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家裏能下蛋的有十隻雞,趙母伺候的也是精心,即便這個時候了,一天也能攢下十個雞蛋左右,每日趙母最高興的怕就是撿雞蛋了,小心翼翼的收起來放在房梁上的籃子裏,等到每月十五、三十好上集市裏賣。


    一文錢一個,一個月下來怎麽也能掙個三百文錢,不過這雞也不是一年都下蛋的,到了天冷,也沒什麽可喂的,雞也不愛下蛋了,就隻能賣了,來年在重新養小雞仔兒,養上幾個月才會下蛋。


    這麽算下來,一年賣雞蛋也就能掙個一兩多銀子,相比於別人家,趙家賣雞蛋的錢算是多的了,有的人家一年都賣不到一兩銀子,要不說,雞蛋珍貴呢,除了地裏的糧食,家家就指著雞蛋進項了,這雞蛋也算是家裏的大進項,村裏人自然舍不得吃雞蛋。


    趙家亦是如此,否則趙母天天撿十個雞蛋硬是不敢給兒子吃一個呢,誰家的銀錢不都是這麽攢出來的。


    賣雞蛋的都不少,好在沒都聚在一起,縣城裏沒幾家養雞的,再說能在縣城裏過日子的,家家都是靠技術掙錢的,不像村裏人就是種地、養養雞啥子的,這雞蛋在縣城裏倒是容易賣,更何況市集上的雞蛋便宜,這要平時沒集市,在菜市場要兩三文一個的,誰有便宜不占的,縣城裏的人家就稀罕市集呢。


    也有那大戶人家的下人過來采集的,有時候運氣好,一筐子的東西都能賣出去,趙家的雞蛋個頭足,有路過的婦人看了眼就相中了,問了價格幾乎沒有猶豫的就撿上幾個。


    趙母收著雞蛋錢臉上直樂,賣出二十個雞蛋後,趙母就跟閨女得意的說道:“你這織布花的錢掙迴來了。”


    瑜娘看著自家娘喜氣的笑臉,心裏也跟著開心,溫和的笑著,心裏頗是酸楚,恨不得快點織布掙錢,好讓爹娘心裏有些底氣,最起碼不用為了十幾二十文錢的在這麽算計了。


    待了一個時辰,雞蛋賣了一半,趙母心裏這才鬆了口氣。


    一大戶人家廚房裏的采辦婆子帶著幾個婆子正好走了過來,這些常過來賣菜的,一打眼就知道這婆子是個大戶,買菜絕不向別人小打小鬧的,一時吆喝聲不斷,嗓門個個都大了起來。


    趙母也不像平時那般軟和了,跟著旁邊賣菜的婆子一起吆喝著,別人看了還以為是老姐妹倆出來賣菜的呢,看的瑜娘都驚訝不已。


    倒是有效果,那婆子順著吆喝聲大的都會瞅兩眼,到了趙母旁邊那婆子那,點了點頭,過來問道:“你這菜倒是新鮮,葉子也大,怎麽賣的。”


    那婆子利爽的說道:“老姐姐不是我說,就我家這菜那是全村裏數一數二的,都精心著伺候的,這菜不貴,一文錢一把,你看,來上一些?”


    那婆子許是聽了這話不高興,瑜娘也知道,這大戶人家裏的婆子互相叫個老姐老妹的還好,要是跟她們鄉下人稱姐兒和妹兒的,都覺得掉了身份,瑜娘心裏不屑,做了下人便是賤籍,一個賤籍還講究什麽身份的呢。


    不同的角度不同想法,瑜娘也不是笑話誰,就是隨便想想罷了,看那婆子麵色不悅,她趕忙開口道:“這位管事,大娘家的菜是早上新摘的咧,你看這菜上還有露珠的,吃起來一準的水靈。”


    那婆子看著開口的小丫頭,瘦瘦弱弱的,焦黃的小臉兒,眼睛卻出奇的明亮,還會說話,知道她是個管事,嘿,聽著心裏就開心。在一看那雞蛋,呦,個頭兒挺大,就是少了點。


    “這雞蛋怎麽賣的?”


    “一文錢一個。”瑜娘也不像旁邊的大娘似的囉嗦,脆生生的應道。


    那婆子點點頭,“行了,這菜和雞蛋都要了。”


    婆子說完就去看別的了,跟著的幾個婆子留下了一個,說道:“我跟去把菜放到外麵的車上,我在給你們算錢。”


    趙母和那大娘忙聽話的拎起筐跟在婆子身後,等算完了錢,那大娘邊把錢放好邊說道:“今天還是拖了妹子的福,要不是你家雞蛋好,沒準那管事婆子就直接去別人家了。”


    趙母聽著也高興,她種菜可能不是好手,可這養雞沒誰能比了過去的,聽著人家奉承,她也心安理得,“下迴要是能碰到,咱倆還挨著,你家這菜種的是真好。”


    那大娘聽著也高興,“成咧。”


    跟那位大娘告別後,瑜娘看著一臉喜氣的老娘,不禁想到,娘也是會交人的,怎麽在村裏就沒交好幾家呢。


    兜裏沉甸甸的,趙母一把抓住閨女的手,頗是豪氣的說道:“走,我們逛逛,看有沒有賣棉麻革線的。”


    瑜娘點了點頭,母女倆逛起了市集來。


    到真有人家會做線的,要的價錢合適,織一匹布需用的棉麻線要三文錢。


    趙母一直跟著砍價,說到最後人家都累了,兩匹布需要的棉麻線要五文錢,必需買四匹布需要的棉麻線。


    趙母本打算就買兩匹給女兒試著織的,織的好就賣錢,織的不好也就不要閨女在織了,這樣不至於糟蹋錢。


    趙母站在那一臉的糾結,瑜娘看著即無奈又好笑,“娘,就買吧。”其實真的怕糟蹋錢就花六文錢買兩匹布的棉麻量就好了,左右這隻是多花一文錢,依著老娘節省的習慣自然是想省錢的來,好在瑜娘對自己的手藝心裏有數,不然等過後,趙母反應過來,指不定怎麽心疼呢。


    這棉麻線的攤子旁還有家買絲線的,絲線看上去倒是順滑,顏色卻不出彩,瑜娘看了一眼,便不看了,這樣的顏色編出來也買不到什麽好的價錢。


    趙母看閨女盯著絲線看,心裏琢磨了一會兒,可看到筐裏的棉麻線,已經都花了十文錢了,忍不住對閨女說道:“瑜娘啊,等咱把這布織好了在給你買絲線。”


    瑜娘聽著一樂,她還小的時候跟娘逛街,盯著人家的糖人看的直流口水,那會兒娘看著心疼卻舍不得銀錢,就哄著她說道:“等娘下次把雞蛋賣完就給你買糖人吃。”可直到現在,她都沒吃過糖人。


    那時候一家大大小小的總是有用錢的時候,那會兒在村裏的房子還是茅草房呢,攢錢蓋房子,給大哥攢娶媳婦兒的錢都是二老心中最重要的事了,那會兒娘是真的恨不得一銅錢掰兩半花。


    瑜娘沒想到娘現在還會用這種方法哄她,心裏有些懷念,甜滋滋的,不過,確實不用買那絲線,想打絡子掙錢,怕是要去繡鋪買絲線的,順便再看看繡鋪裏的絡子是什麽顏色搭配的,這個可不能兩眼一抹黑,要不然還真要糟蹋錢了,瑜娘知道自家老娘的性子,肯定不舍的去繡鋪買絲線,她也隻能先把手裏的棉麻線織好了,到時候掙了錢,在去布鋪買些棉麻線,織好了,掙錢,攢著錢買絲線,娘也不會說什麽了。


    趙母掂量掂量自己兜裏的錢,覺得今天賣的不錯,說道:“今個兒,我們坐牛車迴去。”


    瑜娘看了自家老娘一眼,不是說賣完一筐雞蛋就坐牛車迴去的嘛?和著,老太太一開始就是哄著她玩的?


    瑜娘暗中翻了個白眼兒,娘真的是,身體明明不好,還為了省錢來迴的走,瑜娘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老太太以前賣雞蛋絕對沒坐過牛車,歎了口氣,快點掙錢,好讓爹娘心裏輕省輕省。


    坐牛車要到寄車行那去,挨著城門,車夫們都是在那接客的。


    瑜娘來的時候就路過李府,那會兒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說不上什麽心思,有恨亦有逃出升天的喜悅,眼看著又要路過李府,瑜娘的手都不禁臥了起來,到底被莫名的打死,心裏麵是屈的,這股兒胸悶之意不容散去。


    越走越近,就聽到好是吵嚷的聲音,瑜娘和趙母對視,娘倆好像聽到了熟悉的聲音,一齊往那人群中看,好似就是從那裏傳來的。


    這李府門前怎會聽到李氏的聲音?瑜娘頗是不解。


    母女二人均不是那種愛看熱鬧的,奈何仔細聽了會兒,越聽越確定那聲音是李氏的,二人不由得加快腳步像人群中走了過去。


    母女倆費了好大的勁兒擠了進去,一看,果然是李氏,趙母驚得目瞪口呆,瑜娘撇眉,李氏這是鬧哪樣?


    李氏心中也是苦呀,這被人家打的鼻青臉腫的,要她怎麽迴婆家,隻能帶著大哥二哥和三哥賴在李府門前,不給銀子休想讓她們走,讓人看看這黑心的人家是多麽的仗勢欺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園小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囧小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囧小娜並收藏田園小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