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朱紅怪魚
與孿生兄弟兩打聽明白了始末緣由,淩珊才問起那秀才呂文的下落來:“對了,那呂文呢?沒與你們一起來嗎?”
呂文是與他們一起來的。
隻不過這窮書生還端著一些架子,並不願與他們一樣幹街頭賣藝的下九流勾當,便一人在另一處苦兮兮地幫人寫信,賣字畫,意圖掙些小錢,隻是聽兄弟兩的意思,這段時間,這位大秀才的生意一直都挺慘淡的!
最後,淩珊邀請道:“正好我此番也是要去萬蓮島,我有大船,帶你們一起去!”
“好啊,好啊,我們還擔心能不能攢夠錢租船出海,姐姐你們有船就最好了!”
白玉顯然有些抵觸,但白石已經一口答應。
接著收拾好東西,又去找到呂文,這廝在臨街一個空處擺了一張小案,分別列著筆墨紙硯,地上竹簍放著幾個畫軸,背後帆布上書“流動書齋,字畫雙絕”,坐那兒沒人眼巴巴看著人來人往,可惜行人最多好奇掃上一眼,無人停留,隻餘單薄書生風中蕭瑟。
找到人後,慣例酸了窮秀才幾句,擠兌得人血色上湧卻無力反駁才作罷,本還打算逛一圈,不過既是這麽有緣又遇見了這幾位,也就無心繼續逗留,淩珊跟著去了他們臨時住所看他們收拾好隨身物品,便帶人直接返迴。
臨到碼頭,人頭攢動如潮,許多勞工連活都停下沒幹,個個往碼頭那邊擠,別有一番熱鬧。
白石驚訝道:“大家這是怎麽了?”
淩珊道:“去看看就知道了!”
當先走去。
碼頭地界可比賣藝的地方要大,此刻雖然也人數眾多,但絕無那麽擁擠,尋隙而過,偶爾推人,很快就擠到了前頭,還因為動作快捷,往往被推的人沒反應過來人就已經過去,雖有怨聲載道,但也始終難生衝突,至於最前麵的人,衷心誠意抱歉一聲,往往也就過去。
前方水麵上,正停靠著一艘五桅大艦,樓高如山,威風凜凜,淩珊乘來之船已不算小,可與之相比,無疑壯漢與孩童的差距。
但船雖稱巨,一時罕見,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被倒掛在甲板上的一條奇模怪樣的大魚。
這魚頭顱奇大,滿口利齒,無目有須,無鱗有鰭,通身朱紅,熠熠生輝,非鯨非鯊,非豚非鰻,不知其屬,身長恐怕能有兩丈,但一顆腦袋就能占去一半,雖說是被倒吊,其實隻是魚尾部分被吊起,那魚頭還是栽倒在甲板。
此時碼頭上大批人圍著,應隻為看這條怪魚,議論紛紛。
淩珊瞟了一圈,看見個在不遠處大模大樣說話好似知內情的錦衣中年,於是過去一問。
那人一見有姑娘來打聽,雖然覆麵不見真容,但甭管美醜,也是個姑娘,當下說的更加起勁。
原來這船是當地一個姓海的富戶所有,他家每年都有船隊通往東瀛,做異國他邦的買賣,這次就是迴航時,遭遇古怪魚群攻擊,五艘海家幾代人積攢下來的五桅大艦,直接沉了兩艘,還有兩艘損壞嚴重的,正停在長江港修繕,還未開迴。
而現在船上那魚,就是此次莫名攻擊商船的怪魚一種,被拉了迴來。
海家早得消息,秘而不宣,但這錦衣中年有親戚在海家為仆,偶然聽及,也就傳到了他耳中,知道今日是返航之日,特意來觀看是怎樣情形的。
了解前後,淩珊有些意外,本還以為隻是出海漁民捉了條巨型怪魚迴來顯擺,沒想到卻是這麽一迴事,靠海吃飯的人,亡於魚腹從來不是新鮮事,或失足落水或遭遇風暴沉船,總不缺理由,可數條大船連亡於魚群攻擊便罕見了,不知其中又有什麽緣故,不過大海太神秘,又是他人之事無關於己,這念頭稍轉即逝,不再關注。
轉頭叫上跟著看熱鬧的白石三人,便打算迴船。
說來也巧,她租下的船與那五桅大艦用的是同一個樁堤停泊,彼此毗鄰相望,相隔不遠,當走上漫長的樁堤時,同樣便與那大艦愈發靠近,正此當下,她心裏突起莫名感應,而來源正是另一側的大艦。
這是一種十分奇異的感覺,近乎本能地想要接近那艘大艦,這種本能雖然十分微弱,隻是勉強能被捕捉到。
淩珊不由停步望去,眉頭皺起,狐疑不止。
“小石頭,你們先等一會兒,我上去看看!”
遲疑片刻,她招唿隨行三人一聲,便往那艘大艦去。
那船下有人把守,見她靠近,伸手欲阻,然而淩珊這時無意與他們多做糾纏,踏足一掠,便越過二人,登臨艦船。
兩人在下方驚唿,驚動了船上的人,就近有幾人嗬斥著順勢圍上,但不等驅趕,淩珊故技重施,又撇開了幾人,順著直覺,徑直來到了那巨魚下。
靠近時,才能更深刻感受這種巨獸的龐大,人站在旁邊,無異螻蟻。
伸手去摸,觸手濕潤冰涼,光滑無皺,全無在海上曝曬熏風後的幹癟失水。
她能感覺到,那種吸引自己本能一般接近的源頭,就是這怪魚,於是將手摁在魚頭,閉目細細感受
真氣逸動,因發之柔和,故未突破魚身之內,隻在它體表蔓延。
而後又起步緩緩挪動,隨著步伐,手掌從魚頭開始,沿著魚脊往下,滑向魚尾,逸動真氣的重心,也隨著手掌而偏轉。
船上其他人這時發現情況不對,也圍了上來,不過未明狀況,沒人敢直接動手,隻是圍上,最多打聽身份,見淩珊不答,也無法,隻得等船上主事過來決定。
人體氣海有限,而世間“氣”無窮。
但凡上乘武學,無論外功內功,練至深處,便往往都能練出各自的真氣,然而不同真氣,極易衝突,那些屬性對立的真氣尤其如此,如冷與熱,如剛與柔,這是武人走火入魔最常見的誘因,但江湖中人,內外兼得才是正道,所以身兼數門武學者乃是常態,若身具兩種以上異源之氣,便要看人對內息的掌控力,這掌控精細到足夠程度,便能壓製異氣不生衝突,更能如臂指使。
淩珊便身負多種真氣,好在這些真氣都並非死敵對頭,雖同處一室卻互不侵犯,在她有意控製下,以造化真氣最足量,幾乎盈滿丹田,其餘諸如太陽真氣,大傀儡真氣,則是量微質足,皆龜縮一角,不經調運常年不動。
但此時此刻,隨著造化真氣不斷激發在魚身流動,仿佛有某種神秘玄奇的東西通過湧動的造化真氣逆流傳遞到了丹田,傳遞給了太陽真氣,她能感受到太陽真氣在未經調動的情況下,在體內蠢蠢欲動,愈發明顯。
“就是這裏!”
驀地,睜眼,屈指成爪,柔和的真氣倏然兇狂,突破進血肉之間。
與孿生兄弟兩打聽明白了始末緣由,淩珊才問起那秀才呂文的下落來:“對了,那呂文呢?沒與你們一起來嗎?”
呂文是與他們一起來的。
隻不過這窮書生還端著一些架子,並不願與他們一樣幹街頭賣藝的下九流勾當,便一人在另一處苦兮兮地幫人寫信,賣字畫,意圖掙些小錢,隻是聽兄弟兩的意思,這段時間,這位大秀才的生意一直都挺慘淡的!
最後,淩珊邀請道:“正好我此番也是要去萬蓮島,我有大船,帶你們一起去!”
“好啊,好啊,我們還擔心能不能攢夠錢租船出海,姐姐你們有船就最好了!”
白玉顯然有些抵觸,但白石已經一口答應。
接著收拾好東西,又去找到呂文,這廝在臨街一個空處擺了一張小案,分別列著筆墨紙硯,地上竹簍放著幾個畫軸,背後帆布上書“流動書齋,字畫雙絕”,坐那兒沒人眼巴巴看著人來人往,可惜行人最多好奇掃上一眼,無人停留,隻餘單薄書生風中蕭瑟。
找到人後,慣例酸了窮秀才幾句,擠兌得人血色上湧卻無力反駁才作罷,本還打算逛一圈,不過既是這麽有緣又遇見了這幾位,也就無心繼續逗留,淩珊跟著去了他們臨時住所看他們收拾好隨身物品,便帶人直接返迴。
臨到碼頭,人頭攢動如潮,許多勞工連活都停下沒幹,個個往碼頭那邊擠,別有一番熱鬧。
白石驚訝道:“大家這是怎麽了?”
淩珊道:“去看看就知道了!”
當先走去。
碼頭地界可比賣藝的地方要大,此刻雖然也人數眾多,但絕無那麽擁擠,尋隙而過,偶爾推人,很快就擠到了前頭,還因為動作快捷,往往被推的人沒反應過來人就已經過去,雖有怨聲載道,但也始終難生衝突,至於最前麵的人,衷心誠意抱歉一聲,往往也就過去。
前方水麵上,正停靠著一艘五桅大艦,樓高如山,威風凜凜,淩珊乘來之船已不算小,可與之相比,無疑壯漢與孩童的差距。
但船雖稱巨,一時罕見,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被倒掛在甲板上的一條奇模怪樣的大魚。
這魚頭顱奇大,滿口利齒,無目有須,無鱗有鰭,通身朱紅,熠熠生輝,非鯨非鯊,非豚非鰻,不知其屬,身長恐怕能有兩丈,但一顆腦袋就能占去一半,雖說是被倒吊,其實隻是魚尾部分被吊起,那魚頭還是栽倒在甲板。
此時碼頭上大批人圍著,應隻為看這條怪魚,議論紛紛。
淩珊瞟了一圈,看見個在不遠處大模大樣說話好似知內情的錦衣中年,於是過去一問。
那人一見有姑娘來打聽,雖然覆麵不見真容,但甭管美醜,也是個姑娘,當下說的更加起勁。
原來這船是當地一個姓海的富戶所有,他家每年都有船隊通往東瀛,做異國他邦的買賣,這次就是迴航時,遭遇古怪魚群攻擊,五艘海家幾代人積攢下來的五桅大艦,直接沉了兩艘,還有兩艘損壞嚴重的,正停在長江港修繕,還未開迴。
而現在船上那魚,就是此次莫名攻擊商船的怪魚一種,被拉了迴來。
海家早得消息,秘而不宣,但這錦衣中年有親戚在海家為仆,偶然聽及,也就傳到了他耳中,知道今日是返航之日,特意來觀看是怎樣情形的。
了解前後,淩珊有些意外,本還以為隻是出海漁民捉了條巨型怪魚迴來顯擺,沒想到卻是這麽一迴事,靠海吃飯的人,亡於魚腹從來不是新鮮事,或失足落水或遭遇風暴沉船,總不缺理由,可數條大船連亡於魚群攻擊便罕見了,不知其中又有什麽緣故,不過大海太神秘,又是他人之事無關於己,這念頭稍轉即逝,不再關注。
轉頭叫上跟著看熱鬧的白石三人,便打算迴船。
說來也巧,她租下的船與那五桅大艦用的是同一個樁堤停泊,彼此毗鄰相望,相隔不遠,當走上漫長的樁堤時,同樣便與那大艦愈發靠近,正此當下,她心裏突起莫名感應,而來源正是另一側的大艦。
這是一種十分奇異的感覺,近乎本能地想要接近那艘大艦,這種本能雖然十分微弱,隻是勉強能被捕捉到。
淩珊不由停步望去,眉頭皺起,狐疑不止。
“小石頭,你們先等一會兒,我上去看看!”
遲疑片刻,她招唿隨行三人一聲,便往那艘大艦去。
那船下有人把守,見她靠近,伸手欲阻,然而淩珊這時無意與他們多做糾纏,踏足一掠,便越過二人,登臨艦船。
兩人在下方驚唿,驚動了船上的人,就近有幾人嗬斥著順勢圍上,但不等驅趕,淩珊故技重施,又撇開了幾人,順著直覺,徑直來到了那巨魚下。
靠近時,才能更深刻感受這種巨獸的龐大,人站在旁邊,無異螻蟻。
伸手去摸,觸手濕潤冰涼,光滑無皺,全無在海上曝曬熏風後的幹癟失水。
她能感覺到,那種吸引自己本能一般接近的源頭,就是這怪魚,於是將手摁在魚頭,閉目細細感受
真氣逸動,因發之柔和,故未突破魚身之內,隻在它體表蔓延。
而後又起步緩緩挪動,隨著步伐,手掌從魚頭開始,沿著魚脊往下,滑向魚尾,逸動真氣的重心,也隨著手掌而偏轉。
船上其他人這時發現情況不對,也圍了上來,不過未明狀況,沒人敢直接動手,隻是圍上,最多打聽身份,見淩珊不答,也無法,隻得等船上主事過來決定。
人體氣海有限,而世間“氣”無窮。
但凡上乘武學,無論外功內功,練至深處,便往往都能練出各自的真氣,然而不同真氣,極易衝突,那些屬性對立的真氣尤其如此,如冷與熱,如剛與柔,這是武人走火入魔最常見的誘因,但江湖中人,內外兼得才是正道,所以身兼數門武學者乃是常態,若身具兩種以上異源之氣,便要看人對內息的掌控力,這掌控精細到足夠程度,便能壓製異氣不生衝突,更能如臂指使。
淩珊便身負多種真氣,好在這些真氣都並非死敵對頭,雖同處一室卻互不侵犯,在她有意控製下,以造化真氣最足量,幾乎盈滿丹田,其餘諸如太陽真氣,大傀儡真氣,則是量微質足,皆龜縮一角,不經調運常年不動。
但此時此刻,隨著造化真氣不斷激發在魚身流動,仿佛有某種神秘玄奇的東西通過湧動的造化真氣逆流傳遞到了丹田,傳遞給了太陽真氣,她能感受到太陽真氣在未經調動的情況下,在體內蠢蠢欲動,愈發明顯。
“就是這裏!”
驀地,睜眼,屈指成爪,柔和的真氣倏然兇狂,突破進血肉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