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您看我這病。。。”上海城內一座醫館內,一個看上去行動不便的老人顫顫巍巍的對著醫館前堂的小二,頗有些猶豫的說道。
“您這病,不是開了方子嗎?迴家照大夫的方子服上七日就是了。”那小哥好像有些不耐煩的樣子,隻是想打發這老頭子趕緊離開。
“小哥,這前麵的坐堂大夫開了三四次藥了,我這咳嗽卻也絲毫沒有。。。咳咳。。。好轉,還請小哥能不能。。。延請。。。李公為我診治一二。”那老者說話沒幾句,就劇烈的咳嗽起來,一張滿是皺紋的臉漲得通紅,看上去頗有些痛苦。
“笑話,李公何等身份,你自去看看,李公所診治的病人,哪一個不是有品有級的富商高門,你這點小毛病,怎能當得他親自出手?好了好了,我這兒事務繁多,你休在這與我聒噪,快寫迴去養病才是。”前堂的小哥揮揮手,不再理睬那老人。
“胡鬧,鬆寧,我平時便是這麽教你的嗎?”這邊話音剛落,堂後傳來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那人走到前台,顯示出不凡的氣質,雖然人過中年,但身上的自信和儒雅卻依舊不下風流少年。
“李公,小的不敢。。。”那叫鬆寧的小哥嚇了一跳,趕忙低頭道。
“這位是。。。”那患病的老者看著這個中年人,似有幾分眼熟,心中覺得怕不就是傳說中的李神醫吧,兀自有些猶疑的問道。
“在下李中梓,是這千經堂的東家。老人家,你這病是肺熱之症,不僅要以藥石克之,更要注意休養,我看你麵色潮紅,咳嗽不止,卻說話氣息尚足,怕是並沒有遵照醫囑休養吧。”李中梓看了那老者一眼,溫和的道。
“唉,李公,這家中就我一個老頭,還有個牙牙學語的小孫兒,兒子兒媳都上蘇州的工坊做工去了,這田裏的事情,若是不打理,豈不是都要荒廢了事?那我爺孫二人,該指望什麽過活,到了秋收,官府來征糧,若是沒有個交代,可是要挨板子的啊。”老人歎息著,帶著深深的無奈道。
“鬆寧。”李中梓迴頭招唿了一聲鬆寧。
“在。”剛剛犯了錯的鬆寧趕緊迴道。
“取五兩銀子來。”
“是。”
“老人家。”李中梓繼續說道:“你這個身體,確是不能再做體力活了,這銀子,算是我幫你的一點忙,這樣雖然不夠交官府的秋稅,至少,能保這斷時日的吃食,來日方長,還是要好好將養身體才是。”
得了銀子的老者,千恩萬謝的走了,留下李中梓一人站在堂中,頗有些黯然。
行醫濟世,能醫人,可這糟心的世道,又有何藥石可醫呢。
這邊思忖間,門外一陣馬蹄聲,就見幾個風塵仆仆的勁裝漢子在門外落下腳,奔進堂內,二話不說,就對著李中梓道:“江南名醫李盡凡先生可在?”
盡凡是李中梓的號,這些人在城中縱馬,攜帶武器,城防官兵竟然不加以阻攔,想必這些漢子的頭目,應該也是一方權貴。
李中梓見過的權貴多了,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波瀾不驚的說道:“我就是。”
“大人!找到了!”那漢子興奮的迴頭叫道。
李中梓越過那漢子往向身後,隻見一個穿著錦袍的年輕人步入堂內,這人看上去隻有二十多歲的樣子,卻仿佛有著驚人的威壓,讓見慣了高官權貴的李中梓竟然微微有些心驚。
“見過盡凡公。”年輕人知道自己的名號,想必是衝著自己來的,這場麵,怕不是得罪了什麽人吧。
李中梓心中納罕,卻還是施禮道:“這位公子,不知是何門楣。”
這位年輕的公子,自然就是連夜驅馳六百多裏的李沐了,隻是李沐看上去極為年輕,讓李中梓以為是江南世家大族的豪門公子身份。
“好叫盡凡公得知,晚輩李沐,剛剛到任東南經略,盡凡公是江南國手,在下初到任上,就已經如雷貫耳。”李沐知道這個時候不是謙虛低調的時候,想讓名滿江南的李國手跟著自己奔波六百裏到杭州看病人,非有個大牌子壓住才行。
有的時候,權勢就是這樣,你縱千般萬般的覺得它麵目可憎,卻又不得不承認它的魔力。
“原來是我大明戰神李大人。”李沐的戰神之名,現在在大明,真是好似司馬昭之心一般,路人皆知了。
“李大人雖然旅途勞累,但是我觀大人氣血旺盛,麵色潔淨而無斑點,身體定是康健的,又何以到我這醫館來呢?”李中梓依舊冷靜的說道。
“盡凡公,實在是家中有急病之人,晚輩也是延遍杭州各路名醫均言不可救,走投無路之下,這才貿然登門,還請盡凡公隨我去一趟杭州,為表感謝,我願為千經堂捐白銀三萬兩,用以購置稀缺藥材,以後千經堂的藥石供應,也一定都是最好的。”李沐知道李中梓這樣的人,是不會輕易被權勢壓倒的,更重要的是許以重利,對於醫生來說,珍惜的藥材就像美女的華裳一般重要,沒有藥,再好的醫者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說實話,李中梓是很心動的,東南經略的承諾,自然不會是信口開河,李沐既然說了,那以後千經堂行醫也多了太多方便,別的不說,在江南一處,自然會水漲船高,出類拔萃。
李中梓無興趣於仕途錢財,唯獨對自己的醫學事業看得比生命還重,他也有把千經堂經營成江南第一大醫館的野望,而現在,機會正在眼前。
這邊李中梓剛要說話,門外卻又響起一陣嘈雜,一群家丁模樣的人衝進千經堂,也沒有看別人,隻是高聲喝道:“誰是李中梓?!”
李中梓愣了一下,還是淡淡的說:“我是。”
“我家少爺,請你去看病,跟我們走吧!”這哪是請醫生去看病,簡直趕上錦衣衛抄家了,李沐眼中厲芒一閃而過,沉聲問道:“你家少爺是何人。”
“我家少爺?我家少爺姓董!”那人一臉得意的道。
鬆江一地,董姓的豪門,沒有別的,唯有大書畫家董其昌爾。
董其昌,字玄宰,號香光居士,鬆江華亭人,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朱常洛繼位,董其昌以帝師身份迴到朝廷,授太常少卿,掌國子司業,修《神宗實錄》。
天啟二年,董其昌因被懷疑是東林一係,遂辭官歸隱,這人官做的不錯,但是在書畫上的造詣更高,其《葑涇訪古圖》《鶴林春社圖》《浮嵐暖翠圖》《神樓圖》《西湖八景圖》《溪迴路轉圖》等都是價值連城的傳世瑰寶。
董其昌有兩個兒子,二兒子董祖常囂張跋扈是出了名的,董家在華亭擁有良田萬頃,是無可爭議的鬆江府第一首富。
看那人一副自以為是的樣子,想必那猖狂的公子,必是董祖常那貨無疑。
董其昌曾為帝師,威望自然是沒得說的,且不說在華亭,就是在大明也是響當當的一方元老,一般情況下,李沐也不會去無端招惹這樣的歸隱高官,但是董祖常是什麽東西,居然欺負到自己頭上來了?
“把這些狗腿子,都給我拿下!”本身就憋了一肚子氣的李沐,這時候更是不顧形象的爆了句粗口,經略大人這時候已經非常憤怒了,本身心急如焚的李大人就已經很不耐煩,董祖常這個時候過來簡直是往槍口上撞,嫌自己命太長了。
“tmd,你是什麽。。。”那惡奴作勢要動手,卻隻是一陣兵器交接之聲,五六個惡奴就已經躺了一地,這些作威作福欺負百姓的地痞,白杆兵都嫌打起來丟人。
“盡凡公,這華亭董氏你不必擔憂,隻要你前往杭州為我家人診治,我必保千經堂安然無恙。”李沐拱手道。
李中梓歎息一聲,這些惡奴在千經堂吃了掛落,又豈會輕易放過自己,這一迴真的是沒有選擇,不走也得走了,隻要靠著東南經略的大樹,十個董祖常也不夠看。
李中梓輕輕點頭道:“如此,勞煩大人照應了。”
李沐欣喜不已,趕緊迴頭吩咐道:“三躍,你持我令牌,調上海縣衙役看住千經堂,無論有誰敢來鬧事的,都給我一並拿下,敢有反抗者就地格殺!出了問題也等我迴來再說!”
“諾。”
出了千經堂,李沐看著眼前華麗的馬車,眼中不由得閃過一絲殺意,董其昌是東林一係,如果對他下手,自己好不容易通過楊漣建立起的和東林黨還算和睦的關係怕是又要遭到不小的打擊。
但是現在,都顧不得了,我為國家征戰多年,若是連心愛的女人都醫治不了,豈不是廢物到了極點嗎?
“董其昌,你最好識趣一點。”李沐暗暗地冷笑道。
“您這病,不是開了方子嗎?迴家照大夫的方子服上七日就是了。”那小哥好像有些不耐煩的樣子,隻是想打發這老頭子趕緊離開。
“小哥,這前麵的坐堂大夫開了三四次藥了,我這咳嗽卻也絲毫沒有。。。咳咳。。。好轉,還請小哥能不能。。。延請。。。李公為我診治一二。”那老者說話沒幾句,就劇烈的咳嗽起來,一張滿是皺紋的臉漲得通紅,看上去頗有些痛苦。
“笑話,李公何等身份,你自去看看,李公所診治的病人,哪一個不是有品有級的富商高門,你這點小毛病,怎能當得他親自出手?好了好了,我這兒事務繁多,你休在這與我聒噪,快寫迴去養病才是。”前堂的小哥揮揮手,不再理睬那老人。
“胡鬧,鬆寧,我平時便是這麽教你的嗎?”這邊話音剛落,堂後傳來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那人走到前台,顯示出不凡的氣質,雖然人過中年,但身上的自信和儒雅卻依舊不下風流少年。
“李公,小的不敢。。。”那叫鬆寧的小哥嚇了一跳,趕忙低頭道。
“這位是。。。”那患病的老者看著這個中年人,似有幾分眼熟,心中覺得怕不就是傳說中的李神醫吧,兀自有些猶疑的問道。
“在下李中梓,是這千經堂的東家。老人家,你這病是肺熱之症,不僅要以藥石克之,更要注意休養,我看你麵色潮紅,咳嗽不止,卻說話氣息尚足,怕是並沒有遵照醫囑休養吧。”李中梓看了那老者一眼,溫和的道。
“唉,李公,這家中就我一個老頭,還有個牙牙學語的小孫兒,兒子兒媳都上蘇州的工坊做工去了,這田裏的事情,若是不打理,豈不是都要荒廢了事?那我爺孫二人,該指望什麽過活,到了秋收,官府來征糧,若是沒有個交代,可是要挨板子的啊。”老人歎息著,帶著深深的無奈道。
“鬆寧。”李中梓迴頭招唿了一聲鬆寧。
“在。”剛剛犯了錯的鬆寧趕緊迴道。
“取五兩銀子來。”
“是。”
“老人家。”李中梓繼續說道:“你這個身體,確是不能再做體力活了,這銀子,算是我幫你的一點忙,這樣雖然不夠交官府的秋稅,至少,能保這斷時日的吃食,來日方長,還是要好好將養身體才是。”
得了銀子的老者,千恩萬謝的走了,留下李中梓一人站在堂中,頗有些黯然。
行醫濟世,能醫人,可這糟心的世道,又有何藥石可醫呢。
這邊思忖間,門外一陣馬蹄聲,就見幾個風塵仆仆的勁裝漢子在門外落下腳,奔進堂內,二話不說,就對著李中梓道:“江南名醫李盡凡先生可在?”
盡凡是李中梓的號,這些人在城中縱馬,攜帶武器,城防官兵竟然不加以阻攔,想必這些漢子的頭目,應該也是一方權貴。
李中梓見過的權貴多了,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波瀾不驚的說道:“我就是。”
“大人!找到了!”那漢子興奮的迴頭叫道。
李中梓越過那漢子往向身後,隻見一個穿著錦袍的年輕人步入堂內,這人看上去隻有二十多歲的樣子,卻仿佛有著驚人的威壓,讓見慣了高官權貴的李中梓竟然微微有些心驚。
“見過盡凡公。”年輕人知道自己的名號,想必是衝著自己來的,這場麵,怕不是得罪了什麽人吧。
李中梓心中納罕,卻還是施禮道:“這位公子,不知是何門楣。”
這位年輕的公子,自然就是連夜驅馳六百多裏的李沐了,隻是李沐看上去極為年輕,讓李中梓以為是江南世家大族的豪門公子身份。
“好叫盡凡公得知,晚輩李沐,剛剛到任東南經略,盡凡公是江南國手,在下初到任上,就已經如雷貫耳。”李沐知道這個時候不是謙虛低調的時候,想讓名滿江南的李國手跟著自己奔波六百裏到杭州看病人,非有個大牌子壓住才行。
有的時候,權勢就是這樣,你縱千般萬般的覺得它麵目可憎,卻又不得不承認它的魔力。
“原來是我大明戰神李大人。”李沐的戰神之名,現在在大明,真是好似司馬昭之心一般,路人皆知了。
“李大人雖然旅途勞累,但是我觀大人氣血旺盛,麵色潔淨而無斑點,身體定是康健的,又何以到我這醫館來呢?”李中梓依舊冷靜的說道。
“盡凡公,實在是家中有急病之人,晚輩也是延遍杭州各路名醫均言不可救,走投無路之下,這才貿然登門,還請盡凡公隨我去一趟杭州,為表感謝,我願為千經堂捐白銀三萬兩,用以購置稀缺藥材,以後千經堂的藥石供應,也一定都是最好的。”李沐知道李中梓這樣的人,是不會輕易被權勢壓倒的,更重要的是許以重利,對於醫生來說,珍惜的藥材就像美女的華裳一般重要,沒有藥,再好的醫者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說實話,李中梓是很心動的,東南經略的承諾,自然不會是信口開河,李沐既然說了,那以後千經堂行醫也多了太多方便,別的不說,在江南一處,自然會水漲船高,出類拔萃。
李中梓無興趣於仕途錢財,唯獨對自己的醫學事業看得比生命還重,他也有把千經堂經營成江南第一大醫館的野望,而現在,機會正在眼前。
這邊李中梓剛要說話,門外卻又響起一陣嘈雜,一群家丁模樣的人衝進千經堂,也沒有看別人,隻是高聲喝道:“誰是李中梓?!”
李中梓愣了一下,還是淡淡的說:“我是。”
“我家少爺,請你去看病,跟我們走吧!”這哪是請醫生去看病,簡直趕上錦衣衛抄家了,李沐眼中厲芒一閃而過,沉聲問道:“你家少爺是何人。”
“我家少爺?我家少爺姓董!”那人一臉得意的道。
鬆江一地,董姓的豪門,沒有別的,唯有大書畫家董其昌爾。
董其昌,字玄宰,號香光居士,鬆江華亭人,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朱常洛繼位,董其昌以帝師身份迴到朝廷,授太常少卿,掌國子司業,修《神宗實錄》。
天啟二年,董其昌因被懷疑是東林一係,遂辭官歸隱,這人官做的不錯,但是在書畫上的造詣更高,其《葑涇訪古圖》《鶴林春社圖》《浮嵐暖翠圖》《神樓圖》《西湖八景圖》《溪迴路轉圖》等都是價值連城的傳世瑰寶。
董其昌有兩個兒子,二兒子董祖常囂張跋扈是出了名的,董家在華亭擁有良田萬頃,是無可爭議的鬆江府第一首富。
看那人一副自以為是的樣子,想必那猖狂的公子,必是董祖常那貨無疑。
董其昌曾為帝師,威望自然是沒得說的,且不說在華亭,就是在大明也是響當當的一方元老,一般情況下,李沐也不會去無端招惹這樣的歸隱高官,但是董祖常是什麽東西,居然欺負到自己頭上來了?
“把這些狗腿子,都給我拿下!”本身就憋了一肚子氣的李沐,這時候更是不顧形象的爆了句粗口,經略大人這時候已經非常憤怒了,本身心急如焚的李大人就已經很不耐煩,董祖常這個時候過來簡直是往槍口上撞,嫌自己命太長了。
“tmd,你是什麽。。。”那惡奴作勢要動手,卻隻是一陣兵器交接之聲,五六個惡奴就已經躺了一地,這些作威作福欺負百姓的地痞,白杆兵都嫌打起來丟人。
“盡凡公,這華亭董氏你不必擔憂,隻要你前往杭州為我家人診治,我必保千經堂安然無恙。”李沐拱手道。
李中梓歎息一聲,這些惡奴在千經堂吃了掛落,又豈會輕易放過自己,這一迴真的是沒有選擇,不走也得走了,隻要靠著東南經略的大樹,十個董祖常也不夠看。
李中梓輕輕點頭道:“如此,勞煩大人照應了。”
李沐欣喜不已,趕緊迴頭吩咐道:“三躍,你持我令牌,調上海縣衙役看住千經堂,無論有誰敢來鬧事的,都給我一並拿下,敢有反抗者就地格殺!出了問題也等我迴來再說!”
“諾。”
出了千經堂,李沐看著眼前華麗的馬車,眼中不由得閃過一絲殺意,董其昌是東林一係,如果對他下手,自己好不容易通過楊漣建立起的和東林黨還算和睦的關係怕是又要遭到不小的打擊。
但是現在,都顧不得了,我為國家征戰多年,若是連心愛的女人都醫治不了,豈不是廢物到了極點嗎?
“董其昌,你最好識趣一點。”李沐暗暗地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