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太子府後,楊若冰不但擔任了太子府的幕僚,每月單日參與真金幕僚團隊的清談,為真金團隊出謀劃策,還應真金要求擔任了真金幾個孩子的漢文老師,每月雙日到太子府學堂,用一個時辰教授幾個孩子漢文,真金共有三子二女,都隻會簡單的漢文,但在王室宗親中已算優秀。都可以不用譯官與楊若冰簡單對話,其中,三子鐵穆耳漢文最好,甚至可以讀出簡單的唐詩。楊若冰有心想教幾個孩子一些四書五經,但太子妃一直在旁邊,楊若冰隻能按她的要求教授簡單用語,並無機會傳授其他。其餘時間,楊若冰種植花草,彈琴賦詩,倒也樂哉。隻是孤身一人,有些寂寥,她與真金單獨相處的機會並不多,或者說幾乎沒有,她能感受到真金偶爾看她時的傾心目光,也能感受到他對感情的控製和壓抑,她不明白這個壓抑來自何方,太子妃看起來賢良淑德,安靜溫和,甚至主動要求真金多納幾個側妃,但真金一次次的拒絕了太子妃的好意。
倒是那木罕,時常來看楊若冰,楊若冰有時會借口推卻,有時會接受,與那木罕喝茶清談,或者花園漫步,她一方麵想通過與那木罕的來往試探真金對自己的態度,一方麵也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改善四皇子的執政思路,畢竟,四皇子今後即使不能登基大統,也會作為藩王統轄一方,若他能成為一個仁主,對所轄地區的百姓亦是天大的好事。
這日,楊若冰從太子府學堂歸來,見陽光大好,風和日麗,便將屋內的書籍拿出晾曬。剛將書籍擺放整齊,司曉便迎麵進來。
“先生!”司曉露出笑容,“這些雜事,讓下人去做即可,何必親自動手。”
楊若冰溫婉一笑,“太子尚且能親手種植花草,若冰手足俱全,做這些又有何妨。不知司曉前來所為何事?”
司曉道:“四皇子派人前來,想請先生去四皇子府指點其劍法詩書,不知先生何意?”
“太子反應如何?”楊若冰問道。
司曉道:“太子今日不在府中,當不知曉此事。”
楊若冰思襯片刻後,微微一笑道“麻煩司曉為若冰備上馬匹。”
司曉道:“四皇子已派人前來,正在太子府外備馬恭迎。”
楊若冰點頭,離開太子府,去往那木罕府邸。
行至府邸,管家引路,楊若冰在府邸內一處庭院看到那木罕正揮動長劍,招式雖兇狠,卻缺乏變化,且力量虛浮,但速度倒是尚可。
“若冰姑娘來的這麽快?”那木罕見楊若冰到來,打一劍花,收起長劍笑道:“本王想練完這趟劍便到門口親自迎接,不想若冰姑娘已到,此次是本王失禮,若冰莫要責怪。”
“四皇子言重了,聽到四皇子召喚,若冰自當即刻前來。”楊若冰一笑,如春日桃花,麵目映紅。
那木罕上前,“當日若冰救我,本王無時無刻不銘記在心,本王常想,若有姑娘的一半本領,當年也不會被叛軍所困,今日特地請姑娘來,勞煩教我一招半式,遇敵有自保之力。”
楊若冰道:“承蒙四皇子厚愛,民女不勝榮幸。”
“若冰覺得本王應適合何等劍法?”那木罕伸出手中長劍。
楊若冰接住長劍,“若冰為女兒身,劍法偏向速與技。王爺身為男兒,自當一力降十會,強勢鎮壓之。”
那木罕點頭,“若冰可願為本王演示一番?”
楊若冰道:“小女獻醜了!”
說罷。那木罕退後。楊若冰手中長劍揮動,身體右轉,左腳向右腳前上一步,腳尖向前,屈膝踏實成弓步,右腿伸直變成箭步。同時,楊若冰右手持劍向下、向腹右側抽撤,手腕向外轉。再向前下立剁。
一招泰山壓頂發出,劍勢淩人,那木罕大聲叫好。
楊若冰緊接上式不停,以左腳跟為軸,身體旋轉,而後左腳踏實,身體重心落在左腿。右腳隨之提起後撤,腳尖點地。楊若冰右手持劍勢向裏,抖腕旋轉腕花。劍走一圈,劍尖向下。眼隨劍走,身隨劍動,正是一招青龍擺尾。
楊若冰連出兩式,都極為耗神,額頭微微有香汗溢出。
那木罕上前遞茶,“若冰果真巾幗不讓須眉,劍式淩厲,勢大力沉。”
楊若冰接過茶水,旋即搖頭,“民女是女兒身,若是王爺施展,威力更盛。”
那木罕接過長劍,一番教導下來,亦掌握其中精髓,那木罕再次道謝,邀楊若冰吃些糕點,歇息一番。
楊若冰同意,兩人坐在亭下,飲用糕點茶水。那木罕道:“本王不知若冰口味,因此多備了些,若冰盡管享用。”
楊若冰道:“多謝王爺。”說罷,從懷中掏出一本書籍,書名《道德經》。
“王爺邀若冰前來教導劍法詩書,今日便從道德經講起。”楊若冰道。
翻來第一頁,其上寫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那木罕微微一皺眉,開始飲用茶水糕點,一言不發。楊若冰觀測其神情,依然堅持道:“道德經為老子所作,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對王爺有深用。”
那木罕漫不經心道:“道德經是千百年前的漢人之書,本王倒不以為然,我大元,從漠北一個小小部落,到如今一統江山,縱橫四海,與道德二字有何關係?為今之道,唯有以力勝之,唯有刀槍劍戟才能獲得天下拜服。如我大哥真金一般,說的好聽是溫和儒雅,實際便是懦弱不堪,若是先祖都和他一樣,我們到現在還在漠北放馬呢。真不明白父皇鐵血男兒,征戰四方,如何能看上他,我看父皇隻是一時糊塗,沙場縱橫才是父皇血液裏流淌的本心,更是本王的本心。”
“何為本心?”楊若冰問道。
“父皇一生戎馬,縱使年邁,仍意出戰東瀛,爪哇,安南等地,意欲征服天下。大哥真金卻兩次三番,堅持反對,哪裏像蒙人的鐵骨錚錚!!!我們蒙人,一生戎馬,百年爭殺,天子一怒,血流成河,是為本心!”
楊若冰微笑道,“王爺所言極是。但主戰派並非人人都是好男兒,主和派也未必人人都是女人態。”
那木罕疑惑,“若冰此話怎講?”
(本章完)
倒是那木罕,時常來看楊若冰,楊若冰有時會借口推卻,有時會接受,與那木罕喝茶清談,或者花園漫步,她一方麵想通過與那木罕的來往試探真金對自己的態度,一方麵也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改善四皇子的執政思路,畢竟,四皇子今後即使不能登基大統,也會作為藩王統轄一方,若他能成為一個仁主,對所轄地區的百姓亦是天大的好事。
這日,楊若冰從太子府學堂歸來,見陽光大好,風和日麗,便將屋內的書籍拿出晾曬。剛將書籍擺放整齊,司曉便迎麵進來。
“先生!”司曉露出笑容,“這些雜事,讓下人去做即可,何必親自動手。”
楊若冰溫婉一笑,“太子尚且能親手種植花草,若冰手足俱全,做這些又有何妨。不知司曉前來所為何事?”
司曉道:“四皇子派人前來,想請先生去四皇子府指點其劍法詩書,不知先生何意?”
“太子反應如何?”楊若冰問道。
司曉道:“太子今日不在府中,當不知曉此事。”
楊若冰思襯片刻後,微微一笑道“麻煩司曉為若冰備上馬匹。”
司曉道:“四皇子已派人前來,正在太子府外備馬恭迎。”
楊若冰點頭,離開太子府,去往那木罕府邸。
行至府邸,管家引路,楊若冰在府邸內一處庭院看到那木罕正揮動長劍,招式雖兇狠,卻缺乏變化,且力量虛浮,但速度倒是尚可。
“若冰姑娘來的這麽快?”那木罕見楊若冰到來,打一劍花,收起長劍笑道:“本王想練完這趟劍便到門口親自迎接,不想若冰姑娘已到,此次是本王失禮,若冰莫要責怪。”
“四皇子言重了,聽到四皇子召喚,若冰自當即刻前來。”楊若冰一笑,如春日桃花,麵目映紅。
那木罕上前,“當日若冰救我,本王無時無刻不銘記在心,本王常想,若有姑娘的一半本領,當年也不會被叛軍所困,今日特地請姑娘來,勞煩教我一招半式,遇敵有自保之力。”
楊若冰道:“承蒙四皇子厚愛,民女不勝榮幸。”
“若冰覺得本王應適合何等劍法?”那木罕伸出手中長劍。
楊若冰接住長劍,“若冰為女兒身,劍法偏向速與技。王爺身為男兒,自當一力降十會,強勢鎮壓之。”
那木罕點頭,“若冰可願為本王演示一番?”
楊若冰道:“小女獻醜了!”
說罷。那木罕退後。楊若冰手中長劍揮動,身體右轉,左腳向右腳前上一步,腳尖向前,屈膝踏實成弓步,右腿伸直變成箭步。同時,楊若冰右手持劍向下、向腹右側抽撤,手腕向外轉。再向前下立剁。
一招泰山壓頂發出,劍勢淩人,那木罕大聲叫好。
楊若冰緊接上式不停,以左腳跟為軸,身體旋轉,而後左腳踏實,身體重心落在左腿。右腳隨之提起後撤,腳尖點地。楊若冰右手持劍勢向裏,抖腕旋轉腕花。劍走一圈,劍尖向下。眼隨劍走,身隨劍動,正是一招青龍擺尾。
楊若冰連出兩式,都極為耗神,額頭微微有香汗溢出。
那木罕上前遞茶,“若冰果真巾幗不讓須眉,劍式淩厲,勢大力沉。”
楊若冰接過茶水,旋即搖頭,“民女是女兒身,若是王爺施展,威力更盛。”
那木罕接過長劍,一番教導下來,亦掌握其中精髓,那木罕再次道謝,邀楊若冰吃些糕點,歇息一番。
楊若冰同意,兩人坐在亭下,飲用糕點茶水。那木罕道:“本王不知若冰口味,因此多備了些,若冰盡管享用。”
楊若冰道:“多謝王爺。”說罷,從懷中掏出一本書籍,書名《道德經》。
“王爺邀若冰前來教導劍法詩書,今日便從道德經講起。”楊若冰道。
翻來第一頁,其上寫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那木罕微微一皺眉,開始飲用茶水糕點,一言不發。楊若冰觀測其神情,依然堅持道:“道德經為老子所作,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對王爺有深用。”
那木罕漫不經心道:“道德經是千百年前的漢人之書,本王倒不以為然,我大元,從漠北一個小小部落,到如今一統江山,縱橫四海,與道德二字有何關係?為今之道,唯有以力勝之,唯有刀槍劍戟才能獲得天下拜服。如我大哥真金一般,說的好聽是溫和儒雅,實際便是懦弱不堪,若是先祖都和他一樣,我們到現在還在漠北放馬呢。真不明白父皇鐵血男兒,征戰四方,如何能看上他,我看父皇隻是一時糊塗,沙場縱橫才是父皇血液裏流淌的本心,更是本王的本心。”
“何為本心?”楊若冰問道。
“父皇一生戎馬,縱使年邁,仍意出戰東瀛,爪哇,安南等地,意欲征服天下。大哥真金卻兩次三番,堅持反對,哪裏像蒙人的鐵骨錚錚!!!我們蒙人,一生戎馬,百年爭殺,天子一怒,血流成河,是為本心!”
楊若冰微笑道,“王爺所言極是。但主戰派並非人人都是好男兒,主和派也未必人人都是女人態。”
那木罕疑惑,“若冰此話怎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