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枉死城坐落於巴蜀之地的長江上遊北岸,依山麵水,其所處的峽穀凹陷之地正是雄山與湍水氣象交匯之處,是一塊在整個神州大地都極為少見的沉陰之地。
鬼城上空煙霧彌漫、森羅萬象,附近三十裏除了枉死城以外其他之地了無人煙,成了江湖人聞之色變的鬼蜮之地。長江之中過往商船也隻有交了保護費後在枉死城幽冥鬼卒的護送下才能安然駛離。
險惡的環境,數位頂尖高手以及三千不畏生死的幽冥鬼卒,位列江湖四大秘地之首的枉死城一直是江湖人談之色變的存在。
厲天途伏在枉死城正門旁的一棵參天大樹之上一動不動,時間已經過去一天一夜。
枉死城正門一麵以城牆狀修建在峽穀裂縫處,進出隻能由中間的門洞而過,門洞上方書有“枉死城”三個大字,為此處平添了幾分恐怖之色。城門守衛一天十二個時辰由五十餘名幽冥鬼卒輪班值守,此處可謂易守難攻,飛鳥難越。
看過眼前這些之後倍感頭疼的厲天途目不轉睛地觀察了一天一夜,才勉強看出城門換防的潛在規律。
峽穀右側靠山位置地勢偏低,守衛此處的十名幽冥鬼族在黃昏換防之時會出現輕微的騷亂,而此時就是厲天途趁亂入內的最佳時機。
厲天途已經從守城鬼卒的閑聊之中得知百裏長虹近年來一直遊曆江湖,常年不在鬼城。
得知這個消息的厲天途大大鬆了口氣。原本他還在想如果兩人都在如何引走其中一人,現在看來是天意助人。
厲天途不是魯莽之輩,他還沒自大到認為可以在閻震和百裏長虹的聯手之下全身而退。
就在第二天黃昏城門換防之時,厲天途看準機會從城門右側溜進了枉死城。
枉死城內植被很少,隻有寥寥幾棵枝幹光禿禿的烏黑大樹,而且城內巡邏的幽冥鬼卒間隔時間很短,讓進入其中的厲天途生出無處可躲的感覺。
進城之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狹窄高大約三層高的門樓,門樓正麵離地兩丈處刻有“鬼門關”三個字。
厲天途提氣飛至門樓頂層,心中不覺暗叫僥幸。也許是枉死城太過托大,這“鬼門關”雖然是個極小的城樓,但卻並未安排鬼卒把守,似乎隻是個象征意義大於實用價值的建築。否則的話,隻怕厲天途腳剛落地就要麵對城內鬼卒的撲殺了。
極目四望,隱於鬼門關頂層的厲天途把整個枉死城的情形盡收眼底。
這裏的建築群整體呈暗黑色,夜幕低垂下,如蟄伏的黑暗巨獸一般,似要擇人而噬。
山穀深處,一條源於峽穀裂縫的地下暗河在此陰陽交匯之處顯露身跡,穿過山穀最深處半嵌於山體內的閻王殿正前方,而又隱於另一側岩壁之下的山底之中。河中水流速度更勝城外的長江之水,遠看深邃無底,更有絲絲冰寒之氣從水中溢出,無愧於“黃泉”之名。
一座材質非金非玉的黑色石橋橫空懸於“黃泉”之上,橋長一丈,寬三尺有餘,雖無磅礴之勢,但其陰森之氣十足。正對城門的石橋一側,一方七八尺高的深灰花崗岩石豎立橋畔,其上不知何人雕刻的“奈何橋”三個黑色大字赫然入目。
彼岸花就生在這“黃泉”之畔,奈何橋下。
但厲天途今次的目標並不是這裏,因為現在正時值初春,而彼岸花花期卻在每年七月。
民間有聞,七月中旬鬼節之時,豐都萬鬼齊出,爭相奔赴黃泉水,踏破奈何橋,趕往埋骨地。此時開遍黃泉之畔的彼岸花正是亡魂們要過的第一關,經過彼岸花洗禮的豐都亡魂褪盡鬼氣,踏鄉尋親之時才不致為凡間帶來禍亂。而遍飲幽冥鬼氣之後的彼岸花,在鬼節花開燦爛,鮮豔如血,最為驚心動魄。可能因吸收鬼氣太多,彼岸花一直被眾神詛咒,成了有名的地獄詛咒之花。
當然,這依然擋不住人們對彼岸花的喜愛之情。細心人可能會發現,有關此花的傳說竟然與佛教地藏王菩薩的經曆極為相似,大有渡盡天下惡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勢。
讓人可悲可歎的是,地藏王菩薩消磨的隻不過是萬載時光,而彼岸花卻因沾染幽冥鬼氣而被眾神詛咒永墮地獄。
厲天途的目標是山穀最右角的藥王殿。那裏應該有枉死城曆代收藏年份久遠的彼岸花。
確認藥王殿的方位之後,厲天途暗自估摸了一下兩者間的距離,稍微猶豫了一下之後,趁一隊巡邏鬼卒剛剛走過之時,飛鳥一般跳下了鬼門關城樓,向山穀右側的一處簇連著的假山掠去。
他要趕在下一波巡邏鬼卒到來之前趕到假山處隱蔽好自己。如果在這個時候暴露痕跡,那自己絕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枉死城的巡邏鬼卒交替的間隔時間極短,僅在彈指之間,而鬼門關到位於山穀正中偏右的假山群距離卻在三十丈開外,想要悄無聲息過去又談何容易。
其實厲天途是無任何把握可言的,他是在明知不可能的情況下硬著頭皮衝上去的。
在離假山還有十丈左右的時候,一隊幽冥鬼卒出現在遠處的視野範圍之內。眼看就要暴露身形,厲天途情急之下手中緊握一顆小石子,朝與自己相反的方向彈射而去。
厲天途彈石之前暗運了天道真氣,以致小石子速度驚人,轉眼間彈射在鬼門關的黑石牆壁之上,發出不小的異響,同時也把原本向厲天途這邊走來的這隊鬼卒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厲天途趁此千載難逢之機隱沒在假山群中。
也許是因為江湖之中有“藥王”軒轅儀的聲名遠播,枉死城的“鬼醫”申屠雖然在巴蜀之地名氣不弱,但在整個江湖的影響力一直不大。
申屠是枉死城的專用醫師,他在醫道之上另辟蹊徑,以詭道用藥著稱,每多也有奇兵之效。但因其嗜研毒技,在江湖之中聲名不佳,隻能算是軒轅儀之後的江湖第一旁門醫者。
(本章完)
鬼城上空煙霧彌漫、森羅萬象,附近三十裏除了枉死城以外其他之地了無人煙,成了江湖人聞之色變的鬼蜮之地。長江之中過往商船也隻有交了保護費後在枉死城幽冥鬼卒的護送下才能安然駛離。
險惡的環境,數位頂尖高手以及三千不畏生死的幽冥鬼卒,位列江湖四大秘地之首的枉死城一直是江湖人談之色變的存在。
厲天途伏在枉死城正門旁的一棵參天大樹之上一動不動,時間已經過去一天一夜。
枉死城正門一麵以城牆狀修建在峽穀裂縫處,進出隻能由中間的門洞而過,門洞上方書有“枉死城”三個大字,為此處平添了幾分恐怖之色。城門守衛一天十二個時辰由五十餘名幽冥鬼卒輪班值守,此處可謂易守難攻,飛鳥難越。
看過眼前這些之後倍感頭疼的厲天途目不轉睛地觀察了一天一夜,才勉強看出城門換防的潛在規律。
峽穀右側靠山位置地勢偏低,守衛此處的十名幽冥鬼族在黃昏換防之時會出現輕微的騷亂,而此時就是厲天途趁亂入內的最佳時機。
厲天途已經從守城鬼卒的閑聊之中得知百裏長虹近年來一直遊曆江湖,常年不在鬼城。
得知這個消息的厲天途大大鬆了口氣。原本他還在想如果兩人都在如何引走其中一人,現在看來是天意助人。
厲天途不是魯莽之輩,他還沒自大到認為可以在閻震和百裏長虹的聯手之下全身而退。
就在第二天黃昏城門換防之時,厲天途看準機會從城門右側溜進了枉死城。
枉死城內植被很少,隻有寥寥幾棵枝幹光禿禿的烏黑大樹,而且城內巡邏的幽冥鬼卒間隔時間很短,讓進入其中的厲天途生出無處可躲的感覺。
進城之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狹窄高大約三層高的門樓,門樓正麵離地兩丈處刻有“鬼門關”三個字。
厲天途提氣飛至門樓頂層,心中不覺暗叫僥幸。也許是枉死城太過托大,這“鬼門關”雖然是個極小的城樓,但卻並未安排鬼卒把守,似乎隻是個象征意義大於實用價值的建築。否則的話,隻怕厲天途腳剛落地就要麵對城內鬼卒的撲殺了。
極目四望,隱於鬼門關頂層的厲天途把整個枉死城的情形盡收眼底。
這裏的建築群整體呈暗黑色,夜幕低垂下,如蟄伏的黑暗巨獸一般,似要擇人而噬。
山穀深處,一條源於峽穀裂縫的地下暗河在此陰陽交匯之處顯露身跡,穿過山穀最深處半嵌於山體內的閻王殿正前方,而又隱於另一側岩壁之下的山底之中。河中水流速度更勝城外的長江之水,遠看深邃無底,更有絲絲冰寒之氣從水中溢出,無愧於“黃泉”之名。
一座材質非金非玉的黑色石橋橫空懸於“黃泉”之上,橋長一丈,寬三尺有餘,雖無磅礴之勢,但其陰森之氣十足。正對城門的石橋一側,一方七八尺高的深灰花崗岩石豎立橋畔,其上不知何人雕刻的“奈何橋”三個黑色大字赫然入目。
彼岸花就生在這“黃泉”之畔,奈何橋下。
但厲天途今次的目標並不是這裏,因為現在正時值初春,而彼岸花花期卻在每年七月。
民間有聞,七月中旬鬼節之時,豐都萬鬼齊出,爭相奔赴黃泉水,踏破奈何橋,趕往埋骨地。此時開遍黃泉之畔的彼岸花正是亡魂們要過的第一關,經過彼岸花洗禮的豐都亡魂褪盡鬼氣,踏鄉尋親之時才不致為凡間帶來禍亂。而遍飲幽冥鬼氣之後的彼岸花,在鬼節花開燦爛,鮮豔如血,最為驚心動魄。可能因吸收鬼氣太多,彼岸花一直被眾神詛咒,成了有名的地獄詛咒之花。
當然,這依然擋不住人們對彼岸花的喜愛之情。細心人可能會發現,有關此花的傳說竟然與佛教地藏王菩薩的經曆極為相似,大有渡盡天下惡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勢。
讓人可悲可歎的是,地藏王菩薩消磨的隻不過是萬載時光,而彼岸花卻因沾染幽冥鬼氣而被眾神詛咒永墮地獄。
厲天途的目標是山穀最右角的藥王殿。那裏應該有枉死城曆代收藏年份久遠的彼岸花。
確認藥王殿的方位之後,厲天途暗自估摸了一下兩者間的距離,稍微猶豫了一下之後,趁一隊巡邏鬼卒剛剛走過之時,飛鳥一般跳下了鬼門關城樓,向山穀右側的一處簇連著的假山掠去。
他要趕在下一波巡邏鬼卒到來之前趕到假山處隱蔽好自己。如果在這個時候暴露痕跡,那自己絕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枉死城的巡邏鬼卒交替的間隔時間極短,僅在彈指之間,而鬼門關到位於山穀正中偏右的假山群距離卻在三十丈開外,想要悄無聲息過去又談何容易。
其實厲天途是無任何把握可言的,他是在明知不可能的情況下硬著頭皮衝上去的。
在離假山還有十丈左右的時候,一隊幽冥鬼卒出現在遠處的視野範圍之內。眼看就要暴露身形,厲天途情急之下手中緊握一顆小石子,朝與自己相反的方向彈射而去。
厲天途彈石之前暗運了天道真氣,以致小石子速度驚人,轉眼間彈射在鬼門關的黑石牆壁之上,發出不小的異響,同時也把原本向厲天途這邊走來的這隊鬼卒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厲天途趁此千載難逢之機隱沒在假山群中。
也許是因為江湖之中有“藥王”軒轅儀的聲名遠播,枉死城的“鬼醫”申屠雖然在巴蜀之地名氣不弱,但在整個江湖的影響力一直不大。
申屠是枉死城的專用醫師,他在醫道之上另辟蹊徑,以詭道用藥著稱,每多也有奇兵之效。但因其嗜研毒技,在江湖之中聲名不佳,隻能算是軒轅儀之後的江湖第一旁門醫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