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珊忽然抽劍,臨崖鬆眼角一縮,嚇了一跳,下意識以為她又要故技重施,卻原來不是,暗暗鬆氣。
心知拔劍術講究的是藏鞘之時,神氣凝聚,出鞘一瞬,氣神合劍,綻放浩瀚怒威,至於出鞘之後,反倒無甚威脅,天下拔劍術概莫如是,現在她既長劍出鞘而不歸,甚至連劍鞘都拋向一邊,那便絕不會是要再使什麽拔劍術。
臨崖鬆所憚者,還在於那快到極致的拔劍術,除此之外,就算她確實另有奇功可用,卻不信還能比得上那拔劍術之威,如此,臨崖鬆自認尚有五分勝機!
念頭雲轉,亦隨之鏗然出劍,一指,喝道:“來!”
一聲喝下,怒劍起勢!
他所擅者,乃狂風劍法,雖名狂風,卻絕非指劍動之時,會掀起狂風大雨來,而是指行劍之時,劍勢如狂風驟雨般,既快絕且激烈,讓對手應接不暇,無從抵禦。
此刻劍勢籠罩,劍影掠空,劍風掃地,唿嘯尖鳴於四周,聲勢驚人!
淩珊沉著應對,運劍疾點,挑刺撥劃連環,東來下境十二形劍信手揮灑,劍影往來,不斷激蕩迫近劍鋒,劍氣起滅糾纏碰撞,劍鳴交擊不絕於耳!
眨眼數十招過。
院內白板過道兩側的花壇上,栽種矮木、花卉等物,此時卻青葉殘枝、淺草黃泥起起落落播撒四方,東坑西窪,殘跡瘡痍,稍遠未受波及之草木亦簌簌作響,搖曳不絕!
十二形劍雖出自東來劍術,但主要是作為意劍基礎之用,論及威力,其實比之上乘之劍強不了幾分,臨崖鬆的狂風劍法便是上乘劍法,十二形劍較之精妙得有限,何況鬆怪數十年劍藝修為絕非玩笑,故而此局至此,淩珊雖大占上風,但要一舉擊敗他,卻非容易之事,少說得在一兩百招開外!
臨崖鬆暗暗咬牙,既驚又惱。
還道她但凡不使那拔劍術,自己便可占有一半勝機,沒料到會是這結局,她這劍法精妙軍輪,狂風劍法擅攻不擅守,眼下劍勢難持,除非對方肯留出一個迴氣空餘,否則再無反擊之力,雖還憑借劍術造詣與內功修為支撐著,但飲敗隻是時間問題,可結局雖幾乎能預見,卻毫無辦法!
淩珊占據勝機,氣勢愈發旺盛,幾乎每出一劍,便能拔高一分,而量變漸積相引,終究能成就質變,一劍蕩開臨崖鬆致其遠退之時,忽然就仿佛有種東西積蓄至極點透體爆發而出,通體盈溢的氣機陡然一變,劍勢隨之急轉,有如堤壩泄洪,衝擊萬物,勢不可擋!
東來上境,九重意劍,道初第二劍——
盛世映驕陽!
一朝得勢,窮追猛打,氣烈神旺,勢如破竹,無可匹敵!
仿佛人劍合一,禦劍如臂指使,淩珊滿心盡是搏擊長空萬類,一劍在手天下無敵的酣暢快意!
同時,臨崖鬆勃然色變。
這一刹那,他眼中的淩珊,直如懸於九天的驕陽,而淩珊手中之劍,便是九天驕陽所綻出的萬丈光芒,天地萬物,俱在此劍勢所籠罩之下,概莫能超脫,幾無可擋,幾無可逃。
難以想象若再刺來一劍該如何抵禦!
臨崖鬆立下決斷,於千鈞一發之際,傾注真氣於劍身,遞向那輪驕陽,以求唯一的製勝之機!
劍氣衝天!
淩珊亦一劍橫空爭鋒相對斬來!
十二形劍尚且威力有限,但九重意劍卻是實實在在的先天武道之劍。
一旦使出,除非本身功力遠遠勝之,以力破巧,或是身懷同等層次的武道絕學,否則絕難抵擋!
臨崖鬆周天七脈之境,功力與淩珊針尖麥芒,半斤八兩,遠遠談不上更加雄厚。雖一生都在鑽研狂風劍法,狂風劍法卻談不上武道之功,他亦未將這門劍法推演至化腐朽為神奇的超脫領域。
所以,他無法抵禦淩珊的道初之劍!
劍交擊,錚錚劍鳴動,臨崖鬆隻覺得摧山崩嶽般的浩大力量傳來,人身倒離,劍身橫斷,人咳血,劍哀鳴,身麻意痛,再無餘力!
而早在當日與燕天南互試劍氣之時便生裂痕的精鋼劍,這一刻也終於承受不住劍主身上滾滾而來的旺盛氣象,寸寸破碎,濺落一地!
淩珊身形一頓,浮動的氣息消弭,不複旺盛之象!
微微吐氣,迅速平定紊亂的內息。
傾注氣神,決勝於出劍刹那,乃是道初第一劍——晨曦初露劍霎寒,其關鍵便在於分光錯影,斷生決死的出劍極速!
而道初第二劍——盛世映驕陽,則是追求大勢無敵、熾烈強盛的激進意境!
一時得勢,立便窮追猛打,絕不給敵人留下一絲喘息之機,但對敵人兇狠,對自身亦狠,一旦用出,真氣耗費之巨簡直駭人聽聞,以淩珊今日今時驟增猛進的功力,也最多維持十數息時間便要吃不消!
方才雖隻催動了片刻,但內力消耗亦是不輕!
劍已碎解,留之無用,淩珊將空餘的劍柄隨手拋開,望了望四周,則滿地狼藉。臨崖鬆落在數丈之外,連向大堂的台階,兩肘為撐,仰麵靠在階上,花白胡須被噴出的鮮血染紅,此時衣衫破爛,偶見滲血之處,乃為激鬥之中盈溢劍氣所致,好在淩珊才初悟到“盛世映驕陽”的意境,而且方才持續畢竟太短,發揮出的威力有限,所造成之傷也就並非太過於嚴重!
不過,一想到此,淩珊也感到可惜!
今日雖然得以領略道初第二劍的意境,但最終也僅止於粗涉,距精擅猶遠!
九重意劍需與心境契合方能發揮威力,她先前便是因據製勝之機,心氣高張,正符合盛世映驕陽的仗勢無敵意境,才能催出這一重劍意來,若能一直保持下去,當能將這一劍領悟到足夠火候,可惜此劍威力過盛,一經使出,臨崖鬆便無力抵禦,加之寶劍受力不住碎解,使意境氣機出現遲滯,這一劍勢劍意的領悟便隻能中斷於此了!
當然,雖然有所惋惜,更多的其實還是欣喜之意!
在此之前,她可使不出道初第二劍來,如今得以領悟,象征實力又增進了一分,如何不是一樁喜事?
心知拔劍術講究的是藏鞘之時,神氣凝聚,出鞘一瞬,氣神合劍,綻放浩瀚怒威,至於出鞘之後,反倒無甚威脅,天下拔劍術概莫如是,現在她既長劍出鞘而不歸,甚至連劍鞘都拋向一邊,那便絕不會是要再使什麽拔劍術。
臨崖鬆所憚者,還在於那快到極致的拔劍術,除此之外,就算她確實另有奇功可用,卻不信還能比得上那拔劍術之威,如此,臨崖鬆自認尚有五分勝機!
念頭雲轉,亦隨之鏗然出劍,一指,喝道:“來!”
一聲喝下,怒劍起勢!
他所擅者,乃狂風劍法,雖名狂風,卻絕非指劍動之時,會掀起狂風大雨來,而是指行劍之時,劍勢如狂風驟雨般,既快絕且激烈,讓對手應接不暇,無從抵禦。
此刻劍勢籠罩,劍影掠空,劍風掃地,唿嘯尖鳴於四周,聲勢驚人!
淩珊沉著應對,運劍疾點,挑刺撥劃連環,東來下境十二形劍信手揮灑,劍影往來,不斷激蕩迫近劍鋒,劍氣起滅糾纏碰撞,劍鳴交擊不絕於耳!
眨眼數十招過。
院內白板過道兩側的花壇上,栽種矮木、花卉等物,此時卻青葉殘枝、淺草黃泥起起落落播撒四方,東坑西窪,殘跡瘡痍,稍遠未受波及之草木亦簌簌作響,搖曳不絕!
十二形劍雖出自東來劍術,但主要是作為意劍基礎之用,論及威力,其實比之上乘之劍強不了幾分,臨崖鬆的狂風劍法便是上乘劍法,十二形劍較之精妙得有限,何況鬆怪數十年劍藝修為絕非玩笑,故而此局至此,淩珊雖大占上風,但要一舉擊敗他,卻非容易之事,少說得在一兩百招開外!
臨崖鬆暗暗咬牙,既驚又惱。
還道她但凡不使那拔劍術,自己便可占有一半勝機,沒料到會是這結局,她這劍法精妙軍輪,狂風劍法擅攻不擅守,眼下劍勢難持,除非對方肯留出一個迴氣空餘,否則再無反擊之力,雖還憑借劍術造詣與內功修為支撐著,但飲敗隻是時間問題,可結局雖幾乎能預見,卻毫無辦法!
淩珊占據勝機,氣勢愈發旺盛,幾乎每出一劍,便能拔高一分,而量變漸積相引,終究能成就質變,一劍蕩開臨崖鬆致其遠退之時,忽然就仿佛有種東西積蓄至極點透體爆發而出,通體盈溢的氣機陡然一變,劍勢隨之急轉,有如堤壩泄洪,衝擊萬物,勢不可擋!
東來上境,九重意劍,道初第二劍——
盛世映驕陽!
一朝得勢,窮追猛打,氣烈神旺,勢如破竹,無可匹敵!
仿佛人劍合一,禦劍如臂指使,淩珊滿心盡是搏擊長空萬類,一劍在手天下無敵的酣暢快意!
同時,臨崖鬆勃然色變。
這一刹那,他眼中的淩珊,直如懸於九天的驕陽,而淩珊手中之劍,便是九天驕陽所綻出的萬丈光芒,天地萬物,俱在此劍勢所籠罩之下,概莫能超脫,幾無可擋,幾無可逃。
難以想象若再刺來一劍該如何抵禦!
臨崖鬆立下決斷,於千鈞一發之際,傾注真氣於劍身,遞向那輪驕陽,以求唯一的製勝之機!
劍氣衝天!
淩珊亦一劍橫空爭鋒相對斬來!
十二形劍尚且威力有限,但九重意劍卻是實實在在的先天武道之劍。
一旦使出,除非本身功力遠遠勝之,以力破巧,或是身懷同等層次的武道絕學,否則絕難抵擋!
臨崖鬆周天七脈之境,功力與淩珊針尖麥芒,半斤八兩,遠遠談不上更加雄厚。雖一生都在鑽研狂風劍法,狂風劍法卻談不上武道之功,他亦未將這門劍法推演至化腐朽為神奇的超脫領域。
所以,他無法抵禦淩珊的道初之劍!
劍交擊,錚錚劍鳴動,臨崖鬆隻覺得摧山崩嶽般的浩大力量傳來,人身倒離,劍身橫斷,人咳血,劍哀鳴,身麻意痛,再無餘力!
而早在當日與燕天南互試劍氣之時便生裂痕的精鋼劍,這一刻也終於承受不住劍主身上滾滾而來的旺盛氣象,寸寸破碎,濺落一地!
淩珊身形一頓,浮動的氣息消弭,不複旺盛之象!
微微吐氣,迅速平定紊亂的內息。
傾注氣神,決勝於出劍刹那,乃是道初第一劍——晨曦初露劍霎寒,其關鍵便在於分光錯影,斷生決死的出劍極速!
而道初第二劍——盛世映驕陽,則是追求大勢無敵、熾烈強盛的激進意境!
一時得勢,立便窮追猛打,絕不給敵人留下一絲喘息之機,但對敵人兇狠,對自身亦狠,一旦用出,真氣耗費之巨簡直駭人聽聞,以淩珊今日今時驟增猛進的功力,也最多維持十數息時間便要吃不消!
方才雖隻催動了片刻,但內力消耗亦是不輕!
劍已碎解,留之無用,淩珊將空餘的劍柄隨手拋開,望了望四周,則滿地狼藉。臨崖鬆落在數丈之外,連向大堂的台階,兩肘為撐,仰麵靠在階上,花白胡須被噴出的鮮血染紅,此時衣衫破爛,偶見滲血之處,乃為激鬥之中盈溢劍氣所致,好在淩珊才初悟到“盛世映驕陽”的意境,而且方才持續畢竟太短,發揮出的威力有限,所造成之傷也就並非太過於嚴重!
不過,一想到此,淩珊也感到可惜!
今日雖然得以領略道初第二劍的意境,但最終也僅止於粗涉,距精擅猶遠!
九重意劍需與心境契合方能發揮威力,她先前便是因據製勝之機,心氣高張,正符合盛世映驕陽的仗勢無敵意境,才能催出這一重劍意來,若能一直保持下去,當能將這一劍領悟到足夠火候,可惜此劍威力過盛,一經使出,臨崖鬆便無力抵禦,加之寶劍受力不住碎解,使意境氣機出現遲滯,這一劍勢劍意的領悟便隻能中斷於此了!
當然,雖然有所惋惜,更多的其實還是欣喜之意!
在此之前,她可使不出道初第二劍來,如今得以領悟,象征實力又增進了一分,如何不是一樁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