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夢雨巋然不動,望著薛讓漸行漸遠微躬的腰身,緩緩道:“婆婆,燕雲十八騎留下兩人保護薛將軍,此等一生戎馬為國為民的肱骨之臣怎能死於小人之計?”
一直默不作聲的魚婆婆有些訝然,低眉道:“公主放心,老婆子會安排好的。”
顏夢雨前前後後僅在涼州城停了半日,便出城朝西而去。
西州城中的厲天途難得清閑了兩日。
這兩日,涼州的天氣出奇的好,驕陽暖而不熱,城中少風,空氣濕潤。
小小的土坯四合院內,厲天途懶洋洋躺在天井邊兩株白楊樹下的搖椅上,蘇鈴兒俏立其後,兩隻嫩生生的小手在後者肩膀舞動。
微眯雙眼的厲天途微笑道:“玲兒,公子我好久沒享受過這般待遇了吧。”
蘇鈴兒抿嘴一笑道:“吐蕃十萬鐵騎兵臨城下,整個西州城都人心惶惶的,玲兒倒是不信公子那時還有心情如此這般若無其事享盡溫柔。”
厲天途輕嗯了聲,慢慢道:“不錯,國泰方能民安。若是一個朝代四麵楚歌強敵環泗,民眾又怎能安樂?所以,直到現在我也不曾後悔主動請求皇上來這裏。”
蘇鈴兒雙目放光,若有所思道:“看來公子是打算長期紮根西域了。”
厲天途不語,算是默認,等了許久才道:“隻是委屈了你們這些身邊人了,放著安逸的日子不過,卻來到這裏整日風吹日曬。”
蘇鈴兒同樣沉默半晌,爾後深沉道:“公子到哪,玲兒便到哪。”
感受到場麵有些沉悶的厲天途猛然睜眼,輕笑道:“放心吧,西域兩強相對的局麵持續不了多久的。”
蘇鈴兒滿腹疑惑,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自家公子的自信從何而來?那可是與天朝同等強大、坐擁天下最強大五十萬鐵騎的吐蕃王朝,豈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傾覆的?
厲天途並非無的放矢,他突然想起了陵佑,那個知恩圖報肝膽相照的兄弟,若是吐蕃王突然死了,支持王權的阿伽利明王又敗於他手,是不是意味著吐蕃王權要出現新的交替,到時候身為王廷軍機大臣兼戍北軍統帥的陵佑完全有可能趁機上位。至於玲兒所想的顛覆吐蕃王朝,厲天途倒是從未去想過,陵佑是吐蕃人,既然有更好的辦法,為何還要讓陵佑在兄弟之情和國家大義麵前兩難?
厲天途身心放鬆,又緩緩閉上了雙眼,直到宮圖出現在小院門口。
宮圖神色匆忙走了過來,看了看眯著雙眼的厲天途,欲言又止。倒是蘇玲兒見狀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厲天途預感有事發生,睜眼道:“怎麽了?”
宮圖應聲道:“吐蕃大軍又至,人數更勝從前,將西州城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李大都護遊散在城周圍方圓五十裏的數十個斥候以及暗樁之前竟無一發覺,怕是都兇多吉少了。”
厲天途的臉上未有宮圖預想之中的驚容,隻是微皺了下好看的眉毛,自言自語道:“兄弟,你來的倒快,比我預想中的還要早了三天。”
宮圖莫名其明。
蘇鈴兒心知肚明。
難道領軍的就是公子先前跟自己提過那個異族結拜兄弟不成?
厲天途瞄了一眼不明所以的宮圖,不慌不忙問道:“城外可是有近二十萬吐蕃鐵騎?”
宮圖在腦海中迴想了一遍,約莫著大致是這個數目,點了點頭道:“城外黑壓壓一片,比上次多了一半有餘。”時到今日,他依然對上次吐蕃如何兵潰模棱兩可,隻是隱約聽說吐蕃大帥突然遇刺,想來跟眼前的主子脫不了幹係。
厲天途拍了拍玲兒柔嫩的手背,豁然起身對著宮圖道:“走,帶我去見李老都護。”
李埠此時正在南城門外護城河下,皺眉望著河對岸密密麻麻的吐蕃鐵騎。
整齊劃一的吐蕃鐵騎之前一個陵字旗隨風飄蕩,李埠的目光大多是在陵字帥旗以及大旗下那個一身銀甲的年輕將領身上遊弋。
若是在兩個月前,陵佑的帥旗充其量隻是讓安西大都護有些重視,僅此而已。畢竟,在陵佑衛戍吐蕃北疆與李埠正麵對峙這些年,兩軍雖有小規模摩擦,但在兩國和平外交的大環境下,很少有大的兵戈。李埠仗著疆場老油子的資格和經驗,數次小摩擦一次也不曾吃虧,反而是讓陵佑吃了不少暗虧。但就在兩個月前陵佑在大非川擊敗天朝不敗將軍薛讓之後,沒有人會對一戰功成的陵佑再有輕視。李埠自認若論兵法謀略不是薛讓的對手,即便以兩倍兵力對陣還是不能,所以從那時起他已經把陵佑提到了一個無限高度之上。再迴想以往小戰事的種種,安西大都護越想越心驚,忍小事,成大事,這是一個軍人成帥的必經之路。
焉耆鎮距西州城不足四百裏,吐蕃大軍卻用了五個時日才兵臨城下,以致到了西州城下,陵佑的近二十萬大軍依然精神抖擻,絲毫未見人困馬乏之態。
城下的十七萬吐蕃鐵騎並未急於安營紮寨,而是以威逼之勢兵壓涼州城。兩軍之間,無形之中的無聲交鋒,讓周圍的空氣透著讓人無法喘息的緊張氣息。
手挽長劍身披銀甲跨馬而立的陵佑麵色冷峻,深沉如海。
若是大哥不在西州城,安西兵上次隻是僥勝,天也無法阻下他陵佑拿下西州一舉平定西域之決心。對於眼前這個得天獨厚呈飛龍之勢的易守難攻之地,陵佑不得不承認最好的戰術還是困城之術。如今的西州城是一個等不來外援的孤城,隻要圍城半年,足以不攻自潰。
若是大哥在城中,那又當如何?
想到這裏,身為十七萬大軍主帥的陵佑表麵上神色平靜,心底卻爛如麻團。身後的吐蕃王廷有無數張眼睛在盯著他,最近王廷中的眼線更有內部消息傳來,不日之後,大羅宮主納德羅大法師將法身親至。
陵佑心中忍不住暗歎道,王廷派他的師父納德羅親自過來,對自己的敲打之意已不言自明。
(本章完)
一直默不作聲的魚婆婆有些訝然,低眉道:“公主放心,老婆子會安排好的。”
顏夢雨前前後後僅在涼州城停了半日,便出城朝西而去。
西州城中的厲天途難得清閑了兩日。
這兩日,涼州的天氣出奇的好,驕陽暖而不熱,城中少風,空氣濕潤。
小小的土坯四合院內,厲天途懶洋洋躺在天井邊兩株白楊樹下的搖椅上,蘇鈴兒俏立其後,兩隻嫩生生的小手在後者肩膀舞動。
微眯雙眼的厲天途微笑道:“玲兒,公子我好久沒享受過這般待遇了吧。”
蘇鈴兒抿嘴一笑道:“吐蕃十萬鐵騎兵臨城下,整個西州城都人心惶惶的,玲兒倒是不信公子那時還有心情如此這般若無其事享盡溫柔。”
厲天途輕嗯了聲,慢慢道:“不錯,國泰方能民安。若是一個朝代四麵楚歌強敵環泗,民眾又怎能安樂?所以,直到現在我也不曾後悔主動請求皇上來這裏。”
蘇鈴兒雙目放光,若有所思道:“看來公子是打算長期紮根西域了。”
厲天途不語,算是默認,等了許久才道:“隻是委屈了你們這些身邊人了,放著安逸的日子不過,卻來到這裏整日風吹日曬。”
蘇鈴兒同樣沉默半晌,爾後深沉道:“公子到哪,玲兒便到哪。”
感受到場麵有些沉悶的厲天途猛然睜眼,輕笑道:“放心吧,西域兩強相對的局麵持續不了多久的。”
蘇鈴兒滿腹疑惑,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自家公子的自信從何而來?那可是與天朝同等強大、坐擁天下最強大五十萬鐵騎的吐蕃王朝,豈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傾覆的?
厲天途並非無的放矢,他突然想起了陵佑,那個知恩圖報肝膽相照的兄弟,若是吐蕃王突然死了,支持王權的阿伽利明王又敗於他手,是不是意味著吐蕃王權要出現新的交替,到時候身為王廷軍機大臣兼戍北軍統帥的陵佑完全有可能趁機上位。至於玲兒所想的顛覆吐蕃王朝,厲天途倒是從未去想過,陵佑是吐蕃人,既然有更好的辦法,為何還要讓陵佑在兄弟之情和國家大義麵前兩難?
厲天途身心放鬆,又緩緩閉上了雙眼,直到宮圖出現在小院門口。
宮圖神色匆忙走了過來,看了看眯著雙眼的厲天途,欲言又止。倒是蘇玲兒見狀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厲天途預感有事發生,睜眼道:“怎麽了?”
宮圖應聲道:“吐蕃大軍又至,人數更勝從前,將西州城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李大都護遊散在城周圍方圓五十裏的數十個斥候以及暗樁之前竟無一發覺,怕是都兇多吉少了。”
厲天途的臉上未有宮圖預想之中的驚容,隻是微皺了下好看的眉毛,自言自語道:“兄弟,你來的倒快,比我預想中的還要早了三天。”
宮圖莫名其明。
蘇鈴兒心知肚明。
難道領軍的就是公子先前跟自己提過那個異族結拜兄弟不成?
厲天途瞄了一眼不明所以的宮圖,不慌不忙問道:“城外可是有近二十萬吐蕃鐵騎?”
宮圖在腦海中迴想了一遍,約莫著大致是這個數目,點了點頭道:“城外黑壓壓一片,比上次多了一半有餘。”時到今日,他依然對上次吐蕃如何兵潰模棱兩可,隻是隱約聽說吐蕃大帥突然遇刺,想來跟眼前的主子脫不了幹係。
厲天途拍了拍玲兒柔嫩的手背,豁然起身對著宮圖道:“走,帶我去見李老都護。”
李埠此時正在南城門外護城河下,皺眉望著河對岸密密麻麻的吐蕃鐵騎。
整齊劃一的吐蕃鐵騎之前一個陵字旗隨風飄蕩,李埠的目光大多是在陵字帥旗以及大旗下那個一身銀甲的年輕將領身上遊弋。
若是在兩個月前,陵佑的帥旗充其量隻是讓安西大都護有些重視,僅此而已。畢竟,在陵佑衛戍吐蕃北疆與李埠正麵對峙這些年,兩軍雖有小規模摩擦,但在兩國和平外交的大環境下,很少有大的兵戈。李埠仗著疆場老油子的資格和經驗,數次小摩擦一次也不曾吃虧,反而是讓陵佑吃了不少暗虧。但就在兩個月前陵佑在大非川擊敗天朝不敗將軍薛讓之後,沒有人會對一戰功成的陵佑再有輕視。李埠自認若論兵法謀略不是薛讓的對手,即便以兩倍兵力對陣還是不能,所以從那時起他已經把陵佑提到了一個無限高度之上。再迴想以往小戰事的種種,安西大都護越想越心驚,忍小事,成大事,這是一個軍人成帥的必經之路。
焉耆鎮距西州城不足四百裏,吐蕃大軍卻用了五個時日才兵臨城下,以致到了西州城下,陵佑的近二十萬大軍依然精神抖擻,絲毫未見人困馬乏之態。
城下的十七萬吐蕃鐵騎並未急於安營紮寨,而是以威逼之勢兵壓涼州城。兩軍之間,無形之中的無聲交鋒,讓周圍的空氣透著讓人無法喘息的緊張氣息。
手挽長劍身披銀甲跨馬而立的陵佑麵色冷峻,深沉如海。
若是大哥不在西州城,安西兵上次隻是僥勝,天也無法阻下他陵佑拿下西州一舉平定西域之決心。對於眼前這個得天獨厚呈飛龍之勢的易守難攻之地,陵佑不得不承認最好的戰術還是困城之術。如今的西州城是一個等不來外援的孤城,隻要圍城半年,足以不攻自潰。
若是大哥在城中,那又當如何?
想到這裏,身為十七萬大軍主帥的陵佑表麵上神色平靜,心底卻爛如麻團。身後的吐蕃王廷有無數張眼睛在盯著他,最近王廷中的眼線更有內部消息傳來,不日之後,大羅宮主納德羅大法師將法身親至。
陵佑心中忍不住暗歎道,王廷派他的師父納德羅親自過來,對自己的敲打之意已不言自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