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的任命聖旨已經下達,眼看著就要迴遼東上任了,但是京城是有早朝的,所有在北京的符合品級要求的官員都必須上朝。
除了四品以上的各部官員,在京的勳貴如英國公,成國公也會上朝議政,李沐無論從哪個方麵似乎都逃不掉要上朝的命運。
對於很多低品級的官員來說,金水橋前列隊入宮,覲見皇帝,管理國家是士大夫無上的榮耀。但是對於早朝折磨的苦不堪言的李大公子來說,他真想對這些在宮門外羨慕的各種藍袍綠袍的同僚們說,榮耀我不要了,求求你們代我去吧。
原因很簡單,因為早朝一般都淩晨四點多開始的,和後世天安門升國旗的時間差不多。。。
四點半在宮門外集合,就意味著淩晨三點半就要起床,梳洗之後或騎馬或乘轎或步行前往宮城。
李沐原本想著,等著天啟對於燧發槍的研究有點眉目之後再啟程,現在他一天都等不得了。
被伊寧準時叫醒的李侯爺,哈欠連天的坐在床沿,伊寧溫柔幫他穿衣係帶,忙的不可開交。
堂堂寧遠侯府,二品的錦州經略安撫使,當然不可能請不起護理團隊,但是伊寧卻不願意假以任何人之手,這個小丫頭所有的聰明才智都放在怎麽照顧她的公子身上了。也多虧了李沐不是真正的世襲貴族,沒有那麽多要求,也算不上講究,千頭萬緒倒也井井有條。
李沐係上中單的腰帶,低頭自己穿上襪子,抬頭一看,穿著粉色漢裝的伊寧已經拿著湖鹽和牙刷站在他的眼前了。
大明產的鹽分很多種,淮鹽較貴,海鹽最賤,而最昂貴的鹽就是青海產的湖鹽。
這種鹽潔白純淨幾無雜質,所以價格高昂,常在大戶人家被用作牙膏使用。
當然還有更貴的經過草藥和花蜜精心調製的牙膏,李沐卻覺得沒有那個必要,況且這個鹽淨如白雪,確實看著喜人。
匆匆洗漱過後,來到正廳裏,卻意外看見了一般都會睡到晴天大亮的玥然。
“今天怎麽這個時候起來?”李沐奇怪的問道。
舒菡今天穿了一件薄紗的漢裝,這個姑娘似乎對淺綠色情有獨鍾,一身輕紗的漢裝襯托著她的身段極度完美,常年馬背上的生活讓她顯得活力四射,仿佛撒著滿身的陽光一般。
可這一身要是穿在身上,走在春寒料峭的北京城裏,會凍死人的。
屋內地龍滾熱,倒是無妨,可是這丫頭若是不出門,又何必穿這一身夏裝,又在這個時候起床呢。
“沒。。。沒什麽事。”舒菡支支吾吾的說。
李沐奇怪的看著她,笑著說:“還有什麽不能和我說的嗎?”
“真的沒什麽。”舒菡絕美的俏顏一下子就紅了,一雙美麗的雙眸低下去,似乎在專心的看著地板上的紋路一般,低聲說道:“隻是,我起的太晚了,見不到你。。。”
“啊?”李沐這才恍然,自己天不亮就要去早朝,晚上又要去拜訪不少父親的曾經好友,況且自己在北京所住不久,更要抓緊時間建立自己的關係網,這樣每天迴來的就不可能早到哪裏去。
這傻丫頭一個人在這個充滿敵意的世界裏,自己是她唯一的依靠,而自己這段時間,確是沒有有些忽視她的感受了。
“今天,我帶你一起去上朝好不好?”李沐柔聲說道。
“我?你上朝是議論軍國重事,我如何能去。”
“我說你去得,那就去得。”李沐肯定的說。
說到底,李沐不過是一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他能遊刃有餘的周旋於無數浸淫官場多年的老油條之間,無非是靠著自己比別人更有遠見的見識以及。。。曆史書上對這些曆史人物的性格早就有深刻的總結。
可是他也有衝動,也有年輕人特有的冒險精神,為了喜歡的姑娘,他可以選擇認真的一次瘋狂。
換上冬裝的舒菡好像一朵盛開的梅花般,夜寒如水,依然擋不住少女的麗色溫暖著李沐的目光。
兩人翻身上馬,李沐雙手環過玥然格格盈盈一握的纖腰,雙手穩穩的抓住韁繩,策動駿馬,緩緩的走向宮城。
在淩晨的北京城街道上,兩名家丁拿著燈籠在前麵引導,燈籠上寫著寧遠侯府表明身份,兩人策馬跟在前麵,後麵跟著十名親兵和幾個家丁護院。
一開始,靜謐的北京城街道上幾乎空無一人,但是隨著離皇城越來越近,遇見的朝中官員也越來越多,更有一些相識的官員主動上來和李沐打招唿。
但是每個人都看到了被李沐半抱在懷裏的玥然格格,很多官員都非常驚訝。這位世襲侯爵尚未婚配大家是知道的,不過寧遠侯正房虛位,並不代表不能有寵妾相伴。
雖然有女人不稀奇,但是帶著女人來上班的,自從大明有早朝這一說以來,還是頭一次!
李沐上朝根本不是來議政的,他更覺得是帶著心愛的女孩子出來旅遊的,而且,他自己對於和這個姑娘的未來也充滿了不確定,所以隻想抓住一切時間和她在一起。
很多時候,其實就是出於年輕的生命對於世俗的規矩一種近乎本能的反抗,仿佛在告訴全世界,無論做什麽,我都會陪你在一起。
太陽不知不覺已經露出了一絲真容,溫暖的陽光開始映襯在這對年輕人身上,越來越多的官員投來關注的目光,目光中有反感,有祝福,有迴憶,有沉思,有好奇。
每個人,其實都年輕過。
行到宮門口,李沐卻不得不下馬了,因為麵前站著一位鶴發的老者,大紅的官服一塵不染,周圍更是站著十數位部堂高官,陣容驚人,卻沒人敢對那老者有一絲一毫的不敬。
李沐站定,整肅官服,恭敬的施禮道:“參見首揆。”
舒菡也按照漢人的習慣行萬福禮。
首揆,即為首相,在大明,特指中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大臣。
眼前這位看上去溫和如玉的老者,就是大明實際的第一人,三朝元老葉向高。
葉閣老已是花甲之年,卻顯得精神矍鑠,看到李沐帶著個姑娘來,似乎也不以為意,隻是笑著說:“侯爺不必多禮。”
“哪能當得起元輔如此稱唿,元輔若是不嫌棄,就稱唿小可表字雲琪吧。”李沐趕緊謙遜道。
葉向高對李沐客氣,倒不是因為他這個寧遠侯的頭銜有多厲害。而是確是對李沐在遼東取得的戰績高看一眼。
不親身經曆的人,根本無法想象大明在這個年代,麵對遼東建奴大軍的時候,無力到什麽程度。
這個龐大的帝國,舉傾國之力,卻連戰連敗,薩爾滸一戰以十一萬主力精銳迎擊全族人口不過數萬的努爾哈赤部,輸的一敗塗地。明軍戰損五萬餘人,隨同征戰的兩萬朝鮮軍隊全軍覆沒。整個遼東防線被迫由進攻轉為全麵防禦。
“好,那老夫就賣個老,雲琪,這位姑娘是何人,不給長輩們介紹一下嗎?”葉向高實在年長李沐太多,這位花架老人看著這個二十一歲就攻破沈陽城,把建奴殺到膽寒的年輕人,仿佛看著大明未來的希望一般,不知不覺的就帶上了一絲關懷。
因為兩個人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葉向高也不會和李沐有什麽直接利益衝突。
“元輔,在介紹這位姑娘之前,雲琪想問在場的各位大人一個問題。”
“嗯?有什麽問題,雲琪大可說予我等聽。”
“各位大人閱曆都比雲琪豐富的多,尤其是葉閣老,曆經三朝,鞠躬盡瘁,雲琪年紀輕輕,卻時常感到迷茫。”李沐不著痕跡的恭維了一下葉向高,“這位姑娘,弓馬嫻熟,冰雪聰明,姿瑰勇敢,無論哪一點,都絕不比雲琪差哪怕一絲一毫。”
“石柱宣撫使,秦良玉秦將軍,為大明征戰南北,平亂無數,護衛神器,卻因為是女兒之身,連上朝的資格也沒有。”李沐清晰的說道。
“元輔,不瞞元輔,這是小可的未婚妻子,隻是從未見過百官覲見的盛景,故而我答應她,帶她領略我大明文武朝覲天子的盛世景象。元輔,我們必須承認,天下有很多聰慧不下於男兒的奇女子,而卻因為是女兒身而埋沒了。”
聽到未婚妻子四個字,舒菡的臉一下子紅透了。
“哈哈,侯爺,難道是想讓元輔給你這位嬌妻遷一個官職嗎?那好,隻要元輔同意,我這個戶部侍郎,甘願讓賢。”一個紅袍的官員冷笑著說。
“雲琪,你說這些,是想做什麽。”葉向高問道。
“我想帶她一起入宮上朝。”李沐一語既出,鴉雀無聲。
“做夢!”一門藍袍官員出聲厲聲說道,這是一位七品的官員,卻敢在一幫高官麵前說話,那就隻能來自於大明最特殊的部門,六科廊。
六科廊和六部一樣,分戶、禮、兵、刑、工、吏六科。他們可以對任何大臣提出彈劾,且遵循言者無罪的原則,幾乎什麽人都敢罵,六科廊甚至可以封駁皇帝的聖旨,權力非常可怕。
正因為如此,六科官員被定為七品,品級很低,正是為了限製他們的權力。
出聲的是戶科給事中姚宗文,是浙黨赫赫有名的急先鋒,正是他彈劾熊廷弼,讓熊廷弼丟了遼東經略的官職。
後來姚宗文看浙黨式微,就跟著魏忠賢混了,不過現在看來,應該還在浙黨的陣營中。
“覲見陛下,商討的都是國事,怎麽讓一個女人進來,真是可笑至極,難道我大明的國事,要開始問女人的意見了嗎?”姚宗文大聲質問道。
在場的官員,絕大部分點了點頭,無論大家有沒有年輕過,有沒有為了一個女子瘋狂的時代,但是讓一個女人上朝,還是一個無品無級的女人,實在超出了太多人的認知。
“其實既然寧遠侯要求,也不是不可以的。”說話的是錦衣衛指揮使崔應元,“雖說這姑娘無品無級,但是寧遠侯的妻子,自然是有誥命的,隻是因為寧遠侯年輕,提前一些罷了,總不能說別人年輕是錯誤嘛。”
錦衣衛這種特務機關旗幟鮮明的支持李沐,倒是讓葉向高有些意外,這至少表明,李沐在皇帝心中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好到讓錦衣衛都覺得有必要結交一下他了。
這個年輕人做了什麽,讓皇帝那麽喜歡他?
其實葉向高不知道的是,真正讓皇帝覺得自己在離開大明天子這個光環,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李沐是第一個。哪怕讓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能為國家有所貢獻的木匠,也足夠了。
“我覺得也可,上朝所議,多數事務已有結果,隻是報陛下聖裁,多一人少一人並無太大區別。”兵部尚書田吉說道。
“不可。”貴州道監察禦史黃彥士站出來說,這位是楚黨三黨魁之一。“無論朝議如何,都不可讓一女子踏入中極殿,帶著女人上朝,讓後人史書如何寫我等。”隨後這位黃禦史就極力的貶低女子的價值,簡直把世間女子說的連塊裹腳布都不如了。
好多官員都皺起了眉頭,這一下,簡直把當朝所有官員的家眷都圈進去了,士大夫們中,恩愛夫妻的不在少數,自然不願意聽這種話,難道相伴一生的枕邊人,在你黃大人眼中,就是塊想扔就扔的抹布嗎?
“雲琪,這有什麽意義嗎。”葉向高經曆過無數的風雨,這隻能是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場麵,倒沒有絲毫的驚訝。
“因為答應相伴,就無謂何處。”李沐轉頭看向舒菡,認真的說。
他為什麽要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提出這種看似愚蠢無理的要求,因為舒菡不同,她來到大明的唯一的支撐就是她對李沐的愛,李沐心疼之餘,也想努力的告訴她,她的愛,是值得的。
在場很多人高官都微笑一下,但是誰也沒說話,現在情勢明顯,閹黨是支持者,楚黨浙黨是反對者,錦衣衛也支持,雙方堪堪打平,一切就看首輔大人一句話。
其實這隻是一件很小的小事,但是折射出大明黨爭的可怕不容忽視,黨同伐異,幾乎淪落到為反對而反對的地步,以此對國家行政效率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的。
“哈哈。”葉向高突然笑了,不是微笑,是哈哈大笑那一種,大明雖然艱難,隻要還有這樣的年輕人,國家就一定還有希望!
“你這小子,那就一起來吧!”
除了四品以上的各部官員,在京的勳貴如英國公,成國公也會上朝議政,李沐無論從哪個方麵似乎都逃不掉要上朝的命運。
對於很多低品級的官員來說,金水橋前列隊入宮,覲見皇帝,管理國家是士大夫無上的榮耀。但是對於早朝折磨的苦不堪言的李大公子來說,他真想對這些在宮門外羨慕的各種藍袍綠袍的同僚們說,榮耀我不要了,求求你們代我去吧。
原因很簡單,因為早朝一般都淩晨四點多開始的,和後世天安門升國旗的時間差不多。。。
四點半在宮門外集合,就意味著淩晨三點半就要起床,梳洗之後或騎馬或乘轎或步行前往宮城。
李沐原本想著,等著天啟對於燧發槍的研究有點眉目之後再啟程,現在他一天都等不得了。
被伊寧準時叫醒的李侯爺,哈欠連天的坐在床沿,伊寧溫柔幫他穿衣係帶,忙的不可開交。
堂堂寧遠侯府,二品的錦州經略安撫使,當然不可能請不起護理團隊,但是伊寧卻不願意假以任何人之手,這個小丫頭所有的聰明才智都放在怎麽照顧她的公子身上了。也多虧了李沐不是真正的世襲貴族,沒有那麽多要求,也算不上講究,千頭萬緒倒也井井有條。
李沐係上中單的腰帶,低頭自己穿上襪子,抬頭一看,穿著粉色漢裝的伊寧已經拿著湖鹽和牙刷站在他的眼前了。
大明產的鹽分很多種,淮鹽較貴,海鹽最賤,而最昂貴的鹽就是青海產的湖鹽。
這種鹽潔白純淨幾無雜質,所以價格高昂,常在大戶人家被用作牙膏使用。
當然還有更貴的經過草藥和花蜜精心調製的牙膏,李沐卻覺得沒有那個必要,況且這個鹽淨如白雪,確實看著喜人。
匆匆洗漱過後,來到正廳裏,卻意外看見了一般都會睡到晴天大亮的玥然。
“今天怎麽這個時候起來?”李沐奇怪的問道。
舒菡今天穿了一件薄紗的漢裝,這個姑娘似乎對淺綠色情有獨鍾,一身輕紗的漢裝襯托著她的身段極度完美,常年馬背上的生活讓她顯得活力四射,仿佛撒著滿身的陽光一般。
可這一身要是穿在身上,走在春寒料峭的北京城裏,會凍死人的。
屋內地龍滾熱,倒是無妨,可是這丫頭若是不出門,又何必穿這一身夏裝,又在這個時候起床呢。
“沒。。。沒什麽事。”舒菡支支吾吾的說。
李沐奇怪的看著她,笑著說:“還有什麽不能和我說的嗎?”
“真的沒什麽。”舒菡絕美的俏顏一下子就紅了,一雙美麗的雙眸低下去,似乎在專心的看著地板上的紋路一般,低聲說道:“隻是,我起的太晚了,見不到你。。。”
“啊?”李沐這才恍然,自己天不亮就要去早朝,晚上又要去拜訪不少父親的曾經好友,況且自己在北京所住不久,更要抓緊時間建立自己的關係網,這樣每天迴來的就不可能早到哪裏去。
這傻丫頭一個人在這個充滿敵意的世界裏,自己是她唯一的依靠,而自己這段時間,確是沒有有些忽視她的感受了。
“今天,我帶你一起去上朝好不好?”李沐柔聲說道。
“我?你上朝是議論軍國重事,我如何能去。”
“我說你去得,那就去得。”李沐肯定的說。
說到底,李沐不過是一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他能遊刃有餘的周旋於無數浸淫官場多年的老油條之間,無非是靠著自己比別人更有遠見的見識以及。。。曆史書上對這些曆史人物的性格早就有深刻的總結。
可是他也有衝動,也有年輕人特有的冒險精神,為了喜歡的姑娘,他可以選擇認真的一次瘋狂。
換上冬裝的舒菡好像一朵盛開的梅花般,夜寒如水,依然擋不住少女的麗色溫暖著李沐的目光。
兩人翻身上馬,李沐雙手環過玥然格格盈盈一握的纖腰,雙手穩穩的抓住韁繩,策動駿馬,緩緩的走向宮城。
在淩晨的北京城街道上,兩名家丁拿著燈籠在前麵引導,燈籠上寫著寧遠侯府表明身份,兩人策馬跟在前麵,後麵跟著十名親兵和幾個家丁護院。
一開始,靜謐的北京城街道上幾乎空無一人,但是隨著離皇城越來越近,遇見的朝中官員也越來越多,更有一些相識的官員主動上來和李沐打招唿。
但是每個人都看到了被李沐半抱在懷裏的玥然格格,很多官員都非常驚訝。這位世襲侯爵尚未婚配大家是知道的,不過寧遠侯正房虛位,並不代表不能有寵妾相伴。
雖然有女人不稀奇,但是帶著女人來上班的,自從大明有早朝這一說以來,還是頭一次!
李沐上朝根本不是來議政的,他更覺得是帶著心愛的女孩子出來旅遊的,而且,他自己對於和這個姑娘的未來也充滿了不確定,所以隻想抓住一切時間和她在一起。
很多時候,其實就是出於年輕的生命對於世俗的規矩一種近乎本能的反抗,仿佛在告訴全世界,無論做什麽,我都會陪你在一起。
太陽不知不覺已經露出了一絲真容,溫暖的陽光開始映襯在這對年輕人身上,越來越多的官員投來關注的目光,目光中有反感,有祝福,有迴憶,有沉思,有好奇。
每個人,其實都年輕過。
行到宮門口,李沐卻不得不下馬了,因為麵前站著一位鶴發的老者,大紅的官服一塵不染,周圍更是站著十數位部堂高官,陣容驚人,卻沒人敢對那老者有一絲一毫的不敬。
李沐站定,整肅官服,恭敬的施禮道:“參見首揆。”
舒菡也按照漢人的習慣行萬福禮。
首揆,即為首相,在大明,特指中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大臣。
眼前這位看上去溫和如玉的老者,就是大明實際的第一人,三朝元老葉向高。
葉閣老已是花甲之年,卻顯得精神矍鑠,看到李沐帶著個姑娘來,似乎也不以為意,隻是笑著說:“侯爺不必多禮。”
“哪能當得起元輔如此稱唿,元輔若是不嫌棄,就稱唿小可表字雲琪吧。”李沐趕緊謙遜道。
葉向高對李沐客氣,倒不是因為他這個寧遠侯的頭銜有多厲害。而是確是對李沐在遼東取得的戰績高看一眼。
不親身經曆的人,根本無法想象大明在這個年代,麵對遼東建奴大軍的時候,無力到什麽程度。
這個龐大的帝國,舉傾國之力,卻連戰連敗,薩爾滸一戰以十一萬主力精銳迎擊全族人口不過數萬的努爾哈赤部,輸的一敗塗地。明軍戰損五萬餘人,隨同征戰的兩萬朝鮮軍隊全軍覆沒。整個遼東防線被迫由進攻轉為全麵防禦。
“好,那老夫就賣個老,雲琪,這位姑娘是何人,不給長輩們介紹一下嗎?”葉向高實在年長李沐太多,這位花架老人看著這個二十一歲就攻破沈陽城,把建奴殺到膽寒的年輕人,仿佛看著大明未來的希望一般,不知不覺的就帶上了一絲關懷。
因為兩個人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葉向高也不會和李沐有什麽直接利益衝突。
“元輔,在介紹這位姑娘之前,雲琪想問在場的各位大人一個問題。”
“嗯?有什麽問題,雲琪大可說予我等聽。”
“各位大人閱曆都比雲琪豐富的多,尤其是葉閣老,曆經三朝,鞠躬盡瘁,雲琪年紀輕輕,卻時常感到迷茫。”李沐不著痕跡的恭維了一下葉向高,“這位姑娘,弓馬嫻熟,冰雪聰明,姿瑰勇敢,無論哪一點,都絕不比雲琪差哪怕一絲一毫。”
“石柱宣撫使,秦良玉秦將軍,為大明征戰南北,平亂無數,護衛神器,卻因為是女兒之身,連上朝的資格也沒有。”李沐清晰的說道。
“元輔,不瞞元輔,這是小可的未婚妻子,隻是從未見過百官覲見的盛景,故而我答應她,帶她領略我大明文武朝覲天子的盛世景象。元輔,我們必須承認,天下有很多聰慧不下於男兒的奇女子,而卻因為是女兒身而埋沒了。”
聽到未婚妻子四個字,舒菡的臉一下子紅透了。
“哈哈,侯爺,難道是想讓元輔給你這位嬌妻遷一個官職嗎?那好,隻要元輔同意,我這個戶部侍郎,甘願讓賢。”一個紅袍的官員冷笑著說。
“雲琪,你說這些,是想做什麽。”葉向高問道。
“我想帶她一起入宮上朝。”李沐一語既出,鴉雀無聲。
“做夢!”一門藍袍官員出聲厲聲說道,這是一位七品的官員,卻敢在一幫高官麵前說話,那就隻能來自於大明最特殊的部門,六科廊。
六科廊和六部一樣,分戶、禮、兵、刑、工、吏六科。他們可以對任何大臣提出彈劾,且遵循言者無罪的原則,幾乎什麽人都敢罵,六科廊甚至可以封駁皇帝的聖旨,權力非常可怕。
正因為如此,六科官員被定為七品,品級很低,正是為了限製他們的權力。
出聲的是戶科給事中姚宗文,是浙黨赫赫有名的急先鋒,正是他彈劾熊廷弼,讓熊廷弼丟了遼東經略的官職。
後來姚宗文看浙黨式微,就跟著魏忠賢混了,不過現在看來,應該還在浙黨的陣營中。
“覲見陛下,商討的都是國事,怎麽讓一個女人進來,真是可笑至極,難道我大明的國事,要開始問女人的意見了嗎?”姚宗文大聲質問道。
在場的官員,絕大部分點了點頭,無論大家有沒有年輕過,有沒有為了一個女子瘋狂的時代,但是讓一個女人上朝,還是一個無品無級的女人,實在超出了太多人的認知。
“其實既然寧遠侯要求,也不是不可以的。”說話的是錦衣衛指揮使崔應元,“雖說這姑娘無品無級,但是寧遠侯的妻子,自然是有誥命的,隻是因為寧遠侯年輕,提前一些罷了,總不能說別人年輕是錯誤嘛。”
錦衣衛這種特務機關旗幟鮮明的支持李沐,倒是讓葉向高有些意外,這至少表明,李沐在皇帝心中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好到讓錦衣衛都覺得有必要結交一下他了。
這個年輕人做了什麽,讓皇帝那麽喜歡他?
其實葉向高不知道的是,真正讓皇帝覺得自己在離開大明天子這個光環,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李沐是第一個。哪怕讓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能為國家有所貢獻的木匠,也足夠了。
“我覺得也可,上朝所議,多數事務已有結果,隻是報陛下聖裁,多一人少一人並無太大區別。”兵部尚書田吉說道。
“不可。”貴州道監察禦史黃彥士站出來說,這位是楚黨三黨魁之一。“無論朝議如何,都不可讓一女子踏入中極殿,帶著女人上朝,讓後人史書如何寫我等。”隨後這位黃禦史就極力的貶低女子的價值,簡直把世間女子說的連塊裹腳布都不如了。
好多官員都皺起了眉頭,這一下,簡直把當朝所有官員的家眷都圈進去了,士大夫們中,恩愛夫妻的不在少數,自然不願意聽這種話,難道相伴一生的枕邊人,在你黃大人眼中,就是塊想扔就扔的抹布嗎?
“雲琪,這有什麽意義嗎。”葉向高經曆過無數的風雨,這隻能是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場麵,倒沒有絲毫的驚訝。
“因為答應相伴,就無謂何處。”李沐轉頭看向舒菡,認真的說。
他為什麽要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提出這種看似愚蠢無理的要求,因為舒菡不同,她來到大明的唯一的支撐就是她對李沐的愛,李沐心疼之餘,也想努力的告訴她,她的愛,是值得的。
在場很多人高官都微笑一下,但是誰也沒說話,現在情勢明顯,閹黨是支持者,楚黨浙黨是反對者,錦衣衛也支持,雙方堪堪打平,一切就看首輔大人一句話。
其實這隻是一件很小的小事,但是折射出大明黨爭的可怕不容忽視,黨同伐異,幾乎淪落到為反對而反對的地步,以此對國家行政效率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的。
“哈哈。”葉向高突然笑了,不是微笑,是哈哈大笑那一種,大明雖然艱難,隻要還有這樣的年輕人,國家就一定還有希望!
“你這小子,那就一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