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師徒三人氣機相連恍若一體,竟然連冰火夜劫亦被壓製不發,若非當日張三豐之語言猶在耳,還望兩個弟子能藉由此參悟出造化神功日月之變,玉淩便要順手除去那幾道害人不淺的真氣種子!
雖然未受到寒劫影響,但這一夜睡得絕不安穩。
淩珊感覺自己是被一陣難以言喻的氣悶感從自蒙昧之中喚醒的。
她睜開眼,劇烈喘息著。發現自己身在典閣之內,而師姐則緊挨著自己躺在旁邊,猶自未醒,唿吸同樣並不平穩,隻是大概她功力更深故而狀況更好,沒有自己那樣粗重。
再看遍周圍,並無師父的蹤跡。
長處塵封罕見人跡的石室內渾濁氣息,更加重了此刻通體上下自內而外的氣悶,說不出道不盡的難受,但這與激烈跑步之後的氣喘是決然不同的,就感覺而言,更像是身體被套上了層層無形的枷鎖!
自有了內力以來,身體上的任何異狀或病症,早已習慣以內力克製,也每次都效果顯著。此刻她顧不上去多想其他,急運內力,試圖以此驅散身體不適!
但甫一運功,才驚覺丹田氣海、周天經脈之間,具充盈著陣陣元氣,渾厚至駭人聽聞的地步,但這身無與倫比的內力此刻卻如同被灌了鉛水,沉重不堪難以調運使喚,才一會兒,便額前冒汗,直覺難以為繼!
這是從未有過的狀況,令她自來以嬉笑怒罵看紅塵的灑脫心態,也不由生出絲絲波瀾。
旁邊的粗重唿吸倏的一頓,明月天不知呢喃了一聲什麽,也自昏睡之中醒來。
淩珊招唿道:“姐姐,你醒了?”
明月天掃了眼周圍的狀況,問道:“師父呢?”
淩珊搖頭道:“不知道……醒來就沒見她!”
“去外麵看看!”
明月天掙紮起來,卻感頭暈目眩,身體一陣搖晃。
“姐姐,你沒事吧?”
大概多少有一絲內力運轉過,淩珊這時已好受了一些,急忙起了來,想要去扶她,不過明月天踉蹌了一兩步便及時穩住,也不必她扶!
她扶住額頭,閉目待複,喃喃道:“這是……怎麽迴事?”
淩珊道:“不知道……一醒來,就覺得很難受,體內還憑空多了無數用不了的內力!”
明月天怔道:“用不了的內力?”
急聚心神,感應體內狀態!
淩珊臉色複雜,說出猜想,道:“沒錯,用不了的內力……我想,這些內力,原本可能是……師父的!”
醍醐灌頂的傳聞在江湖上雖說並不多見,卻決非沒有,才聽師父說大限將至,一覺醒來,便憑空多了一身內力,她自然猜測得出發生了什麽!
隻一會兒,明月天便重新睜開眼,她臉色煞白,說了一句:“去找師父!”
她們一路小跑著出了造化秘窟,時已天光大白。
甫出秘洞,便見到前方那條從西北二山之間流落至此的清流之畔,立著一道身影,微風吹過,輕卷白衣!
她們對視了一眼,各自鬆了口氣。
至少,此刻師父還在!
然而待靠前後,便發覺那人影身上,原本三千青絲垂腰,如今卻染霜白,半頭華發生。她們已到了身後,玉淩仍在靜望溪水,沒有什麽反應!
“師父——”
她們顫聲輕唿。
玉淩才似有覺,緩緩轉身!
容顏依舊動人心,但容光不複,眼角,也帶上了幾道輕紋——盡管那並不明顯。
一覺縱然睡得再死,又能有多久?
然而再見師父,她卻好似已老了二十歲,逝去了青春!
內功一失,自再無駐顏之能!
她們一身真氣,果真悉數源於師父。她們心在顫!
玉淩淡淡笑道:“怎麽?認不出了嗎?”
麵對這張熟悉亦陌生的麵容,明月天怔怔看著。淩珊心中泛酸,不自覺地淌下兩行清淚,低沉地問:“師父……你將功力,傳給我們了嗎?”
玉淩輕輕點頭,仍是風淡雲輕,平靜說道:“我已將你們周身七百二十處大小氣竅、穴道盡數封閉,但最多鎖住三年時間。三年之內,這些功力,你們靠造化真氣的吞噬特性,能留多少,便盡量留住,三年之後,氣竅重開,那些真氣便會自行逸散!至於多久會散盡,便看你們這三年裏,留得住多少,留不住多少!”
接著又道:“氣竅被鎖住,內外不通,你們可能會有不適,但等過兩天習慣了,便沒問題了!”
平淡的話語,卻如洪鍾大呂,字字叩在心頭,印在心上,振聾發聵,刻骨銘心,她們不知道此刻該說什麽,但她們知道該做什麽。或許本能的反應,兩人十分默契地跪倒,叩首!
玉淩笑道:“起來吧,咱們師徒之間,就不必那麽大反應了!”
兩人默默起身。
玉淩道:“明月,你迴典閣去,在三號石架第三層,有一個紅木匣子,把它拿到這裏來……我還有些事要吩咐你們!”
明月天急忙迴去!
玉淩對淩珊道:“你就陪我在穀內再走走,讓我再看一眼這裏!”
說著,便沿著溪畔走起。
但她大概是虛弱,也大概是不習慣沒有內力的狀態,走得並不快,甚至腳步虛浮,有幾分不穩,淩珊想上前攙住,卻被她搖著頭拒絕:“我隻是沒了內力,又不是七老八十走不動道,不用扶!”
淩珊無奈,隻好繼續跟在旁邊,慢慢跟著。
明月天急跑著迴到了石室,留著一個大寫的“三”字刻痕,並以朱砂點色的石架上,隻有一個紅木匣子,也的確是在第三層,毫無疑問師父所說的就是它,不存在其他可能,拿上木匣,她便一刻不歇又往外跑。
再出秘窟時,玉淩和淩珊已走出了一段路,她急忙追上。
“師父,木匣拿來了!”
她正想將木匣交給玉淩,玉淩便道:“不用給我……打開看看吧!”
明月天打開盒子,隻見裏麵靜靜躺著一方熟悉玉雕,她低聲道:“這是……玉京!”
淩珊湊過去一看,正是當日張三豐所留的白玉京雕!
“是玉京!”
玉淩點了點頭,大概是走累了,就在岸邊的淺草坪坐下,又讓她們一同坐好,才道:“這方玉京上麵,有張真人所留的太極道意,想必數十年內,都不會消散,你們如今武功還弱,看不出名堂,待來日周天圓滿,通靈入神之後,便能感覺得到,到時藉由此,不談參悟出先天武道,至少也能補益日月之變,受用無窮!
此外,玉京之上,還留有我的部分真氣,有那太極道意在庇護,這部分真氣三年之內不會散去,你們隻需引出那部分真氣,便可製造玄光鑰匙,前來勾玉洞天,但最好,隻在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平時便罷了,以免那部分真氣損耗太過,早早用盡!
而三年之後,就算你們還未至造化功第五層也無妨,那時黑白會醒來,它也有能力打開洞天之門,你們隻要在它再次入睡前,讓它在玉璧上留下一些異獸靈元便可……知道了嗎?”
她越說,聲音便越低,雙眼之中的光采,也暗淡了不少,這時臉色已經很白,白得嚇人,顯然是真的時間不多了!
“是——”
“我知道了!”
淩珊兩人盡力壓製著悲戚,點頭道。
玉淩閉上眼,低聲繼續道:“我入穀三十年來,其實並無什麽大敵,就算那日的縹緲天姥,我也談不上多恨,你們也不必將我的死,遷怒到她頭上!”她顯然是十分清楚弟子的秉性,說到這裏,看向明月天,道:“尤其是你,明月,往後不要覺得自己武功高強,就去找上縹緲宮,知道了嗎?”
在她逼視目光下,明月天最終還是不甘低下頭,道:“知道了!”
“那便好!”
玉淩閉迴眼,道:“你們心中若有氣,以後能力夠了,便去找淩門撒好了……那是青龍門二十七樓之首,督樓的別名,也是我畢生希望滅絕的地方,你們對淩門的任何打擊,都是我所樂見……”
其實她說對縹緲天姥並無多少恨意,並無不實,但要明月天不尋上縹緲宮報複,卻是另有原因!
深知縹緲天姥無論個人實力,還是身家勢力,都遠非早已沒落的百花、華山兩派可比,並不認為兩個弟子能奈何於她,若找上門去,反倒自己丟了性命更有可能!而青龍門雖亦十分強大,但比起縹緲天姥一方,她卻覺得還是要差一籌,才有此說!
她的聲音,更加微弱了!
這個時候,淩珊兩人誰都沒說話,讓她交待最後的話,默默聽著,牢記心中!
玉淩繼續道:“等我死後,便先把我放在冰墓之中吧……也不要告訴門人此事,待來日,你們已可獨當一麵,再傳死訊,葬我入凋花塚,到時候,若還能了我夙願,墓碑刻……玉菱,草字頭,菱花的菱……那才是我身為百花穀之人的名字……否則……便作,無名氏……什麽都不必寫!”
說到此處,她似有一瞬迴光返照,倏地爭眼,眼中神采斐然,“還有……若是未來哪一天,你們師祖能安然迴歸,就轉告她一聲,弟子很想她……”
一語落下,再無聲息。
唯念此身不負恩和仇,臨到頭來一場空與憾!
無奈菱花凋零如玉碎,一點餘暉猶照星月途!
雖然未受到寒劫影響,但這一夜睡得絕不安穩。
淩珊感覺自己是被一陣難以言喻的氣悶感從自蒙昧之中喚醒的。
她睜開眼,劇烈喘息著。發現自己身在典閣之內,而師姐則緊挨著自己躺在旁邊,猶自未醒,唿吸同樣並不平穩,隻是大概她功力更深故而狀況更好,沒有自己那樣粗重。
再看遍周圍,並無師父的蹤跡。
長處塵封罕見人跡的石室內渾濁氣息,更加重了此刻通體上下自內而外的氣悶,說不出道不盡的難受,但這與激烈跑步之後的氣喘是決然不同的,就感覺而言,更像是身體被套上了層層無形的枷鎖!
自有了內力以來,身體上的任何異狀或病症,早已習慣以內力克製,也每次都效果顯著。此刻她顧不上去多想其他,急運內力,試圖以此驅散身體不適!
但甫一運功,才驚覺丹田氣海、周天經脈之間,具充盈著陣陣元氣,渾厚至駭人聽聞的地步,但這身無與倫比的內力此刻卻如同被灌了鉛水,沉重不堪難以調運使喚,才一會兒,便額前冒汗,直覺難以為繼!
這是從未有過的狀況,令她自來以嬉笑怒罵看紅塵的灑脫心態,也不由生出絲絲波瀾。
旁邊的粗重唿吸倏的一頓,明月天不知呢喃了一聲什麽,也自昏睡之中醒來。
淩珊招唿道:“姐姐,你醒了?”
明月天掃了眼周圍的狀況,問道:“師父呢?”
淩珊搖頭道:“不知道……醒來就沒見她!”
“去外麵看看!”
明月天掙紮起來,卻感頭暈目眩,身體一陣搖晃。
“姐姐,你沒事吧?”
大概多少有一絲內力運轉過,淩珊這時已好受了一些,急忙起了來,想要去扶她,不過明月天踉蹌了一兩步便及時穩住,也不必她扶!
她扶住額頭,閉目待複,喃喃道:“這是……怎麽迴事?”
淩珊道:“不知道……一醒來,就覺得很難受,體內還憑空多了無數用不了的內力!”
明月天怔道:“用不了的內力?”
急聚心神,感應體內狀態!
淩珊臉色複雜,說出猜想,道:“沒錯,用不了的內力……我想,這些內力,原本可能是……師父的!”
醍醐灌頂的傳聞在江湖上雖說並不多見,卻決非沒有,才聽師父說大限將至,一覺醒來,便憑空多了一身內力,她自然猜測得出發生了什麽!
隻一會兒,明月天便重新睜開眼,她臉色煞白,說了一句:“去找師父!”
她們一路小跑著出了造化秘窟,時已天光大白。
甫出秘洞,便見到前方那條從西北二山之間流落至此的清流之畔,立著一道身影,微風吹過,輕卷白衣!
她們對視了一眼,各自鬆了口氣。
至少,此刻師父還在!
然而待靠前後,便發覺那人影身上,原本三千青絲垂腰,如今卻染霜白,半頭華發生。她們已到了身後,玉淩仍在靜望溪水,沒有什麽反應!
“師父——”
她們顫聲輕唿。
玉淩才似有覺,緩緩轉身!
容顏依舊動人心,但容光不複,眼角,也帶上了幾道輕紋——盡管那並不明顯。
一覺縱然睡得再死,又能有多久?
然而再見師父,她卻好似已老了二十歲,逝去了青春!
內功一失,自再無駐顏之能!
她們一身真氣,果真悉數源於師父。她們心在顫!
玉淩淡淡笑道:“怎麽?認不出了嗎?”
麵對這張熟悉亦陌生的麵容,明月天怔怔看著。淩珊心中泛酸,不自覺地淌下兩行清淚,低沉地問:“師父……你將功力,傳給我們了嗎?”
玉淩輕輕點頭,仍是風淡雲輕,平靜說道:“我已將你們周身七百二十處大小氣竅、穴道盡數封閉,但最多鎖住三年時間。三年之內,這些功力,你們靠造化真氣的吞噬特性,能留多少,便盡量留住,三年之後,氣竅重開,那些真氣便會自行逸散!至於多久會散盡,便看你們這三年裏,留得住多少,留不住多少!”
接著又道:“氣竅被鎖住,內外不通,你們可能會有不適,但等過兩天習慣了,便沒問題了!”
平淡的話語,卻如洪鍾大呂,字字叩在心頭,印在心上,振聾發聵,刻骨銘心,她們不知道此刻該說什麽,但她們知道該做什麽。或許本能的反應,兩人十分默契地跪倒,叩首!
玉淩笑道:“起來吧,咱們師徒之間,就不必那麽大反應了!”
兩人默默起身。
玉淩道:“明月,你迴典閣去,在三號石架第三層,有一個紅木匣子,把它拿到這裏來……我還有些事要吩咐你們!”
明月天急忙迴去!
玉淩對淩珊道:“你就陪我在穀內再走走,讓我再看一眼這裏!”
說著,便沿著溪畔走起。
但她大概是虛弱,也大概是不習慣沒有內力的狀態,走得並不快,甚至腳步虛浮,有幾分不穩,淩珊想上前攙住,卻被她搖著頭拒絕:“我隻是沒了內力,又不是七老八十走不動道,不用扶!”
淩珊無奈,隻好繼續跟在旁邊,慢慢跟著。
明月天急跑著迴到了石室,留著一個大寫的“三”字刻痕,並以朱砂點色的石架上,隻有一個紅木匣子,也的確是在第三層,毫無疑問師父所說的就是它,不存在其他可能,拿上木匣,她便一刻不歇又往外跑。
再出秘窟時,玉淩和淩珊已走出了一段路,她急忙追上。
“師父,木匣拿來了!”
她正想將木匣交給玉淩,玉淩便道:“不用給我……打開看看吧!”
明月天打開盒子,隻見裏麵靜靜躺著一方熟悉玉雕,她低聲道:“這是……玉京!”
淩珊湊過去一看,正是當日張三豐所留的白玉京雕!
“是玉京!”
玉淩點了點頭,大概是走累了,就在岸邊的淺草坪坐下,又讓她們一同坐好,才道:“這方玉京上麵,有張真人所留的太極道意,想必數十年內,都不會消散,你們如今武功還弱,看不出名堂,待來日周天圓滿,通靈入神之後,便能感覺得到,到時藉由此,不談參悟出先天武道,至少也能補益日月之變,受用無窮!
此外,玉京之上,還留有我的部分真氣,有那太極道意在庇護,這部分真氣三年之內不會散去,你們隻需引出那部分真氣,便可製造玄光鑰匙,前來勾玉洞天,但最好,隻在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平時便罷了,以免那部分真氣損耗太過,早早用盡!
而三年之後,就算你們還未至造化功第五層也無妨,那時黑白會醒來,它也有能力打開洞天之門,你們隻要在它再次入睡前,讓它在玉璧上留下一些異獸靈元便可……知道了嗎?”
她越說,聲音便越低,雙眼之中的光采,也暗淡了不少,這時臉色已經很白,白得嚇人,顯然是真的時間不多了!
“是——”
“我知道了!”
淩珊兩人盡力壓製著悲戚,點頭道。
玉淩閉上眼,低聲繼續道:“我入穀三十年來,其實並無什麽大敵,就算那日的縹緲天姥,我也談不上多恨,你們也不必將我的死,遷怒到她頭上!”她顯然是十分清楚弟子的秉性,說到這裏,看向明月天,道:“尤其是你,明月,往後不要覺得自己武功高強,就去找上縹緲宮,知道了嗎?”
在她逼視目光下,明月天最終還是不甘低下頭,道:“知道了!”
“那便好!”
玉淩閉迴眼,道:“你們心中若有氣,以後能力夠了,便去找淩門撒好了……那是青龍門二十七樓之首,督樓的別名,也是我畢生希望滅絕的地方,你們對淩門的任何打擊,都是我所樂見……”
其實她說對縹緲天姥並無多少恨意,並無不實,但要明月天不尋上縹緲宮報複,卻是另有原因!
深知縹緲天姥無論個人實力,還是身家勢力,都遠非早已沒落的百花、華山兩派可比,並不認為兩個弟子能奈何於她,若找上門去,反倒自己丟了性命更有可能!而青龍門雖亦十分強大,但比起縹緲天姥一方,她卻覺得還是要差一籌,才有此說!
她的聲音,更加微弱了!
這個時候,淩珊兩人誰都沒說話,讓她交待最後的話,默默聽著,牢記心中!
玉淩繼續道:“等我死後,便先把我放在冰墓之中吧……也不要告訴門人此事,待來日,你們已可獨當一麵,再傳死訊,葬我入凋花塚,到時候,若還能了我夙願,墓碑刻……玉菱,草字頭,菱花的菱……那才是我身為百花穀之人的名字……否則……便作,無名氏……什麽都不必寫!”
說到此處,她似有一瞬迴光返照,倏地爭眼,眼中神采斐然,“還有……若是未來哪一天,你們師祖能安然迴歸,就轉告她一聲,弟子很想她……”
一語落下,再無聲息。
唯念此身不負恩和仇,臨到頭來一場空與憾!
無奈菱花凋零如玉碎,一點餘暉猶照星月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