禰衡幾日來便坐與臨沂縣衙之內,卻是等候那些官吏歸來,縱然與青州之內,號召力遠不如成名已久之名士,隻與臨沂之內,未有名士可與禰衡之名望並肩,說些不敬之語,漢家天子,與臨沂之內威望也未必如少君也。
此時可不是漢初,漢家天子之威望,太宗孝文皇帝與世祖光武皇帝之時最盛,彼時,百姓心懷愛戴,縱然武帝大興兵事,光武增稅加賦,也未有群民不滿而叛,赤眉攻入長安,連挖數皇陵,卻單單對太宗孝文皇帝陵敬而遠之,其威望如此,至於如今,世家門閥之勢漸成,與地方之上,豪強之威足以抵天子之命。
在禰衡發布告書之後,三日之內,便有數十位官吏接連複職,其先拜見禰衡,隨後跟著縣丞處置事端,眾人皆為禰少君之號召而心驚不已,未想,區區一篇告書,便可引得如此之多官吏奔向而來,禰衡又與府內待了三四日,待得一切迴歸往常,禰衡方才迴了禰家府邸,而臨沂之危,便得以解決。
禰衡此刻卻是不敢休閑一日,不斷的修習讀書,那每日劇增的壓力,迫使禰衡無敢鬆懈。
禰衡正與書房內修習,大郎便小跑著進來,低聲說道:“少君,聚賢樓內出了些事端,事情棘手,卻是不知當如何處之?”,禰衡一愣,放下手中書,起身,阿苓卻是在一邊恭恭敬敬的收拾了木案,禰衡緩緩走出了書房,詢問道:“出了何事?”
“有一狂儒醉闖聚賢樓,卻是歪理駁得眾多士子啞然,看來有些能才,卻不知當何以對....”大郎低聲說道,禰衡皺起了眉頭,是來找茬或是來刷聲望?他沉住氣,揮了揮手,便朝著聚賢樓的方向趕了過去,大郎帶著禰衡快步走了過去,很快,便趕到了聚賢樓之外,韓浩正在聚賢樓外。
其麵色赤紅,卻是有些憤恨不已,見了禰衡,連忙行禮拜見,禰衡亦迴禮,有些笑著言語道:“元嗣?何事而怒?”,韓浩低頭言語道:“那腐儒欺人太甚!”
聽到韓浩此言,禰衡卻是一愣,心裏對這位狂儒的好奇便重了幾分,韓浩作為自己之左膀右臂,平日裏也算是冷靜慎重,何人竟可以言語欺之?禰衡快步走了進去,卻是見到一介白衣,坐與席中,吃著酒,朝著周圍士子們大談闊論,周圍士子皆低頭不語,禰衡緩緩來到了這白衣麵前,打量著。
而白衣也與禰衡一般,毫無忌憚之意,安然打量禰衡。
“賢不出,徒叫豎子成名!”這白衣搖著頭說道。
“賢避如鼠,救世當以豎子先,何謂以賢?”禰衡冷冷迴道。
那白衣一愣,笑了起來,繼續言語道:“不知小子幾許歲數,妄談賢德?”,禰衡搖頭言語道:“不知君之高齡?何以白衣?”,白衣便是無官無職,禰衡卻是反諷他一大把年紀無所事事,尚且不如自己一介小子。
那白衣突然正立而坐,直著腰,哪裏有半點醉意,其正了冠,言語道:“吾乃罪臣黃子琰,聞小子聰慧伶俐,早些日更見得小子之告書,特意來見,之前失禮,小子務要介意。”,說實在,小子這是父親對於子之稱唿,極為不禮,然,黃子琰乃先帝名臣黃琬,因黨錮而失官二十餘載,且不論其名望,單與禰衡之父有舊之事,便可稱禰衡為小子。
禰衡一聽,自然是詫異之極,而眾多原先頗有不遜之意的士子,卻是連忙拜道:“拜見黃公!”,其名望可見如此,禰衡並未下拜,拱手俯身道:“衡,見過黃公。”,黃琬笑了起來,自然是感受到禰衡不敬之意,卻未有怒氣,禰衡卻最是厭惡此等名士,此等名士胸有大才,卻心胸寬廣,無可激怒,也不能獲取能力,空有寶山而無有其匙,當真令禰衡厭煩。
“不知黃公臨此,失禮之處,還望公海涵,大郎!”禰衡說著,又叫道。
大郎連忙上前,禰衡言語道:“與聚賢樓內大宴,請諸君共樂之。”
“喏。”大郎點頭,立刻便開始操辦起來,禰衡坐與黃琬之側,黃琬搖頭言語道:“一介罪臣,何以至此,謝過少君美意,吾此次前來,隻為見得禰子平之子,見過了,即便離去,不必動眾。”,禰衡卻沒有言語,點著頭,黃琬從懷裏拿出一份書信,身邊隨從便立刻將書信遞送與禰衡麵前。
禰衡接過,再視,卻是暗自吃驚,此乃推薦之信,卻是黃琬寫於當今太常楊賜公,欲使得禰衡與太學,這太學,簡而言之,便是漢朝之大學,學成之後,便能拜的官職,隻是,當有孝名者方可被薦之,禰衡若是願前往雒陽,此等推薦自然輕易可得,隻是國淵以他年幼,未有此意,未想黃琬卻是為之備。
禰衡皺著眉頭,心裏想著優劣,若是太平之世,既上國學,也未有不可,撈的一官半職,倒也自在,隻是如今,且不知張角賊人何時而亂,若棄臨沂之基業而前往雒陽,歸來之時,卻是不知基業可保?如此一想,禰衡自然便不願繼而前往太學之內,因而拜手言道:“衡幼而失父,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卻是不可就此離去,還望黃公恕罪!”
這侍母之說一出,黃琬也不得再說甚麽,而士子們更是讚譽,漢以孝治天下,為阿母而棄功名之人,自然是值得讚譽,黃琬也未有怪罪,至於夜深,諸多士子離去,禰衡與黃琬秉燭而夜談。
“黃公,尚能飯否?”
禰衡突然問道。
聽到這話,黃琬一愣,微眯著眼睛,言語道:“自然,吾一日食米一鬥,肉十斤!”
這卻是效仿戰國名將廉頗,禰衡之意,便是黃琬能否有力繼續為國出力,禰衡聽聞此言,拍手大喜,又從木案之內,抽出兩份書信,交與黃琬,黃琬低頭看了過去,卻是兩份奏書。
其一,卻是奏告當今之公卿。
其曰:“小子衡,拜諸君得知,”
“早聽聞,若公卿率黨其私,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也,當今有許馘、張濟者,上欺天子,所行不軌,其所舉,皆為親信,而其罷者,為國之賢才也!..........”,這一篇奏書從頭到尾卻是將許馘、張濟罵了個遍,甚至將其比喻為國之鼴鼠,民之仇寇,黃琬大驚,為禰衡之膽色而讚歎不已。
又一篇,卻是奏高當今之太平道士張角,此份奏告卻是更為激烈!
其曰:“小子衡,當再拜諸君得知。”
“吾聽聞,賊盜張角,咒符水以療病,令病者跪拜首過,或時病愈,眾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轉相誑誘,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或棄賣財產、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萬數,郡縣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
“角誑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討,恐更騷擾,速成其患。宜切敕刺史、二千石,簡別流民,各護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後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角等陰謀益甚,四方私言,雲角等竊入京師,覘視朝政。鳥聲獸心,私共鳴唿。州郡忌諱,不欲聞之,但更相告語,莫肯公文。宜下明詔,重募角等,賞以國土,有敢迴避,與之同罪。”
看到此文,黃琬卻是險些倒地,驚唿道:“張角當真有反意??”,禰衡未有言語。
黃琬連吸了數口冷氣,言語道:“此兩篇奏文一出,所懼卻是少君之名當傳與天下,為賊寇死敵也!”,禰衡不屑的言語道:“若能為國出賊,何以懼之?”
“隻是,黃琬乃一介罪臣,何以上告天子得知?”黃琬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兩份奏書,禰衡卻是準備了許久,這兩份奏書無論成功與否,可都算得上是利器,奏書一出,禰衡相信自己之名望,定然如日中天,與青州之內,也算一時無二,這殺器,禰衡本是準備與鄭玄手中上交天子,但今日見到黃琬,又得知黃琬與楊賜關係不淺,禰衡便想以黃琬楊賜而上交天子!
“黃公可使楊賜公相助,上奏天子,而若事有難,可請雒陽曹家子操,其有大才也!”禰衡言語道。
黃琬豈有不應之理?次日,便與禰衡告別,而前往雒陽之內。
諸士子送至城外,方才告別,禰衡歸於府內。
如今縣衙之內,並無縣令壓製,並無豪強爭之,禰衡多年之謀算,也可施之也,禰衡念此,便立喚來大郎,要其重開治鐵器之事,禰家與臨沂之邊圍早已建數個工坊,其工匠皆出與禰家,也不懼事泄,便開始打造鐵甲長矛弓弩之列,若是事泄,必然是造反之罪名,但禰衡也不懼,當今臨沂,早已是禰家之天下。
韓浩帶領遊俠守衛此些工坊,以韓浩之能,無懼敗事,禰衡之心可安亦。
至於次月,整個大漢之內,卻是刮起了風暴,廟堂之內,孝廉曹操與司徒陳耽上言:“公卿所舉,率黨其私,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又出示禰衡之奏書,天子當既大怒,以許馘、張濟入牢獄,由是諸坐謠言征者,悉拜為議郎,又舉以曹操為議郎,欲拜禰家少君入太學。
國淵複職,卻不單國淵,先前諸多罷官之官吏皆為複職,而朝著罷官者,皆拜為議郎,原先被拜者,全然去職入獄!
名士們無不歡唿,而禰衡之名,由此而大振,名士們言以為國之棟梁!
大漢天下,再無不識臨沂禰衡者!
三月,司徒陳耽免。
以太常袁隗為司徒。
以太仆楊賜為太尉。
此時可不是漢初,漢家天子之威望,太宗孝文皇帝與世祖光武皇帝之時最盛,彼時,百姓心懷愛戴,縱然武帝大興兵事,光武增稅加賦,也未有群民不滿而叛,赤眉攻入長安,連挖數皇陵,卻單單對太宗孝文皇帝陵敬而遠之,其威望如此,至於如今,世家門閥之勢漸成,與地方之上,豪強之威足以抵天子之命。
在禰衡發布告書之後,三日之內,便有數十位官吏接連複職,其先拜見禰衡,隨後跟著縣丞處置事端,眾人皆為禰少君之號召而心驚不已,未想,區區一篇告書,便可引得如此之多官吏奔向而來,禰衡又與府內待了三四日,待得一切迴歸往常,禰衡方才迴了禰家府邸,而臨沂之危,便得以解決。
禰衡此刻卻是不敢休閑一日,不斷的修習讀書,那每日劇增的壓力,迫使禰衡無敢鬆懈。
禰衡正與書房內修習,大郎便小跑著進來,低聲說道:“少君,聚賢樓內出了些事端,事情棘手,卻是不知當如何處之?”,禰衡一愣,放下手中書,起身,阿苓卻是在一邊恭恭敬敬的收拾了木案,禰衡緩緩走出了書房,詢問道:“出了何事?”
“有一狂儒醉闖聚賢樓,卻是歪理駁得眾多士子啞然,看來有些能才,卻不知當何以對....”大郎低聲說道,禰衡皺起了眉頭,是來找茬或是來刷聲望?他沉住氣,揮了揮手,便朝著聚賢樓的方向趕了過去,大郎帶著禰衡快步走了過去,很快,便趕到了聚賢樓之外,韓浩正在聚賢樓外。
其麵色赤紅,卻是有些憤恨不已,見了禰衡,連忙行禮拜見,禰衡亦迴禮,有些笑著言語道:“元嗣?何事而怒?”,韓浩低頭言語道:“那腐儒欺人太甚!”
聽到韓浩此言,禰衡卻是一愣,心裏對這位狂儒的好奇便重了幾分,韓浩作為自己之左膀右臂,平日裏也算是冷靜慎重,何人竟可以言語欺之?禰衡快步走了進去,卻是見到一介白衣,坐與席中,吃著酒,朝著周圍士子們大談闊論,周圍士子皆低頭不語,禰衡緩緩來到了這白衣麵前,打量著。
而白衣也與禰衡一般,毫無忌憚之意,安然打量禰衡。
“賢不出,徒叫豎子成名!”這白衣搖著頭說道。
“賢避如鼠,救世當以豎子先,何謂以賢?”禰衡冷冷迴道。
那白衣一愣,笑了起來,繼續言語道:“不知小子幾許歲數,妄談賢德?”,禰衡搖頭言語道:“不知君之高齡?何以白衣?”,白衣便是無官無職,禰衡卻是反諷他一大把年紀無所事事,尚且不如自己一介小子。
那白衣突然正立而坐,直著腰,哪裏有半點醉意,其正了冠,言語道:“吾乃罪臣黃子琰,聞小子聰慧伶俐,早些日更見得小子之告書,特意來見,之前失禮,小子務要介意。”,說實在,小子這是父親對於子之稱唿,極為不禮,然,黃子琰乃先帝名臣黃琬,因黨錮而失官二十餘載,且不論其名望,單與禰衡之父有舊之事,便可稱禰衡為小子。
禰衡一聽,自然是詫異之極,而眾多原先頗有不遜之意的士子,卻是連忙拜道:“拜見黃公!”,其名望可見如此,禰衡並未下拜,拱手俯身道:“衡,見過黃公。”,黃琬笑了起來,自然是感受到禰衡不敬之意,卻未有怒氣,禰衡卻最是厭惡此等名士,此等名士胸有大才,卻心胸寬廣,無可激怒,也不能獲取能力,空有寶山而無有其匙,當真令禰衡厭煩。
“不知黃公臨此,失禮之處,還望公海涵,大郎!”禰衡說著,又叫道。
大郎連忙上前,禰衡言語道:“與聚賢樓內大宴,請諸君共樂之。”
“喏。”大郎點頭,立刻便開始操辦起來,禰衡坐與黃琬之側,黃琬搖頭言語道:“一介罪臣,何以至此,謝過少君美意,吾此次前來,隻為見得禰子平之子,見過了,即便離去,不必動眾。”,禰衡卻沒有言語,點著頭,黃琬從懷裏拿出一份書信,身邊隨從便立刻將書信遞送與禰衡麵前。
禰衡接過,再視,卻是暗自吃驚,此乃推薦之信,卻是黃琬寫於當今太常楊賜公,欲使得禰衡與太學,這太學,簡而言之,便是漢朝之大學,學成之後,便能拜的官職,隻是,當有孝名者方可被薦之,禰衡若是願前往雒陽,此等推薦自然輕易可得,隻是國淵以他年幼,未有此意,未想黃琬卻是為之備。
禰衡皺著眉頭,心裏想著優劣,若是太平之世,既上國學,也未有不可,撈的一官半職,倒也自在,隻是如今,且不知張角賊人何時而亂,若棄臨沂之基業而前往雒陽,歸來之時,卻是不知基業可保?如此一想,禰衡自然便不願繼而前往太學之內,因而拜手言道:“衡幼而失父,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卻是不可就此離去,還望黃公恕罪!”
這侍母之說一出,黃琬也不得再說甚麽,而士子們更是讚譽,漢以孝治天下,為阿母而棄功名之人,自然是值得讚譽,黃琬也未有怪罪,至於夜深,諸多士子離去,禰衡與黃琬秉燭而夜談。
“黃公,尚能飯否?”
禰衡突然問道。
聽到這話,黃琬一愣,微眯著眼睛,言語道:“自然,吾一日食米一鬥,肉十斤!”
這卻是效仿戰國名將廉頗,禰衡之意,便是黃琬能否有力繼續為國出力,禰衡聽聞此言,拍手大喜,又從木案之內,抽出兩份書信,交與黃琬,黃琬低頭看了過去,卻是兩份奏書。
其一,卻是奏告當今之公卿。
其曰:“小子衡,拜諸君得知,”
“早聽聞,若公卿率黨其私,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也,當今有許馘、張濟者,上欺天子,所行不軌,其所舉,皆為親信,而其罷者,為國之賢才也!..........”,這一篇奏書從頭到尾卻是將許馘、張濟罵了個遍,甚至將其比喻為國之鼴鼠,民之仇寇,黃琬大驚,為禰衡之膽色而讚歎不已。
又一篇,卻是奏高當今之太平道士張角,此份奏告卻是更為激烈!
其曰:“小子衡,當再拜諸君得知。”
“吾聽聞,賊盜張角,咒符水以療病,令病者跪拜首過,或時病愈,眾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轉相誑誘,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或棄賣財產、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萬數,郡縣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
“角誑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討,恐更騷擾,速成其患。宜切敕刺史、二千石,簡別流民,各護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後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角等陰謀益甚,四方私言,雲角等竊入京師,覘視朝政。鳥聲獸心,私共鳴唿。州郡忌諱,不欲聞之,但更相告語,莫肯公文。宜下明詔,重募角等,賞以國土,有敢迴避,與之同罪。”
看到此文,黃琬卻是險些倒地,驚唿道:“張角當真有反意??”,禰衡未有言語。
黃琬連吸了數口冷氣,言語道:“此兩篇奏文一出,所懼卻是少君之名當傳與天下,為賊寇死敵也!”,禰衡不屑的言語道:“若能為國出賊,何以懼之?”
“隻是,黃琬乃一介罪臣,何以上告天子得知?”黃琬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兩份奏書,禰衡卻是準備了許久,這兩份奏書無論成功與否,可都算得上是利器,奏書一出,禰衡相信自己之名望,定然如日中天,與青州之內,也算一時無二,這殺器,禰衡本是準備與鄭玄手中上交天子,但今日見到黃琬,又得知黃琬與楊賜關係不淺,禰衡便想以黃琬楊賜而上交天子!
“黃公可使楊賜公相助,上奏天子,而若事有難,可請雒陽曹家子操,其有大才也!”禰衡言語道。
黃琬豈有不應之理?次日,便與禰衡告別,而前往雒陽之內。
諸士子送至城外,方才告別,禰衡歸於府內。
如今縣衙之內,並無縣令壓製,並無豪強爭之,禰衡多年之謀算,也可施之也,禰衡念此,便立喚來大郎,要其重開治鐵器之事,禰家與臨沂之邊圍早已建數個工坊,其工匠皆出與禰家,也不懼事泄,便開始打造鐵甲長矛弓弩之列,若是事泄,必然是造反之罪名,但禰衡也不懼,當今臨沂,早已是禰家之天下。
韓浩帶領遊俠守衛此些工坊,以韓浩之能,無懼敗事,禰衡之心可安亦。
至於次月,整個大漢之內,卻是刮起了風暴,廟堂之內,孝廉曹操與司徒陳耽上言:“公卿所舉,率黨其私,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又出示禰衡之奏書,天子當既大怒,以許馘、張濟入牢獄,由是諸坐謠言征者,悉拜為議郎,又舉以曹操為議郎,欲拜禰家少君入太學。
國淵複職,卻不單國淵,先前諸多罷官之官吏皆為複職,而朝著罷官者,皆拜為議郎,原先被拜者,全然去職入獄!
名士們無不歡唿,而禰衡之名,由此而大振,名士們言以為國之棟梁!
大漢天下,再無不識臨沂禰衡者!
三月,司徒陳耽免。
以太常袁隗為司徒。
以太仆楊賜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