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打獵的小夥子今年十八,叫秦風,長的粗粗壯壯的,打小力氣就大,也是個苦命的孩子。看小說到網
十一二的時候爹娘就沒了,吃不上飯,那會兒他們村子挨著邊境,也亂,朝廷征兵,他就跟著軍隊走了,因為力氣大就當了騎射兵,後來又跟著來到北邊的邊境打仗,一場勝仗打下來,不少兵役可以退伍迴老家,他厭倦了打打殺殺的日子也出來了。
這幾年下來老家也找不到了,是以隨便找個山頭落腳,以打獵為生。
趙老二和方氏聽的也頗是驚奇,不免也心疼這小夥子,年紀輕輕的就沒了爹娘。
待幾個兒子迴來,方氏就去做飯,躲在屋裏的芸娘也出來幫忙,順便撇了一眼屋裏,看著滿臉大胡子的人還問道:“娘,那大叔是誰啊?”
方氏一下子就笑了,把芸娘笑的莫名其妙的,後來才知道人家還是個小夥子。
一頓飯下來,趙老二越看越覺得這後生不錯,能把老虎打死,以後就是打獵都能養家。
方氏就覺得這打獵太危險了,吃了飯後,秦風就要走了,老虎還放在山裏呢,那老虎皮剝了能買百兩銀子不止,這大戶人家最喜歡的就是虎皮了,放在榻上,氣勢磅礴!
趙老二也不攔著,人走了就說道:“真是後生可畏,別的獵戶可能一年養養家就不錯了,可這後生打了一隻大蟲,頂咱們一家掙得幾年錢,這就是差距。”
“說是這麽說,可也太危險了,說不得就喪命了!”方氏不讚同的說道。
“老虎都打的了還怕別的?這隻要山裏沒有狼,就不怕。”趙老二說道。
方氏一點頭,倒也是。
趙老二坐在炕上深思許久,說道:“你前個兒說的那周齊跟這個後生比,看誰好?”
趙老二沒見過周齊自然不了解,他也不是那種迂腐之人,相中一個就這個了,買個東西都要挑三家呢,更何況這女婿了!
方氏皺皺眉,心下對比了下,說道:“要我說那周齊還真沒秦風好,你看秦風這身板多壯實,那個就是長的好看,身子骨有些弱了,還有,那孩子眼裏有些深沉,估摸是個心思重的,也不知真成了親,芸娘能不能拿的住,這拿不住就不得事事聽人家的。
倒是看來,秦風這小夥子眼睛明朗,別看沒爹沒娘的,可性子挺好的,也不知能不能靠的住。”
趙老二細琢磨了琢磨,說道:“就這麽一個閨女,別的不說,真不想給嫁遠了。”
趙母歎口氣,“可不是,就怕芸娘眼見兒高看不上這鄉下的小夥子。”
趙老二不禁皺眉,“這縣城裏的人家不見得好,一個個鼻孔朝天的,不得給閨女氣受,還不如嫁給村裏人,在咱身邊,咱也能照應著。
要我說秦風就不錯,有本事不怕餓著咱閨女!”
方氏一時也起了心思。
這自個兒的閨女自個兒知道,方氏跟芸娘直接攤了開來說,一個有本事就是壯實了點,說不上好看也說不上難看,性子看上去不錯,跟王家後生長的差不多,一個長的是好看,有沒有本事就不知道了,但是看上去是個心思重的,問了閨女,可看上哪個了?
芸娘紅著一張臉,想了許久才說道:“那個就是那天來家裏的人吧?”
方氏點點頭,芸娘想了想,“那難不成咱們去提親?”
方氏一拍腿,說道:“他不是救了阿良,到時候你大伯娘和你大伯不得上門送些謝禮,挑了個話頭,就看這小子是什麽反應了!”
芸娘點點頭,說道:“全憑爹娘做主。”臉羞紅的跟蘋果似的。
方氏笑了笑,她閨女是個有主意的。
自然這事要緩上一緩,過了幾日,大夫又上門給趙良看了一次,確保人沒事了這才讓全家人鬆口氣。
趙父和趙母雖心寒這個兒子,可也不願看從小養大的親生骨肉年紀輕輕就沒了,聽到命保住了,趙母憂愁了許久的臉上有了些笑容。
方氏這才提到那個秦風,趙母和趙父這才想起還沒謝謝人家的救命之恩呢,二話不說,去村口的雜貨鋪買了些東西,趙母又把家裏已經不下蛋的母雞拎上一隻,老兩口上門以表謝意去了!
那秦風好歹在軍營裏混了不少年,雖說沒經曆太多人情世故,可也聽了不少,在趙母問他年歲,可娶媳婦兒了沒,就明白了。
□□小夥子自然也想娶個媳婦兒,可也不是隨便一個姑娘他就想娶的,小夥子心思多,想找個和眼兒的,性子好的!
趙母笑了,話裏話外的都再說再也沒有比她侄女更可心的了,說的秦風不免心動。
趙母看著差不多成了,就說著,要是哪天想找媳婦兒了就來找她,她替他拉媒牽線。
秦風點點頭,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過後趙母迴了家,跟方氏說了下情況,方氏一樂,這小夥子心眼也不少,一時心裏說不上啥想法,有些怕自家看錯人了。
趙母在這事上也不好說,其實這秦風不知根不知底的,他說啥也就信啥,如今看著人可不傻,說不好,人家也是不信她們才沒直接答應呢!
方氏覺得也是這個理兒,迴去和趙老二琢磨了許久,趙老二總覺得這秦風性子不壞,有點心眼兒也挺好,沒聽說,寧可交奸人,不交傻子麽!
這樣一來,方氏沒事就領著芸娘出門,出了正月秦風就上門了提親了!
秦風上無長輩,凡事還真要仰仗趙母幫忙,趙母也不推辭,裏裏外外的忙活著,這親事便定了,秦風給的也是六兩六的聘禮,一時村裏人不少說風涼話的,無非是眼饞罷了。
對此方氏還特意跟兩個兒子說道,等開了春去縣城裏開館子,他們哥倆兒什麽媳婦兒娶不到,先立業再成家,自然不能耽誤了芸娘,讓兒子別多心。
趙軍和趙磊忙表了心意,定然不會有爹娘對他們親事不上心的想法。
方氏也就放心了!
瑜娘以為芸娘不會喜歡這親事呢,因秦風來時,她看了兩眼,萬不是芸娘喜歡的類型,如今看芸娘歡喜的準備做嫁衣,瑜娘就不明白了。
芸娘沒好氣的說道:“不是你說了,這過日子看的可不是長相。”
瑜娘摸摸鼻子,不免說道:“這你以後後悔了可別賴我啊?”
自然遭了芸娘一記白眼!
眼看著要入春了,趙母開始忙活著抱小雞,村裏人都知道趙母會抱小雞,之前因為李氏人家不願過來求趙母給弄,如今不一樣了,沒了李氏,趙家這家人還是不錯的,有好幾家人過來求著幫忙,自然不是白幫的!
這孵化小雞也不是容易的事兒,趙母都趕上伺候孩子了,中間蒜苗都不知道賣了幾茬,也掙了小二兩,那種小蔥的自個兒也研究出來了,這蒜苗就賣不上太高的價錢,但有不少人買,基本每次帶到縣城裏的都賣出去了。
就靠著蒜苗吳氏手裏就有了一兩多銀錢,心裏高興就等著開春,找裏正把自家院子的地基擴一擴,不說蓋房子,也該弄出個菜園子,不然這一年吃啥!
瑜娘在這個正月裏織出來兩匹普通棉麻布,後來用新買迴來的織布機,在織布就織了帶提花的,布上的花紋頗是好看,可卻沒敢拿出來,怕二嬸一家看了多心。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跟著趙母去縣城了,冬天留下的兩隻老母雞是徹底不怎麽下蛋了,趙母打算賣了,換一頭小豬崽兒了,如今身子好了,趙母打算養養雞在養頭豬,還想開春後看看有沒有鵝,這鵝下的蛋醃成鹹鵝蛋縣城裏不少人家願意買,三文錢一個都能賣出去,而且這玩意兒不像雞嬌貴,愛下蛋不說,不像雞養了一年就不愛下蛋了,完蛋玩意兒!
瑜娘在牛車上聽著趙母絮絮叨叨說著開春後的打算,心裏跟著開心,家裏的日子越來越有朝氣了!
到了攤位上,瑜娘便對趙母說道:“娘,我去布鋪賣布去了,賣完就迴來!”
趙母有些不放心,閨女這一冬天養的白白淨淨的,人也好看了,還真怕路上遇上壞人嘍,拉著瑜娘說道:“還是別去了,等會兒賣完雞,娘跟你一起去!”
瑜娘笑了笑,“別擔心呐,就你閨女這麽厲害,誰敢欺負我,行了,不遠,你看見沒,就是過了這個街口一拐就到了,我在那賣完,迴來陪你,賣完雞咱們得去繡鋪,這一包絡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賣錢!”
趙母看了看街口,不算遠,這才點頭,“那你路上可得小心點!”
瑜娘點點頭,就拿著包好的布走了。
還是上迴那家鋪子,進了門,瑜娘就說自己是來賣布的,她不經常來,店小二也不記得了,指了指屋門才讓她進去。
隔間裏的小二哥看著瑜娘進來眼睛明顯一亮,笑著說道:“姑娘又來賣布了?”
瑜娘一愣,不想這小哥兒還記得她呢,點點頭,把布放到了櫃台上,“總共三匹,小哥兒看看可收?”
小二哥兒笑了笑,打開包裹,看了下三匹布,尤其最後麵的一匹布,仔細的看下布的紋理,說道:“姑娘的手還真巧,能織出小提花,可惜是棉麻料子,賣不上什麽價錢。這個十二文一丈,剩下兩個十一文一丈,你看如何?
行的話,我就丈量了!”
瑜娘點點頭,“行,小哥兒量吧!”
小二哥笑了笑,開始把布展開來丈量,瑜娘這次的都夠數,算下來一共三百四十文錢。
接過錢後,瑜娘挺高興的,小二哥兒開口說道:“姑娘的手藝不錯,下次織完可再來,定會給你個合理的價錢來!”
瑜娘看著這小二哥兒溫和的目光,點點頭,就走了,也沒多留,她娘還擔心呢。
小二哥兒看著人走了,歎口氣,眼裏有些失望。
待出了隔間,瑜娘又看了下棉線,這迴她不打算織棉麻布了,織純棉的,開了春天慢慢的也就暖和了,棉布也好賣些,最重要的是,價錢高!
瑜娘這次沒少買,各色棉線一樣都買了些,花了一百多文,荷包裏也就剩下二百多銅錢了。
迴了攤子,趙母臉上顯然鬆了口氣,自家的老母雞已經賣出去了一隻,瑜娘問道:“娘,雞賣了多少錢?”
趙母樂嗬的迴道:“四十文錢。”
瑜娘也跟著一樂,“還沒少賣!”
“可不是,你賣了多少?”趙母問道?
瑜娘嘻嘻的笑著,趴在趙母耳旁說了價錢,趙母明顯驚喜不已,看了看四周,跟做賊似的,忍著笑意,小聲說道:“咱家閨女就是厲害!”
瑜娘眼角彎彎的,娘倆又等了半個時辰,才把另一隻雞給賣了,這個雞肥,趙母咬死了價,四十五文錢,一分都不能少,最後四十四文賣出去了。
娘倆興衝衝的就去找繡鋪,縣城裏的繡鋪也不少,娘倆挑了個客人多的進去,待老板娘招唿完客人,趙母才上前問道:“老板娘,你這可收絡子?”
那老板娘看了眼母女二人,麵無表情的點點頭,趙母也不在意這個兒,拿了包裹放在櫃台上,說道:“這是我閨女打的,老板娘看看!”
老板娘慢悠悠的打開包裹,展開來說道:“呦,這還沒少打。”
拿了個絡子展開來,比在腰間看了下效果,點點頭,說道:“樣式還不錯,不過這出了正月,不少人家過來賣絡子,我家今天就收了不少,你這包絡子若收,也隻能三文錢一個。
這街口幾家就數我家生意好,別人家給的話,指定比我家的價錢還低,你們看怎個意思?”
瑜娘本來也沒打算在絡子上掙大價錢,把芸娘給她打的絡子挑了出來,剩下的推給老板娘說道:“這些賣了!”
老板娘看了眼瑜娘挑出來的,挑了下眉頭,“小姑娘,把你手裏的給我瞧瞧。”
瑜娘遞了過去,老板娘展開來,都沒比量就說道:“哎呦,這個打的手巧,不是一個人打的吧?
這樣,你手裏這些,五文錢一個怎樣?”
瑜娘點點頭說道:“行!”
老板娘笑了笑,算了下,瑜娘打的有二十三個,芸娘幫著打的有十一個,總共是一百二十四文。
趙母看著老板娘在算盤上啪嗒啪嗒的,就說出一百二十四文,心裏暗叫個乖乖,閨女一冬天沒事打個絡子都能掙不少錢,快頂上家裏養三隻雞了。
接了錢又在繡鋪裏買了二十文錢的絲線,母女倆才離開,那老板娘倒是給了個笑臉。
出了門,瑜娘把荷包揣好,可不能像上次似的,再被偷了,趙母樂嗬嗬的說道:“哎呦,這有手藝就是比沒手藝的強,這麽一冬天,就掙了不少錢,誰家閨女能掙這麽多去!”說完,一臉驕傲的神色。
瑜娘忍不住笑著,想了想,把買棉線的錢說了下,趙母聽的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看著瑜娘後背一大包裹的棉線皺眉,頗是心疼的說道:“你這孩子,咋一次買這麽多,這要是虧了咋辦?”
“娘,放心呢,若是虧了,就不賣,咱自家用,要不給我放在嫁妝裏當陪嫁好了!”
趙母瞪了眼閨女,主意正的小東西。
開了春,家家戶戶也開始忙起來了,春耕春種,有去縣城買菜種的,有去買豬崽兒和雞崽兒的,趙母孵的小雞也都破了殼,天天在炕上叫著,這會兒還不能放在地上,炕也要一直熱乎著。
瑜娘又跟著趙母去了趟縣城,她正好織了一匹布,為了讓她娘安心不會虧錢,這才放下手中的繡活,特意織出一匹布。
娘倆先去賣布,有趙母跟著,小二哥兒也沒機會搭話,棉布給的價錢確實高,瑜娘為了快點織完,沒弄小提花,隻是普通棉布,十四文一丈,一匹布便賣了一百四十文,家裏那一大包裹棉線,怎麽也能在織出五六匹出來,喜得趙母嘴都合不上了。
這開春集市一天接著一天的,趙母和瑜娘來到集市上都是人擠人的,賣豬崽的也不少,問了價錢,有六十文一隻,也有八十文一隻的,還有的一百文一隻。
逛了幾家,趙母才決定迴去買那八十文一隻的,那家豬精神,長的也壯實不比一百文的差。
買完,一頭小豬崽不給筐,要豬籠就得再給五文錢,趙母二話不說,抱著豬崽繼續逛,瑜娘和小豬崽對視了片刻,才把視線收迴,嘖,五文錢呐!
走了許久才找到賣鵝的,二十文一隻,趙母皺皺眉,這雞崽才三文一隻,開始跟著攤主講價,講的吐沫橫飛,口幹舌燥後,十五文錢一隻,趙母買了兩隻,這個倒是給了草籠子裝著了。
娘倆一個抱著豬一個拎著鵝準備迴家了,路上還看到有賣牛的,趙母渾濁的眼睛都亮堂堂的,歎口氣,“這家牛不錯。”
瑜娘看著自家娘的表情就知道,心裏定是想買又舍不得買,抿著嘴角,心裏想著,家裏如今日子越來越好了,明年一定能買的上牛。
打獵的小夥子今年十八,叫秦風,長的粗粗壯壯的,打小力氣就大,也是個苦命的孩子。看小說到網
十一二的時候爹娘就沒了,吃不上飯,那會兒他們村子挨著邊境,也亂,朝廷征兵,他就跟著軍隊走了,因為力氣大就當了騎射兵,後來又跟著來到北邊的邊境打仗,一場勝仗打下來,不少兵役可以退伍迴老家,他厭倦了打打殺殺的日子也出來了。
這幾年下來老家也找不到了,是以隨便找個山頭落腳,以打獵為生。
趙老二和方氏聽的也頗是驚奇,不免也心疼這小夥子,年紀輕輕的就沒了爹娘。
待幾個兒子迴來,方氏就去做飯,躲在屋裏的芸娘也出來幫忙,順便撇了一眼屋裏,看著滿臉大胡子的人還問道:“娘,那大叔是誰啊?”
方氏一下子就笑了,把芸娘笑的莫名其妙的,後來才知道人家還是個小夥子。
一頓飯下來,趙老二越看越覺得這後生不錯,能把老虎打死,以後就是打獵都能養家。
方氏就覺得這打獵太危險了,吃了飯後,秦風就要走了,老虎還放在山裏呢,那老虎皮剝了能買百兩銀子不止,這大戶人家最喜歡的就是虎皮了,放在榻上,氣勢磅礴!
趙老二也不攔著,人走了就說道:“真是後生可畏,別的獵戶可能一年養養家就不錯了,可這後生打了一隻大蟲,頂咱們一家掙得幾年錢,這就是差距。”
“說是這麽說,可也太危險了,說不得就喪命了!”方氏不讚同的說道。
“老虎都打的了還怕別的?這隻要山裏沒有狼,就不怕。”趙老二說道。
方氏一點頭,倒也是。
趙老二坐在炕上深思許久,說道:“你前個兒說的那周齊跟這個後生比,看誰好?”
趙老二沒見過周齊自然不了解,他也不是那種迂腐之人,相中一個就這個了,買個東西都要挑三家呢,更何況這女婿了!
方氏皺皺眉,心下對比了下,說道:“要我說那周齊還真沒秦風好,你看秦風這身板多壯實,那個就是長的好看,身子骨有些弱了,還有,那孩子眼裏有些深沉,估摸是個心思重的,也不知真成了親,芸娘能不能拿的住,這拿不住就不得事事聽人家的。
倒是看來,秦風這小夥子眼睛明朗,別看沒爹沒娘的,可性子挺好的,也不知能不能靠的住。”
趙老二細琢磨了琢磨,說道:“就這麽一個閨女,別的不說,真不想給嫁遠了。”
趙母歎口氣,“可不是,就怕芸娘眼見兒高看不上這鄉下的小夥子。”
趙老二不禁皺眉,“這縣城裏的人家不見得好,一個個鼻孔朝天的,不得給閨女氣受,還不如嫁給村裏人,在咱身邊,咱也能照應著。
要我說秦風就不錯,有本事不怕餓著咱閨女!”
方氏一時也起了心思。
這自個兒的閨女自個兒知道,方氏跟芸娘直接攤了開來說,一個有本事就是壯實了點,說不上好看也說不上難看,性子看上去不錯,跟王家後生長的差不多,一個長的是好看,有沒有本事就不知道了,但是看上去是個心思重的,問了閨女,可看上哪個了?
芸娘紅著一張臉,想了許久才說道:“那個就是那天來家裏的人吧?”
方氏點點頭,芸娘想了想,“那難不成咱們去提親?”
方氏一拍腿,說道:“他不是救了阿良,到時候你大伯娘和你大伯不得上門送些謝禮,挑了個話頭,就看這小子是什麽反應了!”
芸娘點點頭,說道:“全憑爹娘做主。”臉羞紅的跟蘋果似的。
方氏笑了笑,她閨女是個有主意的。
自然這事要緩上一緩,過了幾日,大夫又上門給趙良看了一次,確保人沒事了這才讓全家人鬆口氣。
趙父和趙母雖心寒這個兒子,可也不願看從小養大的親生骨肉年紀輕輕就沒了,聽到命保住了,趙母憂愁了許久的臉上有了些笑容。
方氏這才提到那個秦風,趙母和趙父這才想起還沒謝謝人家的救命之恩呢,二話不說,去村口的雜貨鋪買了些東西,趙母又把家裏已經不下蛋的母雞拎上一隻,老兩口上門以表謝意去了!
那秦風好歹在軍營裏混了不少年,雖說沒經曆太多人情世故,可也聽了不少,在趙母問他年歲,可娶媳婦兒了沒,就明白了。
□□小夥子自然也想娶個媳婦兒,可也不是隨便一個姑娘他就想娶的,小夥子心思多,想找個和眼兒的,性子好的!
趙母笑了,話裏話外的都再說再也沒有比她侄女更可心的了,說的秦風不免心動。
趙母看著差不多成了,就說著,要是哪天想找媳婦兒了就來找她,她替他拉媒牽線。
秦風點點頭,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過後趙母迴了家,跟方氏說了下情況,方氏一樂,這小夥子心眼也不少,一時心裏說不上啥想法,有些怕自家看錯人了。
趙母在這事上也不好說,其實這秦風不知根不知底的,他說啥也就信啥,如今看著人可不傻,說不好,人家也是不信她們才沒直接答應呢!
方氏覺得也是這個理兒,迴去和趙老二琢磨了許久,趙老二總覺得這秦風性子不壞,有點心眼兒也挺好,沒聽說,寧可交奸人,不交傻子麽!
這樣一來,方氏沒事就領著芸娘出門,出了正月秦風就上門了提親了!
秦風上無長輩,凡事還真要仰仗趙母幫忙,趙母也不推辭,裏裏外外的忙活著,這親事便定了,秦風給的也是六兩六的聘禮,一時村裏人不少說風涼話的,無非是眼饞罷了。
對此方氏還特意跟兩個兒子說道,等開了春去縣城裏開館子,他們哥倆兒什麽媳婦兒娶不到,先立業再成家,自然不能耽誤了芸娘,讓兒子別多心。
趙軍和趙磊忙表了心意,定然不會有爹娘對他們親事不上心的想法。
方氏也就放心了!
瑜娘以為芸娘不會喜歡這親事呢,因秦風來時,她看了兩眼,萬不是芸娘喜歡的類型,如今看芸娘歡喜的準備做嫁衣,瑜娘就不明白了。
芸娘沒好氣的說道:“不是你說了,這過日子看的可不是長相。”
瑜娘摸摸鼻子,不免說道:“這你以後後悔了可別賴我啊?”
自然遭了芸娘一記白眼!
眼看著要入春了,趙母開始忙活著抱小雞,村裏人都知道趙母會抱小雞,之前因為李氏人家不願過來求趙母給弄,如今不一樣了,沒了李氏,趙家這家人還是不錯的,有好幾家人過來求著幫忙,自然不是白幫的!
這孵化小雞也不是容易的事兒,趙母都趕上伺候孩子了,中間蒜苗都不知道賣了幾茬,也掙了小二兩,那種小蔥的自個兒也研究出來了,這蒜苗就賣不上太高的價錢,但有不少人買,基本每次帶到縣城裏的都賣出去了。
就靠著蒜苗吳氏手裏就有了一兩多銀錢,心裏高興就等著開春,找裏正把自家院子的地基擴一擴,不說蓋房子,也該弄出個菜園子,不然這一年吃啥!
瑜娘在這個正月裏織出來兩匹普通棉麻布,後來用新買迴來的織布機,在織布就織了帶提花的,布上的花紋頗是好看,可卻沒敢拿出來,怕二嬸一家看了多心。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跟著趙母去縣城了,冬天留下的兩隻老母雞是徹底不怎麽下蛋了,趙母打算賣了,換一頭小豬崽兒了,如今身子好了,趙母打算養養雞在養頭豬,還想開春後看看有沒有鵝,這鵝下的蛋醃成鹹鵝蛋縣城裏不少人家願意買,三文錢一個都能賣出去,而且這玩意兒不像雞嬌貴,愛下蛋不說,不像雞養了一年就不愛下蛋了,完蛋玩意兒!
瑜娘在牛車上聽著趙母絮絮叨叨說著開春後的打算,心裏跟著開心,家裏的日子越來越有朝氣了!
到了攤位上,瑜娘便對趙母說道:“娘,我去布鋪賣布去了,賣完就迴來!”
趙母有些不放心,閨女這一冬天養的白白淨淨的,人也好看了,還真怕路上遇上壞人嘍,拉著瑜娘說道:“還是別去了,等會兒賣完雞,娘跟你一起去!”
瑜娘笑了笑,“別擔心呐,就你閨女這麽厲害,誰敢欺負我,行了,不遠,你看見沒,就是過了這個街口一拐就到了,我在那賣完,迴來陪你,賣完雞咱們得去繡鋪,這一包絡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賣錢!”
趙母看了看街口,不算遠,這才點頭,“那你路上可得小心點!”
瑜娘點點頭,就拿著包好的布走了。
還是上迴那家鋪子,進了門,瑜娘就說自己是來賣布的,她不經常來,店小二也不記得了,指了指屋門才讓她進去。
隔間裏的小二哥看著瑜娘進來眼睛明顯一亮,笑著說道:“姑娘又來賣布了?”
瑜娘一愣,不想這小哥兒還記得她呢,點點頭,把布放到了櫃台上,“總共三匹,小哥兒看看可收?”
小二哥兒笑了笑,打開包裹,看了下三匹布,尤其最後麵的一匹布,仔細的看下布的紋理,說道:“姑娘的手還真巧,能織出小提花,可惜是棉麻料子,賣不上什麽價錢。這個十二文一丈,剩下兩個十一文一丈,你看如何?
行的話,我就丈量了!”
瑜娘點點頭,“行,小哥兒量吧!”
小二哥笑了笑,開始把布展開來丈量,瑜娘這次的都夠數,算下來一共三百四十文錢。
接過錢後,瑜娘挺高興的,小二哥兒開口說道:“姑娘的手藝不錯,下次織完可再來,定會給你個合理的價錢來!”
瑜娘看著這小二哥兒溫和的目光,點點頭,就走了,也沒多留,她娘還擔心呢。
小二哥兒看著人走了,歎口氣,眼裏有些失望。
待出了隔間,瑜娘又看了下棉線,這迴她不打算織棉麻布了,織純棉的,開了春天慢慢的也就暖和了,棉布也好賣些,最重要的是,價錢高!
瑜娘這次沒少買,各色棉線一樣都買了些,花了一百多文,荷包裏也就剩下二百多銅錢了。
迴了攤子,趙母臉上顯然鬆了口氣,自家的老母雞已經賣出去了一隻,瑜娘問道:“娘,雞賣了多少錢?”
趙母樂嗬的迴道:“四十文錢。”
瑜娘也跟著一樂,“還沒少賣!”
“可不是,你賣了多少?”趙母問道?
瑜娘嘻嘻的笑著,趴在趙母耳旁說了價錢,趙母明顯驚喜不已,看了看四周,跟做賊似的,忍著笑意,小聲說道:“咱家閨女就是厲害!”
瑜娘眼角彎彎的,娘倆又等了半個時辰,才把另一隻雞給賣了,這個雞肥,趙母咬死了價,四十五文錢,一分都不能少,最後四十四文賣出去了。
娘倆興衝衝的就去找繡鋪,縣城裏的繡鋪也不少,娘倆挑了個客人多的進去,待老板娘招唿完客人,趙母才上前問道:“老板娘,你這可收絡子?”
那老板娘看了眼母女二人,麵無表情的點點頭,趙母也不在意這個兒,拿了包裹放在櫃台上,說道:“這是我閨女打的,老板娘看看!”
老板娘慢悠悠的打開包裹,展開來說道:“呦,這還沒少打。”
拿了個絡子展開來,比在腰間看了下效果,點點頭,說道:“樣式還不錯,不過這出了正月,不少人家過來賣絡子,我家今天就收了不少,你這包絡子若收,也隻能三文錢一個。
這街口幾家就數我家生意好,別人家給的話,指定比我家的價錢還低,你們看怎個意思?”
瑜娘本來也沒打算在絡子上掙大價錢,把芸娘給她打的絡子挑了出來,剩下的推給老板娘說道:“這些賣了!”
老板娘看了眼瑜娘挑出來的,挑了下眉頭,“小姑娘,把你手裏的給我瞧瞧。”
瑜娘遞了過去,老板娘展開來,都沒比量就說道:“哎呦,這個打的手巧,不是一個人打的吧?
這樣,你手裏這些,五文錢一個怎樣?”
瑜娘點點頭說道:“行!”
老板娘笑了笑,算了下,瑜娘打的有二十三個,芸娘幫著打的有十一個,總共是一百二十四文。
趙母看著老板娘在算盤上啪嗒啪嗒的,就說出一百二十四文,心裏暗叫個乖乖,閨女一冬天沒事打個絡子都能掙不少錢,快頂上家裏養三隻雞了。
接了錢又在繡鋪裏買了二十文錢的絲線,母女倆才離開,那老板娘倒是給了個笑臉。
出了門,瑜娘把荷包揣好,可不能像上次似的,再被偷了,趙母樂嗬嗬的說道:“哎呦,這有手藝就是比沒手藝的強,這麽一冬天,就掙了不少錢,誰家閨女能掙這麽多去!”說完,一臉驕傲的神色。
瑜娘忍不住笑著,想了想,把買棉線的錢說了下,趙母聽的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看著瑜娘後背一大包裹的棉線皺眉,頗是心疼的說道:“你這孩子,咋一次買這麽多,這要是虧了咋辦?”
“娘,放心呢,若是虧了,就不賣,咱自家用,要不給我放在嫁妝裏當陪嫁好了!”
趙母瞪了眼閨女,主意正的小東西。
開了春,家家戶戶也開始忙起來了,春耕春種,有去縣城買菜種的,有去買豬崽兒和雞崽兒的,趙母孵的小雞也都破了殼,天天在炕上叫著,這會兒還不能放在地上,炕也要一直熱乎著。
瑜娘又跟著趙母去了趟縣城,她正好織了一匹布,為了讓她娘安心不會虧錢,這才放下手中的繡活,特意織出一匹布。
娘倆先去賣布,有趙母跟著,小二哥兒也沒機會搭話,棉布給的價錢確實高,瑜娘為了快點織完,沒弄小提花,隻是普通棉布,十四文一丈,一匹布便賣了一百四十文,家裏那一大包裹棉線,怎麽也能在織出五六匹出來,喜得趙母嘴都合不上了。
這開春集市一天接著一天的,趙母和瑜娘來到集市上都是人擠人的,賣豬崽的也不少,問了價錢,有六十文一隻,也有八十文一隻的,還有的一百文一隻。
逛了幾家,趙母才決定迴去買那八十文一隻的,那家豬精神,長的也壯實不比一百文的差。
買完,一頭小豬崽不給筐,要豬籠就得再給五文錢,趙母二話不說,抱著豬崽繼續逛,瑜娘和小豬崽對視了片刻,才把視線收迴,嘖,五文錢呐!
走了許久才找到賣鵝的,二十文一隻,趙母皺皺眉,這雞崽才三文一隻,開始跟著攤主講價,講的吐沫橫飛,口幹舌燥後,十五文錢一隻,趙母買了兩隻,這個倒是給了草籠子裝著了。
娘倆一個抱著豬一個拎著鵝準備迴家了,路上還看到有賣牛的,趙母渾濁的眼睛都亮堂堂的,歎口氣,“這家牛不錯。”
瑜娘看著自家娘的表情就知道,心裏定是想買又舍不得買,抿著嘴角,心裏想著,家裏如今日子越來越好了,明年一定能買的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