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實力◇


    美日布勞恩空降戰軍事力量對比


    參戰部隊 指揮官


    美軍 第10軍的第1機械化師,第24步兵師,第24軍的第7、第96步兵師,空降第11師 沃爾特·克魯格中將日軍 步兵第16師團,步兵第26師團 司令官山下


    ◇戰場對決◇


    叢林中的補給基地


    1944年9月8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向美軍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發布了一條命令,確定10月20日為向菲律賓“攻擊發起日”,並且決定先攻占萊特島。


    10月20日淩晨,由美第6集團軍司令沃爾特?克魯格中將指揮的第10軍的第1機械化師、第24步兵師和第24軍的第7、第96步兵師分別從萊特島的北麵和南麵大約16公裏長的海岸線上發起攻擊,灘頭很快被占領。


    沃爾特?克魯格中將


    日軍防守萊特島的是步兵第16師團,駐菲律賓的日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將軍的原計劃在菲律賓的呂宋島利用有利地形進行作戰,但是對菲律賓其它各島則采取了逐次放棄的戰術,從而能夠贏得時間,加強呂宋島的防禦。


    但是日軍統帥部獲悉美軍對萊特島發動進攻之後,卻命令山下不惜一切代價堅守該島。原因就是因為日軍統帥部考慮到如果美軍在萊特島建立了空軍基地,那麽日軍向其它島嶼的守軍運送部隊和和進行補給的所有主要航海線都會處在美軍的空軍攻擊的範圍。最後,山下將軍根據日軍統帥部新的指示,除命令進入該島中部山區的第16師團堅守外,又集中了所有的船舶,調來步兵第26師團增援該島守軍。


    當時克魯格將軍為了對付山下的防禦力量,於是增派空降第11師在比托海灘登陸,而且還命令傘兵部隊從中央山脈向西海岸進攻。可是最後因為交通不便,傘兵的後方補給和運送傷員越來越困難,甚至想在叢林當中開辟一個簡易的機場都沒有必需的裝備。


    在泥濘的山路和濃密的叢林當中,要花費很長時間和人力才能把7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向前運動。


    這個時候,尼古拉斯?斯塔德赫爾上校使用了1架預定作為海空救援用的c—47飛機,進行了13次單飛,在該師先頭部隊比較容易到達的馬納拉瓦特一塊長150米、寬50米的空地上,傘降了第457野戰炮兵團“a”炮連的75毫米榴彈炮,炮兵從這個在叢林中開辟的空降場上向各個方向進行炮擊,從而給日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c—47運輸飛機


    空地合擊


    11月27日夜,日軍派出了4架飛機運送一個60人的傘兵隊,襲擊了布勞恩附近的機場,但是在執行過程中,有1架飛機因為中途失事墜毀,1架被美軍擊落,1架迫降在水上沉沒,1架則在布裏的機場強行著陸,但是飛行人員又被殲滅。


    為了重新奪迴主動權,阻擊美軍的空中襲擊和運輸,山下將軍給負責菲律賓中南部防禦的第35集團軍司令官鈴木宗作中將寫了一封書信,要他“盡快占領布勞恩附近的機場,同時以火力控製塔克洛班和杜拉格機場”。


    盡管鈴木他自己非常清楚根本就沒有力量進行這次進攻行動,但是仍然試圖用所有的兵力給美軍以最大的破壞。


    鈴木決定實施一次小規模的破壞性空降突擊,從而奪取從布勞恩、聖巴勃羅到布裏一帶的簡易機場。可是由於當時的運輸機不足,傘兵計劃分兩批空降。他們將得到第16師團和第26師團所發動的地麵進攻的配合。這一行動被命名為“wa”行動。“wa”行動計劃規定,空降過程由12架戰鬥機擔任空中掩護,空降出發的機場為呂宋島上的安費雷斯和利帕機場,航線距離大約600公裏,空降突擊定於12月6日晨開始。


    但是在鈴木中將製定計劃的時候,過高地估計了第16師團和26師團的力量。這兩個師團因為之前都在中國作過戰,第16師團由於戰鬥減員,這個時候兵力僅為1500人,其中隻有500人還可以打仗,師團長牧野將軍把他們單獨編成一個營,由他親自指揮;第26師團在從呂宋島乘船到萊特島增援的過程中遭到了美軍飛機的襲擊,受到重大傷亡,但它仍算是一個建製師。


    12月1日,鈴木帶著他的參謀人員進入山地,第26師團也開始沿著阿爾布埃拉至布勞恩的公路向東行軍,在途中與向西開進的美軍第11空降師部隊遭遇。在混亂的戰鬥中,日軍1個配有工兵的團隱蔽地撤出戰鬥,繼續悄悄地向布勞恩推進。


    12月6日淩晨,該師團按原計劃向布勞恩附近的機場發起了攻擊。牧野將軍帶領由500人組成的營攻打布裏機場,當部隊接近布裏的時候,遭到了美軍炮兵和2個坦克連火力的猛烈射擊,傷亡慘重,但是他們仍然堅持戰鬥,並於6時30分對機場發起攻擊,出其不意地襲擊了美軍的空軍勤務大隊和c—47運輸機中隊,有300名日軍突破美軍的防禦陣地,攻占了布裏的簡易機場。


    而在當天下午,美軍第187傘降步兵團的1個營發起反衝擊,把日軍趕出了機場。在地麵戰鬥已經開始的情況下,駐紮在呂宋島利帕機場上的日本陸軍傘兵第2旅第3營共500人,在營長白井少佐率領下,在美軍已經收複的機場進行空降。


    機場拉鋸戰


    一時間,機場上到處都布滿了傘兵,美軍穿著襯衣,用步槍和手槍射擊在黑暗中沿著機場跑道運動的人影。霎時間,槍炮聲、喊叫聲、爆炸聲連成一起。


    日軍的傘兵營長白井少佐在布裏機場第1個著陸,他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把部隊集合起來,對機場設施以及停放的美軍飛機進行破壞,美軍飛機先後一架接一架的起火爆炸,火光把跑道照得通明。1輛吉汽車和幾座帳篷也燃燒起來。由於汽油燃燒引起了彈藥爆炸,形成一片火海,越燒越烈的火焰映紅了夜空。在一片混亂中,美軍機場勤務人員撤到機場南側,臨時構築了防禦工事,繼續對日軍的進攻進行著頑強的抵抗。


    9日午夜,150多名日軍向美軍發起進攻,被美軍擊退。10日,美軍的兩個團在炮兵支援下,經過激戰,將日軍包圍。


    晚7時30分,日軍對美軍發起了攻擊。日軍的這一次進攻,奪取了部分陣地,但在1個美軍野戰醫院附近又碰上了美軍50多名司令部人員,他們堅守著環形陣地,讓日軍第226師團的進攻遭到重大挫折,最後隻好被迫通過山地向西退卻。


    到了12月11日,被圍在布裏機場的日軍全部被殲,其營長白井少佐於1945年1月底獨自逃迴山區日軍指揮部。


    此次空降作戰是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次空降突擊。日軍雖然損失了一支空降特遣隊和兩個步兵師,但是卻沒有奪占美軍占領的機場。可是日軍也成功地摧毀了美軍100多架飛機和貯藏在布勞恩周圍簡易機場上的大量補給物資,讓美軍第11空降師的兩個先頭團幾乎在一周之內沒有得到空中補給,也讓當時依靠布裏和聖巴勃羅機場擔負空中補給任務的美軍第5航空隊,無法執行任務。


    ◇知識拓展◇


    呂宋島


    位於菲律賓群島北部,菲律賓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島嶼。人口約240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1/2,是菲律賓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麵積104688平方公裏(40420平方哩),約占全國麵積的35%。是菲律賓首都及主要都市馬尼拉及奎鬆市的所在地。


    在菲律賓群島北部,東接菲律賓海,南臨錫布延)海,西瀕南海,北隔呂宋海峽與台灣相望。主要河流有卡加延河、邦板牙河、巴士格河等。北部受台風影響較大。植被以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雨林為主。海岸線曲折,長5000公裏左右。有許多港灣,位於馬尼拉灣畔的首都馬尼拉是最大港口。礦產有金、鉻、銅、錳、鋅、煤等。為全國經濟中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烽煙記憶:軍事迷必知的60場經典戰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淵並收藏烽煙記憶:軍事迷必知的60場經典戰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