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與百花穀,對於張三豐成道,皆曾有過助益,這無疑是天大情分。
隻是華山劍派百年前曾為強敵攻擄,知情之人基本折損,有些不著紙筆僅口口相傳的訊息,傳到今日難免不全或變味,加之為顯世之派,百年來門人弟子繁雜,幾代下來,藏書閣中一些典籍也難免缺失,故華山門中對此已所知不多,隻還確定本門與武當兩派素來交好,道爭之中,也義無反顧站在武當一邊。
反倒百花穀幾乎與世隔絕,弟子稀少,至今還有一些典籍保留完整,淩珊這些年已知張三豐與百花穀、華山劍派的關係,現在點明此事,便是想以此助勢。
她當然還可以提及十年前曾得張三豐相救之情,用以拉近關係,但又想到如此一來,此番救過莫虛道人之情,無疑打了折扣,故便選擇性將此忽略,隻先說有利部分。至於天虛道人是否已經知道這事,想必張三豐不會閑到救幾個人還與徒孫知會一聲!
雖然這消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天虛道人終究是老成持重的一派掌門,片刻便鎮定下來,歎道:“沒想到移天宮竟與百花穀一體,難怪能有兩位宮主這般人物,隻是貧道實在不解,為何百花穀如今會變成移天宮?”
淩珊知道他這是一時不能盡信,還在試探自己所說的真偽。這時候,不宜給人惡感,強改門派之名,無疑便是給人惡感之事,她於是直接將鍋甩給先人,便道:“百年前,百花穀與華山劍派受趙匡胤案牽連之事,想必道長也有所了解,先人不甘就此沉淪,隻是難以抗衡周帝強勢,才生出修名改姓,以示心有改天換地之誌的想法,也算是聊以***這是其一。而正巧本派至高掌法名為移天換地,移天二字與所求所想不謀而合,才確立新名為移天宮,這則是其二!”
人可以作假,身份也可以作假,但武功很難做假,造化三變,移天換地皆是百花穀的招牌神功,更容易取信於人,任意其一都可驗證真偽,但天虛道人不好提出此議,因為如此一來,便未免有些傷人情麵了,況且人家現在是帶毒傷上門求助來的,主家反而逼人動武,怎麽也說不過去。故而天虛道人雖的確是有所懷疑,卻隻是迂迴試探,而不是開門見山,此刻淩珊雖是在胡說八道,但話中所說有理有據,完全解釋的通,天虛道人雖然數十年閱曆,卻也不由信了幾分!
聽罷輕聲歎氣道:“當初趙案爆發之時,師祖武道未成,隻能眼看著貴派備受朝廷打壓卻無能為力,引以為畢生憾事,貧道幼年在師祖身邊服侍時,還時常聽他感歎,恨不能重迴當初!”
淩珊笑道:“張真人有心了!”
她輕飄飄一句,在天虛道人聽來便好似意有所指:張真人有心,作為後輩弟子總不能無心無情,見死不救,如此豈非有悖先祖之意?老道心底一歎,說道:“兩位宮主既是百花穀後人,那與武當便是自家人,要見三豐師祖,貧道絕無阻攔之理,隻是……”
話裏一頓,明顯猶豫。
這“隻是”二字一出,便代表另有波折,淩珊心底咯噔一下,預感不妙,果然,接著就聽天虛道人歎道:“隻是不瞞兩位,師祖早年雲遊四海,如今尚未歸來,貧道雖願代為通稟,卻是無米之炊,實難可為!”
淩珊不由默然,她連百花穀都搬出來了,天虛道人想必不會推辭,那張三豐出遊不在,應是屬實,但都到了武當,卻見不著人,始終還是心有不甘,問道:“難道道長就沒有聯係之法嗎?”
天虛道人搖頭:“二宮主理應清楚,似師祖陸地天人一般的神仙人物,可謂朝遊北海暮蒼梧,日行萬裏也不過易事,我等又不會千裏傳音那樣的仙家之術,就算偶有消息聽到,等趕過去,他老人家也早已不知雲遊何處去了,這如何能聯係到?”
淩珊大失所望,重重歎氣,似問也似自語:“看來此行所望注定落空了,莫非我們真的隻能束手待斃了?”
天虛道人道:“二宮主萬勿如此灰心,師祖出門前曾說過,短則三四年多則六七載,必能迴返,如今已有四年,師祖不日便應迴山,兩位宮主若不嫌棄武當茶飯粗陋,不妨先在山中多待一段時日。”
淩珊歎道:“如在往日,能留在武當感受仙家道韻,是晚輩求之不得之事,可近日我們尚有要事待辦,實在不宜久留。”
天虛道人繼續挽留道:“那便小住兩日,再緊要之事,想必也不急於這一時,況且貧道與一眾同門雖無把握解去毒魔之毒,可助兩位多壓製一段時日想必沒問題,趁這兩日,也能集思廣益,另尋良方!”
話既說至此,也不好再一昧推辭,淩珊便即應承了下來:“那就叨擾了!”
隨後天虛道人命人去備好客房,又找來門內較為精擅醫道的幾名師弟前來診治,隻是幾個加起來快要兩百歲的虛字輩道士來把過脈後,一陣商討爭論,最終還是未能思得良方,唯有先送上了一瓶武當山秘製的上好解毒丹,以助壓製毒性。時間也漸到中午,簡單吃了些武當派夥房的素齋後,兩人便找了由頭,去客房候白日火劫降臨。
下午,淩珊不願在屋中幹坐,也靜不下心打坐練功,便又拉上師姐出屋在山上閑覽。
沿途偶爾會遇見一些道士,多是武當四代五代的年輕或壯年弟子,也有一兩個須發花白的虛字老輩弟子,當然,七俠五虛那樣的人物沒那麽輕易見到。
最終來到武當三十六岩之最的南岩,聽山間隱隱的清泉聲,蟲鳴鳥叫聲,道人說話聲,展望武當山一派錦繡風光,本該神清氣爽,悠然忘返,可偏偏原並不重,隻有幾分的黯然心情,竟仿佛陡然間隨之惡劣下來。大概就是我都這麽慘了,你還這麽美,我很不開心之類毫無道理可講的遷怒!
隻是華山劍派百年前曾為強敵攻擄,知情之人基本折損,有些不著紙筆僅口口相傳的訊息,傳到今日難免不全或變味,加之為顯世之派,百年來門人弟子繁雜,幾代下來,藏書閣中一些典籍也難免缺失,故華山門中對此已所知不多,隻還確定本門與武當兩派素來交好,道爭之中,也義無反顧站在武當一邊。
反倒百花穀幾乎與世隔絕,弟子稀少,至今還有一些典籍保留完整,淩珊這些年已知張三豐與百花穀、華山劍派的關係,現在點明此事,便是想以此助勢。
她當然還可以提及十年前曾得張三豐相救之情,用以拉近關係,但又想到如此一來,此番救過莫虛道人之情,無疑打了折扣,故便選擇性將此忽略,隻先說有利部分。至於天虛道人是否已經知道這事,想必張三豐不會閑到救幾個人還與徒孫知會一聲!
雖然這消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天虛道人終究是老成持重的一派掌門,片刻便鎮定下來,歎道:“沒想到移天宮竟與百花穀一體,難怪能有兩位宮主這般人物,隻是貧道實在不解,為何百花穀如今會變成移天宮?”
淩珊知道他這是一時不能盡信,還在試探自己所說的真偽。這時候,不宜給人惡感,強改門派之名,無疑便是給人惡感之事,她於是直接將鍋甩給先人,便道:“百年前,百花穀與華山劍派受趙匡胤案牽連之事,想必道長也有所了解,先人不甘就此沉淪,隻是難以抗衡周帝強勢,才生出修名改姓,以示心有改天換地之誌的想法,也算是聊以***這是其一。而正巧本派至高掌法名為移天換地,移天二字與所求所想不謀而合,才確立新名為移天宮,這則是其二!”
人可以作假,身份也可以作假,但武功很難做假,造化三變,移天換地皆是百花穀的招牌神功,更容易取信於人,任意其一都可驗證真偽,但天虛道人不好提出此議,因為如此一來,便未免有些傷人情麵了,況且人家現在是帶毒傷上門求助來的,主家反而逼人動武,怎麽也說不過去。故而天虛道人雖的確是有所懷疑,卻隻是迂迴試探,而不是開門見山,此刻淩珊雖是在胡說八道,但話中所說有理有據,完全解釋的通,天虛道人雖然數十年閱曆,卻也不由信了幾分!
聽罷輕聲歎氣道:“當初趙案爆發之時,師祖武道未成,隻能眼看著貴派備受朝廷打壓卻無能為力,引以為畢生憾事,貧道幼年在師祖身邊服侍時,還時常聽他感歎,恨不能重迴當初!”
淩珊笑道:“張真人有心了!”
她輕飄飄一句,在天虛道人聽來便好似意有所指:張真人有心,作為後輩弟子總不能無心無情,見死不救,如此豈非有悖先祖之意?老道心底一歎,說道:“兩位宮主既是百花穀後人,那與武當便是自家人,要見三豐師祖,貧道絕無阻攔之理,隻是……”
話裏一頓,明顯猶豫。
這“隻是”二字一出,便代表另有波折,淩珊心底咯噔一下,預感不妙,果然,接著就聽天虛道人歎道:“隻是不瞞兩位,師祖早年雲遊四海,如今尚未歸來,貧道雖願代為通稟,卻是無米之炊,實難可為!”
淩珊不由默然,她連百花穀都搬出來了,天虛道人想必不會推辭,那張三豐出遊不在,應是屬實,但都到了武當,卻見不著人,始終還是心有不甘,問道:“難道道長就沒有聯係之法嗎?”
天虛道人搖頭:“二宮主理應清楚,似師祖陸地天人一般的神仙人物,可謂朝遊北海暮蒼梧,日行萬裏也不過易事,我等又不會千裏傳音那樣的仙家之術,就算偶有消息聽到,等趕過去,他老人家也早已不知雲遊何處去了,這如何能聯係到?”
淩珊大失所望,重重歎氣,似問也似自語:“看來此行所望注定落空了,莫非我們真的隻能束手待斃了?”
天虛道人道:“二宮主萬勿如此灰心,師祖出門前曾說過,短則三四年多則六七載,必能迴返,如今已有四年,師祖不日便應迴山,兩位宮主若不嫌棄武當茶飯粗陋,不妨先在山中多待一段時日。”
淩珊歎道:“如在往日,能留在武當感受仙家道韻,是晚輩求之不得之事,可近日我們尚有要事待辦,實在不宜久留。”
天虛道人繼續挽留道:“那便小住兩日,再緊要之事,想必也不急於這一時,況且貧道與一眾同門雖無把握解去毒魔之毒,可助兩位多壓製一段時日想必沒問題,趁這兩日,也能集思廣益,另尋良方!”
話既說至此,也不好再一昧推辭,淩珊便即應承了下來:“那就叨擾了!”
隨後天虛道人命人去備好客房,又找來門內較為精擅醫道的幾名師弟前來診治,隻是幾個加起來快要兩百歲的虛字輩道士來把過脈後,一陣商討爭論,最終還是未能思得良方,唯有先送上了一瓶武當山秘製的上好解毒丹,以助壓製毒性。時間也漸到中午,簡單吃了些武當派夥房的素齋後,兩人便找了由頭,去客房候白日火劫降臨。
下午,淩珊不願在屋中幹坐,也靜不下心打坐練功,便又拉上師姐出屋在山上閑覽。
沿途偶爾會遇見一些道士,多是武當四代五代的年輕或壯年弟子,也有一兩個須發花白的虛字老輩弟子,當然,七俠五虛那樣的人物沒那麽輕易見到。
最終來到武當三十六岩之最的南岩,聽山間隱隱的清泉聲,蟲鳴鳥叫聲,道人說話聲,展望武當山一派錦繡風光,本該神清氣爽,悠然忘返,可偏偏原並不重,隻有幾分的黯然心情,竟仿佛陡然間隨之惡劣下來。大概就是我都這麽慘了,你還這麽美,我很不開心之類毫無道理可講的遷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