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投石

    但此陣弱點也非常明顯,在單兵作戰時,對手占有絕對有利的地勢,己方兵士的傷亡率要遠遠高於對手。為此,韓千鈞曾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破解之法,那就是“三線合擊”。他拉近了每道壕溝之間的距離,將其定位八尺,然後給所有的將士配備三種兵器,長矛、超長矛和弓箭。這所謂的超長矛就是比普通長矛還要長出來一倍,可以使第二道壕溝的兵士直接攻擊到第一道溝前的敵兵,而三道壕溝的兵士則用弓矢相助,這便形成了三打一得局麵。如果趙銳突破了第一道壕溝,那第二道的兵士就換用普通長矛,第三道換用超長矛,第四道則用弓箭攻擊,以此類推。

    趙銳顯然沒能想到韓千鈞能有這種戰法,攻上去的兵士都是以一敵三,而且對弓矢有明顯的懼怕之心,有些士兵見自己暴露在了箭矢之下,掉頭便想逃走,這哪裏會有勝算?

    趙銳隻得鳴金收兵。對方的攻守策略他已經看明白了,此番前來雖然沒有蝦蟆車,但想破他此陣倒也不難,隻是要費些功夫。他傳令眾將,吩咐兵士搜集石頭,明日炮轟韓千鈞的壕溝陣。

    第二日天色剛剛放光,叛軍便將成千上萬的石頭堆到陣前,四百輛投石車同時發射,大小石塊漫天飛來。可是韓千鈞對此也早有準備,但看溝中戰士每人舉起一塊大號的鐵盾,這種盾牌的寬度寬於壕溝,可以直接架在上麵,數萬鐵盾架與溝上,這壕溝便有如蓋上了蓋子,士兵就藏在下麵。除了少數大石能造成傷亡外,其他中小石塊數量雖多,卻根本不足為懼。

    趙銳當真是有些驚怒不已,他與韓千鈞在朝中相識多年,卻不知這他竟有如此能耐。趙銳下令全軍,無亂如何要搜集到五萬塊大石,少於百斤的不要,一定要砸平韓千鈞的戰壕。

    五萬重於百斤的大石,足足搜集了兩天才算湊夠了數量,在陣前堆積起來,猶如一座座小山。這日,隨著趙銳一聲令下,投石車隆隆巨響,巨石唿嘯飛出。同時又派出了兩萬騎兵自南北兩側繞過壕溝,直擊韓千鈞的後陣。

    見到叛軍如此陣勢,韓千鈞仰頭望天,暗自長歎。這仗打到此等程度,可說人事已盡,此番生死全憑天意了。他吩咐軍士,擂鼓鳴號。在這溝之中韓千鈞留有通路相互串聯,即便軍士不出壕溝,也可在當中穿插行走。這鼓號聲是反守為攻的訊號,命令軍士自壕溝頭排殺出,衝擊敵陣。韓千鈞又下令後陣鐵騎自兩翼迎上,牽製叛軍騎兵,絕不能讓他們對前衝兵士形成包抄。

    隻見壕溝前排鐵盾打開,天朝禁軍蜂擁而出。投石車的一大弱點便是缺乏精準,根據石頭重量的不同,拋出的距離也不相同。所以攻擊時趙銳要求將攻擊點盡量瞄在壕溝陣的中前方,這樣重的石頭便會落在前部,較輕的石頭便會飛到陣後,可以給壕溝陣造成全麵的打擊。韓千鈞的兵士從前點攻了出來,正是落石最不密集的區域,兩萬長矛手,喊殺震天,直衝叛軍陣營。

    這又是趙銳沒有想到的,韓千鈞這個壕溝陣居然在地下還能相互連通。現敵軍突然衝出,他的投石車是首當其衝。趙銳原本以為在投石的壓力下,溝中兵士將受到絕對的壓製,根本無法出頭,再令騎兵突擊其後營,這該是萬無一失的戰略。可是這韓千鈞總是能出乎他的意料。

    陣前的投石車與大堆的石塊阻擋住了後隊兵士的通路,而兩翼的騎兵也已經攻了上去。事以至此,投石車看來是無法保住了。趙銳無奈之下,索性直接將這些車與石堆做為屏障,命兵士從兩側繞出,將韓千鈞的兩萬人團團圍了起來。

    韓千鈞在遠處登高而望,眼見著趙銳的四百輛投石車銷毀殆盡,這才長長的出了口氣。趙銳失去了投石車,長安便能多守幾日了。兩萬軍士雖然摧毀了投石車,但是深陷敵陣,已經沒有殺出的可能性了。看著叛軍的包圍圈越縮越小,而兩翼的騎兵也已經漸漸頂不住對方的攻擊,韓千鈞傳下將令,兵迴長安。希望趙宇已經給他準備了足夠的礌石、滾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馳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馳耘並收藏赤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