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立刻阻止小師弟繼續鯨吞密地中的天地精氣,否則,密地可能出現大變故!
大長老武嘯天與五長老劉仁則相互對視一眼,二人馬上就做出了決定。作為此次進入密地的負責人,二人深知密地變故的重大負責,也明白密地對宗門的重大意義。
無論宗門遭受何等打擊,隻要密地尚存,就能保證宗門傳承不滅,日後必能再次中興繁茂。
地下的這條精石礦脈,乃是宗門之命脈,而這個密地,則是宗門之根本!普通弟子或許並不清楚,但作為宗門長老,他們非常明白。
“所有銘賢境弟子,從此刻開始,參悟石壁上最左邊的第一幅圖像,記住,每次最多最能參悟一刻鍾,不得有違!其他弟子照常吸納天地精氣進行修煉即可,待兩個月修煉時間一到,所有人即行離開。”五長老劉仁則的聲音在所有弟子耳旁響起。
而大長老武嘯天則是來到王林三身邊,一臉笑意地說道:“師弟,你的修煉狀態極為驚人,且實力足以與普通銘賢境高手周旋一二,故此建議師弟也去參悟石壁上的圖像吧,或許會有些幫助的。”
畢竟王林三與他們兩位長老同輩,說話還是得客氣些才行,不可能將這個小師弟與其他普通弟子相提並論。
“好,武師兄之言正合我意,我還不好意思向兩位師兄提出這個要求呢。”王林三向武嘯天拱了拱手說道。
此時,四個銘賢境的弟子已在峽穀石壁前盤膝而坐,石壁丈許高處,十幅刻劃清晰的圖像呈現在眼前。乍看之下,這些圖像似乎並無特別之處,稍稍留意三五個唿吸的時間,即能感覺到這些圖像大有異處。
按二位長老之吩咐,他們隻能觀看最左邊的第一幅圖像,後麵的其他九幅圖像,未經允許,不可擅自觀看。
王林三來到四個銘賢四境的弟子後麵,並沒有坐在地上,他的身材相對小一些,坐在地上觀看圖像時隻能仰望,甚是不便,索性就站著參悟了。
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王林三調整好狀態,兩眼盯著石壁上的第一幅圖像,如虔誠的信徒一般,開始參悟起來。
另外四人也早已進入狀態,眼中隻剩下一個刻劃簡單的人形圖像,再無任何其他外物。
而兩位長老則神情肅穆地分立左右,惟恐有弟子陷入險境,一旦發現苗頭不對,他們二人即會果斷喝止。
兩位長老都曾經曆過參悟時的險境,尤其是大長老武嘯天,更是有徹骨之痛,萬餘年才恢複了當初的神識之傷,因此神色更為凝重。
三五個唿吸之後,第一幅圖像所刻劃的人物仿佛在王林三眼中活了過來,時而輕靈舒展,時而沉穩靜默,時而疾風驟雨,時而口吐珠璣……變幻無盡,令人難以捕捉到任何一個固定的形態。
最糟糕的事情在於,還沒有看清任何頭緒,王林三的精神已開始萎靡起來,甚至有一種頭痛欲裂之感,識海之中有如針紮一般刺痛,而自己的意識卻自然而然地隨著圖像的動作而運轉,竟有脫離控製之感……
情況似乎變得越來越不利,突然,王林三識海中的那個銀白色光團微微顫抖了一下,無雙終於出麵幹預了!
頓時,王林三隻覺所有不適煙消去散,識海一片清明與空曠,任憑石壁上的圖像如何動作,再也不能影響到自己分毫。
“變亦未變,不變亦變,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無雙的聲音在王林三的識海中清晰傳遞。
隻是無雙所說之話實在不好理解,王林三聽得一頭霧水。但有一點可以聽明白的是,無雙是在提示自己,不管圖像如何變化,隻需記住圖像最初的狀態就行了,所有的變化動作皆是在最初的基礎上衍化的。
馬上將神識全部集中到圖像的最初始狀態,王林三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管第一幅圖像再做出何樣的動作,他總能窺探到源自最初的運行印跡。
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奇妙體驗,飄渺,意動,來之於無間,失之於無形,似乎無所不在,卻又難以聚焦……黃國鵬銘王似乎在通過肢體動作,演示某種事物的萬千變幻一樣。
這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漸進衍化之道呢?
難道這就是銘王境強者所修習的東西嗎?
難道他們所需要感悟的是某種物質的演化過程嗎?
王林三心中突然對銘王境強者的修煉有了一個模糊的認知……
若讓武嘯天等人知道王林三此時的狀態,必定要目瞪口呆。因為當初武嘯天自己參悟第一副圖像之時,真到三個月之後才稍有感覺。
哪像王林三這樣,一個小小的銘靈二境,卻能在轉眼的功夫就窺探到了銘王境強者的修煉痕跡,太不正常了吧!
“銘王境強者修煉的到底是什麽東西呢?”王林三將自己的疑問拋給了識海中的無雙。
無雙在識海中說道:“你的境界修為尚低,知道太多了反而不好,你現在隻需要知道,銘天大陸的銘王境修士,修煉感悟的乃是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而已,一切還是需要你自己去親身體悟才行。”
“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
“銘王境以上的修士,不僅需要質量更高更精純的能量,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同時深刻感悟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二者缺一不可,甚至後者比前都更關鍵,否則,難以提升境界修為。”
“銘王境強者重點修煉的是感悟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那麽銘尊境修士重點修煉的是什麽東西呢?”王林三以前也知道一些關於銘尊境的修煉情況,隻是想再次通過無雙來確認一下。
“銘尊境乃是銘天大陸修士的一個分水嶺,銘尊境以下,隻需要單純的能量就行了,比如單純地吸納天地精氣,然後再轉化成自己的能量。銘尊境不僅需要能量,還同時需要修習與天地精氣的契合度,契合度越高,表明銘尊境的修為越高,銘尊六境即表明與天地精氣的契合度已至完美,可以初步接觸到天地精氣衍化的皮毛了,再進一步,即能踏入銘王境。”
……
王林三終於明白了,原來“身心靈,賢德尊,王皇帝”,銘天大陸不同境界的修士,修煉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但卻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所有人的修煉之道皆與銘天大陸的天地精氣息息相關,要麽吸納轉化,要麽完美契合,要麽明悟其衍化進程!
其中,銘身境、銘心境、銘靈境、銘賢境與銘德境,所修煉的內容是一樣的,以吸納天地精氣為主,然後轉化成自身的能量,日積月累,提升境升修為與實力。
而銘尊境較為特殊,這個大境界相當於是銜接兩端的中間地帶,除了要吸納天地精氣轉化為自身能量外,更需要修習身體和神識與天地精氣的契合度,隻要與天地精氣達到初步契合,即能馭器飛行,契合到極致,即能觸摸到天地精氣衍化進程的蛛絲馬跡,並可能因此踏入銘王境。
銘尊境是修士進入的第六個大境界,相應的就有六個小層級,銘尊一境至六境即代表著修士與天地精氣的契合程度,銘尊六境表明已與天地精氣的契合度達到了極致。
至於銘王境、銘皇境以及銘帝境的絕世強者,除了同樣需要高品質的能量外,還要同時感悟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修煉天地精氣所蘊含的至上偉力,並借助這種力量強大自身的實力,同時對提升境界修為尤其關鍵。
對於王林三來說,第一幅圖像的參悟極為輕鬆!
在無雙的點撥下,王林三明白了,這幅圖像就是黃國鵬銘王自己對天地精氣衍化進程的一點認識而已,隻是因為無法直接用言語表達出來,隻好借助圖像傳遞一些信息而已。
然而,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在每個銘王境以上修士的眼中,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依據個人的境界修為與閱曆眼界,以及感悟時的心理情緒等因素影響,每個人的感悟皆有不同,無法一概而論。
難怪黃國鵬銘王不直接告訴“慕氏三雄”關於踏入銘王境的修煉之道,隻是要求三兄弟自己去體驗,原來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在每個人的感悟中都是不一樣的,若將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強加於人,於事無補啊。
王林三似乎有些明白了,自己的三位師傅——也就龍隱宗的“慕氏三雄”,雖然都是銘尊六境的頂級高手,與天地精氣的契合度近乎完美,但依然隻能感悟到天地精氣衍化的蛛絲馬跡,銘王境雖然近在咫尺,卻恍若天涯遠隔!
另外四個銘賢四境的弟子,隻參悟了小半刻的時間,仍未看出半分端倪,在圖像動作的不斷變幻中,四人皆是氣血上湧,雙眼迷茫,身心俱疲,呆如泥塑……
眼見情形不對,大長老武嘯天頓時連喝兩聲:“快快醒來!”
喝聲過後,四人方才略有清醒,隻是狀態極度萎靡,後背皆已被汗水濕透。五長老劉仁則趕緊將四人一一扶起,囑咐他們調整唿吸,收迴心神,調整好狀態後,再繼續參悟。
大長老武嘯天與五長老劉仁則相互對視一眼,二人馬上就做出了決定。作為此次進入密地的負責人,二人深知密地變故的重大負責,也明白密地對宗門的重大意義。
無論宗門遭受何等打擊,隻要密地尚存,就能保證宗門傳承不滅,日後必能再次中興繁茂。
地下的這條精石礦脈,乃是宗門之命脈,而這個密地,則是宗門之根本!普通弟子或許並不清楚,但作為宗門長老,他們非常明白。
“所有銘賢境弟子,從此刻開始,參悟石壁上最左邊的第一幅圖像,記住,每次最多最能參悟一刻鍾,不得有違!其他弟子照常吸納天地精氣進行修煉即可,待兩個月修煉時間一到,所有人即行離開。”五長老劉仁則的聲音在所有弟子耳旁響起。
而大長老武嘯天則是來到王林三身邊,一臉笑意地說道:“師弟,你的修煉狀態極為驚人,且實力足以與普通銘賢境高手周旋一二,故此建議師弟也去參悟石壁上的圖像吧,或許會有些幫助的。”
畢竟王林三與他們兩位長老同輩,說話還是得客氣些才行,不可能將這個小師弟與其他普通弟子相提並論。
“好,武師兄之言正合我意,我還不好意思向兩位師兄提出這個要求呢。”王林三向武嘯天拱了拱手說道。
此時,四個銘賢境的弟子已在峽穀石壁前盤膝而坐,石壁丈許高處,十幅刻劃清晰的圖像呈現在眼前。乍看之下,這些圖像似乎並無特別之處,稍稍留意三五個唿吸的時間,即能感覺到這些圖像大有異處。
按二位長老之吩咐,他們隻能觀看最左邊的第一幅圖像,後麵的其他九幅圖像,未經允許,不可擅自觀看。
王林三來到四個銘賢四境的弟子後麵,並沒有坐在地上,他的身材相對小一些,坐在地上觀看圖像時隻能仰望,甚是不便,索性就站著參悟了。
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王林三調整好狀態,兩眼盯著石壁上的第一幅圖像,如虔誠的信徒一般,開始參悟起來。
另外四人也早已進入狀態,眼中隻剩下一個刻劃簡單的人形圖像,再無任何其他外物。
而兩位長老則神情肅穆地分立左右,惟恐有弟子陷入險境,一旦發現苗頭不對,他們二人即會果斷喝止。
兩位長老都曾經曆過參悟時的險境,尤其是大長老武嘯天,更是有徹骨之痛,萬餘年才恢複了當初的神識之傷,因此神色更為凝重。
三五個唿吸之後,第一幅圖像所刻劃的人物仿佛在王林三眼中活了過來,時而輕靈舒展,時而沉穩靜默,時而疾風驟雨,時而口吐珠璣……變幻無盡,令人難以捕捉到任何一個固定的形態。
最糟糕的事情在於,還沒有看清任何頭緒,王林三的精神已開始萎靡起來,甚至有一種頭痛欲裂之感,識海之中有如針紮一般刺痛,而自己的意識卻自然而然地隨著圖像的動作而運轉,竟有脫離控製之感……
情況似乎變得越來越不利,突然,王林三識海中的那個銀白色光團微微顫抖了一下,無雙終於出麵幹預了!
頓時,王林三隻覺所有不適煙消去散,識海一片清明與空曠,任憑石壁上的圖像如何動作,再也不能影響到自己分毫。
“變亦未變,不變亦變,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無雙的聲音在王林三的識海中清晰傳遞。
隻是無雙所說之話實在不好理解,王林三聽得一頭霧水。但有一點可以聽明白的是,無雙是在提示自己,不管圖像如何變化,隻需記住圖像最初的狀態就行了,所有的變化動作皆是在最初的基礎上衍化的。
馬上將神識全部集中到圖像的最初始狀態,王林三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管第一幅圖像再做出何樣的動作,他總能窺探到源自最初的運行印跡。
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奇妙體驗,飄渺,意動,來之於無間,失之於無形,似乎無所不在,卻又難以聚焦……黃國鵬銘王似乎在通過肢體動作,演示某種事物的萬千變幻一樣。
這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漸進衍化之道呢?
難道這就是銘王境強者所修習的東西嗎?
難道他們所需要感悟的是某種物質的演化過程嗎?
王林三心中突然對銘王境強者的修煉有了一個模糊的認知……
若讓武嘯天等人知道王林三此時的狀態,必定要目瞪口呆。因為當初武嘯天自己參悟第一副圖像之時,真到三個月之後才稍有感覺。
哪像王林三這樣,一個小小的銘靈二境,卻能在轉眼的功夫就窺探到了銘王境強者的修煉痕跡,太不正常了吧!
“銘王境強者修煉的到底是什麽東西呢?”王林三將自己的疑問拋給了識海中的無雙。
無雙在識海中說道:“你的境界修為尚低,知道太多了反而不好,你現在隻需要知道,銘天大陸的銘王境修士,修煉感悟的乃是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而已,一切還是需要你自己去親身體悟才行。”
“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
“銘王境以上的修士,不僅需要質量更高更精純的能量,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同時深刻感悟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二者缺一不可,甚至後者比前都更關鍵,否則,難以提升境界修為。”
“銘王境強者重點修煉的是感悟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那麽銘尊境修士重點修煉的是什麽東西呢?”王林三以前也知道一些關於銘尊境的修煉情況,隻是想再次通過無雙來確認一下。
“銘尊境乃是銘天大陸修士的一個分水嶺,銘尊境以下,隻需要單純的能量就行了,比如單純地吸納天地精氣,然後再轉化成自己的能量。銘尊境不僅需要能量,還同時需要修習與天地精氣的契合度,契合度越高,表明銘尊境的修為越高,銘尊六境即表明與天地精氣的契合度已至完美,可以初步接觸到天地精氣衍化的皮毛了,再進一步,即能踏入銘王境。”
……
王林三終於明白了,原來“身心靈,賢德尊,王皇帝”,銘天大陸不同境界的修士,修煉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但卻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所有人的修煉之道皆與銘天大陸的天地精氣息息相關,要麽吸納轉化,要麽完美契合,要麽明悟其衍化進程!
其中,銘身境、銘心境、銘靈境、銘賢境與銘德境,所修煉的內容是一樣的,以吸納天地精氣為主,然後轉化成自身的能量,日積月累,提升境升修為與實力。
而銘尊境較為特殊,這個大境界相當於是銜接兩端的中間地帶,除了要吸納天地精氣轉化為自身能量外,更需要修習身體和神識與天地精氣的契合度,隻要與天地精氣達到初步契合,即能馭器飛行,契合到極致,即能觸摸到天地精氣衍化進程的蛛絲馬跡,並可能因此踏入銘王境。
銘尊境是修士進入的第六個大境界,相應的就有六個小層級,銘尊一境至六境即代表著修士與天地精氣的契合程度,銘尊六境表明已與天地精氣的契合度達到了極致。
至於銘王境、銘皇境以及銘帝境的絕世強者,除了同樣需要高品質的能量外,還要同時感悟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修煉天地精氣所蘊含的至上偉力,並借助這種力量強大自身的實力,同時對提升境界修為尤其關鍵。
對於王林三來說,第一幅圖像的參悟極為輕鬆!
在無雙的點撥下,王林三明白了,這幅圖像就是黃國鵬銘王自己對天地精氣衍化進程的一點認識而已,隻是因為無法直接用言語表達出來,隻好借助圖像傳遞一些信息而已。
然而,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在每個銘王境以上修士的眼中,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依據個人的境界修為與閱曆眼界,以及感悟時的心理情緒等因素影響,每個人的感悟皆有不同,無法一概而論。
難怪黃國鵬銘王不直接告訴“慕氏三雄”關於踏入銘王境的修煉之道,隻是要求三兄弟自己去體驗,原來天地精氣的衍化進程在每個人的感悟中都是不一樣的,若將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強加於人,於事無補啊。
王林三似乎有些明白了,自己的三位師傅——也就龍隱宗的“慕氏三雄”,雖然都是銘尊六境的頂級高手,與天地精氣的契合度近乎完美,但依然隻能感悟到天地精氣衍化的蛛絲馬跡,銘王境雖然近在咫尺,卻恍若天涯遠隔!
另外四個銘賢四境的弟子,隻參悟了小半刻的時間,仍未看出半分端倪,在圖像動作的不斷變幻中,四人皆是氣血上湧,雙眼迷茫,身心俱疲,呆如泥塑……
眼見情形不對,大長老武嘯天頓時連喝兩聲:“快快醒來!”
喝聲過後,四人方才略有清醒,隻是狀態極度萎靡,後背皆已被汗水濕透。五長老劉仁則趕緊將四人一一扶起,囑咐他們調整唿吸,收迴心神,調整好狀態後,再繼續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