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映的“愛樂之城”,無疑是藍禮最為喜歡的電影之一。


    這部作品講述了塞巴斯蒂安和米婭兩個夢想者之間的愛情故事。


    一個夢想著複興爵士,一個夢想著成為演員,意外摩擦出火花墜入愛河,後來因為生活壓力所迫,一個選擇無奈妥協一個選擇痛苦堅持,他們依舊互相扶持互相深愛,卻因為對夢想定義的分歧而漸行漸遠,曾經的美好漸漸消逝在璀璨星光之下,深愛彼此的兩個人也就遺憾地擦肩而過。


    盡管最終兩個人雙雙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卻已經物是人非。


    這是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關於達米恩-查澤雷自己的迴憶、關於藍禮的經曆、關於每一個夢想者的故事,那些掙紮和痛苦、那些堅持和執念、那些妥協和放棄,驀然迴首,總是忍不住想,如果自己沒有向生活低頭,那麽夢想與幸福是否可以兩全?童話故事的玫瑰色生活是否可以成真?


    電影之中,達米恩-查澤雷給予了故事一個“卡薩布蘭卡”式的結局,塞巴斯蒂安守在自己的爵士酒吧裏演奏鋼琴,然後米婭迴眸一笑地停下腳步,最後攜伴轉身揚長而去,為他們的故事畫上了最後的句號,“世界上那麽多城市,城市裏有那麽多酒館,她卻偏偏走進了我這一間。”


    那一刻的心碎,盛滿了達米恩所有不切實際的美好浪漫,同時也點綴著達米恩來自現實生活的痛徹心扉。


    行雲流水的敘事、流光溢彩的畫麵、唯美動人的情感,還有達米恩一貫的節奏控製,如同旋律般地調度鏡頭和掌控剪輯,一氣嗬成的美感灑落在電影裏的角角落落,不僅僅講述了故事,最重要的是再次讓人感受到了黃金時代歌舞電影的魅力,那種韻律、那種瀟灑、那種曼妙,在利益至上的當代電影市場裏,已經越來越少,甚至正在滅絕,隱藏在畫麵裏是一顆對電影的深深熱愛。


    就如同一個美好到令人不願醒來的夢境。


    藍禮個人非常非常喜歡,甚至比“爆裂鼓手”還要更加喜歡——與電影本身無關,而是與達米恩編織出來的夢境有關。


    “愛樂之城”是關於夢想本身的、關於電影的、關於生活現實的,蘊藏了太多太多屬於達米恩自己的真情實感,而那種情感是真摯而誠懇的,就如同“愛瘋了”一樣,每幀畫麵每句台詞每個瞬間,都能夠讓人感同身受。


    2016年九月,“愛樂之城”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之後,不僅為女主角艾瑪-斯通贏得了最佳女演員獎杯,而且一舉成為頒獎季的頭號種子,在漫天漫地的讚譽與歡唿之中,一路高歌猛進地朝著奧斯卡小金人全速前進。


    與“藝術家”、“鳥人”等作品一樣,“愛樂之城”將視線放在了好萊塢自己身上,並且呈現出了黃金年代的美好與輝煌,這對於奧斯卡學院評委們無異於最美好也最動人的存在,他們的“自戀”讓自己無可救藥地喜歡上這部作品,伴隨著頒獎季的深入,作品唿聲不降反升,浩浩蕩蕩地朝著曆史記錄的新高全力衝刺著。


    事實也是如此。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原創歌曲等等十四項奧斯卡提名,追平了影史奧斯卡最多提名的記錄,當之無愧地成為自“泰坦尼克號”以來最成功的奧斯卡作品,即使放在曆史長河裏,也能夠強勢前列,不可阻擋的聲勢真正達到了巔峰。


    如此聲勢到底多麽強大呢?


    在頒獎季的影後爭奪戰之中,“第一夫人”的娜塔莉-波特曼和“她”的伊莎貝爾-於佩爾(isabelle-huppert)始終遙遙領先,艾瑪-斯通僅僅隻能排名三號種子而已,而且差距非常明顯,各大權威榜單的賠率之中,都可以從數據看出鮮明差距,一直到金球獎為止都是如此。


    然而進入第二階段之後,頒獎季卻風雲突變,艾瑪一路逆襲、一路飆升、一路反超,攜帶著“愛樂之城”的強大聲勢,連續反超兩位強有力競爭者,以難以想象的強大唿聲,最終成功地在奧斯卡一舉登頂,毫無懸念地成為曆史上第三位1980年後出生的影後小金人得獎者。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愛樂之城”也將完成橫掃——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原創歌曲、最佳原創配樂、最佳藝術指導等六座小金人,在頒獎典禮當晚遙遙領先,除了最佳剪輯獎意外被“血戰鋼鋸嶺”攔截之外,其他獎項基本都沒有意外發生,全場都在等待著見證“愛樂之城”登頂封王的時刻。


    的確,“愛樂之城”摘下最佳影片小金人了——隻有三分鍾不到,然後奧斯卡頒獎典禮曆史上的最大烏龍就誕生了,頒獎嘉賓宣布了錯誤的答案,真正的最佳影片得主是“月光男孩”,修正結果之後全場嘩然。


    為什麽呢?


    “月光男孩”之所以能夠爆冷,與曆史、社會、局勢等等都息息相關,最直接的案例,2003年三月份舉行的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時時刻刻”與“鋼琴家”才是最大得獎熱門,但一個月前爆發的伊拉克戰爭卻徹底改變了局勢——


    依舊按時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成為眾矢之的,被北美狂熱輿論罵到狗血淋頭,所有觀點都堅持認為奧斯卡應該取消頒獎典禮,以實際行動表達對戰爭的強烈抗議,而“反戰”也在過去四個月時間裏成為頒獎季主旋律。


    最終,“芝加哥”擊敗了強勁對手,登頂奧斯卡最佳影片,跌破了所有專家的眼鏡。


    同樣的情況又再次發生了,2016年是美國的總統大選年,關於種族、關於移民、關於難民以及關於少數弱勢群體的議題貫穿始終,最終選舉結果爆出驚天冷門,就連那位競選者本人都已經做好了“宣布競選失敗”的演講準備,卻完成了不可思議的逆轉,成功當選美國新一任總統。


    整個好萊塢都炸鍋了。


    而金球獎落幕之後,那位總統又連續頒布了最新指令,一條是準備在墨西哥邊境砌牆,一條則是禁止伊朗護照入境,如此閉關鎖國的態度在北美大陸的東西兩條海岸線掀起軒然大波,浩浩蕩蕩的熱議根本停不下來。


    頒獎季也不例外。


    於是,奧斯卡頒獎典禮當晚,最佳外語片競爭之中,伊朗作品“推銷員”爆冷逆轉最大熱門德國作品“托尼-厄德曼”登頂;最佳影片爭奪戰之中,“月光男孩”最後時刻反超絕對熱門“愛樂之城”,成為奧斯卡曆史上第一部登頂最佳影片的同/性/戀作品。


    很複雜,卻也不複雜。


    因為奧斯卡頒獎季本來就是一場公關戰爭,而“公關”本身所覆蓋的內容就非常廣泛,社會議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沒有人能夠例外,那些看似與自己無關的議題,每天都正在方方麵麵地影響著自己的生活。


    然後,烏龍就這樣誕生了。


    但站在客觀立場來看,第八十九屆奧斯卡落幕之後,爭議與冷門的背後,時間還是證明了此次選擇的意義。


    就如同當年“撞車”擊敗“斷背山”登頂一樣,十年之後,已經沒有人能夠記住“撞車”,但“斷背山”卻是難以磨滅的經典;同樣,“月光男孩”與“愛樂之城”也接受時間的考驗,冷靜下來的影評人們也做出客觀評價:


    這兩部作品都非常優秀,各有所長;而且,“月光男孩”在千禧年之後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序列之中能夠躋身前三行列,“愛樂之城”的曼妙與美好也同樣能夠在光陰沉澱之後逐漸打磨出來,兩部作品中沒有輸家。


    影評人們也紛紛為“月光男孩”正名,雖然是爆冷,但質量的過硬還是得到了認可。


    話題重新迴到“愛樂之城”身上。


    毋庸置疑,藍禮對這部作品的喜愛依舊非常,當初得知達米恩正在籌備劇本的時候,期待值就不由蠢蠢欲動起來了;但藍禮也有些猶豫,不確定自己是否應該接下劇本,因為上一世的男主角是瑞恩-高斯林。


    接拍“愛樂之城”的時候,瑞恩的事業處於一個動蕩期,不能算是低穀,但確實正在摸索。


    自2011年出演“總統殺局”、“亡命駕駛”和“瘋狂愚蠢愛”三部出色作品以來,瑞恩的演員事業也達到了全新高峰,他並不缺少作品邀約,但遺憾的是,五年時間裏,他所出演的作品全部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成品質量遠遠低於預期,唯一一部值得點名的“大空頭”,他也隻是配角之一,並沒有太多表現空間。


    “愛樂之城”成為了他的事業轉折點,再次登上巔峰。


    瑞恩是藍禮的至交好友,他不希望搶走瑞恩的演出機會,但內心深處又對“愛樂之城”著實愛不釋手,這也讓藍禮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麵,始終難以割舍;不過,現在問題卻迎刃而解了,藍禮正在調整之中,也正在恢複之中,他不認為自己是電影的最佳選擇——選擇瑞恩,讓電影重新迴到正確軌道上。


    因為藍禮知道,瑞恩的表現能夠讓“愛樂之城”變得完整,這是屬於他的角色,這也是屬於他的電影。


    不是他“禮讓”給瑞恩的,而是瑞恩應得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戲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七家d貓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七家d貓貓並收藏大戲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