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華島的建奴中央大帳中,大明欽封誠國公,九邊總製李沐站在皇太極的屍首前,默默的發著呆。


    後據史官記載,崇禎六年四月十七日,誠國公李沐率軍困偽帝於覺華,另召水師戰船四百餘,以重炮擊之,複五日,奴殘兵一萬三千餘眾皆降,偽帝皇太極自戕而亡,謀士範文程隨後自盡,王師大勝,京師傳捷而天下知。


    當然此時的李沐,還是有些如夢如幻的不真實感,皇太極一死,縱然沈陽還留守有九貝勒巴布泰,十二貝勒巴布海,但是建奴菁華主力已經幾乎全滅,八旗主力剩不到六七千人,而且基本被打寒了心,無力再對大明構成威脅。


    自此,李沐曆經十二年的浴血奮戰,曆經無數政治和軍事鬥爭,終於將滿清帝國掃盡曆史的垃圾堆,無論大明國怍還有幾何,但是後世那些批量生產的清宮劇怕是要另尋題材了。


    “督師,建奴蠻子中,皇太極的近衛士卒說,這小子自裁之前,留了一個木匣子給您。”李沐正發著呆,親兵隊長李自成就從一邊小聲打擾了一下,然後恭恭敬敬的遞上一個精致的木頭匣子。


    “啊?給我的?”李沐正愣著神,冷不防被李自成嚇了一大跳,好半天才迴過神來,將木匣子接過了,打開一看,之間裏麵有兩張上好的,潔白的涇縣生宣,李沐將紙打開一看,上麵的開頭清楚的寫著:“吾婿親啟”。


    李沐狐疑的看著上麵那蒼勁有力的字,似乎都不太相信這是傳說中的大清太宗皇帝皇太極親筆所書。


    “好叫爾知,寧遠之屠,非朕所為,其有晦暗,難複多言,不知敵蹤,宜當小心。”這句話倒是真像嶽父的口氣,隻是不知道皇太極為何臨死前突然發了善心要和他說這個?


    往下一看,李沐心中這才似有明悟,“若菡獨女,虧欠實多,爾當善加相待,夫妻和睦,勿失我望。另請轉達於吾女一言,朕終一生,傾力於權位,薄涼乎親情,確有負於她,亦有負於鈕鈷祿氏(這位是額亦都的女兒,皇太極的第一位正福晉,不是甄嬛),朕雖有苦衷,但絕無悔意,往後歲月,望自好自為之,多加珍重。父皇太極於崇德元年四月”,後麵蓋有皇太極的玉璽,按理說用於家書是不合製的,可想必是其他印章早已在戰亂中失落,很難還有選擇罷。


    這封簡短的絕筆,倒是沒有再說家國大事,一是提醒李沐小心那躲在暗處的對手,二是對心愛的小女兒表達歉意,皇權威儀,已作鏡花水月,皇太極身為滿人,一生戎馬,雄才大略,站在滿清帝國的一邊來看,不失為一代雄主,英豪之士,如今人死如燈滅,該散的也都散了。李沐當下,也開始將目光轉到那個至今不知身份的對手身上。。。


    隨後,李沐派兵揮師北上,至五月初三攻遼陽,五月初九收複沈陽,五月十七日攻下撫順。雖然九貝勒巴布泰和十二貝勒巴布海依舊率領少量殘軍堅持和明軍作戰,但是最終難以改變大局,且不說李大公子手上還有十幾萬精兵,就算李沐未遣重兵,建奴士卒還有沒有反擊的膽量也很難說。直至五月底,整個建奴帝國基本崩潰,投降者無算。


    隨後,李沐遣鼇拜為滿洲撫民使,遣吳襄為遼東安民使,對建奴降者按官位品級編輯造冊,所有有軍功,軍籍,官位在身者,隨同名冊押往寧遠等候朝廷處置的旨意。其餘百姓實行滿漢隔離,漢人百姓可繼續留在當地生活。所有滿人之中,青壯年將被按組編成三百個開墾團,由大明軍隊押送前往河套築城開墾,其餘年幼者和婦女將前往山西,陝西諸省分散落戶,幫助李沐繼續加強推廣和種植土豆的計劃,這一過程都是李沐依靠軍隊和武力強行完成的,沒有什麽人道不人道,願意不願意這一說,至於其中是否有將家人強行分開的人倫悲劇李大公子也並不關心,這些強盜南下劫掠屠殺大明百姓的時候,製造的人倫悲劇更是數不勝數,留著他們一條命在李沐的眼中已是極大的人道安慰了。


    此一戰,從四月初至五月末,共殲滅八旗精銳六萬七千餘人,留守遼東的建奴兩位貝勒爺,巴布海和巴布泰也在戰場上陣亡,殲滅漢軍兩萬五千餘人。漢軍之所以損失較少,還是因為投降者眾,僅遼東諸城就有俘虜七萬餘眾,這些人幾乎毫不抵抗,看到明軍就直接放下武器投降。明軍也按照李沐的指示,對其中從賊南征有大惡者予以嚴懲。李大公子無論前世今生,都對漢奸之恨猶勝於敵軍本身,故而特別頒布了舉報減刑政策,隻要檢舉他人南下之罪行就可以減輕自己的罪行。


    在囚徒困境的感染下,超過三萬沾滿同胞鮮血的漢軍被斬首,另有一萬六千人因罪不至死同樣被發往河套築城,其餘人等南遷至山東為軍卒以補充山東軍如今極度短缺的優質兵員。


    兩個月的時間,十六萬建奴軍隊全部覆滅,沈陽,遼陽,鐵嶺,撫順等遼東主要大城市被收複,剛剛建立還不到四個月的清帝國徹底宣告滅亡。


    當然,對於建奴最終覆滅的下場,李沐本人倒是沒有多麽意外。李沐所組建的明軍,無論從武器裝備,戰術思想,軍事紀律,指揮體係上都已經類似於近代軍隊,根本就不是還處於奴隸製體係下的建奴可以想象的。從一開始的守城戰到後來公然在平原上和建奴對壘,最後主動對其發起進攻,代表的不僅是建奴的滅亡,更是隨著火器的出現,屬於遊牧民族的時代正在逐漸走向沒落。


    按理來說,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建奴在李沐的設想中根本就活不到崇禎六年。隻是因為李沐自己的私心,為了在遼東留下一個隱患讓朝廷不會草率的對自己下手。故而自離開遼東以後,李沐就刻意削弱了錦州鎮的實力,並且在知道袁崇煥是什麽人的情況下坐視遼鎮壯大。當然,唯一的意外,就是致使錦鎮大敗,總督熊廷弼陣亡這件事,超出了李沐的計劃。


    時至今日,李沐已是欽封國公,大明第一封疆重臣,曆任督撫遼東,東南六省,山東,宣大,陝西,河南,湖廣,四川,不客氣的說,李沐本人對朝廷的威脅,已經勝過那些尚在苟延殘喘的外敵。就算李沐本身想要做治世忠臣,崇禎皇帝也不一定會給他這個機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侯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雲二十一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雲二十一日並收藏一品侯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