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天色將晚之時,車隊停了下來,侍衛們尋得了一塊平地,就開始從車上拿下帳篷,燃起火堆,今晚露宿在野外。


    趙思浩從開始紮帳篷就新奇不已,一直圍著轉來轉去,問東問西,王明蘊則一直好脾氣的迴答著。


    這幾天,趙思浩和王明蘊簡直就是形影不離,就算在寶華身邊,也是世子哥哥說什麽了,做什麽了,世子哥哥好厲害,所有言語間,都充滿了對他得崇拜之情。


    “唉,浩兒,你可知道,就是這個你喜歡的人,他的父親害死了我們的父王,不然這會兒陪伴你,讓你崇拜的人就是父王了。”寶華心中暗自感歎。


    隻是,浩兒還小,現在告訴他實情,恐怕他掩蓋不住情緒,打草驚蛇,惹來禍事,等他長大了,自然要告知他實情。


    “寶華,這才剛入春,雖說這裏比甕城暖和些,但是晚上還是太過寒涼了,你今晚就住在馬車裏,讓下人把火盆燒熱點兒。”王明蘊關心的說道。


    “今晚我要和世子哥哥睡帳篷。”趙思浩在旁邊大叫。


    “浩兒,王世子白天陪你玩了一天了,他還有別的事情要做,不能總被你纏的隻在你身邊。”寶華雖然知道,王明蘊現在對趙思浩沒有什麽威脅,浩兒真正的危險是到京城之後,可是總忍不住想讓弟弟多在自己身邊。


    “浩兒,你都是男子漢了,所以才更要在馬車上保護姐姐。”王明蘊也覺得外麵太寒冷,不讚成趙思浩在帳篷裏住。


    “對,浩兒要保護姐姐,那世子哥哥,明早我就去找你。”趙思浩重重的點了點頭,覺得王明蘊說的很有道理,他的確要保護姐姐。


    王嬤嬤領著趙思浩去簡單地洗漱。


    “你身邊怎麽忽然多了個從未見過的人?”寶華漫不經心的問道。


    “哈哈,我就知道你是關心我的,多個麵生的人,你都注意到了。”王明蘊心情大好。


    “那個人叫做張江明,是以前將軍府總管的侄子,一直在遂鎮打理一些農莊,昨天來求見我,說接到總管的書信,讓他跟我一起迴京城。”王明蘊在寶華麵前,至少是在現在,什麽都不曾隱瞞。


    “張江明。”寶華心中默念了幾遍,記住了這個人名。


    “寶華,這個人武功極好,我們會一路安全抵達京城的。”


    “有你在,我知道,肯定會一路平安的。”寶華輕輕的說道。


    王明蘊裂開嘴傻乎乎的笑了起來。


    “王明蘊,你根本不知道,這一路上,有多少暗衛在保護著你,跟著你,能不安全嗎?”寶華心中暗道。


    “寶華,早點歇息吧,明天我們就能到蒙城了,那裏很熱鬧。”


    “好的。”


    寶華洗涮之後,迴到馬車上,趙思浩已經在輕輕打唿嚕了,一路上,不用背書習字,小孩子精力旺盛,又有人陪著瘋玩,可不是玩的筋疲力盡,倒頭就睡。


    寶華躺在趙思浩身邊,輾轉反側,外麵樹影重疊,讓她不由迴想起了曾經的逃亡歲月。


    有些傷痛如同狂風巨浪,風平浪靜之後,天地依舊,但有些傷痛是滄海桑田,天翻地覆不複昨日。


    “聽說要走一個月才能到京城?”外麵隱約傳來忍冬和碧桃的聲音。


    “趕得快的話,十幾天就到了。”


    “那咱們現在的行程,是快還是慢。”忍冬好奇的問道。


    “肯定是慢的,要照顧郡主和小世子。”


    兩人的聲音越來越遠,寶華終於想明白她總覺得不對勁的地方。


    聖旨,來的太是時候了。


    父王去世通報到京城到京城派人來甕城宣旨,前後不過二十日左右。


    可是從甕城到京城一個來迴,最快也要一個月前後。


    也就是說,就算父王沒有去世,聖旨也會如期而到,宣她和弟弟進京。


    當今聖上過不了多久就要駕崩了,王太後和鎮國公一定對聖上的身體情況了如指掌,因此才會聖旨來的如此的“及時”


    所以,在聖旨來的時候,父王必須要死,不然當今聖上膝下無子,一旦不在,那就隻能自己的父王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王家不會想看到這個局麵的。


    而父親中的卻是慢性毒藥,王家是從什麽時候就開始存了這個心思的?寶華想到這裏,不由出了一身冷汗,王家用心慎密險惡,從老鎮國公到現在的鎮國公,都是狡猾奸詐,自己隻是孤身一人,沒有絲毫助力,看來,此次去京城,一定要更加小心。


    與此同時,另一輛馬車上的李公公,也是輾轉難眠,不停地翻來覆去。車壁上的油燈還在亮著,如同暗夜中窺視他的獨眼,他心中焦灼。


    “唉,到了京城,也不知道這條命還能不能保住。”李公公苦著一張臉,歎了一口氣,焦慮的坐了起來。隻見他扭身,從隨身的包袱裏抽出一份卷軸。


    這......


    這竟然是一份聖旨。


    李公公把手扶在上麵,再拿開,再放上去,內心不斷的在掙紮。


    別人看他外麵風光,人人敬重有加,可是隻有他知道,他這次的差事有多麽的兇險。


    兩份聖旨背後隱藏的都是一個結果,誠王必死。


    誠王為什麽必須要死,李公公打了一個哆嗦,上麵的心思,他能猜出來幾分,可是這年頭,知道的越多,死的越早。


    外戚掌權,宮中太後一手獨大,臨行前,鎮國公把聖旨交予他時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李德子,太後這兩份聖旨,你打開看看吧。”


    “奴才不敢,這是死罪。”


    “怒你無罪。”


    李公公硬著頭皮打開。


    第一份聖旨


    元德皇帝詔曰:朕聞褒有德,誠王光宿衛忠正,宣德明恩,守節乘誼,以安社稷,朕甚嘉之。以河北地益封三千戶,太後身體微恙,宣誠王之女淑惠郡主,誠王世子進京侍疾,安享天倫。欽此。


    原來是嘉獎誠王,宣郡主和世子上京陪伴太後的聖旨。


    當李公公打開第二份聖旨的時間,才掃過第一行字,整個人就癱坐在地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清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清池並收藏華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