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聖旨
龐忠聽完這話,但覺氣血上衝,腦袋嗡的一聲,一時間就覺得天旋地轉,腳下不穩。身旁的宣橫見狀不好,趕忙上前一把扶住,問道:“大人,您……您沒事吧。”
龐忠定了定心神,擺了擺手示意無礙。他這是氣的,氣長湖幫也氣那閻海。老子費勁心思在這裏跟馬臻鬥智鬥勇,閻海這廢物連一個小小的長湖幫都看管不住啊。不過這長湖幫的膽子也太大了些,就憑你那三千多的人馬也敢奪我的襄州,真是不知死活了。
龐忠深深吸了口氣,站直了身子,咬牙說道:“立即給我點齊一萬人馬,發兵襄州。無論如何要把襄州再給我奪迴來。”
“是,大人。”身邊的傳令官躬身應道,轉身跑了下去。
龐忠絲毫不敢耽擱,留下水軍指揮使張倫鎮守江邊,自己顧不得休息帶領兵馬飛速趕去襄州,同時分別發出書信給閻海與盛斌,要他們急速來援。他知道經此一役,馬臻在短時間內沒有力量組織渡江了。但是襄州一丟,就等於斷了這兩萬將士的後方補給,若不能及時奪迴,他的軍士就有斷糧之憂。
龐忠帶著兵馬連夜急行,在第二日一早便出現在了襄州城下。龐忠布開陣勢,在馬上抬眼望去,隻見襄州城門緊閉,城頭之上數杆繡有長湖幫的紅色旌旗迎風飄擺。城垛中一眾兵士,頂盔貫甲,彎弓搭箭,蓄勢以待。其中另有一人居中而立,頭戴方巾,長眉鳳目,三縷長髯隨風而動,正是楊允。
龐忠打眼一看便知城頭士兵所穿的鎧甲都是他襄州庫房之物,又見楊允在城上那般神閑氣定、洋洋自得的樣子,心中更是怒火中燒。他在馬上一抖韁繩,衝出了陣前,衝著城樓高聲喝罵道:“長湖小賊,不知廉恥,竟敢偷我襄州。今日你龐將軍在此,還不快快給我開城受降,或可饒爾等不死。如若不然,定要你們死無全屍、挫骨揚灰!”
楊允在城樓上微微一笑,高聲說道:“無知反賊,逆天而行,居然還敢在此狂吠。我長湖幫順應天意,平叛救民。龐忠你若識相便早早下馬歸降,我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便放你一條生路。”
“我呸!”龐忠怒道:“無膽匪類,有種你便打開城門,咱們就在城前一決雌雄,莫要在那裏逞口舌之利。”龐忠雖怒,但他心裏很清楚自己一萬兵馬,既無雲梯也無衝車,那十輛投石車也不知所蹤,八成也是被長湖幫”給搶走的。如此想要攻下城高牆厚的襄州那是十分的困難。所以要想辦法激怒對方與自己在城外決戰,方有勝算。
楊允如何不知他的打算,仍是微微一笑,對他所言是毫不理睬。轉而對城下軍士說道:“城下眾兵士聽了。你們皆是良民,何故助逆賊叛亂?如今朝廷大軍已在北岸,前日之勝隻擋得了一時。你們可曾想過一旦大軍南渡,襄州定然不保,到時該如何應對?龐忠為一己之私興兵作亂,將你們置於戰火之中,你等被人利用卻仍自不知。大丈夫馬革裹屍,卻有不同,為民為國名留千古;逆天作亂隻能遭世人唾棄。你們當中大都家在襄州,如今自己犯上叛亂不算,難道還要把妻兒老小也牽扯其中嗎?”
楊允這一席話慷慨激昂,說的城下兵士麵麵相覷,議論紛紛,臉上都有遲疑之色。
龐忠心說不好,莫要被此人亂了我的軍心,忙大聲喝道:“大家莫要聽他妖言惑眾。區區一個江湖幫派,竟敢在此大言不慚。我龐忠在襄州多年,何時曾負過你等。眾人這就隨我取下襄州,將來榮華富貴,與大家共享。”
“哈哈……”楊允在城頭放聲大笑,“本官奉皇上密旨而來,逆賊性命尚且難保,安敢口出狂言。”
楊允一語甫畢,就見龐忠馬前五丈開外,突然自地底躍出了一人,半空中一箭射來。這支箭似奔雷閃電,又如流行破空,根本沒給龐忠任何反應的時間,便直透入了他的咽喉。此事發生的極為突兀,沒有半點征兆。主將意外被殺,城下叛軍頓時大亂,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楊允卻是不慌不忙,自懷裏掏出了一卷黃色的貼金卷軸,雙手將其緩緩拉開,隻見是一副綾錦織絹上繡著祥雲瑞鶴。楊允朗聲說道:“城下眾軍士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襄州龐忠,犯上作亂,罪不容誅。但念所領軍士受其蠱惑,不知內情,是有迷途知返、棄暗投明著,可赦其罪,一概不究。欽此。”楊允讀完了這道聖旨,城下一萬兵士頓時鴉雀無聲,你看看我,我又看看你,似是有些猶豫不決。
射殺龐忠的正是薛靖,他手持長弓,昂首立於軍前。見一眾叛軍仍是有些遲疑,猛然大聲喝道:“如今元兇伏誅,但有棄械投降者,一律赦免不究,你等還在等些什麽?”
他這一聲大喝就似平地驚雷,將眾軍士從夢中驚醒。隻聽叛軍陣中“鐺”的一聲,不隻是誰的兵刃跌落在地,緊接著“叮鐺”聲持續響起,眾人手中兵器紛紛拋落。
一萬人齊齊跪倒,山唿萬歲,謝主隆恩。
龐忠聽完這話,但覺氣血上衝,腦袋嗡的一聲,一時間就覺得天旋地轉,腳下不穩。身旁的宣橫見狀不好,趕忙上前一把扶住,問道:“大人,您……您沒事吧。”
龐忠定了定心神,擺了擺手示意無礙。他這是氣的,氣長湖幫也氣那閻海。老子費勁心思在這裏跟馬臻鬥智鬥勇,閻海這廢物連一個小小的長湖幫都看管不住啊。不過這長湖幫的膽子也太大了些,就憑你那三千多的人馬也敢奪我的襄州,真是不知死活了。
龐忠深深吸了口氣,站直了身子,咬牙說道:“立即給我點齊一萬人馬,發兵襄州。無論如何要把襄州再給我奪迴來。”
“是,大人。”身邊的傳令官躬身應道,轉身跑了下去。
龐忠絲毫不敢耽擱,留下水軍指揮使張倫鎮守江邊,自己顧不得休息帶領兵馬飛速趕去襄州,同時分別發出書信給閻海與盛斌,要他們急速來援。他知道經此一役,馬臻在短時間內沒有力量組織渡江了。但是襄州一丟,就等於斷了這兩萬將士的後方補給,若不能及時奪迴,他的軍士就有斷糧之憂。
龐忠帶著兵馬連夜急行,在第二日一早便出現在了襄州城下。龐忠布開陣勢,在馬上抬眼望去,隻見襄州城門緊閉,城頭之上數杆繡有長湖幫的紅色旌旗迎風飄擺。城垛中一眾兵士,頂盔貫甲,彎弓搭箭,蓄勢以待。其中另有一人居中而立,頭戴方巾,長眉鳳目,三縷長髯隨風而動,正是楊允。
龐忠打眼一看便知城頭士兵所穿的鎧甲都是他襄州庫房之物,又見楊允在城上那般神閑氣定、洋洋自得的樣子,心中更是怒火中燒。他在馬上一抖韁繩,衝出了陣前,衝著城樓高聲喝罵道:“長湖小賊,不知廉恥,竟敢偷我襄州。今日你龐將軍在此,還不快快給我開城受降,或可饒爾等不死。如若不然,定要你們死無全屍、挫骨揚灰!”
楊允在城樓上微微一笑,高聲說道:“無知反賊,逆天而行,居然還敢在此狂吠。我長湖幫順應天意,平叛救民。龐忠你若識相便早早下馬歸降,我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便放你一條生路。”
“我呸!”龐忠怒道:“無膽匪類,有種你便打開城門,咱們就在城前一決雌雄,莫要在那裏逞口舌之利。”龐忠雖怒,但他心裏很清楚自己一萬兵馬,既無雲梯也無衝車,那十輛投石車也不知所蹤,八成也是被長湖幫”給搶走的。如此想要攻下城高牆厚的襄州那是十分的困難。所以要想辦法激怒對方與自己在城外決戰,方有勝算。
楊允如何不知他的打算,仍是微微一笑,對他所言是毫不理睬。轉而對城下軍士說道:“城下眾兵士聽了。你們皆是良民,何故助逆賊叛亂?如今朝廷大軍已在北岸,前日之勝隻擋得了一時。你們可曾想過一旦大軍南渡,襄州定然不保,到時該如何應對?龐忠為一己之私興兵作亂,將你們置於戰火之中,你等被人利用卻仍自不知。大丈夫馬革裹屍,卻有不同,為民為國名留千古;逆天作亂隻能遭世人唾棄。你們當中大都家在襄州,如今自己犯上叛亂不算,難道還要把妻兒老小也牽扯其中嗎?”
楊允這一席話慷慨激昂,說的城下兵士麵麵相覷,議論紛紛,臉上都有遲疑之色。
龐忠心說不好,莫要被此人亂了我的軍心,忙大聲喝道:“大家莫要聽他妖言惑眾。區區一個江湖幫派,竟敢在此大言不慚。我龐忠在襄州多年,何時曾負過你等。眾人這就隨我取下襄州,將來榮華富貴,與大家共享。”
“哈哈……”楊允在城頭放聲大笑,“本官奉皇上密旨而來,逆賊性命尚且難保,安敢口出狂言。”
楊允一語甫畢,就見龐忠馬前五丈開外,突然自地底躍出了一人,半空中一箭射來。這支箭似奔雷閃電,又如流行破空,根本沒給龐忠任何反應的時間,便直透入了他的咽喉。此事發生的極為突兀,沒有半點征兆。主將意外被殺,城下叛軍頓時大亂,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楊允卻是不慌不忙,自懷裏掏出了一卷黃色的貼金卷軸,雙手將其緩緩拉開,隻見是一副綾錦織絹上繡著祥雲瑞鶴。楊允朗聲說道:“城下眾軍士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襄州龐忠,犯上作亂,罪不容誅。但念所領軍士受其蠱惑,不知內情,是有迷途知返、棄暗投明著,可赦其罪,一概不究。欽此。”楊允讀完了這道聖旨,城下一萬兵士頓時鴉雀無聲,你看看我,我又看看你,似是有些猶豫不決。
射殺龐忠的正是薛靖,他手持長弓,昂首立於軍前。見一眾叛軍仍是有些遲疑,猛然大聲喝道:“如今元兇伏誅,但有棄械投降者,一律赦免不究,你等還在等些什麽?”
他這一聲大喝就似平地驚雷,將眾軍士從夢中驚醒。隻聽叛軍陣中“鐺”的一聲,不隻是誰的兵刃跌落在地,緊接著“叮鐺”聲持續響起,眾人手中兵器紛紛拋落。
一萬人齊齊跪倒,山唿萬歲,謝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