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劉婆子一上來這句話不管有心還是無意都有些刺耳。
瑜娘隻當做沒聽見,開口招唿道:“三嬸,劉嬸兒。”
王家三嬸兒和氣的點頭,看著一邊堆著大大小小的油紙包,暗自也猜出差不多是給王家這些親戚的迴年禮,心下挺高興的,可看著這般多,心裏不免也跟著心疼錢。
劉婆子一直比較欺生,他們家也不算王家村土生土長的,當初也沒少受氣,好在她男人有手藝在王家村站住腳了才不至於被欺負,可這受過欺負的不體諒別人,在趙家剛過來那會兒,劉婆子沒少擠兌趙母。
當初趙母不願意得罪人,凡事讓一讓,讓劉婆子以為她更好欺負,時間久了趙母也有脾氣,你家又不是王家村的本村人,幹啥這麽欺負人,兩個婆子好幾年了,一直有點齷齪,合不來。
劉婆子自然也不怎麽看的上瑜娘,坐在車裏小眼睛就四溜撒摸。
王家三嬸跟劉婆子說不上關係多好,就是正好碰到了搭伴迴去,看劉婆子嘴裏咋舌眼睛一直盯著車裏的東西,不禁也皺起眉頭,劉婆子這一出著實無禮了!
瑜娘冷眼的看著劉婆子這幅樣子,心裏倒是不氣,這劉婆子無非是在表示他們兩口子糟蹋錢罷了,說好聽了好像是替她們心疼錢,說難聽了就是心裏看著人家買這般多東西心裏不舒服,特意這般給瑜娘看,好似譴責一翻,她就是對的。
兩口子買這些東西自然是有錢,也不是因為她這副樣子,就真的是花了老本買東西不會過日子了,劉婆子就是咋舌咋出口水來,瑜娘也不帶害羞的。
王家三嬸看不過去了,皺眉說道:“劉婆子,你這是幹啥呢,家柱兩口子今年成親又是單住要給長輩們送年禮,這才買了這麽多東西,你大驚小怪的是幹啥!”
這有的人就是仗著你沒膽子說才敢在你麵前弄事,可突然沒按著她想的那般,被人家當麵說穿了,麵子上就掛不住了!
劉婆子聽的一怔,被王家三嬸說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心裏又是氣又是尷尬,沒好氣的反駁道:“你看我這也沒說啥,這不是看著這麽多的東西就驚訝了下麽,在個兒說,這送幾家禮啊賣這麽多,大大小小都多少包了,哎呦!”
“你那是就驚訝一下嘛,這上車都多會兒了!”王家三嬸不悅的說著,還想說幾句,被瑜娘握住手,便不說話了。
隻見瑜娘笑著與劉婆子說道:“劉嬸兒,這能買真多錢自然是我們兩口子有錢買不是!
誰也不會傻得沒錢還買這麽多東西不是!”
劉婆子瞅著瑜娘笑意盈盈的樣子眼裏卻是冰冷的樣子,不說話了,她還坐著人家的車呢,真是惹得不痛快,大半路被攆下來也是沒臉!
不過瑜娘的話到底是事實,人家既然買了就說明有錢有本事,跟你家不在一個水平,別拿自家的情況比別人家,劉婆子何嚐聽不出來,瑜娘這話在直白點就是我有錢我願意買,你在這大驚小怪的幹啥,劉婆子是越想越臉紅,搞的她家多窮似的,反倒掉價了!
劉婆子憋了一路,就想怎麽找迴場子了,好一會兒才開口問道:“老三家的,你們後天做臘八粥準備都放點啥啊?”
“除了豆子糯米這些還能啥,今年家裏種了花生,準備在放點。”
過日子就是這般,甭管前腳鬧得多不愉快,後腳你說了一句話兩人立馬就又好了。
劉婆子嗬嗬的笑著,眼裏好是高興的說道:“哎呦,我家今年放點桂圓進去,今個兒特意在縣城裏買了一兜。”
桂圓這會兒可算稀罕物,一兜子就要百來文錢。
瑜娘一挑眉頭,就聽懂劉婆子這是啥話了!
王家三嬸何嚐聽不出來,好是驚訝的說道:“哎呦,你倒是舍得錢,就一個粥放點花生就很精貴了還放啥桂圓,多糟蹋東西,你個老婆子,不給兒子攢錢娶媳婦兒了!”
劉婆子差點噴口水到王家三嬸臉上,“我家可不差這點錢!”
“那有錢也不是這麽花的不是!”王家三嬸說完,瞅著瑜娘,“瑜娘你說是不這麽個理兒!”
瑜娘一笑,說道:“哎呦,劉嬸明天可得給我們家送碗粥過來!”
臘八那天村裏家家戶戶互相送粥,自家能留下多少粥來,這粥在好就一碗,能頂上個啥人情,劉婆子真拿桂圓熬粥,除了顯擺也沒剩啥了,對村裏來說那才真是敗家呢!
劉婆子瞪著一老一小這個憋氣,也是能跟趙母置氣這麽多年的段數能好到哪去。
趙家雖說跟王老三家住了這麽多年鄰居,可真相處下來了解的不多,瑜娘對這個三嬸今天才真正了解了些,王家三嬸也不是個善茬的,好在人麵上和氣,頗有些護短,今個兒三嬸話裏話外都是幫她,這個情自然要記下。
到了王家村劉婆子就下了,看三嬸兒也要下,瑜娘忙攔著說道:“三嬸兒左右路過你們家,就坐著吧!”
王家三嬸想了下也是,便點頭樂嗬的又重新坐了下來,看劉婆子走遠了拉著瑜娘說道:“剛才是看不過劉婆子,這會兒卻是要說說你們兩口子了,怎過日子不精打細算下,買這麽些東西,這年禮送些就是了,太貴重了,你這些做長輩的怎麽好意思收!”
瑜娘笑道:“三嬸,遠一些的親戚也就罷了,可咱們自家這些叔伯送的
哪裏就貴重了,這些年家柱不在家,我家公公全憑叔伯們照顧,家柱心裏麵感激著呢,是以才買了這些,這還覺得不夠呢,再個兒,以後老爺子可能也要讓叔伯嬸子們照看呢!”
王家三嬸聽的心裏熨帖,可後麵卻反應過來了,挑眉問道:“瑜娘,這後麵的話是怎麽說的呢?”
左右要透漏,早說晚說沒啥不一樣的,“我和家柱都有些手藝,在村子裏到底是……”
王家三嬸兒明白了,這有點手藝活的都去縣城混了,立馬就一副懂了的神色,“哎呦,這可是好事兒,你們兩口子可要好好發展,爭取以後掙大錢!”
瑜娘麵上溫和的笑著,王家三嬸兒卻心裏歎氣,這大伯要是沒成家這會兒不也跟著家柱兩口子去縣城享福了,在村子裏待著有啥意思,一年忙活到頭來也就是種地,能掙幾個錢!
卻說臘八初七那天村裏有了場熱鬧戲看,劉婆子迴家就把桂圓放到房梁上怕家裏小子偷吃,誰也沒跟說。
結果家裏小子看到劉婆子藏東西,麵上裝不知道,過後就上房梁上給拿下來了,可想而知,就那麽一小兜子的桂圓,吃的就剩一把,小孩子沒心眼,吃了皮和子都弄到地上。
劉婆子一看大驚之下,去房梁上的筐裏一看,連個兜子的影都沒有,氣的嚎著嗓子就要揍人。
她家小子也是皮實,聽老娘嚎他就知道咋迴事了,人跐溜的就跑出去了,劉婆子這個恨,百來文錢她還沒嚐個鮮呢,劉婆子一氣急,拿著家裏的雞毛撣子就追出去了。
這村裏立馬就熱鬧了,劉婆子也不嫌丟人,追著兒子屁後罵罵咧咧的,木匠也不知道到底出了啥事,看自家婆子氣的樣子也跟在身後追著跑。
一家三口引了不少人家出門看,尤其小孩子好信。
劉婆子終於抓到兒子,照著屁股就打,嘴裏氣道:“是不是把桂圓給吃了?你個嘴饞的玩意兒,那是你能吃的?百來文錢你就給我吃了,看我不揍死你的,小兔崽子。”
木匠一聽愣了,“你買桂圓幹啥?”
劉婆子也沒多想,還因為兒子偷嘴生氣呢,“這不想著熬粥嘛!”
木匠聽的臉直發黑,看婆子還打兒子,一巴掌擼了過去,罵道:“你還好意思打他?熬個粥買甚個桂圓,有錢沒地方花了你?”他寧可兒子把桂圓吃了也好過於熬粥,木匠心裏這個氣,這婆子一天想啥呢,還拿桂圓熬粥!
劉婆子挨了一巴掌整個人都懵了,小孩子一看自家娘挨爹打了膽子立馬小了,站在一旁就要哭。
劉婆子迴過神來,一股子邪火上頭,上手就撓木匠,“我就買桂圓熬粥咋了?過了幾十年我買個桂圓都做不了主了?”
劉婆子的小兒子徹底嚇傻了,咧著嘴開哭,木匠估計心裏也有火,反手就跟劉婆子撕扯起來,村裏看熱鬧的人也頗是驚訝,這老娘打兒子的戲碼咋反過來就變成兩口子打架了。
熱鬧也不看了,趕忙上去拉架,過後大家夥也頗是責怨劉婆子,一個臘八粥你放啥桂圓,難怪挨打!
自然也有人想著木匠一年在村裏幫打物件也能掙不少,一些個桂圓哪裏值當對自家婆子動手,又些人家頗是看不上這動手打媳婦兒的人,一時不少說木匠人摳。
總之兩口子左右都沒落得好,這臘八粥到底沒放成桂圓。
瑜娘聽到這事兒時也頗是覺得木匠不對,他們家又不是不掙錢,何至於因為一兜子桂圓打媳婦兒的,自然是別家事,誰也管不了。
大多人家在臘七晚上就開始熬粥,瑜娘也是吃完飯就熬粥,熬到睡覺前差不多能好,等第二天早上在熱一下就開始給各家送去。
兩口子剛起來洗漱完,家梁就捧了一大碗粥過來,進來就喜氣的喊著:“嫂子,我娘讓我過來送粥。”
瑜娘笑著接過碗,“家梁進屋坐會兒,等下嫂子給你盛粥你拿迴去。”
家梁一冬天沒少在瑜娘家玩,聽瑜娘的話就跑大屋待著了。
王家柱挺稀罕這個虎頭虎腦的弟弟的,抱起家梁從前個買的糖包裏抓了一把糖塊放到家柱兜裏,家柱樂的直露小門牙。
待給盛好粥,家梁就顛顛的跑迴家,瑜娘直在身後囑咐他別摔到。
王家這邊不少小孩子過來送粥的,也省了瑜娘兩口子跑腿,直接讓孩子盛著粥迴去,一早上家柱也走了不少家,迴來臉上喜氣洋洋的,雖然兩口子要吃幾頓粥,可心裏熱乎,這天充滿了人氣,過日子要的不就是這熱鬧的人氣嘛!
趙家如今在王家村也站穩了,如今家裏條件也好了,願意相交的人自然也多,一大鍋的粥好懸沒夠,樂的老兩口眼睛都紅了,這麽多年才有這股兒踏實勁兒,總算是紮根了!
都進了臘月,過年也就沒幾天了,兩口子送年禮都趕在年前,商量好出了臘八就開始送年禮。
王家村裏的親戚挨家走了一邊,又留在那吃飯,幾天裏除了早飯就在沒在家開過灶。
那年禮送的效果自然好,衝著酒席就知道滿意程度了。
王家村的親戚走完就剩下王家柱的舅舅家了,因王老爺子堅持,自然要去,兩口子一早就起來,這村子離得遠,要翻過個山,牛車要走三四個時辰,兩口子去了定是要住一宿。
收拾禮品在桌子上的時候,瑜娘心裏直打鼓,問道:“你說這兩個舅舅不會不認你吧,要是不留咱們住宿可咋辦!”
王家柱皺眉,“帶床被子在別上吧!”
瑜娘瞪著眼睛問道:“還真會啊?”
王家柱一下子就笑了,說道:“媳婦兒快別瞎想了,又不是空手去,他們能好意思咱們貪黑走山路的。
上迴去縣城你都凍得不行,這迴走山路指不定多冷呢,帶床被子給你裹著,可別凍壞了!”
瑜娘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拿了兩床被子,一個放到車裏一個遞給王家柱,說道:“這個你也鋪在腿上好歹暖和,弄髒了就弄髒了,迴來再洗就是了,人別凍壞了就成。”
王家柱看著嶄新的被麵,有些舍不得,“不用,媳婦兒你拿著蓋就成了,我不怕冷。”
瑜娘眉毛一豎,“讓你蓋你就蓋!”
“唉,媳婦兒弄髒了我洗!”
瑜娘抿嘴一樂,瞪了自家呆子一眼。
王老爺子特意出來送了兩口子一趟,待車影沒了才轉身,長歎口氣。
車棚之前兩口子特意收拾了一翻,車裏墊了不少草杆子,又軟乎又幹淨,瑜娘幹脆直接坐在草窩上披著被子頗是暖和,車子一晃一晃的人也慢慢的睡著了。
一覺醒來,睡得一身汗,瑜娘迷迷糊糊的看著還在趕路,掀開簾子探出腦袋慵懶的問道:“走多久了?”
聽這聲音王家柱就轉頭看下自家媳婦兒,果然額頭還有層薄汗,分明是剛睡醒,忙說道:“剛睡醒?快進去別受風了,快到了,你在裏麵醒會兒汗。”
瑜娘迴了車棚裏也醒的差不多了,這才發現身上出了汗,醒了會兒汗才又出來,一冷一熱的,臉蛋紅彤彤的煞是好看,“我幫你趕會兒車,你進來暖和一會兒。”
王家柱看著此時嬌憨的媳婦兒有些心動,這天還真是冷的慌,已經進了山,方圓幾裏連個人影都沒有,不由說道:“要不停下來我進去一起暖和會兒?”
瑜娘點點頭,就給人讓了地方,王家柱脫了鞋放在草底下也鑽進了瑜娘搭的窩,兩口子躲在車棚裏抱著團。
瑜娘笑嘻嘻的說道:“咋樣?是不凍壞了。”
饒是火力旺也耐不住天冷,王家柱哈著氣說道:“沒事還能忍忍。”
瑜娘心疼的握住自家男人的手,好在有棉手套,這手摸起來不冰。
車棚說大不大,兩個人坐著就有些擠了,被小手一摸,王家柱心裏癢的抓肝撓肺的,幹咳一聲,說道:“媳婦兒,你別睡了,眼看也要到了,睡了一身汗再出去容易冒風。”
看瑜娘點了頭,王家柱親了一口乖巧的媳婦兒穿著鞋子就出去了,在待著可就不知道要幹點啥了!
瑜娘莫名的被占了便宜,氣笑的拍了他後背一掌,嘴上嬌嗔,“你這人!”
王家柱哈哈的樂著就出去了,一股兒小風灌得透心涼,心裏剛湧出點的邪火立馬熄滅了,“哎呦,這天冷的!”
瑜娘最裏麵捂嘴偷笑,心裏暗道凍死活該!
到了*已經是下午了,按著老爺子的話王家柱找到一家門前三顆大白楊樹的人家,下車拍門。
出來了是一個婆子,看著家柱還頗是納悶,剛想問是誰來著,一下子就認出人來了,頗是驚喜的說道:“哎呦,是家柱吧?”
王家柱一愣,好不容易迴憶著記憶,這才不確定喊道:“是大舅娘吧?”
“唉,快進來,哎呦,幾年沒見舅娘都老得讓咱們家柱認不出來了!”
家柱訕訕的笑著,瑜娘看找的人家是對的,趕忙下車走了過來,大舅娘看到小媳婦裝扮的瑜娘眼睛一亮,“這是你娶得媳婦兒吧,哎呦,長的真俊,快,進院。”
瑜娘跟著叫了聲舅娘,幫著一起把大門敞開,王家柱把牛車趕進院,兩口子才隨著大舅娘身後進屋。
一進屋就暖和多了,兩口子舒了口氣,這路趕的是真遭罪。
“他爹,快看是誰來了。”
裏屋傳來腳步聲,一個脊梁有些佝僂的老頭子走了出來,看了家柱好一會兒,便神色激動的上來握住家柱的手,說道:“家柱,是家柱不?”
看著大舅越激動王家柱心裏越是複雜,點頭應和著。
大舅高興的眼睛發紅,“迴來就好,迴來就好,你娘在那邊也放心了!”
瑜娘聽的心裏一哽,心裏有些同情,早知道真正的家柱早就死在戰場上了,心裏一歎,現在想想,就因為村民把兒子送到戰場上當兵卻是……這人世間哪裏有說的清楚的事。
大舅和大舅娘拉著小兩口好是一頓看,看的出來他們是真心高興的,話說了沒多會兒,大舅就開始罵了,罵的是誰自然是王老爺子。
沒照顧好自家妹子還把妹子留下的孩子送去當兵,在沒有這般黑心的人了,後來,吳家大舅也知道王老爺子又娶了個寡婦,這會兒連著劉氏也給恨進去了。
王老爺子打下午就沒少打噴嚏,劉氏擔心的生怕他病了,王老爺子擦了擦鼻子,搖頭說道:“沒事,定是老吳頭罵我呢!”
劉氏一樂,沒多說,畢竟是那邊的親戚,她的身份著實尷尬!
吳家大舅罵完解氣了就問兩口子有沒有受氣,尤其是那後娶的寡婦。
大舅娘在一邊也附和,握著瑜娘的手就打聽那後娶進來的婆子有沒有給她擺婆婆的譜。
瑜娘兩口子哭笑不得,一一作答,知道兩口子分出去過,吳家大舅和舅娘都鬆了口氣,因著二老的關心,瑜娘兩口子挺窩心的。
沒一會兒,住在另一屋的人也聞聲過來了,是吳家大兒子和大兒媳。
吳家舅娘瞪著自家媳婦兒說道:“人都來半天,你們兩口子是耳朵聾了不成?”
“娘,我還以為是誰家嬸子過來呢,一聽牛叫聲才知道不對勁兒,這不趕緊過來了!”
吳家大舅娘瞪了眼兒媳,才介紹王家柱兩口子,王家柱兩口子倒是要管剛進門的兩口子叫一聲大哥大嫂。
幾人寒暄一會兒,王家柱忍不住問道:“二舅一家住在不遠吧?我和瑜娘過去看看!”
還沒等大舅和舅娘說話,吳家大嫂就笑著說道:“嘿,人家一家早進縣城享福去了。”
話音兒有些刺耳,瑜娘兩口子麵麵相覷,大舅和大舅娘臉色也刷下沉了下來,一時屋裏氣氛微妙起來。
劉婆子一上來這句話不管有心還是無意都有些刺耳。
瑜娘隻當做沒聽見,開口招唿道:“三嬸,劉嬸兒。”
王家三嬸兒和氣的點頭,看著一邊堆著大大小小的油紙包,暗自也猜出差不多是給王家這些親戚的迴年禮,心下挺高興的,可看著這般多,心裏不免也跟著心疼錢。
劉婆子一直比較欺生,他們家也不算王家村土生土長的,當初也沒少受氣,好在她男人有手藝在王家村站住腳了才不至於被欺負,可這受過欺負的不體諒別人,在趙家剛過來那會兒,劉婆子沒少擠兌趙母。
當初趙母不願意得罪人,凡事讓一讓,讓劉婆子以為她更好欺負,時間久了趙母也有脾氣,你家又不是王家村的本村人,幹啥這麽欺負人,兩個婆子好幾年了,一直有點齷齪,合不來。
劉婆子自然也不怎麽看的上瑜娘,坐在車裏小眼睛就四溜撒摸。
王家三嬸跟劉婆子說不上關係多好,就是正好碰到了搭伴迴去,看劉婆子嘴裏咋舌眼睛一直盯著車裏的東西,不禁也皺起眉頭,劉婆子這一出著實無禮了!
瑜娘冷眼的看著劉婆子這幅樣子,心裏倒是不氣,這劉婆子無非是在表示他們兩口子糟蹋錢罷了,說好聽了好像是替她們心疼錢,說難聽了就是心裏看著人家買這般多東西心裏不舒服,特意這般給瑜娘看,好似譴責一翻,她就是對的。
兩口子買這些東西自然是有錢,也不是因為她這副樣子,就真的是花了老本買東西不會過日子了,劉婆子就是咋舌咋出口水來,瑜娘也不帶害羞的。
王家三嬸看不過去了,皺眉說道:“劉婆子,你這是幹啥呢,家柱兩口子今年成親又是單住要給長輩們送年禮,這才買了這麽多東西,你大驚小怪的是幹啥!”
這有的人就是仗著你沒膽子說才敢在你麵前弄事,可突然沒按著她想的那般,被人家當麵說穿了,麵子上就掛不住了!
劉婆子聽的一怔,被王家三嬸說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心裏又是氣又是尷尬,沒好氣的反駁道:“你看我這也沒說啥,這不是看著這麽多的東西就驚訝了下麽,在個兒說,這送幾家禮啊賣這麽多,大大小小都多少包了,哎呦!”
“你那是就驚訝一下嘛,這上車都多會兒了!”王家三嬸不悅的說著,還想說幾句,被瑜娘握住手,便不說話了。
隻見瑜娘笑著與劉婆子說道:“劉嬸兒,這能買真多錢自然是我們兩口子有錢買不是!
誰也不會傻得沒錢還買這麽多東西不是!”
劉婆子瞅著瑜娘笑意盈盈的樣子眼裏卻是冰冷的樣子,不說話了,她還坐著人家的車呢,真是惹得不痛快,大半路被攆下來也是沒臉!
不過瑜娘的話到底是事實,人家既然買了就說明有錢有本事,跟你家不在一個水平,別拿自家的情況比別人家,劉婆子何嚐聽不出來,瑜娘這話在直白點就是我有錢我願意買,你在這大驚小怪的幹啥,劉婆子是越想越臉紅,搞的她家多窮似的,反倒掉價了!
劉婆子憋了一路,就想怎麽找迴場子了,好一會兒才開口問道:“老三家的,你們後天做臘八粥準備都放點啥啊?”
“除了豆子糯米這些還能啥,今年家裏種了花生,準備在放點。”
過日子就是這般,甭管前腳鬧得多不愉快,後腳你說了一句話兩人立馬就又好了。
劉婆子嗬嗬的笑著,眼裏好是高興的說道:“哎呦,我家今年放點桂圓進去,今個兒特意在縣城裏買了一兜。”
桂圓這會兒可算稀罕物,一兜子就要百來文錢。
瑜娘一挑眉頭,就聽懂劉婆子這是啥話了!
王家三嬸何嚐聽不出來,好是驚訝的說道:“哎呦,你倒是舍得錢,就一個粥放點花生就很精貴了還放啥桂圓,多糟蹋東西,你個老婆子,不給兒子攢錢娶媳婦兒了!”
劉婆子差點噴口水到王家三嬸臉上,“我家可不差這點錢!”
“那有錢也不是這麽花的不是!”王家三嬸說完,瞅著瑜娘,“瑜娘你說是不這麽個理兒!”
瑜娘一笑,說道:“哎呦,劉嬸明天可得給我們家送碗粥過來!”
臘八那天村裏家家戶戶互相送粥,自家能留下多少粥來,這粥在好就一碗,能頂上個啥人情,劉婆子真拿桂圓熬粥,除了顯擺也沒剩啥了,對村裏來說那才真是敗家呢!
劉婆子瞪著一老一小這個憋氣,也是能跟趙母置氣這麽多年的段數能好到哪去。
趙家雖說跟王老三家住了這麽多年鄰居,可真相處下來了解的不多,瑜娘對這個三嬸今天才真正了解了些,王家三嬸也不是個善茬的,好在人麵上和氣,頗有些護短,今個兒三嬸話裏話外都是幫她,這個情自然要記下。
到了王家村劉婆子就下了,看三嬸兒也要下,瑜娘忙攔著說道:“三嬸兒左右路過你們家,就坐著吧!”
王家三嬸想了下也是,便點頭樂嗬的又重新坐了下來,看劉婆子走遠了拉著瑜娘說道:“剛才是看不過劉婆子,這會兒卻是要說說你們兩口子了,怎過日子不精打細算下,買這麽些東西,這年禮送些就是了,太貴重了,你這些做長輩的怎麽好意思收!”
瑜娘笑道:“三嬸,遠一些的親戚也就罷了,可咱們自家這些叔伯送的
哪裏就貴重了,這些年家柱不在家,我家公公全憑叔伯們照顧,家柱心裏麵感激著呢,是以才買了這些,這還覺得不夠呢,再個兒,以後老爺子可能也要讓叔伯嬸子們照看呢!”
王家三嬸聽的心裏熨帖,可後麵卻反應過來了,挑眉問道:“瑜娘,這後麵的話是怎麽說的呢?”
左右要透漏,早說晚說沒啥不一樣的,“我和家柱都有些手藝,在村子裏到底是……”
王家三嬸兒明白了,這有點手藝活的都去縣城混了,立馬就一副懂了的神色,“哎呦,這可是好事兒,你們兩口子可要好好發展,爭取以後掙大錢!”
瑜娘麵上溫和的笑著,王家三嬸兒卻心裏歎氣,這大伯要是沒成家這會兒不也跟著家柱兩口子去縣城享福了,在村子裏待著有啥意思,一年忙活到頭來也就是種地,能掙幾個錢!
卻說臘八初七那天村裏有了場熱鬧戲看,劉婆子迴家就把桂圓放到房梁上怕家裏小子偷吃,誰也沒跟說。
結果家裏小子看到劉婆子藏東西,麵上裝不知道,過後就上房梁上給拿下來了,可想而知,就那麽一小兜子的桂圓,吃的就剩一把,小孩子沒心眼,吃了皮和子都弄到地上。
劉婆子一看大驚之下,去房梁上的筐裏一看,連個兜子的影都沒有,氣的嚎著嗓子就要揍人。
她家小子也是皮實,聽老娘嚎他就知道咋迴事了,人跐溜的就跑出去了,劉婆子這個恨,百來文錢她還沒嚐個鮮呢,劉婆子一氣急,拿著家裏的雞毛撣子就追出去了。
這村裏立馬就熱鬧了,劉婆子也不嫌丟人,追著兒子屁後罵罵咧咧的,木匠也不知道到底出了啥事,看自家婆子氣的樣子也跟在身後追著跑。
一家三口引了不少人家出門看,尤其小孩子好信。
劉婆子終於抓到兒子,照著屁股就打,嘴裏氣道:“是不是把桂圓給吃了?你個嘴饞的玩意兒,那是你能吃的?百來文錢你就給我吃了,看我不揍死你的,小兔崽子。”
木匠一聽愣了,“你買桂圓幹啥?”
劉婆子也沒多想,還因為兒子偷嘴生氣呢,“這不想著熬粥嘛!”
木匠聽的臉直發黑,看婆子還打兒子,一巴掌擼了過去,罵道:“你還好意思打他?熬個粥買甚個桂圓,有錢沒地方花了你?”他寧可兒子把桂圓吃了也好過於熬粥,木匠心裏這個氣,這婆子一天想啥呢,還拿桂圓熬粥!
劉婆子挨了一巴掌整個人都懵了,小孩子一看自家娘挨爹打了膽子立馬小了,站在一旁就要哭。
劉婆子迴過神來,一股子邪火上頭,上手就撓木匠,“我就買桂圓熬粥咋了?過了幾十年我買個桂圓都做不了主了?”
劉婆子的小兒子徹底嚇傻了,咧著嘴開哭,木匠估計心裏也有火,反手就跟劉婆子撕扯起來,村裏看熱鬧的人也頗是驚訝,這老娘打兒子的戲碼咋反過來就變成兩口子打架了。
熱鬧也不看了,趕忙上去拉架,過後大家夥也頗是責怨劉婆子,一個臘八粥你放啥桂圓,難怪挨打!
自然也有人想著木匠一年在村裏幫打物件也能掙不少,一些個桂圓哪裏值當對自家婆子動手,又些人家頗是看不上這動手打媳婦兒的人,一時不少說木匠人摳。
總之兩口子左右都沒落得好,這臘八粥到底沒放成桂圓。
瑜娘聽到這事兒時也頗是覺得木匠不對,他們家又不是不掙錢,何至於因為一兜子桂圓打媳婦兒的,自然是別家事,誰也管不了。
大多人家在臘七晚上就開始熬粥,瑜娘也是吃完飯就熬粥,熬到睡覺前差不多能好,等第二天早上在熱一下就開始給各家送去。
兩口子剛起來洗漱完,家梁就捧了一大碗粥過來,進來就喜氣的喊著:“嫂子,我娘讓我過來送粥。”
瑜娘笑著接過碗,“家梁進屋坐會兒,等下嫂子給你盛粥你拿迴去。”
家梁一冬天沒少在瑜娘家玩,聽瑜娘的話就跑大屋待著了。
王家柱挺稀罕這個虎頭虎腦的弟弟的,抱起家梁從前個買的糖包裏抓了一把糖塊放到家柱兜裏,家柱樂的直露小門牙。
待給盛好粥,家梁就顛顛的跑迴家,瑜娘直在身後囑咐他別摔到。
王家這邊不少小孩子過來送粥的,也省了瑜娘兩口子跑腿,直接讓孩子盛著粥迴去,一早上家柱也走了不少家,迴來臉上喜氣洋洋的,雖然兩口子要吃幾頓粥,可心裏熱乎,這天充滿了人氣,過日子要的不就是這熱鬧的人氣嘛!
趙家如今在王家村也站穩了,如今家裏條件也好了,願意相交的人自然也多,一大鍋的粥好懸沒夠,樂的老兩口眼睛都紅了,這麽多年才有這股兒踏實勁兒,總算是紮根了!
都進了臘月,過年也就沒幾天了,兩口子送年禮都趕在年前,商量好出了臘八就開始送年禮。
王家村裏的親戚挨家走了一邊,又留在那吃飯,幾天裏除了早飯就在沒在家開過灶。
那年禮送的效果自然好,衝著酒席就知道滿意程度了。
王家村的親戚走完就剩下王家柱的舅舅家了,因王老爺子堅持,自然要去,兩口子一早就起來,這村子離得遠,要翻過個山,牛車要走三四個時辰,兩口子去了定是要住一宿。
收拾禮品在桌子上的時候,瑜娘心裏直打鼓,問道:“你說這兩個舅舅不會不認你吧,要是不留咱們住宿可咋辦!”
王家柱皺眉,“帶床被子在別上吧!”
瑜娘瞪著眼睛問道:“還真會啊?”
王家柱一下子就笑了,說道:“媳婦兒快別瞎想了,又不是空手去,他們能好意思咱們貪黑走山路的。
上迴去縣城你都凍得不行,這迴走山路指不定多冷呢,帶床被子給你裹著,可別凍壞了!”
瑜娘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拿了兩床被子,一個放到車裏一個遞給王家柱,說道:“這個你也鋪在腿上好歹暖和,弄髒了就弄髒了,迴來再洗就是了,人別凍壞了就成。”
王家柱看著嶄新的被麵,有些舍不得,“不用,媳婦兒你拿著蓋就成了,我不怕冷。”
瑜娘眉毛一豎,“讓你蓋你就蓋!”
“唉,媳婦兒弄髒了我洗!”
瑜娘抿嘴一樂,瞪了自家呆子一眼。
王老爺子特意出來送了兩口子一趟,待車影沒了才轉身,長歎口氣。
車棚之前兩口子特意收拾了一翻,車裏墊了不少草杆子,又軟乎又幹淨,瑜娘幹脆直接坐在草窩上披著被子頗是暖和,車子一晃一晃的人也慢慢的睡著了。
一覺醒來,睡得一身汗,瑜娘迷迷糊糊的看著還在趕路,掀開簾子探出腦袋慵懶的問道:“走多久了?”
聽這聲音王家柱就轉頭看下自家媳婦兒,果然額頭還有層薄汗,分明是剛睡醒,忙說道:“剛睡醒?快進去別受風了,快到了,你在裏麵醒會兒汗。”
瑜娘迴了車棚裏也醒的差不多了,這才發現身上出了汗,醒了會兒汗才又出來,一冷一熱的,臉蛋紅彤彤的煞是好看,“我幫你趕會兒車,你進來暖和一會兒。”
王家柱看著此時嬌憨的媳婦兒有些心動,這天還真是冷的慌,已經進了山,方圓幾裏連個人影都沒有,不由說道:“要不停下來我進去一起暖和會兒?”
瑜娘點點頭,就給人讓了地方,王家柱脫了鞋放在草底下也鑽進了瑜娘搭的窩,兩口子躲在車棚裏抱著團。
瑜娘笑嘻嘻的說道:“咋樣?是不凍壞了。”
饒是火力旺也耐不住天冷,王家柱哈著氣說道:“沒事還能忍忍。”
瑜娘心疼的握住自家男人的手,好在有棉手套,這手摸起來不冰。
車棚說大不大,兩個人坐著就有些擠了,被小手一摸,王家柱心裏癢的抓肝撓肺的,幹咳一聲,說道:“媳婦兒,你別睡了,眼看也要到了,睡了一身汗再出去容易冒風。”
看瑜娘點了頭,王家柱親了一口乖巧的媳婦兒穿著鞋子就出去了,在待著可就不知道要幹點啥了!
瑜娘莫名的被占了便宜,氣笑的拍了他後背一掌,嘴上嬌嗔,“你這人!”
王家柱哈哈的樂著就出去了,一股兒小風灌得透心涼,心裏剛湧出點的邪火立馬熄滅了,“哎呦,這天冷的!”
瑜娘最裏麵捂嘴偷笑,心裏暗道凍死活該!
到了*已經是下午了,按著老爺子的話王家柱找到一家門前三顆大白楊樹的人家,下車拍門。
出來了是一個婆子,看著家柱還頗是納悶,剛想問是誰來著,一下子就認出人來了,頗是驚喜的說道:“哎呦,是家柱吧?”
王家柱一愣,好不容易迴憶著記憶,這才不確定喊道:“是大舅娘吧?”
“唉,快進來,哎呦,幾年沒見舅娘都老得讓咱們家柱認不出來了!”
家柱訕訕的笑著,瑜娘看找的人家是對的,趕忙下車走了過來,大舅娘看到小媳婦裝扮的瑜娘眼睛一亮,“這是你娶得媳婦兒吧,哎呦,長的真俊,快,進院。”
瑜娘跟著叫了聲舅娘,幫著一起把大門敞開,王家柱把牛車趕進院,兩口子才隨著大舅娘身後進屋。
一進屋就暖和多了,兩口子舒了口氣,這路趕的是真遭罪。
“他爹,快看是誰來了。”
裏屋傳來腳步聲,一個脊梁有些佝僂的老頭子走了出來,看了家柱好一會兒,便神色激動的上來握住家柱的手,說道:“家柱,是家柱不?”
看著大舅越激動王家柱心裏越是複雜,點頭應和著。
大舅高興的眼睛發紅,“迴來就好,迴來就好,你娘在那邊也放心了!”
瑜娘聽的心裏一哽,心裏有些同情,早知道真正的家柱早就死在戰場上了,心裏一歎,現在想想,就因為村民把兒子送到戰場上當兵卻是……這人世間哪裏有說的清楚的事。
大舅和大舅娘拉著小兩口好是一頓看,看的出來他們是真心高興的,話說了沒多會兒,大舅就開始罵了,罵的是誰自然是王老爺子。
沒照顧好自家妹子還把妹子留下的孩子送去當兵,在沒有這般黑心的人了,後來,吳家大舅也知道王老爺子又娶了個寡婦,這會兒連著劉氏也給恨進去了。
王老爺子打下午就沒少打噴嚏,劉氏擔心的生怕他病了,王老爺子擦了擦鼻子,搖頭說道:“沒事,定是老吳頭罵我呢!”
劉氏一樂,沒多說,畢竟是那邊的親戚,她的身份著實尷尬!
吳家大舅罵完解氣了就問兩口子有沒有受氣,尤其是那後娶的寡婦。
大舅娘在一邊也附和,握著瑜娘的手就打聽那後娶進來的婆子有沒有給她擺婆婆的譜。
瑜娘兩口子哭笑不得,一一作答,知道兩口子分出去過,吳家大舅和舅娘都鬆了口氣,因著二老的關心,瑜娘兩口子挺窩心的。
沒一會兒,住在另一屋的人也聞聲過來了,是吳家大兒子和大兒媳。
吳家舅娘瞪著自家媳婦兒說道:“人都來半天,你們兩口子是耳朵聾了不成?”
“娘,我還以為是誰家嬸子過來呢,一聽牛叫聲才知道不對勁兒,這不趕緊過來了!”
吳家大舅娘瞪了眼兒媳,才介紹王家柱兩口子,王家柱兩口子倒是要管剛進門的兩口子叫一聲大哥大嫂。
幾人寒暄一會兒,王家柱忍不住問道:“二舅一家住在不遠吧?我和瑜娘過去看看!”
還沒等大舅和舅娘說話,吳家大嫂就笑著說道:“嘿,人家一家早進縣城享福去了。”
話音兒有些刺耳,瑜娘兩口子麵麵相覷,大舅和大舅娘臉色也刷下沉了下來,一時屋裏氣氛微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