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這兩個丫頭瑜娘其實是為大兒子找的,再過兩年大兒子也該搬出屋了,瑜娘想著找兩個小丫頭伺候他,也不用幹什麽,做些雜活打水洗涮收拾屋子的活計就成。


    如今十一二歲的丫頭也算是大孩子了,這點活計總是會的,瑜娘先留在身邊讓她們給四個貼身丫頭做打雜的,教兩年規矩,也好放心她們照顧兒子。


    冷眼看了兩日,都是手腳老實的,瑜娘放心了不少,有兩個丫頭進來,平常一些瑣事也不必大丫頭們操勞,一時省了不少力氣,屋子也不像平時那般慌亂了。


    瑜娘這時才有心裏教管自家徒弟和織坊。


    又是一年的秋收,如今自家地擴張了不少,加上去年買的莊子,收成翻了一番,今年糧食換成的銀錢瑜娘倒是沒動。


    特意讓田貴去縣城看了看鋪子,織坊如今經營了也有一年多了,是該弄個小鋪子來賣賣了。


    如今山上不少瓜果熟了,眼見著也開始要釀果酒和酒果還做些果脯什麽的,做成了總要賣,賣給鋪子反容易被壓價,還不如就自家開個鋪子,這鋪子賣了又不會跑,便是買賣不成,租出去也是錢,瑜娘便讓田貴留意,打算買下兩間鋪子。


    倒還真有不錯的鋪子,找到時也是半個月後了,山上也開始忙活了起來,兩間布鋪離著不遠正好是對門,價錢還好,一家八十兩,一家一百兩,這兩家地段好,是以算的上縣城最好的鋪子了。


    瑜娘也不心疼錢,直接給了田貴銀錢把鋪子賣了下來,房契到手後,瑜娘便迴了趟娘家。


    如今老兩口還擺攤過活呢,到底是勞累,瑜娘心裏一直惦記著這事,這次迴娘家就是找爹娘商量鋪子的事。


    自家鋪子,自然自家人打理,瑜娘也不找什麽掌櫃,意思要爹娘看管鋪子,利益得一成,若是覺得不掙錢老兩口再迴去擺攤就是了。


    如今二老擺了這久的攤子,人情往來做生意頗是有心得,老兩口也算是走鬧闖過北的人,經營鋪子其實也沒什麽難得,真要是碰到難事,不是還有大堂哥和二堂哥呢麽。


    賬本不會做老兩口可以找二堂哥學不是,誰生下來就什麽都會的。


    二老唯一擔心的就是王家那邊會說什麽,瑜娘一笑,“娘,你放心,果鋪還得先放著,你們先開著布鋪,這織坊布鋪都是在我名下,經營也都是我一人之手,王家那邊也說不得我,等布鋪經營好了,那果鋪又在對麵,到時候說教給爹管,我公公定然在放心不過了,收一成利已是不錯了,若是賣給別家鋪子,指不得被怎般壓價呢!”


    趙父趙母一聽,心下也有了底,說到底,自家閨女不靠人家什麽照樣能養活自己,這做爹娘的也有底氣,趙母想著得為姑娘好好把著錢,這雇了外人做掌櫃的不得貪錢那,猶豫了一會兒便拍退答應了。


    想著爹娘不用在外麵擺攤,風吹雨打的,瑜娘放心了不少,等把自家弟弟供出來,二老也就可以在家安養天年了,歎口氣,到底是嫁出去的閨女,連養活自個兒爹娘還得拐個彎,心裏難免酸楚。


    鋪子都賣了,裝修自然要跟上,不出幾日,一匹匹棉布、棉麻、絲綢被牛車運進了布鋪裏。


    也有布商親自上門推銷自家絲綢的,瑜娘家的布鋪如今缺的就是上等布料,普通中等布卻是不缺的,趙母得了瑜娘的囑咐,貨比三家的從布商那進了不少上等布料。


    要說這在驛館擺攤也有好處,十個布商裏有九個是趙父趙母認識的,平常吃個飯聊個天關係都頗是不錯,老兩口如今也算是老道,那些布商也不會輕看了去,價錢給的公道,老兩口沒吃得一分虧。


    這買賣經營起來更是不得罪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沒甚小家子氣的,一分一文都不讓給客人的,一個月下來,布鋪掙了些銀錢。


    有道是慢慢來,自古布鋪就是個掙錢的地方,隻要經營好了,名聲打出來了,不愁沒銀錢掙。


    待果子做出一批果脯來,酒果也釀出了不少來,瑜娘就當著老爺子和幾位叔嬸麵說道:“前陣我買了個鋪子,正好買布鋪的對麵,若是幾位叔嬸同意,不如咱們直接自個兒開個果鋪,讓我爹經營,倒是給我爹娘一成利可好?


    自然我這隻是提議,若是叔嬸覺得不好,你們自行打算便是。”


    這有自家鋪子和賣給別人的鋪子上可不一樣,再傻都知道,那鋪子是掙大頭的,這會兒聽趙家老兩口經營鋪子經營的不錯,二話沒說就全都同意了。


    於是,對麵的鋪子也開始經營起來,新鮮瓜果每日送上半車過去,釀好的果酒和酒果還有果脯也一一的送到鋪子裏。


    當天放著鞭炮,不少過來看熱鬧的,趙母挨個分了一塊果脯,酒果,縣城裏的過日子不像村裏人那般精打細算,沒事時也會買些吃食給家中的孩子,有的白嚐不好意思也會進店嚐嚐,有的嚐著好吃,直接買了一包迴家給孩子。


    自然也有些大戶人家的采買婆子出來,趙母趙父一看穿著就差不多猜的出來,上前笑嗬嗬的打著招唿,把人拉進鋪子裏。


    酒果和果酒這會兒也算新鮮物,有的采買嚐了確實不錯,問了價錢也買了兩壇迴府。


    府上主子吃著不錯,況且這東西分精品和普通的,平常人家十幾文一小壇子,配方用的是買來的做的,精品的幾百文一壇子,配方用的是小係統裏的,有了高等貴賤之分,大戶人家也願意買,這東西吃著好吃又有體麵。


    鋪子一時下來到比布鋪弄得紅火,果然民以食為天,這倒什麽時候,吃食都比別的鋪子經營的快一些。


    入了冬,鋪子也開了有兩個月了,這會兒,山上的瓜果硬是全被做成了吃食,卻也累的幾家人在家歇了半個月都沒覺得緩過來。


    瑜娘和王家柱看了,便勸著老爺子,明年不行雇幾個短工,這摘果子切果片曬果幹沒什麽技術活的事交給他們,配方這些留著自家人做。


    老爺子想了想,還真的這麽來,不然在這麽弄幾年,非得要老命不可。


    到了年前幾天,趙父趙母收了鋪子,布鋪這幾個月收成可觀,也有一百二十兩銀子,倒是超過瑜娘的預期。


    給了自家爹娘十二兩,倒是果鋪收成不少,瑜娘這邊五成,剩下老爺子、三叔、四叔和趙母四家人,趙父趙母得一成,剩下四成利息三家分。


    原本是這個分法,可私下瑜娘兩口子把自家的分成又給了老爺子一半,奈何王老爺子固執,死活不肯兒子吃虧,最後好說好勸,老爺子才要了瑜娘兩口子的一成利。


    這幾個月果鋪賣下來也有一百八十兩銀子,瑜娘得了九十兩,趙父趙母得了十八兩,其他三家一家二十四兩。


    一下子拿了二十四兩銀子,喜得四嬸直樂,這下家裏可以過個好年,孫子孫女能做件像樣的衣服了,不禁眼紅,“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的銀子。”


    王老爺子作為老大帶著一家人過上好日子自然高興,說道:“老四家的,咱在果園還有一倉庫存貨哪,過幾個月還有錢進來!”


    這話一說,趙父和趙母都頗是激動,更別說知道有多少存貨的叔嬸了,。各個眼裏激動萬分,四叔更是樂嗬的說道:“今年給家裏人一人做身衣裳。”


    四叔一家上上下下就有十八口人,真都做一身衣裳怎也要買兩匹布,就算便宜些的棉布也要十四五來文一丈,一匹就是一百四五十來文,兩匹就三百多文錢沒了,一年種地也不過一兩銀子,要不說,一家人都做一身衣裳算是奢侈的了。


    “等再進了錢,再給孩子們做件春天穿的。”王老爺子大氣的說道。


    四嬸差點就掉出眼淚來。


    待人都散了,老爺子把四叔留了下來,王家四叔疑惑的看著自家大哥,“大哥,還有啥事?”


    老爺子掏出六兩銀子給自家弟弟,“以後我就拿一成利,多出來的給你家,可別讓老三知道了!”


    王家四叔沒接過銀子,反倒覺得那銀子燙手似的說道:“大哥,你這是幹啥呢。”


    “拿著,你們家人多出的力也多,當時不知道能不能掙錢,也就大概說了個分成的事,卻沒想到這出力的事,要說,倒是你家吃虧了,我這做大哥的咋能讓你們小的吃虧,聽哥的,拿著!”


    王家四叔一時不說話了,心下感動,老爺子又勸了兩句,這才拿著銀子踹到懷裏。


    待迴了家,四嬸得知感動了好一會兒。


    沒一會兒,王家二嬸就去了四叔家,看四嬸眼睛紅彤彤的,就說道:“這是咋了?像是哭過呢,聽說你和老三兩口子去大哥那了,咋了,可是生意賠了錢?”


    四嬸性子一向好強,也不怪王家二嬸想偏了,她這輩子就沒見過老四家的哭過,這要不是賠了錢,哪裏會哭,她也知道老四家的情況,別人家賠個一二兩一兩年也就緩過來,可要是老四家賠了一二兩,估摸明年家裏都揭不開鍋!


    王家四嬸這心裏本還有的那麽點感動情緒被二嬸攪和的一丁點都不剩了,心下想著二嫂當初怎麽給大哥大嫂甩臉色看的,不免有些氣不過,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不由得說道:“哪裏是賠了錢,今天一下子拿了二十多兩銀子,心裏頭一熱,這眼淚止不住的就流了下來,唉,等開春,我合計把家裏的房子在擴擴,好歹不用大人孩子擠一個屋了!”


    “多少?”王家二嬸驚叫了一聲,一直覺得自己是聽錯了,這要是二十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了,她家算是能張羅的了,一年卻也不過二三兩銀子,就這都算得上村裏的富戶了!


    “二十四兩。”四嬸也知不能把大哥給的六兩銀子算上,不然三哥三嫂知道了,心裏不得有疙瘩。


    王家二嬸聽了麵色就有些不好看了,坐了一會兒,問了不少,都是親戚,四嬸也沒瞞著,得知瑜娘父母還得了一成利,瞬間說道:“哎呦,不就是看個鋪子嘛,咋就得了這麽多錢,要說家柱媳婦兒就是精呢,瞧瞧,多偏她爹娘。”


    四嬸聽的直皺眉,“那鋪子本來就是瑜娘自個買的,給咱們家用就不錯了,按理說沒要鋪子的租費都是看咱們是親戚,沒好意思要,再說這也不是誰都能開的成鋪子的,要你去開鋪子,你可敢接手?


    再者說,咱平常賣個山貨到縣城的鋪子裏,被壓價壓成啥樣?那鋪子轉手就翻兩翻的價錢賣了出去!


    要我說,得迴自家開了鋪子,不然現在拿到手裏錢不一定能超過十兩呢!”


    到底說這世上明白的人多,被四嬸嗆了幾句,王家二嬸徹底蔫了,哼哼了兩聲走了。


    吃飯那會兒四叔還問道:“二嫂來幹啥來了?”


    “還能幹啥來著?打聽那事來的唄,聽到掙錢眼紅的挑事,還想讓咱們當槍使,當我傻呢,聽他的把大哥一家得罪了,好給她們家騰地,以前不覺得,現在算知道了,二嫂這心眼是真多,就那麽幾句話,就能挑撥出點事來。”


    不用說也知道,二嫂挑的定是趙家也分成的事,王家四叔歎口氣,“咱心裏明白就行,以後小心點,別著了道。”


    四嬸點點頭。


    這邊算過去了,那邊二嬸迴去就琢磨來琢磨去,心裏抓心撓肝的,又去了趟老五家,把這事說了。


    王家五叔五嬸聽了,腸子也悔青了,五嬸有些怨怪二嬸,若不是那天聽她說的像那麽迴事,他家哪裏不會跟著一起做的。


    後來兩家人一合計,一起來到老爺子家,笑臉賠不是。


    王老爺子何嚐不知道她們的意思,可想想兩個弟弟具是聽媳婦的,卻架不住這媳婦一個自認為聰明難免自以為是,一個又是拎不清的,偏願意相信別人,說兩句話就能拐到走,說白了,這種人就是養不熟的。


    可到底是自家親弟弟,若是因為這個舍了親情,老爺子心裏難免舍不得,最後算是發話了,“今年你們算是摻和不進來了,等明年吧。”


    有了這話,兩家人算是放心了,老爺子特意把老二兩口子留下來,待老五兩口子走了後,王老爺子說道:“老二家的,你心思多我就不說啥了,既然知道掙錢我看你也在老三或老四家打聽清楚了,這趙家領了分成那也是人家有本事,再者,人家生了個好閨女,你不服也不成。”


    王家二嬸其實也不傻,之前那般說還真是想把老四家當槍使,這老四家鬧了,她家不好來嘛,如今大哥也開話了,明年自家一起幹,哪裏還會多說什麽,真讓她開鋪子,她可經營不來,忙說道:“瞧大哥說的,我哪裏是那不明白事理的人!”


    估摸四叔和四嬸聽了這話,一準的要噴她一臉口水。


    王老爺子見她不像敷衍的態度,點點頭,“這就行,還有老五家的你也多看著點,這涉及到秘方,她若是耳根子軟被娘家人套了去了可咋整。”


    王家二嬸立馬就會意過來,說道:“大哥你放心,我一準給她說明白過來,保準不把配方這事說給外人。”


    王老爺子滿意了,“連老趙家都不知道配方,沒得讓老五家的娘家人知道,這要是傳出去,咱們哪裏還有臉麵對家柱兩口子了。”


    王家二嬸頗是讚同這話,連連點頭保證看好老五家的,心裏就想好了如何恐嚇老五家的,那人雖養不熟,可膽子小的很。


    等到過年,瑜娘兩口子待著孩子和徒弟迴來,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老爺子宣布明年老二和老五一家也跟著幹,其他人自是沒甚反對的意思,確實,人少了幹起來太累,容易把人累垮了,雖說錢重要,可也沒命值錢不是!


    既然又進來兩家,老爺子把利又重新分了一下,趙父趙母經營鋪子也不是輕鬆活,照舊一成,瑜娘兩口子還是五成,剩下四成卻不打算五家平分,老四家一家上上下下出力就有十人,老爺子拍板,老四家得一成利,剩下的三成四家平分。


    雖然有些人不同意,卻也不敢多說,畢竟這錢是王老爺子願意她們掙的,若是不願意大不了雇幾個短工哪裏還需她們了!


    便這樣,果園的分成算是定下來了。


    自家爹娘的利息沒受影響,瑜娘也懶得管其他的,王家柱更是不放在心上。


    有銀錢可賺,今年過了個熱鬧年,這還是兩年來瑜娘難得能好好過得一個年,去兩年不是坐月子就是懷著身子,基本都是憋在屋子裏出去不得。


    今年過年瑜娘給大小兒子一人做了個冰燈,小迎年拿著冰燈滿院跑,顯然好是高興。


    趙父趙母今年在上河村過得年,初二瑜娘迴了娘家,兩口子順便也迴了莊子上,老爺子和劉氏帶著家梁來莊子上住到了上元節,有人伺候著,自然舒服,老爺子一天樂嗬嗬的,怪不得這地主老爺每天都樂嗬嗬的呢,這日子就是舒服。


    初五過後,趙父趙母就把鋪子開了,忙活鋪子的事。


    家家都忙碌著,眨眼就開化入了春。


    趙家大堂嫂那邊傳來了喜訊,懷了身子,如今正好滿了三個月,瑜娘特意過去了一趟帶了不少補品。


    倒是趙家大堂嫂不好意思的拉著瑜娘說道:“妹子可別怪嫂子之前不懂事,嫂子這給你賠不是了。”


    瑜娘莞爾一笑,“誰家過日子沒個磕碰的,嫂子也別放在心上了,我早就不記得了!”


    大堂嫂這才舒心的笑了開來。


    一段時間不見,大堂嫂變了不少,待人有禮不說,也不仗著懷孕就偷懶,來人端茶倒水一樣不落的搶著幹,方氏看的直滿意,這個媳婦兒除了初來時有些姑娘性子,如今倒是全改了過來,待老二家的進來看看,說不得還是要老大家的過去幫著他們兄弟二人。


    芸娘過來時,看著自家嫂子一臉親熱的賠了不是還頗是驚訝,不得不佩服自家老娘,才幾日不見就把人家嬌養的閨女磨成了懂事的小媳婦兒。


    瑜娘聽芸娘打趣自家老娘的話聽的哭笑不得的。


    這世上沒誰生下來就會做兒媳的,娘家人不教也隻能由她人打磨,女人家終究過得不易,瑜娘也勸芸娘說道:“如今她也改了,你可別還用以前的想法看她了!”


    芸娘嬌嗔了瑜娘一眼,“你以為我像你是的,得理不饒人呢!”


    瑜娘沒好氣的瞪了她一眼,可又笑了,想想前兩年她怎麽對待秦婆子的,現在不禁搖搖頭,到底是兩個孩子的娘了,心境也與之前大不相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園小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囧小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囧小娜並收藏田園小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