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此處,葉天澤便激動了起來。
妖族在禦龍城的那一戰,並非是真正的敗仗,妖族真正敗於人族之手,是在後世人族東境的四方城之戰。
這一戰,妖族不再隱藏,聚集了數千萬大軍,與人族決戰於後世東境四方城區域。
僅憑借人族一族的力量,自然是幹不過妖族的,這一戰,妖族從不周山,抽調了將近一半的精銳加入。
葉天澤記得,當時人族雖然在妖族境內打開了局麵,但要麵對整個妖族,還是非常困難的。
四方城之戰,葉天澤連橫合縱,將巫族、神族、修羅族,都拉了進來。
以巫族為首的異族,不但在不周山牽製住了妖族最強的那股力量,讓妖族不敢抽調太多的力量迴防族內,同樣也從各自族內,抽調了精銳,加入到戰場中。
對人族的物資支持,更是源源不斷,也正是因為這一戰,原本還有再爭霸主之位的妖族,進入了真正的衰落期。
這一戰,人族打的極為精彩,但如果沒有異族的幫助,還沒有立族的人族,就想打贏這一戰,幾乎是不可能的。
也就在這一戰結束後,妖族開始轉進攻為防禦,切割了大部分的地盤,讓給了人族。
這個戰略,便是申州想出來的,而人族也沒有進一步的進攻妖族,而是吞下了妖族割下的地盤,開始休養生息。
直到人族開始進軍不周山,以巫族為首的三族,這才反應過來,這個被他們一手扶持起來的“畜類”族群,似乎已經有了一些威脅。
不過,在人族立族之前,三族並沒有對人族動手,巫族幾乎與人族的領地不接壤,修羅族和妖族與人族的領地是接壤的,可申州的戰略意圖很清晰。
如果現在妖族再跟人族硬抗,麵對局麵依然是三族扶持人族。
所以申州不但沒有跟人族決戰,反倒是跟人族講和,雙反簽訂了協議,妖族承認人族的地位。
有了妖族這位前霸主的協議,三族這才感覺到了威脅。
但那時候,神族內部正在進行整合,暗裔神族與光明神族的較量,越演越烈,根本管不到人族這邊。
以神族內部對人族的態度,依舊是充滿鄙夷和輕視,無論是禦龍城之戰,還是後來的四方城之戰。
三族都出了不少的力氣,他們也都知道,如果沒有他們的出手,這些他們眼中的“畜類”根本就不可能成氣。
在三族內,眨眼間便可人族的意識,占據了主流,而妖族才是最大的威脅。
所以,哪怕妖族承認了人族的地盤和地位,並且與人族講和,三族也並沒有真正對人族抱有太大的敵意。
依然支援人族大量的資源與功法,甚至幫助人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煉器煉丹體係。
直到後來,葉天澤覺得實際成熟,開始進軍不周山,三族這才反應了過來。
在三族看來,你一群我們扶持起來的“畜類”,怎敢染指不周山這等聖地?
可是,神族在內鬥,巫族目光隻盯著妖族,妖族這邊,申州已經打算龜縮到底。
他知道妖族現在稍有異動,就會引來三族圍攻,到那時候又得給人族去幹架,得不償失。
所以,妖族在人族進軍不周山時,不但沒有阻攔,甚至把不周山的地盤,撤掉了一些,這就是後來的白虎城。
唯一抗衡人族的,便隻有修羅族而已!
修羅族可沒有妖族這麽好說話,修羅族調集了五百萬精銳,其中在不周山的一百萬,對人族領地接壤的,將近四百萬。
各族都在坐山觀虎鬥,可是,修羅族的統帥得到的命令去是,要給這些“畜類”一些教訓,不能把他們全滅了。
這也是來自巫族霸主的直接命令,因為巫族還需要靠人族,繼續惡心妖族。
所以,這一戰並非是修羅族不強,而是統帥根本放不開手腳。
修羅族更沒想到的是,人族在休養了近百年後,迸發出的力量,遠超過他們的想象。
七大軍團,七位大帝進入不周山,那時候不周山,還沒有誅天大陣。
這一戰,震動了整個洪荒,修羅族敗了,人族在不周山,擊潰修羅族百萬精銳,在外界的領地裏,殺的修羅族四百萬大軍,片甲不留。
這一戰,被稱之為人族的第一次立族之戰,此戰之後,白虎城建立,人族拿到了不周山的地盤。
有妖族的此前的背書,人族立族的氣運,已經開始積累。
直到這個時候,三族才反應了過來,他們培養出來惡心妖族的畜類,真的有了立一族的實力。
而且,他們感應到了氣運開始傾斜,天下氣運一石,巫族霸主占三鬥半!
妖族兩鬥半。
其餘兩族,各占兩鬥,而妖族是被人族分去了這麽大的地盤,依然還有兩鬥半氣運。
可見此前人族沒出現時,妖族的氣運,有多麽強盛,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可人族進入不周山,便有了半鬥的氣運,這半鬥氣運自何而來?自然是從妖族手中分來的。
彼時妖族還不止兩鬥半氣運,至少還有三鬥氣運,在人族崛起的時候,妖族實力不斷削弱,這一鬥,分到了三族。
巫族得到的自然最多。
但妖族分出來的氣運,幾乎是主動退讓的,所以人族一下,就占據了不少,加上修羅族大敗,人族又從修羅族那裏,把修羅族從妖族身上弄來的氣運奪來,便有了半鬥氣運。
三族感覺到氣運的流逝,這才明白妖族搞的什麽鬼,為什麽會卑躬屈膝的跟人族簽訂協議與人族講和。
現在他們明白了,妖族這意思是,我得不到的,你們也別想得到。
所以,這半鬥的氣運,幹脆就送給了人族,你們不是要拿人族惡心我嗎?好啊,那我也扶持一下人族。
即便到此時,申州也不覺得實際成熟,因為他要做的,不僅僅隻是利用人族反著惡心三族。
他要做的是,打破眼前的格局,將把妖族拉下霸主地位的巫族,也給拉下馬。
如此,妖族從中獲益,或許還能夠重迴霸主地位!
事實上,申州的做法,幾乎是當時的最優解,如果妖族不退讓,三族便會死保人族,繼續進攻妖族。
而妖族如果不承認人族,那人族也隻能幫著三族,先滅了妖族。
申州看似破罐子破摔,把整個洪荒攪成了一灘渾水,可實際上,卻是要做那個渾水摸魚的人。
隻是申州沒想到,人族會越來越強,在三族開始威脅到人族的時候,妖族幫助人族更多。
妖族在禦龍城的那一戰,並非是真正的敗仗,妖族真正敗於人族之手,是在後世人族東境的四方城之戰。
這一戰,妖族不再隱藏,聚集了數千萬大軍,與人族決戰於後世東境四方城區域。
僅憑借人族一族的力量,自然是幹不過妖族的,這一戰,妖族從不周山,抽調了將近一半的精銳加入。
葉天澤記得,當時人族雖然在妖族境內打開了局麵,但要麵對整個妖族,還是非常困難的。
四方城之戰,葉天澤連橫合縱,將巫族、神族、修羅族,都拉了進來。
以巫族為首的異族,不但在不周山牽製住了妖族最強的那股力量,讓妖族不敢抽調太多的力量迴防族內,同樣也從各自族內,抽調了精銳,加入到戰場中。
對人族的物資支持,更是源源不斷,也正是因為這一戰,原本還有再爭霸主之位的妖族,進入了真正的衰落期。
這一戰,人族打的極為精彩,但如果沒有異族的幫助,還沒有立族的人族,就想打贏這一戰,幾乎是不可能的。
也就在這一戰結束後,妖族開始轉進攻為防禦,切割了大部分的地盤,讓給了人族。
這個戰略,便是申州想出來的,而人族也沒有進一步的進攻妖族,而是吞下了妖族割下的地盤,開始休養生息。
直到人族開始進軍不周山,以巫族為首的三族,這才反應過來,這個被他們一手扶持起來的“畜類”族群,似乎已經有了一些威脅。
不過,在人族立族之前,三族並沒有對人族動手,巫族幾乎與人族的領地不接壤,修羅族和妖族與人族的領地是接壤的,可申州的戰略意圖很清晰。
如果現在妖族再跟人族硬抗,麵對局麵依然是三族扶持人族。
所以申州不但沒有跟人族決戰,反倒是跟人族講和,雙反簽訂了協議,妖族承認人族的地位。
有了妖族這位前霸主的協議,三族這才感覺到了威脅。
但那時候,神族內部正在進行整合,暗裔神族與光明神族的較量,越演越烈,根本管不到人族這邊。
以神族內部對人族的態度,依舊是充滿鄙夷和輕視,無論是禦龍城之戰,還是後來的四方城之戰。
三族都出了不少的力氣,他們也都知道,如果沒有他們的出手,這些他們眼中的“畜類”根本就不可能成氣。
在三族內,眨眼間便可人族的意識,占據了主流,而妖族才是最大的威脅。
所以,哪怕妖族承認了人族的地盤和地位,並且與人族講和,三族也並沒有真正對人族抱有太大的敵意。
依然支援人族大量的資源與功法,甚至幫助人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煉器煉丹體係。
直到後來,葉天澤覺得實際成熟,開始進軍不周山,三族這才反應了過來。
在三族看來,你一群我們扶持起來的“畜類”,怎敢染指不周山這等聖地?
可是,神族在內鬥,巫族目光隻盯著妖族,妖族這邊,申州已經打算龜縮到底。
他知道妖族現在稍有異動,就會引來三族圍攻,到那時候又得給人族去幹架,得不償失。
所以,妖族在人族進軍不周山時,不但沒有阻攔,甚至把不周山的地盤,撤掉了一些,這就是後來的白虎城。
唯一抗衡人族的,便隻有修羅族而已!
修羅族可沒有妖族這麽好說話,修羅族調集了五百萬精銳,其中在不周山的一百萬,對人族領地接壤的,將近四百萬。
各族都在坐山觀虎鬥,可是,修羅族的統帥得到的命令去是,要給這些“畜類”一些教訓,不能把他們全滅了。
這也是來自巫族霸主的直接命令,因為巫族還需要靠人族,繼續惡心妖族。
所以,這一戰並非是修羅族不強,而是統帥根本放不開手腳。
修羅族更沒想到的是,人族在休養了近百年後,迸發出的力量,遠超過他們的想象。
七大軍團,七位大帝進入不周山,那時候不周山,還沒有誅天大陣。
這一戰,震動了整個洪荒,修羅族敗了,人族在不周山,擊潰修羅族百萬精銳,在外界的領地裏,殺的修羅族四百萬大軍,片甲不留。
這一戰,被稱之為人族的第一次立族之戰,此戰之後,白虎城建立,人族拿到了不周山的地盤。
有妖族的此前的背書,人族立族的氣運,已經開始積累。
直到這個時候,三族才反應了過來,他們培養出來惡心妖族的畜類,真的有了立一族的實力。
而且,他們感應到了氣運開始傾斜,天下氣運一石,巫族霸主占三鬥半!
妖族兩鬥半。
其餘兩族,各占兩鬥,而妖族是被人族分去了這麽大的地盤,依然還有兩鬥半氣運。
可見此前人族沒出現時,妖族的氣運,有多麽強盛,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可人族進入不周山,便有了半鬥的氣運,這半鬥氣運自何而來?自然是從妖族手中分來的。
彼時妖族還不止兩鬥半氣運,至少還有三鬥氣運,在人族崛起的時候,妖族實力不斷削弱,這一鬥,分到了三族。
巫族得到的自然最多。
但妖族分出來的氣運,幾乎是主動退讓的,所以人族一下,就占據了不少,加上修羅族大敗,人族又從修羅族那裏,把修羅族從妖族身上弄來的氣運奪來,便有了半鬥氣運。
三族感覺到氣運的流逝,這才明白妖族搞的什麽鬼,為什麽會卑躬屈膝的跟人族簽訂協議與人族講和。
現在他們明白了,妖族這意思是,我得不到的,你們也別想得到。
所以,這半鬥的氣運,幹脆就送給了人族,你們不是要拿人族惡心我嗎?好啊,那我也扶持一下人族。
即便到此時,申州也不覺得實際成熟,因為他要做的,不僅僅隻是利用人族反著惡心三族。
他要做的是,打破眼前的格局,將把妖族拉下霸主地位的巫族,也給拉下馬。
如此,妖族從中獲益,或許還能夠重迴霸主地位!
事實上,申州的做法,幾乎是當時的最優解,如果妖族不退讓,三族便會死保人族,繼續進攻妖族。
而妖族如果不承認人族,那人族也隻能幫著三族,先滅了妖族。
申州看似破罐子破摔,把整個洪荒攪成了一灘渾水,可實際上,卻是要做那個渾水摸魚的人。
隻是申州沒想到,人族會越來越強,在三族開始威脅到人族的時候,妖族幫助人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