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元在含元殿住了旬日,日子出乎意料地平靜。


    想象中的暗流湧動,兇險叵測的劇情居然一點影子都沒有。


    唯一改變的就是姐姐金麟兒的身份和老王的處境。


    蟹黃依然還是不見任何蹤影,讓蘇元好生沮喪了一段時間。


    而雲淵真人也似乎忘記了蘇元的存在,半個月來不聞不問,仿佛沒有他這個人似的。


    直到半個月之後,雲淵真人方才將他傳喚了過去。


    “弟子蘇元,拜見師尊。”雲淵殿中,蘇元表麵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有些心潮澎湃。


    “莫非,是對我的審查通過了?”蘇元暗忖。


    天河劍宗作為九宗之一,招收弟子當然不可能對弟子的背景,身世不聞不問,就這麽隨隨便便地讓他入門。


    深挖祖宗十八代,從神魂到肉體一寸寸地檢測那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對此,蘇元早已有了心理準備,然而想象中的劇情依然沒有發生。


    “來啦?”雲淵真人興致不高,眼皮一抬,道:“那就隨我來吧。”


    “敢問師尊有個吩咐?”蘇元看情況不對,壯著膽子問道。


    “燒火。”雲淵真人頭也不迴,自顧步入後殿,沒好氣地說道。


    蘇元無奈,隻能亦步亦趨地跟了過去。


    就這樣,本以為自己可以一步登天的蘇元,終於是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燒火童子。


    燒火童子的工作並不簡單,各種珍材的前期處理,煉丹輔材的收集,辨別藥理,處理藥渣,砍柴燒火……沒有一項工作是簡單的。


    這些工作,對於從未接觸過這一行當的蘇元而言,堪稱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最為要命的是:在此期間,他還必須跟著學習讀書識字,每天還要交作業。


    這種熟悉的,萬惡的填鴨式教學,簡直讓蘇元深痛惡絕。


    雖然蘇元有著本尊除了修行以外的大部分記憶,對文字也並不陌生。


    但是先秦山海界的文字,卻並不是神州地域通用的文字。


    使用得更多的反而是上古鳥篆文,看得蘇元那是兩眼一抹黑,最終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特麽的是個文盲。


    但是這還不是最苦的。


    最辛苦的還是他的本質工作:燒火。


    準確來說,是扇火。


    西極島剛剛經曆大戰,滿目蒼痍,可謂是百廢待興,每日裏的繁瑣事務數不勝數。


    就連雲淵真人也不能免俗,充當甩手掌櫃。


    而他每天最多的工作便是煉製各種各樣的丹藥。


    作為燒火童子的蘇元,自然也是忙得前腳跟打後腳跟,沒有片刻的歇息。


    而且這扇火的工作看起來簡單,實則堪稱折磨。


    赤金煉就的風火扇足有一百零八斤,每一次煉丹動輒就要扇上萬次,片刻不能停歇。


    而且每一次煽動,真氣的輸出,扇火的手法乃至於煽動的頻率,都要嚴苛的要求。


    就拿就簡單的“迴元丹”來說,所言使用到的手法便有八十一種之多,這還是純指扇火而言。


    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珍貴的材料報廢,成為一坨廢棄的藥渣。


    在剛開始的時候,蘇元可以說是事故頻發,每天都要報廢大量的珍稀靈藥。


    雲淵真人的臉每天都黑得像“北帝”一樣,動輒打罵,讓蘇元苦不堪言,戰戰兢兢。


    整整半個月時間,蘇元從未見過雲淵真人的一次笑臉。


    直到半個月之後,漸入佳境的蘇元方才開始獲得雲淵真人的賞識,心情好的時候還會傳授他一兩手小法術,或者跟他講一講先秦山海界中的趣聞。


    經此一遭,蘇元終於深刻理解到什麽叫做“煉丹窮三代,煉器毀一生”了。


    這些都是血的教訓啊。


    不過蘇元也並非一無所獲,實際上他的收獲堪稱巨大。


    雖然連續三個月從未修行過一天,但是他對身軀和體內真氣的掌控卻是臻至完美的境界。


    而且在這過程中,關於仙道修行體係啊一點一滴,都不知不覺地被雲淵真人揉進了他的心裏。


    這種最正統的仙道體係的經驗,不是大宗門的嫡傳弟子,根本就無從學習。


    不知不覺間,蘇元便已成為了一名極為正統的仙道體係傳承者,奠定了雄厚的根基。


    直到此時,蘇元方才知道自己對仙道體係的了解,實在是太過片麵了。


    實際上,仙道體係的境界劃分跟神魂體係是完全截然不同的。


    前麵三個境界:胎動,凝氣,周天還頗有幾分相似。


    但實際上這在仙道體係中,僅僅隻是第一個境界:煉己。


    然後感應天地,凝煞煉罡乃至於罡煞合一,凝聚領域,才是第二個大境界:外景。


    如此由內而外之後,便又再次內煉天地,凝聚虛幻道果,開辟洞天世界的雛形:法域。


    直至法域大成,開辟洞天,這個境界的修行方才臻至大成。


    這個境界,在仙道體係中又被稱為洞天。


    事實上,洞天境的修行跨度極大,從外景跨入洞天境,便相當於神魂修士中的陰神出竅到鬼仙九重,半步陽神的修行。


    這兩者之間完全是截然不同的體係,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洞天境大成,便有了初步超脫壽元的限製,可以上窺昊天元氣之海,下合無窮地脈,開辟洞天福地,逍遙世外,可稱地仙。


    此方天地的仙道修士中,大部分都在這個境界之內徘徊。


    一旦開辟洞天福地,在這界域之內,地仙強者便可與世間任何強者爭鋒,包括但不限於神魂修士中的陽神,神靈中的天神,儒門體係中的聖賢以及武道體係中超越武聖極限的絕世強者。


    本質上,這方世界的修行體係隻有三個:武道體係,神道體係和仙道體係。


    其大成者分別被稱之為:地仙,神仙和人仙。


    無論是神魂體係還是儒門體係,乃至於武道體係,原本都是隸屬於神道體係的分支。


    陽神強者若是執掌天地權柄,赦封神位便為天神。


    武道強者和儒門大儒也是如此,根據生前的修為不同,死後封神執掌權柄的高低也有不同,甚至可以說生前的修為決定了死後封神的上限。


    一般來說,赦封神位之後,千萬年長生不朽的積累,對於神靈來說無非就是神力的雄厚程度不同,實力不會有半點的進步。


    除非是生而神聖的先天神靈,還要是那種執掌天地根源法則的大神,比如北陰酆都大帝。


    但是也並非絕對,武道體係中便有一個強者超越了武聖境界的極致,臻至不可思議的人仙之境。


    單憑肉身,便可戰天鬥地,媲美,吊打地仙,舉世無敵。


    也正是這位強者,讓武道體係獨立出神道體係之外,獨開人仙一脈。


    但是,世間茫茫多的武道修士,人仙強者也僅有一位,還被當朝太祖鎮壓在龍氣天柱的深處,不得自由。


    而仙道體係中,地仙並非終點,往上還有天仙之境。


    天仙者,功成於三乘之中,跡超乎三乘之外,不為法拘,不為道泥,乃仙乘中之無上上乘。


    對於天仙,雲淵真人隻有一個描述:開辟小世界,掌控部分天道本源,永無壽元之憂。


    先秦山海界中,四大部洲便是四大天仙的洞天世界所化,均有數千萬裏方圓之遼闊。


    事實上,若非以北陰酆都大帝,三山五嶽帝君和大河龍君等上古大神聯手,暗中與當朝太祖勾結,集結整個神道和人道之力絕地天通,以九州鼎鎮鎖神州龍脈,斷絕了仙道修士的根基。


    坐擁七大天仙的仙道,根本不可能會失敗。


    縱使是如此,七大天仙聯袂而至,硬憾開天辟地以來便執掌無窮大海水脈的四海龍宮,最終也是戰而勝之,占據了富饒的四海之地。


    若非四海龍王在窮途末路之際,以自身無窮的壽命為血祭,召喚出某位早已融入天道的龍族大能,一舉斬滅三大天仙強者,恐怕龍族血裔早就斷絕了。


    而四海龍王是什麽咖位?


    那可是與大河龍君,三山五嶽帝君以及北陰酆都大帝等上古大神同一時期的強悍天神啊。


    而且神州地域的上古大神,在驅逐仙道之前可遠不止北陰酆都大帝等三位啊。


    別的不說,九天普化雷神天尊這位上古大神,就是隕落在那一場曠古爍今的大戰之中。


    而七大天仙雖然遠遁海外,但是在此之前可是一個都沒隕落。


    一言蔽之,就是仙道體係屌,天仙爸爸六。


    簡直恐怖如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之證仙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嚶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嚶熊並收藏聊齋之證仙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