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實力◇


    雙方軍事力量對比


    艦船 飛機


    英國、蘇聯 6艘驅逐艦、2艘防空艦、2艘潛艇、4艘護衛艦、4艘獵潛艦、3艘掃雷艦、3艘救護船、1艘補給油船、2艘英國巡洋艦、2艘美國巡洋艦、3艘驅逐艦、9艘英國潛艇、2艘蘇聯潛艇 —德國 潛艇、戰列艦“提爾匹茨”號、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重巡洋艦“舍爾海軍上將”號、“希爾海軍上將”號、“歐根親王”號 偵察機偵察護航隊、he-115 魚雷轟炸機、德國空軍第五飛行團的二百餘架轟炸機


    ◇戰場對決◇


    北極航線的由來


    在希特勒入侵蘇聯之後,蘇聯加入反法西斯盟國這一方,英國首相丘吉爾宣布將對蘇聯進行支持和援助。


    當時給蘇聯運送戰爭物資有三條途徑:通過波斯灣和伊朗的鐵路;通過日本津輕海峽和宗穀海峽的太平洋航線;北極航線。可是當時前兩條由於種種原因,運量非常有限,主要物資還是隻有通過北極航線運往蘇聯。


    北極航線的起點在冰島,終點則為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摩爾曼斯克較近,而且是終年的不凍港,但是航線卻要受到駐北挪威的德國海空軍威脅:阿爾漢格爾斯克航線大約2200海裏,雖然比較安全,可是卻有半年的冰封期,航運頗受限製。


    而且在當時,有德國飛機,水麵艦艇和潛艇封鎖,這讓北極航線更加陰森恐怖。在世界其他海洋上航行的水手,也是難以想象北極航線的艱辛和危險的。盡管如此,盟國仍然使用該航線向蘇聯運送了大量軍火,對蘇聯衛國戰爭作了重大貢獻。


    英國海軍把從冰島出發東航的載貨護航船隊命名為 pq船隊,而把蘇聯向西返迴的空船隊稱為qp 船隊。


    1941年9月28日,由1艘重巡洋艦護航的14艘商船的qp-1 船隊從阿爾漢格爾斯克出發。在第二天,由1艘重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護航10艘滿載船的pq-1船隊便在冰島解纜。兩支船隊均安全抵達,北極航線從此正式開通。


    到了1942年春,隨著氣溫轉暖和極夜的消退,北極航線的船隊變得越來越活躍,越來越多的軍火運到了蘇聯。而當時的德軍在對蘇戰場上發現了大量的西方軍火,希特勒意識到北極航線的重大作用,於是下令切斷它。


    至此,德國海軍將4個潛艇艇群派往挪威海區,而且還增調戰列艦“提爾匹茨”號,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重巡洋艦“舍爾海軍上將”號、“希爾海軍上將”號、“歐根親王”號進駐北挪威,並且使用德國空軍第五飛行團的二百餘架轟炸機加強海上突擊力量,此時,北極航線上已經殺氣驟起。


    重巡洋艦“舍爾海軍上將”號


    pq-17船隊


    到了1942年夏天,德軍機械化部隊在南線突破,越過頓河草原直逼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山,蘇聯戰場危如累卵。而斯大林此時又連續三次寫信讓丘吉爾火速開出pq-17船隊,以解燃眉之急。


    當時丘吉爾深知北挪威德國海空軍兵力強大,所以遲遲才不下開船令。後來連羅斯福總統也看不過去了,親自寫信建議盡快開船,直到此時,英國人才決心開出pq-17護航隊。


    英國海軍在pq-17船隊上可謂是煞費苦心。首先是它編隊空前龐大,載貨量也是前所未有。其次,它必須在漫長的遠航中能經受住空中、水麵和水下的猛烈打擊。為此,pq-17護航隊分成三部分:護航隊本身、緊急支援艦隊和打擊艦隊。


    而護航隊則由34艘商船和直接護航部隊組成。直接護航部隊包括6艘驅逐艦、2艘防空艦、2艘潛艇、4艘護衛艦、4艘獵潛艦和3艘掃雷艦。除此之外還有3艘救護船和1艘補給油船。其任務僅僅是對付敵人的飛機和潛艇,並無力與德國重型水麵艦艇作戰。


    緊急支援艦隊編有2艘英國巡洋艦、2艘美國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英國海軍少將漢密爾頓擔任艦隊司令。


    而且,還在漫長曲折的挪威海岸線外布置了9艘英國潛艇和2艘蘇聯潛艇擔任哨戒,主要是監視德艦“提爾匹茨”號。


    作戰與失誤


    6月27日,在高緯區的白夜裏,浩浩蕩蕩的pq-17從冰島出發了。北極海喜怒無常,大片流冰擁塞了航道,迫使船隊偏離預定航線。不久之後,3艘貨船觸礁,後來又被流冰擠破船身,勉強駛迴冰島。航程過程中雨雪交加,pq-17在冰粥一樣的海上開行。船結了冰,變成一支銀蠟般的神奇艦隊。積冰太厚,船的重心升高,隨時都有翻沉的危險。水手們奮力除冰,保證遠航。一切正如丘吉爾所言:“氣候和命運殊難預料”。


    7月1日,船隊通過了西經10度線上的揚馬延島,然後開始將航向偏向北,希望能遠離挪威海岸。這個時候,一艘巡邏的u艇發現了船隊,用電報通告了北挪威的作戰指揮中心,戰鬥開始了。


    分散在挪威海上的德國潛艇立即向pq-17的航線集結,並伺機下手。但pq-17護航隊反潛兵力雄厚,直接進攻顯然是占不了便宜,德國潛艇隻好耐心地尾隨船隊。幾名大膽的德軍艇長尋機攻擊了船隊,但一無所獲。


    之後,德軍指揮中心專門派偵察機偵察護航隊,之後對pq-17的龐大編隊後進行了分析,認為單憑潛艇和飛機是無法吃掉pq-17的,於是決心派出以“提爾匹茨”號為主力的大型水麵艦艇部隊。一小隊德軍he-115 魚雷轟炸機對pq-17進行了襲擊,在猛烈的防空炮火打擊之下,也沒有傷及到一船。


    7月4日,精心謀劃的大規模空襲開始了。位於熊島附近的pq-17船隊遭到一波接一波的德國轟炸機和魚雷機的襲擊,戰鬥可謂是異常激烈。雖然不斷有德機拖著煙尾墜入冰海,但船隊當中仍然有3艘貨船沉沒,1 船負重傷。


    5日,漢密爾頓少將接連收到封鎖“提”艦的盟軍潛艇發來的電報:“‘提’艦離開阿爾滕峽灣,去向不明。”蘇聯潛艇報告:“‘提爾匹茨’號、‘舍爾’號和‘希佩爾’號組成的強大艦隊已經駛高挪威,潛艇進行了攻擊,效果不明。”英國潛艇發現:“以‘提’艦為主力的德國艦隊,航向東北,航速 27 節。”


    根據這些信息,漢密爾頓知道,10小時之後,他的船隊將進入“提”艦的火炮射程。漢密爾頓連忙電告艦隊司令托維上將,讓他急速趕來。


    而此時的托維艦隊從蘇格蘭北方的斯卡帕灣出發,原定同pq-17保持四、五小時的距離,為了保密和誘殲 “提”艦,托維艦隊一直保持著無線電靜默。在接到漢密爾頓急電後,托維計算了兩支艦隊距離,打破靜默告訴pq-17:“我們為流冰所阻,不能趕到,一切情況由你全權處理。”誘殲計劃全盤落空,pq-17 此時反而麵臨著全軍覆沒的命運。


    pq-17的慘劇


    令人生畏的是“提”艦並沒有親自參加屠殺,它截獲了托維給漢密爾頓的“托維艦隊與pq-17始終保持四、五小時的航行距離”信息之後,為了保全實力,“提”艦折返南航,迴到了北挪威的阿爾滕峽灣。


    而之後全部攻擊都是由德國潛艇和飛機單獨或聯合執行的。 德國空軍第五飛行團的各種轟炸機也乘機屠殺商船,給分散的商船帶來更大的災難。


    pq-17的命運是北方航線當中最為淒慘的一幕,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海運史上令人毛骨悚然的一次死亡航行。作為其代價,24艘商船永遠地埋在了北極海底的泥沙中。


    ◇知識拓展◇


    冰島


    冰島是北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代碼is,簡稱冰島,位於格陵蘭島和英國中間,首都雷克雅未克。


    地理概念上,冰島經常被視為是北歐五國的一份子。今日的冰島已是一個高度發展的發達國家,擁有世界排名第五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世界排名第一的人類發展指數。


    目前,冰島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歐洲經濟區、北歐理事會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會員國,但是並未加入歐洲聯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烽煙記憶:軍事迷必知的60場經典戰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淵並收藏烽煙記憶:軍事迷必知的60場經典戰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