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柳妃的身世就是一個在戰亂中失去家人的小寡婦,這個身份喚起了皇帝的同情心,皇帝有心想照顧她幾分。
柳氏這些年的功夫不是白修的,很快就弄得皇帝位她神魂顛倒。
柳氏沒有什麽家室,背景也很幹淨,太醫給柳氏把脈,結果是柳氏生過一個孩子,之後傷了身子,這輩子都不會再有孩子了。
皇帝更加憐惜她,在皇帝眼裏,柳氏就是個可憐的女人,戰火中流離失所,傷了身子。
柳氏沒有什麽背景,不存在因為她得寵,某個家族或者勢力會迅速崛起,打破朝堂的平衡,柳氏又不能再有孩子,所以柳氏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孩子,而去打殺皇帝所看好的三皇子。因此皇帝對她沒設什麽防,很快就封了她柳妃,不過一兩年的時間,甚至封了她柳貴妃。
五皇子與大皇子爭奪皇位的時候,四皇子一直認真的旁觀著。
混亂中,竟然讓他知道很多原本不知道的東西。
大皇子竟然是柳貴妃與騰人的孩子。
皇上竟然親手將皇位給了騰人。
五皇子下落不明,二皇子還是那副病病殃殃的模樣,三皇子又封了權王。
若是將皇位從大皇子那裏奪迴來,那麽眼下繼承皇位的人選,貌似也隻有他四皇子了。
不過四皇子現在卻並沒有感到高興。
他自知,自己不是當皇帝的那塊料,眼下,最要緊的就是將消息告訴權王,隻有權王還能和大皇子搏一搏,將來權王當了皇子,他四皇子也差不到哪裏去,但是他們鄒家的江山,絕不能落到騰人的手裏。
四皇子想到這些,就從皇子府的密道裏,悄悄出了皇城。
他記得權王和他說過,往後若是有什麽難處,就去城外的一個歇腳差鋪子找掌櫃的,那掌櫃的會給他傳信的。
四皇子連夜摸~到了那個歇腳鋪子,“你家掌櫃的何在?”
“我就是,請問客官是歇腳還是喝茶?”
四皇子悄聲說:“來壺龍井碧螺春!”
掌櫃的輕聲問:“到底是龍井還是碧螺春?”
四皇子說:“龍井碧螺春!”
掌櫃的又問,“那龍井幾兩,碧螺春幾兩!”
四皇子說,“兩份碧螺春那麽多龍井,一半龍井那麽多碧螺春!”
掌櫃的點點頭,“您跟我來!”
說著就帶著四皇子往棚子後麵走去,掌櫃的拉開自己的房門,親了四皇子進門,四下看了,發現沒有別人,就關上了門,“您可是四皇子殿下?”
四皇子點頭,是的,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訴權王,你們這裏是怎麽送信?是口信還是我寫下來?
掌櫃的說:“四殿下,您來得正好,王爺前兩日剛到,您可以直接和他說!”
四皇子驚訝,“王爺來京城了?騰人不是正在打郾城了,王爺來京城了,郾城怎麽辦?”
掌櫃的說:“郾城的戰事,並沒有京城裏傳言的那邊嚴峻,不過是大皇子他們不讓權王迴京的借口而已。”
掌櫃的說著,就搬開了他屋裏那個大衣櫃,在地上摸索了一番,衣櫃後麵的那塊牆麵竟然打開了,四皇子知道,那應該就是和他府裏一樣的密道。
掌櫃的說,“四殿下,有什麽話,您親自和王爺去說吧!”
四皇子點點頭,拿了掌櫃的給的火把,就進了密道裏麵。
穿過長長的密道,終於到了盡頭,密道的出口處,有幾個親兵把手,“來著何人?”
四皇子老實的迴答,“我是四皇子,我有要事見權王。”
親兵放了四皇子出來,確認是四皇子,這才跟他見禮,“四殿下,剛才多有得罪,還望包涵。”
四皇子不在意的揮揮手,“趕緊帶我去見王爺。”
親兵立馬帶著四皇子,穿過了幾處叢林,來到一個鄉下莊園的外麵,和門口的人說了什麽,那人看了眼四皇子,就帶著他去見權王了。
四皇子見到權王的時候,差點沒哭出來,他這些天受到太多的驚嚇了,“三皇兄!”
權王見到四皇子也很意外,“你怎麽出來了?這幾日,我想盡辦法,都無法與城內取得聯係,你竟然還能出城?你有密道?”
四皇子點頭,將他府裏的密道的事情告訴了權王,又鄭重的對權王說道:“三皇兄,大事不妙了,你可知道大皇子是什麽人?”
權王挑眉,“你也知道了?”
四皇子意外,“什麽叫我也知道了,這些天,他們忙著各種爭鬥,互相對付,我無權無勢,也錢沒兵的,倒是沒人注意,正是如此,我才發現了個天大的秘密,難道三皇兄也知道大皇子是騰人的事情了?”
權王點頭,“是的,他不僅是騰人,還是滕王的孩子!”
四皇也點頭,說:“是的,剛知道的時候我也不相信,三皇兄,可是,這些天,我已經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度理清楚了。”
說著,便將柳貴妃和滕王的往事,以及如妃當年是怎麽在得知大皇子快不行的時候,以祈福的名義,到廟裏,將騰人的孩子換了過來的事情一一說了明白。
說完,四皇子擔憂的看著權王,說到“三皇兄,天耀的天下,不能這麽白白讓滕人占了呀!”
權王緊皺著眉頭,“我明白!”
四皇子又問,“三皇兄,阿昌公公可有去西北找你?”
權王有些不明所以,“阿昌公公,沒有啊,怎麽了?”
四皇子說:“三皇兄,你可知道,大皇子為何有遺詔,卻遲遲不登基?”
權王搖頭,“我現在根本沒辦法知道城內的消息。”
四皇子說:“因為傳國玉璽不見了,阿昌公公也不見了,父皇生前最看好的太子人選其實是三皇兄的,若不是三皇兄那次傷了臉和腿腳,三皇兄早就是太子了。所以我想著,阿昌公公是不是受了父皇的命,將玉璽給你送過去了?”
權王不太相信,“把玉璽給我?我又不是皇帝,玉璽給我~幹嘛?再說,大皇子手裏的遺詔不可能是假的,父皇設計將五弟趕下那個位子,放眼皇宮,在不知道大皇子的身份的情況下,的確是大皇子最適合繼承皇位。所以我覺得詔書是真的,既然皇位繼承人是父皇選定的,那玉璽給我何用?”
(未完待續。)
柳妃的身世就是一個在戰亂中失去家人的小寡婦,這個身份喚起了皇帝的同情心,皇帝有心想照顧她幾分。
柳氏這些年的功夫不是白修的,很快就弄得皇帝位她神魂顛倒。
柳氏沒有什麽家室,背景也很幹淨,太醫給柳氏把脈,結果是柳氏生過一個孩子,之後傷了身子,這輩子都不會再有孩子了。
皇帝更加憐惜她,在皇帝眼裏,柳氏就是個可憐的女人,戰火中流離失所,傷了身子。
柳氏沒有什麽背景,不存在因為她得寵,某個家族或者勢力會迅速崛起,打破朝堂的平衡,柳氏又不能再有孩子,所以柳氏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孩子,而去打殺皇帝所看好的三皇子。因此皇帝對她沒設什麽防,很快就封了她柳妃,不過一兩年的時間,甚至封了她柳貴妃。
五皇子與大皇子爭奪皇位的時候,四皇子一直認真的旁觀著。
混亂中,竟然讓他知道很多原本不知道的東西。
大皇子竟然是柳貴妃與騰人的孩子。
皇上竟然親手將皇位給了騰人。
五皇子下落不明,二皇子還是那副病病殃殃的模樣,三皇子又封了權王。
若是將皇位從大皇子那裏奪迴來,那麽眼下繼承皇位的人選,貌似也隻有他四皇子了。
不過四皇子現在卻並沒有感到高興。
他自知,自己不是當皇帝的那塊料,眼下,最要緊的就是將消息告訴權王,隻有權王還能和大皇子搏一搏,將來權王當了皇子,他四皇子也差不到哪裏去,但是他們鄒家的江山,絕不能落到騰人的手裏。
四皇子想到這些,就從皇子府的密道裏,悄悄出了皇城。
他記得權王和他說過,往後若是有什麽難處,就去城外的一個歇腳差鋪子找掌櫃的,那掌櫃的會給他傳信的。
四皇子連夜摸~到了那個歇腳鋪子,“你家掌櫃的何在?”
“我就是,請問客官是歇腳還是喝茶?”
四皇子悄聲說:“來壺龍井碧螺春!”
掌櫃的輕聲問:“到底是龍井還是碧螺春?”
四皇子說:“龍井碧螺春!”
掌櫃的又問,“那龍井幾兩,碧螺春幾兩!”
四皇子說,“兩份碧螺春那麽多龍井,一半龍井那麽多碧螺春!”
掌櫃的點點頭,“您跟我來!”
說著就帶著四皇子往棚子後麵走去,掌櫃的拉開自己的房門,親了四皇子進門,四下看了,發現沒有別人,就關上了門,“您可是四皇子殿下?”
四皇子點頭,是的,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訴權王,你們這裏是怎麽送信?是口信還是我寫下來?
掌櫃的說:“四殿下,您來得正好,王爺前兩日剛到,您可以直接和他說!”
四皇子驚訝,“王爺來京城了?騰人不是正在打郾城了,王爺來京城了,郾城怎麽辦?”
掌櫃的說:“郾城的戰事,並沒有京城裏傳言的那邊嚴峻,不過是大皇子他們不讓權王迴京的借口而已。”
掌櫃的說著,就搬開了他屋裏那個大衣櫃,在地上摸索了一番,衣櫃後麵的那塊牆麵竟然打開了,四皇子知道,那應該就是和他府裏一樣的密道。
掌櫃的說,“四殿下,有什麽話,您親自和王爺去說吧!”
四皇子點點頭,拿了掌櫃的給的火把,就進了密道裏麵。
穿過長長的密道,終於到了盡頭,密道的出口處,有幾個親兵把手,“來著何人?”
四皇子老實的迴答,“我是四皇子,我有要事見權王。”
親兵放了四皇子出來,確認是四皇子,這才跟他見禮,“四殿下,剛才多有得罪,還望包涵。”
四皇子不在意的揮揮手,“趕緊帶我去見王爺。”
親兵立馬帶著四皇子,穿過了幾處叢林,來到一個鄉下莊園的外麵,和門口的人說了什麽,那人看了眼四皇子,就帶著他去見權王了。
四皇子見到權王的時候,差點沒哭出來,他這些天受到太多的驚嚇了,“三皇兄!”
權王見到四皇子也很意外,“你怎麽出來了?這幾日,我想盡辦法,都無法與城內取得聯係,你竟然還能出城?你有密道?”
四皇子點頭,將他府裏的密道的事情告訴了權王,又鄭重的對權王說道:“三皇兄,大事不妙了,你可知道大皇子是什麽人?”
權王挑眉,“你也知道了?”
四皇子意外,“什麽叫我也知道了,這些天,他們忙著各種爭鬥,互相對付,我無權無勢,也錢沒兵的,倒是沒人注意,正是如此,我才發現了個天大的秘密,難道三皇兄也知道大皇子是騰人的事情了?”
權王點頭,“是的,他不僅是騰人,還是滕王的孩子!”
四皇也點頭,說:“是的,剛知道的時候我也不相信,三皇兄,可是,這些天,我已經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度理清楚了。”
說著,便將柳貴妃和滕王的往事,以及如妃當年是怎麽在得知大皇子快不行的時候,以祈福的名義,到廟裏,將騰人的孩子換了過來的事情一一說了明白。
說完,四皇子擔憂的看著權王,說到“三皇兄,天耀的天下,不能這麽白白讓滕人占了呀!”
權王緊皺著眉頭,“我明白!”
四皇子又問,“三皇兄,阿昌公公可有去西北找你?”
權王有些不明所以,“阿昌公公,沒有啊,怎麽了?”
四皇子說:“三皇兄,你可知道,大皇子為何有遺詔,卻遲遲不登基?”
權王搖頭,“我現在根本沒辦法知道城內的消息。”
四皇子說:“因為傳國玉璽不見了,阿昌公公也不見了,父皇生前最看好的太子人選其實是三皇兄的,若不是三皇兄那次傷了臉和腿腳,三皇兄早就是太子了。所以我想著,阿昌公公是不是受了父皇的命,將玉璽給你送過去了?”
權王不太相信,“把玉璽給我?我又不是皇帝,玉璽給我~幹嘛?再說,大皇子手裏的遺詔不可能是假的,父皇設計將五弟趕下那個位子,放眼皇宮,在不知道大皇子的身份的情況下,的確是大皇子最適合繼承皇位。所以我覺得詔書是真的,既然皇位繼承人是父皇選定的,那玉璽給我何用?”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