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冰,細看請柬。
隻見其上有著一朵鎏金的菊花,想不到真金也是愛花之人,喜愛之物也同楊若冰一般無二,最喜菊花。
今生之夢,便如詩中所言,采菊東籬,悠然南山吧。無奈事與願違,身負天下蒼生,這份悠閑寫意也隻能當做茶餘飯後的一個念想。
打開請柬,便是聞到一股墨香,此墨的名字楊若冰叫不上來,不過香氣確實沁人心脾,紅色紙張之上,有著極為娟秀的字體,橫豎撇捺之中,自有真意,上下迴轉之間,小得自在。若是在常人看來,怕是都會以為這是一個女生的字體。
請柬之上寫道:
庭月可中,壺冰入座。豆花雨歇,正宜揮麈之譚;桑落杯深,願續弄珠之名。敢告前騶,布席掃室以俟。
署名:真金
楊若冰將請柬放於琴邊,玉指輕動,悠揚之聲傳來,而後逐漸消沉,她按住琴弦,似乎在考慮到太子府後所言所行。
翌日,清晨。楊若冰一身素衣,未施狀粉。
鍾明亮已備好轎子,轎夫個個人高馬大,體態強壯,頭戴綠巾,皆是巨木旗中好手。楊若冰向眾人行禮致謝後,婉言謝絕了鍾明亮好意。獨自一人,走向太子府。半個時辰後,來到太子府前,門口侍衛攔住道:“來者何人?”。
楊若冰將請柬拿出,“民女楊若冰受太子邀請前來,請兩位通報。”
兩位侍衛一聽,立刻答道:“姑娘還請進去,太子說過,若是有一楊姓姑娘前來,不須通報。姑娘進入直走,便可到扶香苑,如今太子正在其中。”
整座府邸設計的十分簡單,並無太多的路線,楊若冰徑直而走,便是來到一處小屋,此時裏麵正傳來幾人的聲音,其中一嘹亮的聲音正是當日救出的安童無疑。
安童說道:“文韜武略,缺一不可。吾皇重武輕文,老朽天下大興文學之風,舉報賽詩會,太子到時可主持舉行,充任考評裁判,並對文才絕佳者實施獎勵。屆時拾得文韜,國家何不富強!”
張易搖頭,說道:“文韜之時一方麵,卻難為根本!”
安童皺眉道,“何為根本?!”
張易道:“賦稅勞役太過嚴重,百姓苦不堪言,文韜雖重,可不得吃飽用暖,何來文韜之說!”
“那勞役應當如何處理?”安童問道。
張易道:“提出規定,天下百姓二十三歲,方為成丁,五十五歲就免除勞役,改易製度,用來收取人心民望,同時裁減濫設官署,裁減人員,尤其在蒙古貴族中提倡節儉。皇親國戚的花銷足以夠平常萬萬人吃食。”
“不知諸位覺得如何?”張易問道。
真金點頭,隨即又搖頭道:“真金也想如此,隻是……”
“隻是如何?”
“隻是父皇未必同意,涉及到皇親之事,最終還要父皇點頭。”真金迴答
眾人一聽,都搖頭歎息。
左丞相崔斌起身說道:“文韜也好,賦稅也罷,一者效果不大,一者難以行通,我倒有一建議。”
“是何?”
“改革!”崔斌說道:“效仿北孝文帝全麵漢化的改革,才能讓大元統治穩固,同時造福民生,是一舉兩得之舉。”
聽完崔斌所言,安童,張易紛紛附和,真金也露出讚賞之色。正此時,站在門外許久的楊若冰卻噗嗤一下笑了出來。
真金循聲看去,見門前一個倩影,身穿素衣,眉目清秀,獨獨的站外門外。真金見狀,心中突然生起一陣憐惜。立刻起身前去,“楊姑娘,不想你如此早就來到,在下沒有出門迎接,慚愧慚愧。”
今日欲與楊若冰相會,可不想左右丞相崔斌和安童,因阿合馬之事的焦頭爛額,便相約來此。阿合馬能言善辯,提出的建議於情於理。所以以太子真金為首的改良派和以阿合馬為首的強硬派,兩派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甚至於強硬派隱隱有趕超改良派的勢頭。
而另一方,楊若冰微微點頭,示意無妨。
其也是心頭微微一驚,她一直以為蒙人都是嗜殺成性,所以對這些元朝大員提出的禮賢漢儒,減輕稅賦等化解蒙漢矛盾的政治主張,心下頗為震動。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在想,到底是什麽樣殘忍的人才會發動戰爭?難道蒙古人個個是野人麽?天下有這麽多的宋人,難道都要一個個殺死或者淩虐麽?今日聽眾人所說,原來,並非所有的蒙古人都一定要致宋人於死地。主張戰爭的隻是一部分人,而且可能隻是很小一部分人,就是這些人,才造成了生靈塗炭,不管是誰,向往的都應該是平安富足,子女相伴的生活吧。
崔斌見到楊若冰,笑道:“太子今日與我等相約,怎麽還約了美人相會。”
真金道:“崔丞相說笑了,在下哪有心思風花雪月,楊姑娘不僅武藝高超,琴藝絕倫,而且熟讀詩書兵法,是在下邀請而來的客人。”
崔斌心中生疑,“那麽敢問楊先生,對時政有何看法,另外方才崔斌所言,有何讓楊先生覺得可笑之處嗎?”
真金聽完不言,但看楊若冰如何應對。
楊若冰向各位大人施禮,說道:“各位大人皆是才高八鬥,為蒙宋之間奔波,小女敬佩不已。尤其崔斌先生全麵漢化的想法讓自己心馳神往,方才忍不住笑出聲來,至於時政,民女有一些青澀看法,請各位大人指正。”
真金道:“楊姑娘但說無妨!”
楊若冰道:“孝文漢化分為多個部分。整頓吏治,政以久任,滿一年升遷一級;治績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處罰,甚至降級。此為第一點。”
話一出,眾人便是一愣。
楊若冰繼續道:“變革稅製,為改變過去州、郡、縣爭收租調的混亂局麵,政府確定隻能由縣一級征收,征收時禁止使用大鬥、長尺、重秤。此為第二點。”
“頒俸祿製,頒布俸祿製,申明俸祿以外貪贓滿一匹絹布的處死。次年頒行的均田令中,又規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職高低給一定數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準買,離職時移交下任。此為第三項。”
話至此,眾人頻頻點頭,不想後者對史學也頗有涉獵。
楊若冰微微欠身,繼續說道:“為了消除鮮卑舊俗,規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同自己也改姓“元”。且大衛鼓勵鮮卑貴族與漢士族聯姻。同時孝文帝參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製度。嚴厲鎮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這便是後三點。”
“這些舉動促進鮮卑各個方麵發展。”楊若冰道:“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改革官製。”
安童不解,問道:“為何最重要的是改革官製?”
楊若冰道:“因為改革官製使鮮卑貴族與漢士族得以進一步結合。這便是孝文漢化得以成功的核心,可為眾位大人所借鑒。”
崔斌問道,“楊先生的意思是讚同崔斌所言,應該效仿孝文帝全麵漢化?”
不知不覺中,他對楊若冰的稱唿已經由“楊姑娘”變成了“楊先生”
楊若冰當即道:“民女以為,萬萬不可!!!”
(本章完)
隻見其上有著一朵鎏金的菊花,想不到真金也是愛花之人,喜愛之物也同楊若冰一般無二,最喜菊花。
今生之夢,便如詩中所言,采菊東籬,悠然南山吧。無奈事與願違,身負天下蒼生,這份悠閑寫意也隻能當做茶餘飯後的一個念想。
打開請柬,便是聞到一股墨香,此墨的名字楊若冰叫不上來,不過香氣確實沁人心脾,紅色紙張之上,有著極為娟秀的字體,橫豎撇捺之中,自有真意,上下迴轉之間,小得自在。若是在常人看來,怕是都會以為這是一個女生的字體。
請柬之上寫道:
庭月可中,壺冰入座。豆花雨歇,正宜揮麈之譚;桑落杯深,願續弄珠之名。敢告前騶,布席掃室以俟。
署名:真金
楊若冰將請柬放於琴邊,玉指輕動,悠揚之聲傳來,而後逐漸消沉,她按住琴弦,似乎在考慮到太子府後所言所行。
翌日,清晨。楊若冰一身素衣,未施狀粉。
鍾明亮已備好轎子,轎夫個個人高馬大,體態強壯,頭戴綠巾,皆是巨木旗中好手。楊若冰向眾人行禮致謝後,婉言謝絕了鍾明亮好意。獨自一人,走向太子府。半個時辰後,來到太子府前,門口侍衛攔住道:“來者何人?”。
楊若冰將請柬拿出,“民女楊若冰受太子邀請前來,請兩位通報。”
兩位侍衛一聽,立刻答道:“姑娘還請進去,太子說過,若是有一楊姓姑娘前來,不須通報。姑娘進入直走,便可到扶香苑,如今太子正在其中。”
整座府邸設計的十分簡單,並無太多的路線,楊若冰徑直而走,便是來到一處小屋,此時裏麵正傳來幾人的聲音,其中一嘹亮的聲音正是當日救出的安童無疑。
安童說道:“文韜武略,缺一不可。吾皇重武輕文,老朽天下大興文學之風,舉報賽詩會,太子到時可主持舉行,充任考評裁判,並對文才絕佳者實施獎勵。屆時拾得文韜,國家何不富強!”
張易搖頭,說道:“文韜之時一方麵,卻難為根本!”
安童皺眉道,“何為根本?!”
張易道:“賦稅勞役太過嚴重,百姓苦不堪言,文韜雖重,可不得吃飽用暖,何來文韜之說!”
“那勞役應當如何處理?”安童問道。
張易道:“提出規定,天下百姓二十三歲,方為成丁,五十五歲就免除勞役,改易製度,用來收取人心民望,同時裁減濫設官署,裁減人員,尤其在蒙古貴族中提倡節儉。皇親國戚的花銷足以夠平常萬萬人吃食。”
“不知諸位覺得如何?”張易問道。
真金點頭,隨即又搖頭道:“真金也想如此,隻是……”
“隻是如何?”
“隻是父皇未必同意,涉及到皇親之事,最終還要父皇點頭。”真金迴答
眾人一聽,都搖頭歎息。
左丞相崔斌起身說道:“文韜也好,賦稅也罷,一者效果不大,一者難以行通,我倒有一建議。”
“是何?”
“改革!”崔斌說道:“效仿北孝文帝全麵漢化的改革,才能讓大元統治穩固,同時造福民生,是一舉兩得之舉。”
聽完崔斌所言,安童,張易紛紛附和,真金也露出讚賞之色。正此時,站在門外許久的楊若冰卻噗嗤一下笑了出來。
真金循聲看去,見門前一個倩影,身穿素衣,眉目清秀,獨獨的站外門外。真金見狀,心中突然生起一陣憐惜。立刻起身前去,“楊姑娘,不想你如此早就來到,在下沒有出門迎接,慚愧慚愧。”
今日欲與楊若冰相會,可不想左右丞相崔斌和安童,因阿合馬之事的焦頭爛額,便相約來此。阿合馬能言善辯,提出的建議於情於理。所以以太子真金為首的改良派和以阿合馬為首的強硬派,兩派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甚至於強硬派隱隱有趕超改良派的勢頭。
而另一方,楊若冰微微點頭,示意無妨。
其也是心頭微微一驚,她一直以為蒙人都是嗜殺成性,所以對這些元朝大員提出的禮賢漢儒,減輕稅賦等化解蒙漢矛盾的政治主張,心下頗為震動。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在想,到底是什麽樣殘忍的人才會發動戰爭?難道蒙古人個個是野人麽?天下有這麽多的宋人,難道都要一個個殺死或者淩虐麽?今日聽眾人所說,原來,並非所有的蒙古人都一定要致宋人於死地。主張戰爭的隻是一部分人,而且可能隻是很小一部分人,就是這些人,才造成了生靈塗炭,不管是誰,向往的都應該是平安富足,子女相伴的生活吧。
崔斌見到楊若冰,笑道:“太子今日與我等相約,怎麽還約了美人相會。”
真金道:“崔丞相說笑了,在下哪有心思風花雪月,楊姑娘不僅武藝高超,琴藝絕倫,而且熟讀詩書兵法,是在下邀請而來的客人。”
崔斌心中生疑,“那麽敢問楊先生,對時政有何看法,另外方才崔斌所言,有何讓楊先生覺得可笑之處嗎?”
真金聽完不言,但看楊若冰如何應對。
楊若冰向各位大人施禮,說道:“各位大人皆是才高八鬥,為蒙宋之間奔波,小女敬佩不已。尤其崔斌先生全麵漢化的想法讓自己心馳神往,方才忍不住笑出聲來,至於時政,民女有一些青澀看法,請各位大人指正。”
真金道:“楊姑娘但說無妨!”
楊若冰道:“孝文漢化分為多個部分。整頓吏治,政以久任,滿一年升遷一級;治績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處罰,甚至降級。此為第一點。”
話一出,眾人便是一愣。
楊若冰繼續道:“變革稅製,為改變過去州、郡、縣爭收租調的混亂局麵,政府確定隻能由縣一級征收,征收時禁止使用大鬥、長尺、重秤。此為第二點。”
“頒俸祿製,頒布俸祿製,申明俸祿以外貪贓滿一匹絹布的處死。次年頒行的均田令中,又規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職高低給一定數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準買,離職時移交下任。此為第三項。”
話至此,眾人頻頻點頭,不想後者對史學也頗有涉獵。
楊若冰微微欠身,繼續說道:“為了消除鮮卑舊俗,規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同自己也改姓“元”。且大衛鼓勵鮮卑貴族與漢士族聯姻。同時孝文帝參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製度。嚴厲鎮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這便是後三點。”
“這些舉動促進鮮卑各個方麵發展。”楊若冰道:“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改革官製。”
安童不解,問道:“為何最重要的是改革官製?”
楊若冰道:“因為改革官製使鮮卑貴族與漢士族得以進一步結合。這便是孝文漢化得以成功的核心,可為眾位大人所借鑒。”
崔斌問道,“楊先生的意思是讚同崔斌所言,應該效仿孝文帝全麵漢化?”
不知不覺中,他對楊若冰的稱唿已經由“楊姑娘”變成了“楊先生”
楊若冰當即道:“民女以為,萬萬不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