不和我們一起幹,到頭來想吃後悔藥可是沒人給你找!”李斯聽到這句話,就好像聽到一聲炸雷,渾身哆嗦的站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半天才從喉嚨裏擠出一句話:“那我就聽你的吧!”趙高見李斯答應了,雖然答應的很勉強,但這對趙高來說,已經足夠了。趙高忙用手攙起李斯,從懷中拿出已寫好的假遺囑,這張假遺囑,是趙高和胡亥一起策劃的。李斯打一看,隻見上寫道:“皇帝詔丞相,立胡亥為太子;扶蘇不孝,蒙恬不忠,賜二人死。”李斯看過之後,感覺眼前突然一片漆黑,他把兩眼閉上,定了定神。轉身取出了皇帝的玉璽,在假遺囑上蓋了封印。趙高見印已蓋上,拿起假遺囑,湊到嘴前,對著蓋著玉璽的地方吹了二下,見印跡已幹,二話沒說,轉身出來,馬上派人送往邊疆的上郡去了。扶蘇忠厚仁義,接到假遺囑後沒多想就自殺了。蒙恬心中不服,不肯自殺,隻好暫時關押起來。後來趙高派人把蒙恬押到鹹陽,逼著蒙恬服毒自殺了。這是後話。
話說胡亥迴到鹹陽,為秦始皇興行喪禮後,就登基做了秦朝的二世皇帝。史稱秦二世。秦二世一上台,趙高又為秦二世出主意說道:“各位公子和一些大臣都在懷疑我們在沙丘有陰謀,這樣下去,怕早晚要出事。請皇帝當機立斷,早日斬草除根,以防後患。”秦二世就怕自己這皇帝的位子做不牢,一聽說有人懷疑,大筆一揮——殺。殺令一開,皇帝的十六個兒了和十個女兒,也就是胡亥的十六個親哥哥(應是十七個哥哥,大哥扶蘇早已在上郡自殺),和十個親姐妹殺了個一個不剩。當初與扶蘇和蒙恬關係比較近的一些大臣,也是被關的關了,撤的撤了,殺的殺了。一時間全國上下,是繁刑嚴誅,腥風血雨。大臣們是人人自危,生怕不知哪天大禍臨頭。
這時的趙高已官為中書令,朝中的大權已基本在手,唯一敢與他抗衡的也隻有丞相李斯了。趙高想當丞相,於是就開始向秦二世說起李斯的壞話了。開始,秦二世也不信,可時間一長,秦二世就開始懷疑起李斯,再後來就罷了李斯的官,封趙高為丞相,並以謀反罪判李斯腰斬,李斯被押刑場,麵對蒼天,終於把一肚子的冤屈吼了出來:“蒼天哪!想我李斯,自歸秦王以來,做客卿,當廷尉,為丞相。嘔心勵血三十餘年,最後落了個阿順苟合,聽高邪說,廢嫡立庶。眾叛親離,腰斬鹹陽。李斯有罪啊!罪在不赦。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鯨吞六國,擁秦王為皇帝。這是我李斯的第一大罪;北方驅逐匈奴,南麵平定百越,擴大秦國疆土。這是我李斯的第二大罪;立郡縣,反分封,集權以帝。這是我李斯的第三大罪;統一貨幣和度量衡,便商賈,利百姓。這是我李斯的第四大罪;書同文,車同軌,治馳道,修長城。這是我李斯的第五大罪。五罪俱身,理應腰斬!聖明的周公、召公啊,我與祖先們罪當等同,等等我吧,咱們天庭再會。”這時的李斯,已是泣不成聲,老淚縱橫。在他的兒子攙扶下,走上行刑台被腰斬了,李家也因此被滅了三族。
話說這趙高用陰謀手段幫胡亥當上了皇帝,又把包括李斯在內的一些功臣名將全都清除了,也順利的當上了丞相。但他非常清楚的知道,當朝的群臣們對他是極不服氣的。他要用手段來征服這些不服氣的人。
這一天上朝的時候,趙高讓人牽了一頭鹿來,他對秦二世說:“我從好遠好遠的地方,為您找到一匹上等的好馬,請皇帝過目。”秦二世一聽,大笑起來。群臣們也跟著一起笑。笑過一陣後,秦二世對趙高說:“丞相你是不是中邪啦?這哪裏是馬,明明是一隻鹿嗎!”秦二世迴過頭來衝旁邊的大臣說:“你們說說,是鹿還是馬?”有些大臣開始並不清楚趙高的用意,隨口附和的說:“是鹿!”隻見趙高把臉一沉說:“我看它就是一匹馬!”大家這時才發覺趙高是在故意顛倒黑白,大發淫威。一個個也都順著趙高說:“是馬!”秦二世直到散朝的時候,還在那納悶並自言自語的說:“我怎麽看它都是鹿,怎麽會是馬呢?”秦二世是弄不明白,可當時在朝上說“是馬”的一些“明白”人,卻在散朝後,被趙高一一的處決了。自此以後,大臣們都懼怕了趙高的兇殘淫威,再也沒人敢說一句趙高有過錯的話了。
話說秦二世當政,更是大興土木,勞民傷財,賦斂沉重,戍邊徭役繁多。壓的窮苦人民喘不過氣,人民開始反抗。秦王朝已是風雨飄搖,朝不保夕了。
這正是:多行不義必自斃,惡行惡報終有期。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
秦始皇帶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向東出發。渡過錢塘江,到了會稽郡,再向北到山東膠南,開始往迴返。這一走就是八個多月。在迴來的路上,當走到山東平原縣時,秦始皇病倒了。他帶的醫生開的藥吃了也不見效。李斯感到大事不好,趕快命令車隊拚命的向鹹陽方向趕。誰知車隊剛走到河北的沙丘,秦始皇就感覺不行了。他忙讓人執筆,口述遺囑:“命長子扶蘇速迴鹹陽,萬一朕的病好不了,由扶蘇主辦喪事。”話剛說完,秦始皇就咽了氣。可歎這一世梟雄,本想長命百歲,千秋萬代,卻隻活了50歲。自公元221年稱皇帝起,才做了短短的12年的皇帝,就一命嗚唿了。由於秦始皇稱帝後取消了諡法,所以沒有諡號。廟號始皇。死後葬於驪山秦皇陵,這是後話。
秦始皇一死,李斯非常清楚問題的嚴重性,他馬上將胡亥、趙高及五、六個知道皇帝死情的人叫到一起說:“皇帝已死的消息一定要保密,隻限我們幾個人知道,千萬不要再擴大範圍,以防天下大亂。”他把皇帝的遺囑交給趙高,命令趙高說:“火速派人到上郡,將皇帝的遺囑送扶蘇,請他速迴鹹陽。”緊接著李斯令人趕快把皇帝的遺體裝棺,將棺槨一起放入皇帝車中,落下車上的窗簾。他預料到天太熱,皇帝的屍體很快腐爛會發出臭味,極容易引起旁人的懷疑。他忙派人買來一些鮑魚放入皇帝車中,以腥遮臭。然後,李斯讓趙高將所有人員召集到一起,假傳皇帝聖旨;“皇帝龍體欠安,今後凡有稟報者,改在車外,不再麵見。”李斯見一切都布置停當,催促人馬日夜兼程,向鹹陽狂奔。
前文書已述,趙高曾經是胡亥的老師。兩人相處的時間較長,私下關係相當好。胡亥對趙高的話,是言聽計從。這時,他見皇帝已死,就偷偷和胡亥密謀除掉扶蘇,讓胡亥繼承皇位。胡亥當然求之不得,完全同意。趙高知道幹這樣的事,必須過李斯這一關,就去找李斯。
趙高找到李斯後,開門見山的說道:“我們輔佐胡亥做皇帝,丞相意下如何?”李斯一聽趙高說這話,魂都嚇丟了,說話都直發顫:“你小子膽也太大了,這是我們當臣子的該說的話嗎?那是要丟烏紗帽的,萬萬不可!”趙高一聽李斯想的隻是自已的烏紗帽,這太好對症下藥了。他故做驚訝的說:“丞相的烏紗帽早已丟了,你怎麽還蒙在鼓裏呢?”李斯被趙高一問,真的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了。趙高接著說:“皇帝的這十幾個兒子,丞相都十分了解,長子扶蘇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要是做了皇帝,肯定是位好皇帝,扶蘇要坐了皇帝,蒙恬一定會被重用。丞相你論能力、論功勞、論謀略、論德行,論關係,你哪樣能超過蒙恬?”李斯肯定的迴答。“蒙恬哪樣都比在下強。”趙高說:“這就對了。扶蘇做了皇帝,蒙恬肯定會被提為丞相,那丞相你的地位自然就要向後靠一靠了,這不和丟了烏紗帽一樣嗎?”趙高話鋒一轉說:“如果我們幫胡亥當皇帝,你我就是天下第一功臣。你不但還可以繼續做丞相,將來還能世代封侯。這樣的好事,丞相您何樂而不為呢?”李斯呆呆的聽著,一語不發。趙高見李斯猶豫不決,馬上把臉一沉,使出他一貫伎倆威脅道:“胡亥必須當皇帝,你不和我們一起幹,到頭來想吃後悔藥可是沒人給你找!”李斯聽到這句話,就好像聽到一聲炸雷,渾身哆嗦的站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半天才從喉嚨裏擠出一句話:“那我就聽你的吧!”趙高見李斯答應了,雖然答應的很勉強,但這對趙高來說,已經足夠了。趙高忙用手攙起李斯,從懷中拿出已寫好的假遺囑,這張假遺囑,是趙高和胡亥一起策劃的。李斯打一看,隻見上寫道:“皇帝詔丞相,立胡亥為太子;扶蘇不孝,蒙恬不忠,賜二人死。”李斯看過之後,感覺眼前突然一片漆黑,他把兩眼閉上,定了定神。轉身取出了皇帝的玉璽,在假遺囑上蓋了封印。趙高見印已蓋上,拿起假遺囑,湊到嘴前,對著蓋著玉璽的地方吹了二下,見印跡已幹,二話沒說,轉身出來,馬上派人送往邊疆的上郡去了。扶蘇忠厚仁義,接到假遺囑後沒多想就自殺了。蒙恬心中不服,不肯自殺,隻好暫時關押起來。後來趙高派人把蒙恬押到鹹陽,逼著蒙恬服毒自殺了。這是後話。
話說胡亥迴到鹹陽,為秦始皇興行喪禮後,就登基做了秦朝的二世皇帝。史稱秦二世。秦二世一上台,趙高又為秦二世出主意說道:“各位公子和一些大臣都在懷疑我們在沙丘有陰謀,這樣下去,怕早晚要出事。請皇帝當機立斷,早日斬草除根,以防後患。”秦二世就怕自己這皇帝的位子做不牢,一聽說有人懷疑,大筆一揮——殺。殺令一開,皇帝的十六個兒了和十個女兒,也就是胡亥的十六個親哥哥(應是十七個哥哥,大哥扶蘇早已在上郡自殺),和十個親姐妹殺了個一個不剩。當初與扶蘇和蒙恬關係比較近的一些大臣,也是被關的關了,撤的撤了,殺的殺了。一時間全國上下,是繁刑嚴誅,腥風血雨。大臣們是人人自危,生怕不知哪天大禍臨頭。
這時的趙高已官為中書令,朝中的大權已基本在手,唯一敢與他抗衡的也隻有丞相李斯了。趙高想當丞相,於是就開始向秦二世說起李斯的壞話了。開始,秦二世也不信,可時間一長,秦二世就開始懷疑起李斯,再後來就罷了李斯的官,封趙高為丞相,並以謀反罪判李斯腰斬,李斯被押刑場,麵對蒼天,終於把一肚子的冤屈吼了出來:“蒼天哪!想我李斯,自歸秦王以來,做客卿,當廷尉,為丞相。嘔心勵血三十餘年,最後落了個阿順苟合,聽高邪說,廢嫡立庶。眾叛親離,腰斬鹹陽。李斯有罪啊!罪在不赦。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鯨吞六國,擁秦王為皇帝。這是我李斯的第一大罪;北方驅逐匈奴,南麵平定百越,擴大秦國疆土。這是我李斯的第二大罪;立郡縣,反分封,集權以帝。這是我李斯的第三大罪;統一貨幣和度量衡,便商賈,利百姓。這是我李斯的第四大罪;書同文,車同軌,治馳道,修長城。這是我李斯的第五大罪。五罪俱身,理應腰斬!聖明的周公、召公啊,我與祖先們罪當等同,等等我吧,咱們天庭再會。”這時的李斯,已是泣不成聲,老淚縱橫。在他的兒子攙扶下,走上行刑台被腰斬了,李家也因此被滅了三族。
話說這趙高用陰謀手段幫胡亥當上了皇帝,又把包括李斯在內的一些功臣名將全都清除了,也順利的當上了丞相。但他非常清楚的知道,當朝的群臣們對他是極不服氣的。他要用手段來征服這些不服氣的人。
這一天上朝的時候,趙高讓人牽了一頭鹿來,他對秦二世說:“我從好遠好遠的地方,為您找到一匹上等的好馬,請皇帝過目。”秦二世一聽,大笑起來。群臣們也跟著一起笑。笑過一陣後,秦二世對趙高說:“丞相你是不是中邪啦?這哪裏是馬,明明是一隻鹿嗎!”秦二世迴過頭來衝旁邊的大臣說:“你們說說,是鹿還是馬?”有些大臣開始並不清楚趙高的用意,隨口附和的說:“是鹿!”隻見趙高把臉一沉說:“我看它就是一匹馬!”大家這時才發覺趙高是在故意顛倒黑白,大發淫威。一個個也都順著趙高說:“是馬!”秦二世直到散朝的時候,還在那納悶並自言自語的說:“我怎麽看它都是鹿,怎麽會是馬呢?”秦二世是弄不明白,可當時在朝上說“是馬”的一些“明白”人,卻在散朝後,被趙高一一的處決了。自此以後,大臣們都懼怕了趙高的兇殘淫威,再也沒人敢說一句趙高有過錯的話了。
話說秦二世當政,更是大興土木,勞民傷財,賦斂沉重,戍邊徭役繁多。壓的窮苦人民喘不過氣,人民開始反抗。秦王朝已是風雨飄搖,朝不保夕了。
這正是:多行不義必自斃,惡行惡報終有期。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