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趙良應聲停下了腳步,迴頭看著趙老爹,神色頗是氣氛難堪。
“你幹啥去?”
“我去把那婆娘弄迴來!”趙良氣憤的說道,眼睛都狠厲了不少。
“給我迴來!不許去!”趙父命令道,難得的嚴肅一次。
連瑜娘都驚訝,更何況趙良,他瞪大眼睛看著趙父,眼裏不解,爹為啥不讓他把媳婦兒弄迴來,難不成讓她在縣城裏丟人,再說今天本來就是趕集的日子,村子裏不少人都去了縣城,爹就不怕村裏的人看到。
趙父怎會不知這個理,可都這時候了,村子裏的人正好是要迴來的時候,看到的也都該看到了。
這會兒著急忙慌的去有啥用,倒是讓別人看了笑話,依著趙母的話,那大兒媳是帶著她三個哥哥去的,這兒媳婦犯渾她哥哥不攔著,反還幫著,估計也是個拎不清的,不然怎麽有臉去訛錢的!
這會兒,兒子就是去勸也勸不動不說,弄不好都得被拉進去,在不濟說不準兒子一衝動,對兒媳動了手,那不得被親家兒子打上一通,這明明他家有理的事都沒理了,在個,兒子若是去找兒媳,跟兒媳拉扯起來,這事就更熱鬧了,說不好村裏人沒注意的都注意到了,被看到傳迴來還指不定是啥樣子。
“你們都給我老實的在家裏待著,不是說被李府打的不成樣子了麽?我就看看,她頂著那張臉怎麽好意思迴來,我到是要問問親家,我這兒媳好好的去怎麽就這麽迴來了!不說出個所以然來,以後休想在迴娘家,不然就別在踏我們趙家的門。”趙老爹滿臉通紅的吼道,可見是氣急了的。
趙母當時又氣又悲,反倒忘了這兒媳在李府門口鬧,會被村裏人看到,現在想到這點,趙母頭一個就想到瑜娘,若是瑾娘的那事傳了出去,她家瑜娘哪裏還能嫁個好人家了,頓時哭了起來,抱著瑜娘哭道:“我苦命的兒啊!”
在瑜娘心裏她怎麽死的她最是清楚,李氏為何敢去李府訛錢,自然是不會按著李府夫人的說法往外嚷嚷的,那見不得人的說法不過是趙良私心的當著趙父趙母的麵說出來罷了,當初她還有些懷疑,大哥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死因,就那麽聽信了李府人的話,如今思來想去,他定是知道原因的,估計過後他也給李氏說了的!
是以,瑜娘從一開始就沒擔心自己的名聲問題,自家老娘突然抱著她哭,她才反應過來,爹娘這會兒還以為……歎口氣,與其讓二老現在擔憂,沒準認準了這事,平白的在村裏矮人一頭,村裏人本不覺得有事都會覺得有事了。
目光瞥向趙良,涼涼的說道:“你還不說我姐被打死的真正原因!”
趙父和趙母均是一愣,一同把目光移向在趙良臉上。
趙良起初驚訝的看著瑜娘,不知道妹子是咋知道的?在察覺到趙父趙母的目光,裏麵飽含著急切,瞬間感覺嗓子像是被卡到了魚刺似的疼,他羞於開口。
瑜娘又道:“若是真是你之前那般說法,嫂子怎會有底氣去李府鬧事!”
趙母一聽。立馬就看出,兒子當初跟她們說了謊,心裏這個恨,這種謊豈是能說的,讓瑾娘死了都被潑一身髒水,兒子是怎麽想的,趙母嘩的一下子衝了過去,伸手就給了趙良一個耳光,頭一次對兒子兇狠的說道:“你說,到底怎麽迴事。”
趙良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好半天才沙啞的開口說道:“李府當初收人就不打算讓這些人贖身,瑾娘好不容易攢夠了銀子,想贖身。
那管家做不了主,便想著把瑾娘領到大夫人那,找個由頭教訓一頓,熄了那贖身的心思。
不料瑾娘去的時候正好碰見了李府的大老爺,被多看了兩眼,那家大夫人是個好妒的,知道這事後,心裏自然留不住瑾娘的,可瑾娘又不是普通下人賣了就算了的,她手藝算是府裏不錯的,自然不能賣了便宜別人,可能又怕對家把瑾娘買了去,就……把瑾娘打死了。”
這事也是趙良後來慢慢想明白的,以至於今天當著趙父趙母的麵能把大概的來龍去脈說的這般清楚。
一屋子四人均是紅了眼眶,趙母早已承受不住坐在地上大聲號哭,許是聽到了趙母的哭聲,阿文在裏屋也跟著哭了起來,聲音如貓似的,在趙母的哭聲中,阿文的哭聲便不大能聽著了。
還是瑜娘耳尖,聽到了弟弟在屋裏哭,忙打算出屋去裏屋抱阿文,剛邁出屋就聽到院裏似乎什麽被碰倒的聲音,忙出門看,也隻能看到自家院大門跑出去個婆子,那婆子腳步飛快,瑜娘愣是沒看出是誰來。
對於這種冒著被罵的風險都要聽牆角的事,瑜娘完全看不懂那是怎樣的一種心態,也許,哪天她也試試聽牆角?
這邊阿文哭的厲害,瑜娘自然不可能再去追那婆子,不知那婆子聽了多少,可追出去也於事無補,這事便是被傳出了,自家也是受害者,並未損毀她的名譽。
炕上的阿文哭的臉色通紅,瑜娘把他抱了起來,軟軟小小的,一時心情也柔軟了下來。
許是有人抱著,阿文這才覺得安心不少,哭聲慢慢的停了下來,焦黃的小臉上就一雙眼睛明亮亮的惴惴的看著瑜娘,小嘴又撇了起來。
屋外傳來趙母大罵趙良的聲音,想著自家老娘的身體本就不好,今天又早早的起來走著去的縣城,在這麽折騰下去,定是受不住的。
趁著阿文又要開哭,趕忙抱著阿文去了大屋,這會兒趙母正在邊哭邊拉扯著趙良,趙母怎麽也想不明白,自己親生的兒子會這麽對親生的妹妹,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傷了她都疼,可親兒子往死去的閨女身上潑這麽大的髒水,讓她何止是心疼,更多的便是對兒子的失望。
趙父大抵和趙母差不多的心思,阿良這次著實讓他們二老失望透了!
趙母還在拉扯著兒子時,就感覺有什麽東西要塞到她懷裏,一看,正是眼淚汪汪,要哭的阿文,心裏一下子塌了下來,抱著小兒子嗚嗚的哭,讓瑜娘看的心酸不已。
“娘別哭了,你一哭阿文也跟著哭,他身子本就不好,這般跟著哭哪裏受得住。”
趙母這才注意到懷裏的小兒子哭的渾身通紅,眼看著連氣都快喘不上來了,氣閨女把兒子抱過來,瑜娘一臉冤枉,“這屋子就這麽大,阿文早就被吵醒了,一聽你哭,也躺在那屋裏哭,我哄又哄不好……”
阿文自打生出來就比較纏著趙母和趙父,其他人一抱就哭,寧可讓你把他放在炕上獨自待著,都比你抱他強,許是小小的人兒自小就知道誰是真心愛他的。
在瑜娘的認知裏,沒有阿文的出生,爹娘也不會被李氏折騰成這樣,多少對阿文有些遷怒,趙母平時不在意,可孩子的世界裏,善意和惡意更敏感一些,所以,瑜娘也未幫趙母照顧過阿文。
聽著瑜娘的解釋,趙母也反應過來,擦了臉上的淚水,哄著兒子,趙老爹悶悶的說道:“瑜娘,去做飯去。”
瑜娘點了點頭,臨出屋時看了眼趙良,眼裏一片複雜,多年的兄妹之情怎就成了這個樣子。
飯桌上,全家人沒一個說話且動筷子吃飯的,趙老爹沉悶了會兒,才說道:“老婆子快吃飯,這一天也累壞了吧!”
趙母不吱聲,臉上還有未散去的怨氣,趙良低著頭看地,也不好意思說什麽。
這會兒瑜娘也吃不下飯的,反過來想想,李氏去李府鬧,她心裏也挺痛快的,不管是李府頭疼還是李氏頭疼,終究是惡人自有惡人磨,可她最擔憂的便是,爹娘以後心裏會一直放不下她的死!
一桌子苞米麵的餅子硬是沒有人動,這一晚上,注定一家子人一夜無眠。
冷靜下來的趙母最心疼的就是自家可憐的閨女了,偏偏那李府是有權有勢的人家,她們窮酸老百姓如何去討公道,她們兩把老骨頭沒什麽,可懷裏的孩子可怎麽辦,老大是指望不上的,瑜娘,她們若是有個好歹,怕是瑜娘都得被老大兩口子買了。
趙母躺在炕上輕輕的拍打著已睡著的兒子,眼裏的淚水嘩嘩的流。
趙父趙母以前也是走街串巷的,到底有些見識,知道官商結合這個道理,李府若是後麵沒人撐著,自然不能這般囂張,平白的打死她們閨女,就因為知道這個,所以才更清楚,憑著她們小老百姓,無非是雞蛋碰石頭。
趙老爹坐在炕上抽著煙杆子,側頭看著老伴悶悶的在那哭,歎口氣,活了大半輩子,這才知道個道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當初不是他們老實,怎麽聽兒媳的話,兒媳這幾年這麽鬧騰,就是不怕他們老兩口能怎樣她,趙老爹冷哼一聲,眼裏多了一絲堅定。
趙母聽著耳旁的冷哼聲,轉過身來,看著自家老頭子說道:“老頭子,咋了?”
“等大兒媳迴來,咱們就分灶。”
趙良應聲停下了腳步,迴頭看著趙老爹,神色頗是氣氛難堪。
“你幹啥去?”
“我去把那婆娘弄迴來!”趙良氣憤的說道,眼睛都狠厲了不少。
“給我迴來!不許去!”趙父命令道,難得的嚴肅一次。
連瑜娘都驚訝,更何況趙良,他瞪大眼睛看著趙父,眼裏不解,爹為啥不讓他把媳婦兒弄迴來,難不成讓她在縣城裏丟人,再說今天本來就是趕集的日子,村子裏不少人都去了縣城,爹就不怕村裏的人看到。
趙父怎會不知這個理,可都這時候了,村子裏的人正好是要迴來的時候,看到的也都該看到了。
這會兒著急忙慌的去有啥用,倒是讓別人看了笑話,依著趙母的話,那大兒媳是帶著她三個哥哥去的,這兒媳婦犯渾她哥哥不攔著,反還幫著,估計也是個拎不清的,不然怎麽有臉去訛錢的!
這會兒,兒子就是去勸也勸不動不說,弄不好都得被拉進去,在不濟說不準兒子一衝動,對兒媳動了手,那不得被親家兒子打上一通,這明明他家有理的事都沒理了,在個,兒子若是去找兒媳,跟兒媳拉扯起來,這事就更熱鬧了,說不好村裏人沒注意的都注意到了,被看到傳迴來還指不定是啥樣子。
“你們都給我老實的在家裏待著,不是說被李府打的不成樣子了麽?我就看看,她頂著那張臉怎麽好意思迴來,我到是要問問親家,我這兒媳好好的去怎麽就這麽迴來了!不說出個所以然來,以後休想在迴娘家,不然就別在踏我們趙家的門。”趙老爹滿臉通紅的吼道,可見是氣急了的。
趙母當時又氣又悲,反倒忘了這兒媳在李府門口鬧,會被村裏人看到,現在想到這點,趙母頭一個就想到瑜娘,若是瑾娘的那事傳了出去,她家瑜娘哪裏還能嫁個好人家了,頓時哭了起來,抱著瑜娘哭道:“我苦命的兒啊!”
在瑜娘心裏她怎麽死的她最是清楚,李氏為何敢去李府訛錢,自然是不會按著李府夫人的說法往外嚷嚷的,那見不得人的說法不過是趙良私心的當著趙父趙母的麵說出來罷了,當初她還有些懷疑,大哥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死因,就那麽聽信了李府人的話,如今思來想去,他定是知道原因的,估計過後他也給李氏說了的!
是以,瑜娘從一開始就沒擔心自己的名聲問題,自家老娘突然抱著她哭,她才反應過來,爹娘這會兒還以為……歎口氣,與其讓二老現在擔憂,沒準認準了這事,平白的在村裏矮人一頭,村裏人本不覺得有事都會覺得有事了。
目光瞥向趙良,涼涼的說道:“你還不說我姐被打死的真正原因!”
趙父和趙母均是一愣,一同把目光移向在趙良臉上。
趙良起初驚訝的看著瑜娘,不知道妹子是咋知道的?在察覺到趙父趙母的目光,裏麵飽含著急切,瞬間感覺嗓子像是被卡到了魚刺似的疼,他羞於開口。
瑜娘又道:“若是真是你之前那般說法,嫂子怎會有底氣去李府鬧事!”
趙母一聽。立馬就看出,兒子當初跟她們說了謊,心裏這個恨,這種謊豈是能說的,讓瑾娘死了都被潑一身髒水,兒子是怎麽想的,趙母嘩的一下子衝了過去,伸手就給了趙良一個耳光,頭一次對兒子兇狠的說道:“你說,到底怎麽迴事。”
趙良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好半天才沙啞的開口說道:“李府當初收人就不打算讓這些人贖身,瑾娘好不容易攢夠了銀子,想贖身。
那管家做不了主,便想著把瑾娘領到大夫人那,找個由頭教訓一頓,熄了那贖身的心思。
不料瑾娘去的時候正好碰見了李府的大老爺,被多看了兩眼,那家大夫人是個好妒的,知道這事後,心裏自然留不住瑾娘的,可瑾娘又不是普通下人賣了就算了的,她手藝算是府裏不錯的,自然不能賣了便宜別人,可能又怕對家把瑾娘買了去,就……把瑾娘打死了。”
這事也是趙良後來慢慢想明白的,以至於今天當著趙父趙母的麵能把大概的來龍去脈說的這般清楚。
一屋子四人均是紅了眼眶,趙母早已承受不住坐在地上大聲號哭,許是聽到了趙母的哭聲,阿文在裏屋也跟著哭了起來,聲音如貓似的,在趙母的哭聲中,阿文的哭聲便不大能聽著了。
還是瑜娘耳尖,聽到了弟弟在屋裏哭,忙打算出屋去裏屋抱阿文,剛邁出屋就聽到院裏似乎什麽被碰倒的聲音,忙出門看,也隻能看到自家院大門跑出去個婆子,那婆子腳步飛快,瑜娘愣是沒看出是誰來。
對於這種冒著被罵的風險都要聽牆角的事,瑜娘完全看不懂那是怎樣的一種心態,也許,哪天她也試試聽牆角?
這邊阿文哭的厲害,瑜娘自然不可能再去追那婆子,不知那婆子聽了多少,可追出去也於事無補,這事便是被傳出了,自家也是受害者,並未損毀她的名譽。
炕上的阿文哭的臉色通紅,瑜娘把他抱了起來,軟軟小小的,一時心情也柔軟了下來。
許是有人抱著,阿文這才覺得安心不少,哭聲慢慢的停了下來,焦黃的小臉上就一雙眼睛明亮亮的惴惴的看著瑜娘,小嘴又撇了起來。
屋外傳來趙母大罵趙良的聲音,想著自家老娘的身體本就不好,今天又早早的起來走著去的縣城,在這麽折騰下去,定是受不住的。
趁著阿文又要開哭,趕忙抱著阿文去了大屋,這會兒趙母正在邊哭邊拉扯著趙良,趙母怎麽也想不明白,自己親生的兒子會這麽對親生的妹妹,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傷了她都疼,可親兒子往死去的閨女身上潑這麽大的髒水,讓她何止是心疼,更多的便是對兒子的失望。
趙父大抵和趙母差不多的心思,阿良這次著實讓他們二老失望透了!
趙母還在拉扯著兒子時,就感覺有什麽東西要塞到她懷裏,一看,正是眼淚汪汪,要哭的阿文,心裏一下子塌了下來,抱著小兒子嗚嗚的哭,讓瑜娘看的心酸不已。
“娘別哭了,你一哭阿文也跟著哭,他身子本就不好,這般跟著哭哪裏受得住。”
趙母這才注意到懷裏的小兒子哭的渾身通紅,眼看著連氣都快喘不上來了,氣閨女把兒子抱過來,瑜娘一臉冤枉,“這屋子就這麽大,阿文早就被吵醒了,一聽你哭,也躺在那屋裏哭,我哄又哄不好……”
阿文自打生出來就比較纏著趙母和趙父,其他人一抱就哭,寧可讓你把他放在炕上獨自待著,都比你抱他強,許是小小的人兒自小就知道誰是真心愛他的。
在瑜娘的認知裏,沒有阿文的出生,爹娘也不會被李氏折騰成這樣,多少對阿文有些遷怒,趙母平時不在意,可孩子的世界裏,善意和惡意更敏感一些,所以,瑜娘也未幫趙母照顧過阿文。
聽著瑜娘的解釋,趙母也反應過來,擦了臉上的淚水,哄著兒子,趙老爹悶悶的說道:“瑜娘,去做飯去。”
瑜娘點了點頭,臨出屋時看了眼趙良,眼裏一片複雜,多年的兄妹之情怎就成了這個樣子。
飯桌上,全家人沒一個說話且動筷子吃飯的,趙老爹沉悶了會兒,才說道:“老婆子快吃飯,這一天也累壞了吧!”
趙母不吱聲,臉上還有未散去的怨氣,趙良低著頭看地,也不好意思說什麽。
這會兒瑜娘也吃不下飯的,反過來想想,李氏去李府鬧,她心裏也挺痛快的,不管是李府頭疼還是李氏頭疼,終究是惡人自有惡人磨,可她最擔憂的便是,爹娘以後心裏會一直放不下她的死!
一桌子苞米麵的餅子硬是沒有人動,這一晚上,注定一家子人一夜無眠。
冷靜下來的趙母最心疼的就是自家可憐的閨女了,偏偏那李府是有權有勢的人家,她們窮酸老百姓如何去討公道,她們兩把老骨頭沒什麽,可懷裏的孩子可怎麽辦,老大是指望不上的,瑜娘,她們若是有個好歹,怕是瑜娘都得被老大兩口子買了。
趙母躺在炕上輕輕的拍打著已睡著的兒子,眼裏的淚水嘩嘩的流。
趙父趙母以前也是走街串巷的,到底有些見識,知道官商結合這個道理,李府若是後麵沒人撐著,自然不能這般囂張,平白的打死她們閨女,就因為知道這個,所以才更清楚,憑著她們小老百姓,無非是雞蛋碰石頭。
趙老爹坐在炕上抽著煙杆子,側頭看著老伴悶悶的在那哭,歎口氣,活了大半輩子,這才知道個道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當初不是他們老實,怎麽聽兒媳的話,兒媳這幾年這麽鬧騰,就是不怕他們老兩口能怎樣她,趙老爹冷哼一聲,眼裏多了一絲堅定。
趙母聽著耳旁的冷哼聲,轉過身來,看著自家老頭子說道:“老頭子,咋了?”
“等大兒媳迴來,咱們就分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