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次日,華亭縣衙才派人來詢問董其昌的家世,董其昌沒有敢道出實情,謊稱自己是歸安戶籍,於是被華亭縣送到了歸安的一處客棧待了幾天,才戰戰兢兢的請求麵見鬆江知府。
董府被毀,南京刑部衙門震怒,堂堂帝師,乞休賦閑在家,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遭此毒手。於是,南京刑部下令鬆江府徹查有關人等,報請上裁,對於首犯和領頭之人,嚴懲不貸。
但是事情報到了北京,卻不像董其昌想象中那樣,朝廷下達詔書申飭地方官,然後嚴懲首惡,而是推脫了很久,才答應鬆江府抓了五個在衝擊董府時有奸淫行為的地痞,判斬首示眾。其他眾士子民眾,都沒有提及。
據說是鬆江府查來查去,查到了錦衣衛和鎮守大太監劉喜的身上,案子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董其昌在鬆江稱霸多年,第一次嚐到了牙打落了自個兒往肚裏咽的滋味,也算是風水輪流轉,報應不爽了。
經此一役,董其昌聲名狼藉不說,還拖累了整個東林係的聲譽。所謂牆倒眾人推,董其昌許多劣跡都被人翻了出來,放到街麵上大肆宣揚,一時間醜事傳千裏,連很多北京的官員聽了,都默默的搖頭。
一時間,江南士子發現,他們一直引以為榜樣的所謂東林清流和幾乎被士子們奉為聖地的東林書院,似乎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麽完美無瑕,東林係的輿論根基逐漸開始鬆動了。
李沐收到華亭消息的時候,正站在西子湖邊的湘館前,看著這座自己出錢買下的樂館,拿起三躍遞過來的密信,嗤笑一聲,嘴裏自言自語道:“你們東林不是慣以清流直臣自居,我倒要看看,這迴你們還有沒有臉說這個話了。”
“公子。”身邊的三躍看李沐不知嘟囔著什麽,隻好輕聲喚了一句:“我們現在進去嗎?”
“為什麽不進去。”李沐放下密信,笑著說,對門內高喊:“如是可在?”
不多時,湘館內跑出一個十四五歲的小丫鬟,看上去有些慌張的樣子,看見李沐竟然有些驚恐,愣了一下才輕聲說道:“李大人,我家大家,正在。。。正在見客。”
“見客就見客唄,你緊張什麽。”李沐對於柳如是,本是沒有什麽非分之想的,隻是因為柳如是能理解他,和她在一起的時候,更顯得輕鬆自由,至於其他的事情,李沐不知是為什麽,竟然非常不願意逾越。
“所會何人。”李沐倒是沒有什麽不安之處,隻是平靜的問了一句,但是嚇得那小丫鬟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大人,大人,不是大家主動邀約的而是別人來找的她啊大人。”
李沐聽了這小丫頭的話,真是苦笑不已,無奈的道:“好了好了,你家柳大家又不是我的妻室,我也不是來捉奸的,你這是幹什麽。”
李沐說了半天,看見那小丫頭依然跪在地上嚇得瑟瑟發抖,也沒有再說下去,隻好自顧自的進了湘館。
湘館是一座帶有各種琴室的樂館,在此演出的自然也不是隻有柳如是一個人,柳大家名動江南,多少也算是個明星了,自然也不會輕易的出場。
看這室內布置,不僅不能說是豪華,都不能說有多精致,很多地方都是極盡簡約,除了琴室運用了隔音效果較好的黑色的烏沉木外,其他的地方布置也比較簡單,看上去這幾根烏沉木恐怕靡費不少,讓柳如是也是把家底掏的差不多了。
李沐來了,自然有人去通報柳如是,所以當李沐剛一進門,就看到身著一身白紗裙裝的柳大家,已經在大廳盈盈而立,安靜等待了。
“如是今天有客人嗎?”李沐看見她,倒是很不見外的樣子,好像老友見麵一般笑著說道。
“是哦,我不要吃飯的啊,難道都像你,朝廷養著,在外搶著啊。”柳如是也是嬌笑著損著李沐,一副我不怕你的樣子。
“雲琪兄。”這邊柳如是和李沐寒暄之後,站在後麵的一個年輕男子拱手施禮道:“真是巧啊。”
“乾度兄。”李沐看到柳如是後麵的人,竟然是個熟悉的人,正是自己在府學的同學張溥。
張溥此人,野心勃勃,能力極強,在曆史上,李沐依稀記得,他和柳如是好像確實是有一段情緣,但後來張溥早逝,柳如是才另嫁他人。
也許有的緣分就是注定的吧,雖然柳如是因為李沐的關係,從南京跑到了杭州,但是張溥這個時候卻恰好準備在杭州應試,也不知道這到底是福是禍。
張溥的野心,柳如是根本就難以想象,但是人各有命,自己不能強行決定別人喜歡誰,想和誰在一起,也許李沐眼中的不合適,柳如是自己能甘之若飴呢。
“雲琪兄,你也認識柳大家?”張溥一臉意外的樣子,但是李沐卻覺得有些奇怪。
自己的身份,在杭州府學,稍微有些能力的大家子弟的眼中,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了,張溥不可能全然不知,這時候還裝傻充楞的叫自己雲琪兄,想必是想好了要靠自己這課大樹乘涼了。
“柳大家是我的至交好友。”在這個時代,像李沐這樣的高官,要是還宣揚自己和柳如是這樣的名妓的關係,未免都顯得有些自降身價了,但是李沐並不在乎這些,在他眼裏,柳如是理解他,懂他,聊得來,本身就是朋友,為何不敢承認呢。
“雲琪兄真是很有眼光,像柳大家這樣蕙質蘭心的朋友,可是不好找啊。”張溥也是個聰明人,說話之間讓人不自覺的有親近之意,用個通俗點的說法,就是他的iq很高。
“不知乾度來湘館,是欣賞什麽曲子呢?可否透露一二讓我們交流一下。”李沐笑著問道。
“不滿雲琪。”張溥見李沐不知覺的把那個“兄”字省略了,自然知道對方有結交之意,也就趁此機會順理成章的拉近了和李沐的關係,頗有自信的說道:“我在和柳大家說明結文社的事情,想借柳大家寶地一用,偶爾用作文社聚會之所。”
“文社?”李沐心中暗道,該來的還是會來啊,李沐在心中一歎,表麵上卻興味盎然的道:“哦,不知所結文社,名稱作甚,交集哪些人等?”
“雲琪,前些日子,鬆江的董府出事了,你知道嗎?”張溥神秘的對李沐說。
“我知道啊,事情據說鬧得很大,董公無辜受難,大量珍藏名品毀於一旦,董公也表示從此封筆不再作畫,我也覺得非常可惜。”李沐自顧自的裝傻道。
“董其昌自己做了不少見不得人的事兒,鬆江府的卷宗上樁樁件件都寫的真真的,不少東林士子以為不齒,想和東林係劃清界限呢。”張溥興奮的說:“士心可用啊,隻要這個時候,我們能牽頭而起,定有大量士子相隨,有朝一日,集天下讀書人之力,指點國政,亦不是不可能!”
“這個。。。你謀劃到什麽地方了?”李沐問道。
“已有不少杭州同年願意參加,隻要再請一二有名望之大儒,為我社教習,肯定會有轟動的,起初我以應社士子為名,取名為應社。柳大家倒是說我小家子氣,她說起文社,不僅是為了中舉,更是為了掃平寰宇,複興國運,所以我想了想,以後我們的文社,就叫做複社!”張溥激昂的宣布道。
這是中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學生社團運動,也是晚明政治生活中足以左右朝政的一股力量。而現在,這一切才剛剛開始,在這個春光明媚的上午,湘館前廳“知音難覓”的牌匾下,李沐第一次從張溥的口中聽見了這個響當當的名字,複社。
複我大明河山,複我中華氣運,複我華夏千年榮光,一切,都是有希望的。希望,就在於無數從各個方麵,各個領域,想方設法為國殫精竭慮的人的身上。李沐看著張溥充滿期待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溫暖的笑了。
“好,你的文社,算我一份。”
董府被毀,南京刑部衙門震怒,堂堂帝師,乞休賦閑在家,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遭此毒手。於是,南京刑部下令鬆江府徹查有關人等,報請上裁,對於首犯和領頭之人,嚴懲不貸。
但是事情報到了北京,卻不像董其昌想象中那樣,朝廷下達詔書申飭地方官,然後嚴懲首惡,而是推脫了很久,才答應鬆江府抓了五個在衝擊董府時有奸淫行為的地痞,判斬首示眾。其他眾士子民眾,都沒有提及。
據說是鬆江府查來查去,查到了錦衣衛和鎮守大太監劉喜的身上,案子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董其昌在鬆江稱霸多年,第一次嚐到了牙打落了自個兒往肚裏咽的滋味,也算是風水輪流轉,報應不爽了。
經此一役,董其昌聲名狼藉不說,還拖累了整個東林係的聲譽。所謂牆倒眾人推,董其昌許多劣跡都被人翻了出來,放到街麵上大肆宣揚,一時間醜事傳千裏,連很多北京的官員聽了,都默默的搖頭。
一時間,江南士子發現,他們一直引以為榜樣的所謂東林清流和幾乎被士子們奉為聖地的東林書院,似乎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麽完美無瑕,東林係的輿論根基逐漸開始鬆動了。
李沐收到華亭消息的時候,正站在西子湖邊的湘館前,看著這座自己出錢買下的樂館,拿起三躍遞過來的密信,嗤笑一聲,嘴裏自言自語道:“你們東林不是慣以清流直臣自居,我倒要看看,這迴你們還有沒有臉說這個話了。”
“公子。”身邊的三躍看李沐不知嘟囔著什麽,隻好輕聲喚了一句:“我們現在進去嗎?”
“為什麽不進去。”李沐放下密信,笑著說,對門內高喊:“如是可在?”
不多時,湘館內跑出一個十四五歲的小丫鬟,看上去有些慌張的樣子,看見李沐竟然有些驚恐,愣了一下才輕聲說道:“李大人,我家大家,正在。。。正在見客。”
“見客就見客唄,你緊張什麽。”李沐對於柳如是,本是沒有什麽非分之想的,隻是因為柳如是能理解他,和她在一起的時候,更顯得輕鬆自由,至於其他的事情,李沐不知是為什麽,竟然非常不願意逾越。
“所會何人。”李沐倒是沒有什麽不安之處,隻是平靜的問了一句,但是嚇得那小丫鬟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大人,大人,不是大家主動邀約的而是別人來找的她啊大人。”
李沐聽了這小丫頭的話,真是苦笑不已,無奈的道:“好了好了,你家柳大家又不是我的妻室,我也不是來捉奸的,你這是幹什麽。”
李沐說了半天,看見那小丫頭依然跪在地上嚇得瑟瑟發抖,也沒有再說下去,隻好自顧自的進了湘館。
湘館是一座帶有各種琴室的樂館,在此演出的自然也不是隻有柳如是一個人,柳大家名動江南,多少也算是個明星了,自然也不會輕易的出場。
看這室內布置,不僅不能說是豪華,都不能說有多精致,很多地方都是極盡簡約,除了琴室運用了隔音效果較好的黑色的烏沉木外,其他的地方布置也比較簡單,看上去這幾根烏沉木恐怕靡費不少,讓柳如是也是把家底掏的差不多了。
李沐來了,自然有人去通報柳如是,所以當李沐剛一進門,就看到身著一身白紗裙裝的柳大家,已經在大廳盈盈而立,安靜等待了。
“如是今天有客人嗎?”李沐看見她,倒是很不見外的樣子,好像老友見麵一般笑著說道。
“是哦,我不要吃飯的啊,難道都像你,朝廷養著,在外搶著啊。”柳如是也是嬌笑著損著李沐,一副我不怕你的樣子。
“雲琪兄。”這邊柳如是和李沐寒暄之後,站在後麵的一個年輕男子拱手施禮道:“真是巧啊。”
“乾度兄。”李沐看到柳如是後麵的人,竟然是個熟悉的人,正是自己在府學的同學張溥。
張溥此人,野心勃勃,能力極強,在曆史上,李沐依稀記得,他和柳如是好像確實是有一段情緣,但後來張溥早逝,柳如是才另嫁他人。
也許有的緣分就是注定的吧,雖然柳如是因為李沐的關係,從南京跑到了杭州,但是張溥這個時候卻恰好準備在杭州應試,也不知道這到底是福是禍。
張溥的野心,柳如是根本就難以想象,但是人各有命,自己不能強行決定別人喜歡誰,想和誰在一起,也許李沐眼中的不合適,柳如是自己能甘之若飴呢。
“雲琪兄,你也認識柳大家?”張溥一臉意外的樣子,但是李沐卻覺得有些奇怪。
自己的身份,在杭州府學,稍微有些能力的大家子弟的眼中,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了,張溥不可能全然不知,這時候還裝傻充楞的叫自己雲琪兄,想必是想好了要靠自己這課大樹乘涼了。
“柳大家是我的至交好友。”在這個時代,像李沐這樣的高官,要是還宣揚自己和柳如是這樣的名妓的關係,未免都顯得有些自降身價了,但是李沐並不在乎這些,在他眼裏,柳如是理解他,懂他,聊得來,本身就是朋友,為何不敢承認呢。
“雲琪兄真是很有眼光,像柳大家這樣蕙質蘭心的朋友,可是不好找啊。”張溥也是個聰明人,說話之間讓人不自覺的有親近之意,用個通俗點的說法,就是他的iq很高。
“不知乾度來湘館,是欣賞什麽曲子呢?可否透露一二讓我們交流一下。”李沐笑著問道。
“不滿雲琪。”張溥見李沐不知覺的把那個“兄”字省略了,自然知道對方有結交之意,也就趁此機會順理成章的拉近了和李沐的關係,頗有自信的說道:“我在和柳大家說明結文社的事情,想借柳大家寶地一用,偶爾用作文社聚會之所。”
“文社?”李沐心中暗道,該來的還是會來啊,李沐在心中一歎,表麵上卻興味盎然的道:“哦,不知所結文社,名稱作甚,交集哪些人等?”
“雲琪,前些日子,鬆江的董府出事了,你知道嗎?”張溥神秘的對李沐說。
“我知道啊,事情據說鬧得很大,董公無辜受難,大量珍藏名品毀於一旦,董公也表示從此封筆不再作畫,我也覺得非常可惜。”李沐自顧自的裝傻道。
“董其昌自己做了不少見不得人的事兒,鬆江府的卷宗上樁樁件件都寫的真真的,不少東林士子以為不齒,想和東林係劃清界限呢。”張溥興奮的說:“士心可用啊,隻要這個時候,我們能牽頭而起,定有大量士子相隨,有朝一日,集天下讀書人之力,指點國政,亦不是不可能!”
“這個。。。你謀劃到什麽地方了?”李沐問道。
“已有不少杭州同年願意參加,隻要再請一二有名望之大儒,為我社教習,肯定會有轟動的,起初我以應社士子為名,取名為應社。柳大家倒是說我小家子氣,她說起文社,不僅是為了中舉,更是為了掃平寰宇,複興國運,所以我想了想,以後我們的文社,就叫做複社!”張溥激昂的宣布道。
這是中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學生社團運動,也是晚明政治生活中足以左右朝政的一股力量。而現在,這一切才剛剛開始,在這個春光明媚的上午,湘館前廳“知音難覓”的牌匾下,李沐第一次從張溥的口中聽見了這個響當當的名字,複社。
複我大明河山,複我中華氣運,複我華夏千年榮光,一切,都是有希望的。希望,就在於無數從各個方麵,各個領域,想方設法為國殫精竭慮的人的身上。李沐看著張溥充滿期待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溫暖的笑了。
“好,你的文社,算我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