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倩兒和萬陽利用柳月娘留下的錢在小佛鎮開了一家麵館,過著充實而普通的生活。
靈悠琴被倩兒放在靠牆的一張普通方桌上,許是因白芷殷殷囑托的緣故,她每天都會認真的擦拭靈悠琴,然後再恭恭敬敬的擺上,平日裏是絕對不許人碰的。
不知道是她擦拭的緣故還是其他的緣由,原本濺在靈悠琴上的血跡已經消失不見,琴上的傷痕好像也比先前平整了些,不知道是不是白芷的錯覺,她總覺得那琴上的傷好像在愈合一樣。
細細一數,傷痕已經由原來的十天減少到了八條,其中一條更是淺的看不出了,一個奇葩的想法一下蹦出了白芷的腦海,心說,莫非它真的能自愈?
但是理智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瑤琴不過一件死物,縱然有一點特別之處也不能自動愈合傷痕吧?
白芷覺得奇怪,可她著實想不出其中因由,於是想了半晌也就不再想了,隻由著它去了。
這天,天已經徹底的黑了,眼看就要關門了,倩兒的小店裏卻忽然來了兩個人。
那是一男一女,著普通的粗布衣服,一人背著一個小包,其中的男子身上還背著一個大大的琴袋,目測裏麵裝的應該是一把瑤琴。
“老板娘,兩碗麵,快餓死我了。”男子隨意的把包袱甩在桌上,然後才小心翼翼的解下瑤琴放下,長長的鬆一口氣。
女子笑了,拿起茶壺給男子倒了一杯茶:“為了陪我趕路,表哥辛苦了。”
“辛苦什麽,陪你去尚京也是為了給姑母治病嘛,隻要你贏了,姑母治病的錢就有著落了。”男子滿不在乎的說。
女子笑著連連點頭。
男子抓住女子的手輕輕揉捏,溫聲說:“再者,你我已有婚約在身,若我不陪著你,叫我如何放心?”
女子的小臉一下染了緋紅,慌忙抽迴了手,嗔怪般看了他一眼。
白芷一下被他們的對話吸引了,尚京?這幾天她不止一次聽過這個詞,現在聽來更是如醍醐灌頂一般精神一震。
尚京是東國的國都。
據說東國有個傳統,每年的七月都會在尚京舉行一場琴藝比賽,獲勝者便有至少百金的獎賞,而今已經是六月份,他們此時去尚京,隻怕也是為了這一場比賽吧?
如果能去尚京就好了,東國人崇尚禮樂,尤其擅琴,而尚京更是東國最大的琴師匯聚地,如果在那種地方,她應該能了解到這靈悠琴的真正來曆吧?
思及此處,白芷又鬱悶了,當初明明囑咐了倩兒,遇到有緣人便將靈悠琴送給人家,她可倒好直接把這琴供起來了,就差擺個香爐插兩根香了,這樣下去她何時才能知道這靈悠琴的真正來曆,擺脫這琴?
倩兒端了兩碗麵並一盤自家醃製的小菜上來:“兩位要去尚京,莫非也是為了那場琴藝比賽麽?”
女子點頭,笑道:“學琴十餘載,如今終於到了用到的時候。”可以看出來這個女人很自信,那烏黑的眼裏閃著動人的光亮。
倩兒笑了笑,輕聲說:“這些日子都是去尚京的客人,那山裏的匪徒隻怕也看好了這個時機,路上亂的很,如今天色已晚,夜裏趕路很是危險,兩位不如在小店住下吧?”
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女子有點局促的捂住了自己的荷包:“我們……”
倩兒在這裏開店久了,眼力也練出來了,自是看出兩個人的難言之隱,笑道:“不收你們的錢,權當為我家裏人積德行善,隻盼有一日我們走在路上,遇到難處也能有人拉我們一把。”
這話兩個人聽倒是沒什麽,萬陽卻分外不喜,輕咳了一聲埋怨她:“說什麽胡話,哪有人咒自己落難的。”
倩兒捂唇一笑,道:“誰會盼著自己落難,但這世事艱難,誰能保準自己一輩子一帆風順呢。”
自柳月娘的事情之後,倩兒似乎有所感悟,是以一直在做善事,平日裏遇到個乞兒進了門,她也不哄不趕,將人帶到後院給一碗麵,偶爾還會加個蛋什麽的,遇到趕路的客人有了難處,她也二話不說的幫忙,真真是這一代最熱心的人兒,白芷私下以為這也是她這麵館紅火的真正原因。
兩個人的眼睛亮了亮,女子笑道:“姐姐叫什麽?我叫蘇瑤,因喜歡彈琴,他們都叫我琴女。”
“我叫倩兒。後院還有兩間空屋子,隻是十分的簡陋,兩位別嫌棄就好。”
蘇瑤用力的搖搖頭:“不會不會,這一路走來,我們兩個一直都是住樹杈子、破山洞之類的地方,能有個遮蓋已經好了很多了,多謝姐姐。”
說著,站起來福了福身。
男人也站了起來,作揖道:“多謝老板娘菩薩心腸,若此次能奪得頭籌,定多感謝。”
“不用客氣,早些吃完了,早些休息吧。”
倩兒端著托盤迴了後廚,萬陽跟進去,頗有點埋怨的說:“偏偏你,每次都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我看啊,再過幾年咱們改開客棧好了。”
“那也不錯。”倩兒偷笑,掰著手細細去算:“開客棧在這裏可不成,咱們得去清河鎮,那裏有清河運河,人多,來往的都是客商,住店的也多,咱們先打聽著,等攢幾年錢夠了,有合適的咱們就搬,到時候再多雇幾個大廚、店小二,你也就不用這麽累了。”
萬陽一聽頓時無奈輕笑,寵溺般在她的額頭上點了一點:“偏你心思多!”
倩兒隻垂眸一笑,並不言語。
事實上柳月娘留給她的嫁妝不少,如果全部變賣了,去清河鎮開個客棧肯定沒問題,隻是倩兒不許別人動,萬陽和萬林氏可能也知道她的意思,自然也不打這東西的主意,隻一心一意的過安穩日子。
兩個人正說著,外間忽然傳來了咚的一聲巨響。
白芷原本就在他們身邊聽八卦來著,也未曾注意到外麵的情形,此時忽然聽到這非比尋常卻又分外熟悉的聲音,隻覺心中一驚,忙飄飛出去。
...
倩兒和萬陽利用柳月娘留下的錢在小佛鎮開了一家麵館,過著充實而普通的生活。
靈悠琴被倩兒放在靠牆的一張普通方桌上,許是因白芷殷殷囑托的緣故,她每天都會認真的擦拭靈悠琴,然後再恭恭敬敬的擺上,平日裏是絕對不許人碰的。
不知道是她擦拭的緣故還是其他的緣由,原本濺在靈悠琴上的血跡已經消失不見,琴上的傷痕好像也比先前平整了些,不知道是不是白芷的錯覺,她總覺得那琴上的傷好像在愈合一樣。
細細一數,傷痕已經由原來的十天減少到了八條,其中一條更是淺的看不出了,一個奇葩的想法一下蹦出了白芷的腦海,心說,莫非它真的能自愈?
但是理智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瑤琴不過一件死物,縱然有一點特別之處也不能自動愈合傷痕吧?
白芷覺得奇怪,可她著實想不出其中因由,於是想了半晌也就不再想了,隻由著它去了。
這天,天已經徹底的黑了,眼看就要關門了,倩兒的小店裏卻忽然來了兩個人。
那是一男一女,著普通的粗布衣服,一人背著一個小包,其中的男子身上還背著一個大大的琴袋,目測裏麵裝的應該是一把瑤琴。
“老板娘,兩碗麵,快餓死我了。”男子隨意的把包袱甩在桌上,然後才小心翼翼的解下瑤琴放下,長長的鬆一口氣。
女子笑了,拿起茶壺給男子倒了一杯茶:“為了陪我趕路,表哥辛苦了。”
“辛苦什麽,陪你去尚京也是為了給姑母治病嘛,隻要你贏了,姑母治病的錢就有著落了。”男子滿不在乎的說。
女子笑著連連點頭。
男子抓住女子的手輕輕揉捏,溫聲說:“再者,你我已有婚約在身,若我不陪著你,叫我如何放心?”
女子的小臉一下染了緋紅,慌忙抽迴了手,嗔怪般看了他一眼。
白芷一下被他們的對話吸引了,尚京?這幾天她不止一次聽過這個詞,現在聽來更是如醍醐灌頂一般精神一震。
尚京是東國的國都。
據說東國有個傳統,每年的七月都會在尚京舉行一場琴藝比賽,獲勝者便有至少百金的獎賞,而今已經是六月份,他們此時去尚京,隻怕也是為了這一場比賽吧?
如果能去尚京就好了,東國人崇尚禮樂,尤其擅琴,而尚京更是東國最大的琴師匯聚地,如果在那種地方,她應該能了解到這靈悠琴的真正來曆吧?
思及此處,白芷又鬱悶了,當初明明囑咐了倩兒,遇到有緣人便將靈悠琴送給人家,她可倒好直接把這琴供起來了,就差擺個香爐插兩根香了,這樣下去她何時才能知道這靈悠琴的真正來曆,擺脫這琴?
倩兒端了兩碗麵並一盤自家醃製的小菜上來:“兩位要去尚京,莫非也是為了那場琴藝比賽麽?”
女子點頭,笑道:“學琴十餘載,如今終於到了用到的時候。”可以看出來這個女人很自信,那烏黑的眼裏閃著動人的光亮。
倩兒笑了笑,輕聲說:“這些日子都是去尚京的客人,那山裏的匪徒隻怕也看好了這個時機,路上亂的很,如今天色已晚,夜裏趕路很是危險,兩位不如在小店住下吧?”
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女子有點局促的捂住了自己的荷包:“我們……”
倩兒在這裏開店久了,眼力也練出來了,自是看出兩個人的難言之隱,笑道:“不收你們的錢,權當為我家裏人積德行善,隻盼有一日我們走在路上,遇到難處也能有人拉我們一把。”
這話兩個人聽倒是沒什麽,萬陽卻分外不喜,輕咳了一聲埋怨她:“說什麽胡話,哪有人咒自己落難的。”
倩兒捂唇一笑,道:“誰會盼著自己落難,但這世事艱難,誰能保準自己一輩子一帆風順呢。”
自柳月娘的事情之後,倩兒似乎有所感悟,是以一直在做善事,平日裏遇到個乞兒進了門,她也不哄不趕,將人帶到後院給一碗麵,偶爾還會加個蛋什麽的,遇到趕路的客人有了難處,她也二話不說的幫忙,真真是這一代最熱心的人兒,白芷私下以為這也是她這麵館紅火的真正原因。
兩個人的眼睛亮了亮,女子笑道:“姐姐叫什麽?我叫蘇瑤,因喜歡彈琴,他們都叫我琴女。”
“我叫倩兒。後院還有兩間空屋子,隻是十分的簡陋,兩位別嫌棄就好。”
蘇瑤用力的搖搖頭:“不會不會,這一路走來,我們兩個一直都是住樹杈子、破山洞之類的地方,能有個遮蓋已經好了很多了,多謝姐姐。”
說著,站起來福了福身。
男人也站了起來,作揖道:“多謝老板娘菩薩心腸,若此次能奪得頭籌,定多感謝。”
“不用客氣,早些吃完了,早些休息吧。”
倩兒端著托盤迴了後廚,萬陽跟進去,頗有點埋怨的說:“偏偏你,每次都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我看啊,再過幾年咱們改開客棧好了。”
“那也不錯。”倩兒偷笑,掰著手細細去算:“開客棧在這裏可不成,咱們得去清河鎮,那裏有清河運河,人多,來往的都是客商,住店的也多,咱們先打聽著,等攢幾年錢夠了,有合適的咱們就搬,到時候再多雇幾個大廚、店小二,你也就不用這麽累了。”
萬陽一聽頓時無奈輕笑,寵溺般在她的額頭上點了一點:“偏你心思多!”
倩兒隻垂眸一笑,並不言語。
事實上柳月娘留給她的嫁妝不少,如果全部變賣了,去清河鎮開個客棧肯定沒問題,隻是倩兒不許別人動,萬陽和萬林氏可能也知道她的意思,自然也不打這東西的主意,隻一心一意的過安穩日子。
兩個人正說著,外間忽然傳來了咚的一聲巨響。
白芷原本就在他們身邊聽八卦來著,也未曾注意到外麵的情形,此時忽然聽到這非比尋常卻又分外熟悉的聲音,隻覺心中一驚,忙飄飛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