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位師傅的第一次灌輸,王林三對於修煉之道也知道得更多了一些,這還是他第一次了解到這麽多修煉的奧秘,對自己以後的修煉是極為有利的。
對於這次龍隱宗之行,王林三感覺無比圓滿,有這麽好的修煉條件,又有境界修為這麽高的三個師傅,自己的修煉之道可謂一片光明!
至此,王林三就在龍隱宗內安定下來,每天的事情除了修煉還是修煉,比起其他宗門弟子來,自是大相徑庭。
因為其他宗門弟子需要為修煉資源而競爭,需要為宗門做出貢獻,需要無條件的接受宗門安全的任務,甚至還需要打理宗門內的一些瑣碎雜事等。
但王林三什麽都不需要做,並且享受宗門最好的修煉環境,由宗門修為最高的強者親自教導,修煉成了他的唯一任務。
按慕氏三兄弟的說法,“你如能修煉有成,將是對宗門的最大貢獻!”王林三也不明白,自己的三位師傅何出此言。
轉眼之間,王林三在“龍隱雅居”已呆了月餘了,對周圍的環境也開始逐漸熟悉起來。每日在洞穴之內,根本用不著消耗精石,洞穴內濃鬱的天地精氣似乎比精石更利於修煉。
王林三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自己吸納天地精氣的速度原本就非常快,甚至連識海中的無雙也在肆意吸收,如此一來,對於天地精氣的消耗是極為龐大的。
但奇怪的是,洞穴內的天地精氣似乎並未隨著王林三和無雙的持續吸納而大幅稀薄,依然非常濃鬱。
這期間,慕氏三雄並沒有選擇長期閉關修煉,因為他們所收的這個弟子似乎不太正常,無數萬年累積而此的天地精氣消耗得越來越快了。
雖然王林三感覺不到,但他們三兄弟卻是能真切地感受到的!
這天,慕氏三兄弟將王林三召喚出來,詢問其修煉情況,不過三位師傅還未開口,作為弟子的王林三卻是先開口問道:“三位師傅,龍隱雅居為何有如此濃鬱的天地精氣呢,我吸收了不少,卻一點不見少呢?”
慕二中瞪著王林三說道:“你這渾小子,此地的天地精氣已經稀薄了不少,隻是你修為尚弱,感覺不到而已。這段時間,我們三個老家夥並沒有吸納這裏的天地精氣,全部被你一個人吸了去,而且你吸收的速度太快了,地下精氣溢出的速度跟不上啊。”
“為何地下會有精氣溢散出來呢?”王林三有些好奇。
慕大中也並未隱瞞,將其中奧妙全部說了出來,對於他們的這個弟子,自是與其他普通弟子有些不同,沒有什麽好隱瞞的。
“你以為龍隱宗為何將宗門建立於此,在龍隱宗之下,盤繞著一個大型的精石礦,隱藏於地下極深之處,尋常修士根本發現不了。”慕大中說起此事之時,臉上滿是自豪之色。
原來,黃國鵬老祖非源青王國之人,乃是西陸紮唿爾皇朝所轄的另一個王國的修士。
當初黃國鵬老祖剛剛成就銘王之後,開始四處遊曆,偶然發現這裏的天地精氣有些異樣,於是刻意探查數月之後,才得知此處乃是一塊福地,其下隱藏著一個驚人的大型精石礦脈。
若換作其他普通修士,斷然難以發現此地之妙!
最令黃國鵬銘王心動的是,這個礦脈與一般的礦脈有所不同,大多數精石礦脈多呈線條狀,或在地底折返為幾個層麵,但這個礦脈卻呈螺旋狀,頂端接近地麵的螺旋麵最小。
這個大型精石礦脈的頂端螺旋麵,一部分位於平原地帶,還有一部分位於筆架山底,最大的底部螺旋麵則隱於地底極深之處,占地甚廣。
因此龍隱宗的宗門建築大部分在平原之地,而小部分延伸至筆架山腰部位,目的就是為了將整個礦脈上麵的螺旋麵全部占據!
這個大型精石礦脈整體形如一條巨大的盤龍,隱身於地下,“龍隱宗”之名也因此而來。
並且這裏左倚蒼蒼筆架山,右依坦蕩平原之地,退可入山林,進可一馬平川,實乃建立宗門勢力的上佳之所,於是黃國鵬銘王選擇此地開宗立派,龍隱宗也正式建立!
好在當時源青王國與霧峰宗也才剛剛建立不久,並且路途遙遠,並未得知此處的異樣,否則黃國鵬銘王在此地開宗立派,不可能過於順利。
等到源青王國的另外兩大頂級勢力——王族和霧峰宗發現事情有些不對頭之時,此地已然被黃國鵬銘王占據了,據說當初還有過一場大戰,隻是由於王族與霧峰宗都想獨吞此地,並未結成同盟,因此黃國鵬銘王才有機可乘,終於保住了此地。
如果當初兩大勢力選擇聯盟,共同對付黃國鵬銘王的話,黃國鵬銘王定然不敵,隻能選擇放棄此地,那麽也就不會有如今的龍隱宗了。
雖然後來王族與霧峰宗也曾多有覬覦,但三足鼎立相互製約之勢已成,故此龍隱宗一直穩步發展到如今,並未遇到什麽險惡坎坷之變故。
王林三聽得有些入神,沒想到龍隱宗還有這般來曆,難怪此地的天地精氣如此濃鬱,原來是地下隱藏著一個大型的精石礦脈!
“我們的師尊黃國鵬銘王還以莫大的神通布置了三個‘銘王之障’,其中最大的一個‘銘王之障’將整個宗門屏障起來了,使得地下溢散而出的天地精氣都被截留下來,供龍隱宗弟子修煉之所需。因此很多弟子都希望能長期留在宗門內修煉,可以節省不少精石。另外兩個小的‘銘王之障’則位於宗門之內,可謂是障中之障。”
“我們三兄弟所在的這個龍隱雅居,有若幹極其細微的孔洞與地底深處的精石礦脈頂端相通,逸散出來的天地精氣更多一些,所以這裏也有一個小的‘銘王之障’存在。”
“另一個小的‘銘王之障’則保護著宗門密地,與地下的精石礦脈最為接近,乃是黃國鵬老祖的專屬潛修之所,未經宗門允許,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即使進入,也隻能在指定的區域活動,如有逾越之舉,恐有性命之危。”
王林三還是第一次聽說“銘王之障”,根本不知道是怎麽迴事。經過小師傅慕小中的解釋才終於明白。
“銘王之障”即是銘王境強者以自身境界修為,布置的一種保護屏障,甚至還有“銘皇之障”和“銘帝之障”的存在,境界越高,實力越強,所布置的保護屏障就越強大。
不過,隻有達到銘王境或以上的強者才有如此神通。
每一個“銘王之障”皆有特殊的開啟手法,如果不知道開啟手法,定然難以進出屏障內外,但也有一種可能,境界修為更高、實力更強的人也可以用暴力打破屏障。
比如“銘王之障”在銘皇境強者眼中,則等同於無,銘皇境強者能夠一指就輕易破除“銘王之障”。
據說有些王者家族的嫡係子弟,如果深得銘王境長輩的青睞,則會在其身上隱藏一個“銘王之障”,若遇危機,可以激發出“銘王之障”,隻要不遇到比布置此屏障的長輩更強的對手,則可確保在危機關頭安然無恙。
沒想到“銘王之障”如此神奇!
王林三心中也不禁有些感慨,隻是自己還從未見過其他修士使用過這種保護措施。
慕氏三兄弟當即將黃國鵬銘王所設的“銘王之障”的進出之法告之了王林三,龍隱宗的這一大二小共三個“銘王之障”的進出方法是一樣的,並不複雜,隻是一個特殊的手印而已,王林三很快就掌握了。
不過,王林三仍有些不解,既然整個龍隱宗都被黃國鵬老祖布下了“銘王之障”,為什麽參與入門考試的那些修士都能進入自如呢,好像並沒有受到什麽東西的阻擋,這是為何呢?
“保護龍隱宗的‘銘王之障’極為強大,因為保護的範圍太大,故此也耗費了我們師尊極大的心血,曆經數年才成型,宗門高層對於這幾個‘銘王之障’是能夠控製的,隻要宗門同意某些外人進出,自是有所操控,所以新弟子進出宗門並無障礙之感。”
“宗門內還有一種信物,上麵刻劃著開啟‘銘王之障’的那種物殊掌印,所以但凡手持宗門特製信物之人,也可以輕易進出屏障。”
王林三總算知道了這個所謂的“銘王之障”是怎麽迴事了,也明白了此處的天地精氣為何如此濃鬱的原因。
如果讓識海中的無雙將這個大型精石礦全部吸收的話,能讓他徹底清醒過來嗎?王林三心中暗自揣測。
但他不可能這麽做,沒有了這個大型精石礦脈,龍隱宗也就完了,必然很快就會衰敗凋零的。
是的,王林三斷然不可能這麽幹,他可不是這種見利忘義的小人,並在骨子裏深為不恥!
對於這次龍隱宗之行,王林三感覺無比圓滿,有這麽好的修煉條件,又有境界修為這麽高的三個師傅,自己的修煉之道可謂一片光明!
至此,王林三就在龍隱宗內安定下來,每天的事情除了修煉還是修煉,比起其他宗門弟子來,自是大相徑庭。
因為其他宗門弟子需要為修煉資源而競爭,需要為宗門做出貢獻,需要無條件的接受宗門安全的任務,甚至還需要打理宗門內的一些瑣碎雜事等。
但王林三什麽都不需要做,並且享受宗門最好的修煉環境,由宗門修為最高的強者親自教導,修煉成了他的唯一任務。
按慕氏三兄弟的說法,“你如能修煉有成,將是對宗門的最大貢獻!”王林三也不明白,自己的三位師傅何出此言。
轉眼之間,王林三在“龍隱雅居”已呆了月餘了,對周圍的環境也開始逐漸熟悉起來。每日在洞穴之內,根本用不著消耗精石,洞穴內濃鬱的天地精氣似乎比精石更利於修煉。
王林三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自己吸納天地精氣的速度原本就非常快,甚至連識海中的無雙也在肆意吸收,如此一來,對於天地精氣的消耗是極為龐大的。
但奇怪的是,洞穴內的天地精氣似乎並未隨著王林三和無雙的持續吸納而大幅稀薄,依然非常濃鬱。
這期間,慕氏三雄並沒有選擇長期閉關修煉,因為他們所收的這個弟子似乎不太正常,無數萬年累積而此的天地精氣消耗得越來越快了。
雖然王林三感覺不到,但他們三兄弟卻是能真切地感受到的!
這天,慕氏三兄弟將王林三召喚出來,詢問其修煉情況,不過三位師傅還未開口,作為弟子的王林三卻是先開口問道:“三位師傅,龍隱雅居為何有如此濃鬱的天地精氣呢,我吸收了不少,卻一點不見少呢?”
慕二中瞪著王林三說道:“你這渾小子,此地的天地精氣已經稀薄了不少,隻是你修為尚弱,感覺不到而已。這段時間,我們三個老家夥並沒有吸納這裏的天地精氣,全部被你一個人吸了去,而且你吸收的速度太快了,地下精氣溢出的速度跟不上啊。”
“為何地下會有精氣溢散出來呢?”王林三有些好奇。
慕大中也並未隱瞞,將其中奧妙全部說了出來,對於他們的這個弟子,自是與其他普通弟子有些不同,沒有什麽好隱瞞的。
“你以為龍隱宗為何將宗門建立於此,在龍隱宗之下,盤繞著一個大型的精石礦,隱藏於地下極深之處,尋常修士根本發現不了。”慕大中說起此事之時,臉上滿是自豪之色。
原來,黃國鵬老祖非源青王國之人,乃是西陸紮唿爾皇朝所轄的另一個王國的修士。
當初黃國鵬老祖剛剛成就銘王之後,開始四處遊曆,偶然發現這裏的天地精氣有些異樣,於是刻意探查數月之後,才得知此處乃是一塊福地,其下隱藏著一個驚人的大型精石礦脈。
若換作其他普通修士,斷然難以發現此地之妙!
最令黃國鵬銘王心動的是,這個礦脈與一般的礦脈有所不同,大多數精石礦脈多呈線條狀,或在地底折返為幾個層麵,但這個礦脈卻呈螺旋狀,頂端接近地麵的螺旋麵最小。
這個大型精石礦脈的頂端螺旋麵,一部分位於平原地帶,還有一部分位於筆架山底,最大的底部螺旋麵則隱於地底極深之處,占地甚廣。
因此龍隱宗的宗門建築大部分在平原之地,而小部分延伸至筆架山腰部位,目的就是為了將整個礦脈上麵的螺旋麵全部占據!
這個大型精石礦脈整體形如一條巨大的盤龍,隱身於地下,“龍隱宗”之名也因此而來。
並且這裏左倚蒼蒼筆架山,右依坦蕩平原之地,退可入山林,進可一馬平川,實乃建立宗門勢力的上佳之所,於是黃國鵬銘王選擇此地開宗立派,龍隱宗也正式建立!
好在當時源青王國與霧峰宗也才剛剛建立不久,並且路途遙遠,並未得知此處的異樣,否則黃國鵬銘王在此地開宗立派,不可能過於順利。
等到源青王國的另外兩大頂級勢力——王族和霧峰宗發現事情有些不對頭之時,此地已然被黃國鵬銘王占據了,據說當初還有過一場大戰,隻是由於王族與霧峰宗都想獨吞此地,並未結成同盟,因此黃國鵬銘王才有機可乘,終於保住了此地。
如果當初兩大勢力選擇聯盟,共同對付黃國鵬銘王的話,黃國鵬銘王定然不敵,隻能選擇放棄此地,那麽也就不會有如今的龍隱宗了。
雖然後來王族與霧峰宗也曾多有覬覦,但三足鼎立相互製約之勢已成,故此龍隱宗一直穩步發展到如今,並未遇到什麽險惡坎坷之變故。
王林三聽得有些入神,沒想到龍隱宗還有這般來曆,難怪此地的天地精氣如此濃鬱,原來是地下隱藏著一個大型的精石礦脈!
“我們的師尊黃國鵬銘王還以莫大的神通布置了三個‘銘王之障’,其中最大的一個‘銘王之障’將整個宗門屏障起來了,使得地下溢散而出的天地精氣都被截留下來,供龍隱宗弟子修煉之所需。因此很多弟子都希望能長期留在宗門內修煉,可以節省不少精石。另外兩個小的‘銘王之障’則位於宗門之內,可謂是障中之障。”
“我們三兄弟所在的這個龍隱雅居,有若幹極其細微的孔洞與地底深處的精石礦脈頂端相通,逸散出來的天地精氣更多一些,所以這裏也有一個小的‘銘王之障’存在。”
“另一個小的‘銘王之障’則保護著宗門密地,與地下的精石礦脈最為接近,乃是黃國鵬老祖的專屬潛修之所,未經宗門允許,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即使進入,也隻能在指定的區域活動,如有逾越之舉,恐有性命之危。”
王林三還是第一次聽說“銘王之障”,根本不知道是怎麽迴事。經過小師傅慕小中的解釋才終於明白。
“銘王之障”即是銘王境強者以自身境界修為,布置的一種保護屏障,甚至還有“銘皇之障”和“銘帝之障”的存在,境界越高,實力越強,所布置的保護屏障就越強大。
不過,隻有達到銘王境或以上的強者才有如此神通。
每一個“銘王之障”皆有特殊的開啟手法,如果不知道開啟手法,定然難以進出屏障內外,但也有一種可能,境界修為更高、實力更強的人也可以用暴力打破屏障。
比如“銘王之障”在銘皇境強者眼中,則等同於無,銘皇境強者能夠一指就輕易破除“銘王之障”。
據說有些王者家族的嫡係子弟,如果深得銘王境長輩的青睞,則會在其身上隱藏一個“銘王之障”,若遇危機,可以激發出“銘王之障”,隻要不遇到比布置此屏障的長輩更強的對手,則可確保在危機關頭安然無恙。
沒想到“銘王之障”如此神奇!
王林三心中也不禁有些感慨,隻是自己還從未見過其他修士使用過這種保護措施。
慕氏三兄弟當即將黃國鵬銘王所設的“銘王之障”的進出之法告之了王林三,龍隱宗的這一大二小共三個“銘王之障”的進出方法是一樣的,並不複雜,隻是一個特殊的手印而已,王林三很快就掌握了。
不過,王林三仍有些不解,既然整個龍隱宗都被黃國鵬老祖布下了“銘王之障”,為什麽參與入門考試的那些修士都能進入自如呢,好像並沒有受到什麽東西的阻擋,這是為何呢?
“保護龍隱宗的‘銘王之障’極為強大,因為保護的範圍太大,故此也耗費了我們師尊極大的心血,曆經數年才成型,宗門高層對於這幾個‘銘王之障’是能夠控製的,隻要宗門同意某些外人進出,自是有所操控,所以新弟子進出宗門並無障礙之感。”
“宗門內還有一種信物,上麵刻劃著開啟‘銘王之障’的那種物殊掌印,所以但凡手持宗門特製信物之人,也可以輕易進出屏障。”
王林三總算知道了這個所謂的“銘王之障”是怎麽迴事了,也明白了此處的天地精氣為何如此濃鬱的原因。
如果讓識海中的無雙將這個大型精石礦全部吸收的話,能讓他徹底清醒過來嗎?王林三心中暗自揣測。
但他不可能這麽做,沒有了這個大型精石礦脈,龍隱宗也就完了,必然很快就會衰敗凋零的。
是的,王林三斷然不可能這麽幹,他可不是這種見利忘義的小人,並在骨子裏深為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