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放晴了,劇組上上下下都正在忙碌著,藍禮和菲麗希緹也不例外,他們準備拍攝自己在馬爾代夫的最後一場戲份,同時也是卡西安和琴-厄索的結局——
兩人聯手竊取了死星的製作圖紙並且經過一番折騰,終於把資料傳送到星球之外的戰艦上,但他們卻已經錯過了離開**的時機,因為帝國已經派出了軍隊,以黑武士為首,包圍了整個行星**;然後,黑武士下達命令,為了阻止圖紙被泄露,直接毀滅整個行星,於是,停留在**裏的每一個人都,沒有人可以活著離開。
這也意味著,竊取圖紙的整個反抗軍小隊,全軍覆沒。
考慮到電影的全局和節奏,加裏斯不打算用分鏡頭一一交代所有人在麵臨死亡時的反應,製造出邁克爾-貝式的慢鏡頭悲壯,而是把鏡頭對準卡西安和琴-厄索兩個人,由他們來承擔起整個結局的重量,悲壯而慘烈。
無疑,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場戲,也是整個故事情緒升華的一場戲,整個劇組之中還有誰能夠比藍禮、菲麗希緹更加適合呢?
對於這場戲,即使是藍禮也不敢掉以輕心,表演內容本身就具有一定難度,但更重要的還是在於“舉重若輕”——就如同“星際穿越”的最後一幕,必須呈現出角色與故事的深度,又不能發力過猛而顯得刻意煽情,這份尺度的拿捏無疑是整場戲的核心。
此前在“星際穿越”之中,那是藍禮一個人的演出,分寸由自己掌控,細細琢磨之中尋找到了正確的表演軌道;而現在則是對手戲,他需要與菲麗希緹配合,雙方的契合也就超越了個人的突出,他們之間需要找到一個正確的節奏與軌道才行。
本來,這也不算什麽難題,磨合與練習就好,兩位演員都是身經百戰,不至於為難;但糟糕的天氣卻成為了未知因素,持續不斷地冒頭搗亂,間或地打斷節奏,如同小孩子脾氣一般讓人捉摸不透,結果就是節奏忽快忽慢,根本無從找到正確方向,即使經驗豐富如藍禮,也難免受到幹擾,無法進入狀態。
麵對天氣的調皮搗蛋,藍禮也隻能是無可奈何地苦笑,這就是實地拍攝必須麵臨的困境之一。
不過,藍禮與菲麗希緹也根據情況做出了相對應的調整,充分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彩排,在鏡頭之外尋找到最適合彼此的節奏,把電影當做舞台劇,利用反反複複的連續尋找到最佳狀態,然後登上“鏡頭”的舞台,一氣嗬成地完成表演,希望在天氣的破壞到來之前,能夠完成拍攝。
按照加裏斯的構想,最後一場戲無疑是情感的升華與爆發,他期待著卡西安和琴-厄索之間的化學反應能夠在收官時刻爆發出來,進而把個人情感的渺小放置在拯救星係的偉業麵前——卻不是為了“貶低”個人情感,而是讓人們真正意識到,那些推動曆史進程的偉業背後,全部都是由一個個獨立個體組成的,正是得益於那些“渺小”的存在,才擁有了“偉大”的誕生。
顯然,加裏斯對這場戲的期許非常高,但他對表演的理解卻遠遠不夠到位,甚至可以說是簡單直白的。
在加裏斯的藍圖裏,身受重傷的兩個人來到了沙灘之上,目睹著帝國戰艦毀滅星球的那一次恢弘爆炸,他們坦然麵對即將到來的死亡,琴-厄索主動握住了卡西安的手,然後卡西安擁抱住了琴-厄索,迎接毀滅的結局,鏡頭最後定格在琴-厄索飽含淚水的眼神之上。
但藍禮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整場戲的脈絡與思路是正確的,但執行方式卻隻是停留在了表麵,更多是呈現出了卡西安與琴-厄索的情感交融——從敵對到並肩再到知心,兩個人終於敞開心扉,以一個擁抱來接納對方,同時也擁抱死亡,那麽,加裏斯的構想就隻是停留在了這裏,根本無法進一步升華到“個人與集體”的層麵。
牽手。擁抱。
如此的動作包含了太多****,更多展現出了個人的情緒,而剝離了卡西安與琴-厄索反抗軍的身份,也就剝離了如此犧牲的背後意義。
直白一點解釋就是:這可以看做是卡西安與琴-厄索愛情的迸發與毀滅,卻無法感受到整個反抗軍小隊為之犧牲的悲壯。
藍禮反對如此詮釋方式,他不認為這是打開最後一場戲的正確方式,卡西安和琴-厄索之間的情感類似於愛情卻高於愛情,僅僅用“愛情”來束縛這段關係,無疑是膚淺而粗暴的,那應該是一種淩駕於人類基本情感之上的“love”:
對自己家人朋友和愛人、對自己所熱愛的這片土地和世界,對自己堅定不移擁護追隨的信仰與夢想。
這是一種“大愛”。
如果僅僅隻是落於卡西安和琴-厄索的肩頭,那麽對整個反抗軍小隊、對於整部電影、對於他們犧牲自己而奮鬥的事業,這都是一種忽略和輕視;正如加裏斯的構想一般,這一場戲寄托了更加沉重也更加深刻的意義,隻是,問題就在於,加裏斯不知道應該如何闡述又如何陳述,如何將想法演變成為鏡頭。
如果通過文字,可以清晰準確地描述出來;但通過鏡頭,導演與演員應該如何合作,呈現出那份偉大與恢弘呢?
這就是電影的魅力來源:有些導演,可能選擇旁白的方式,笨拙而直白地闡述出來,將自己的理念灌輸給觀眾;但有些導演,則選擇鏡頭來講述自己的理念,那些光線、構圖、視角與演員的表演融合在一起,細細講述那些隱藏在深處的湧動暗潮,將反思的空間留給觀眾,這才是真正高明的做法。
但現在有一個問題,這是一部商業電影,加裏斯不可能如同泰倫斯-馬利克一般一點一點地細細雕琢鏡頭,甚至不可能花費太多時間在情感的敘述呈現上,否則就將陷入煽情的窠臼——邁克爾-貝就是不好的示範。
分寸,尺度,分量,這就是加裏斯諸多想法之上的枷鎖,這也使得他束手束腳起來,最終構想出來的畫麵和表演也就被藍禮否定了。
那麽,藍禮又有什麽想法呢?
這無疑是一個難題。
“地心引力”的結尾給予了藍禮靈感,在電影的最後,瑞恩-斯通死裏逃生,跌落湖水之中,如同迴歸母體一般,然後一步一步重新擺脫母體,如同猿人進化成為人類一般,再次學習用自己的雙腿站立起來,最終頂天立體地依靠雙腳直立。
阿方索-卡隆僅僅隻用了一個鏡頭,就將人類與地心引力之間相互依存卻又相互排斥的關係呈現出來。
現在,“俠盜一號”是否也可以如此呢?
導演技巧方麵,藍禮無法要求加裏斯模仿阿方索——也沒有必要,但表演方式層麵,藍禮和菲麗希緹卻可以借鑒思路,另辟蹊徑地尋找到呈現方式,而後,兩名演員展開了討論與排練,在一次又一次的錯誤之中吸取經驗,試圖尋找到更加適合的表演方法,舉重若輕地為電影畫上一個完美句號。
反反複複的彩排,他們的確找到了一種呈現方式,但討論僅僅隻是討論,紙上談兵終究無法真正感受到實際效果,最終還是需要站在“舞台”之上呈現,這才是真正的“閃耀時刻”——
看看加裏斯的鏡頭到底能夠捕捉到什麽內容,又是否能夠達到預期?還是說......藍禮的想法也終究隻是眼高手低?
等待了又等待,機會終**次來臨。
“你看起來非常享受。”菲麗希緹可以感受到藍禮那躍躍欲試的激動和雀躍,在眉宇之間滲透了出來。
其實,他們應該緊張才對,因為天氣窗口非常小——隨時可能再次降臨的暴雨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加裏斯希望抓住夕陽的時刻,利用夕陽來模擬出爆炸效果,然後從夕陽過渡到行星爆炸的蘑菇雲,在星球毀滅的時刻勾勒出一抹悲壯的美感。
這是加裏斯最為擅長的一種情緒渲染方式,不需要太過煽情也不需要太多配樂,僅僅依靠畫麵就能夠把場麵氣氛營造起來。如果這是棚內拍攝,那麽加裏斯可能也就不會要求那麽多,直接用電腦特效製作出爆炸效果就可以了;但現在已經來到了現場拍攝,而且飽受天氣之苦,那麽為什麽不抓緊機會呢?
於是,劇組需要與暴雨和夕陽一起賽跑,要麽擔心暴雨來臨,要麽擔心夕陽消失——錯過今天就又要等明天了。所以,現在確實是分秒必爭,甚至比舞台劇還要更加緊張,畢竟舞台劇的室內表演不需要擔心暴雨隨時可能過來搗亂。
但藍禮卻沒有。
他朝著菲麗希緹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難道不應該嗎?這就是演員的樂趣,用我們的方式去感受世界並且呈現出來,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情感,不是簡單的爆炸,或者飆車,又或者是其他爆米花視覺特效,而是真正與觀眾能夠聯係起來的真實情感,隱藏在電腦特效底下的真心。我現在正在完成一件重要的工作,而且是我喜歡的工作,即使是緊張,我也享受其中。”
在藍禮的眼睛裏,菲麗希緹看到了星辰。
兩人聯手竊取了死星的製作圖紙並且經過一番折騰,終於把資料傳送到星球之外的戰艦上,但他們卻已經錯過了離開**的時機,因為帝國已經派出了軍隊,以黑武士為首,包圍了整個行星**;然後,黑武士下達命令,為了阻止圖紙被泄露,直接毀滅整個行星,於是,停留在**裏的每一個人都,沒有人可以活著離開。
這也意味著,竊取圖紙的整個反抗軍小隊,全軍覆沒。
考慮到電影的全局和節奏,加裏斯不打算用分鏡頭一一交代所有人在麵臨死亡時的反應,製造出邁克爾-貝式的慢鏡頭悲壯,而是把鏡頭對準卡西安和琴-厄索兩個人,由他們來承擔起整個結局的重量,悲壯而慘烈。
無疑,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場戲,也是整個故事情緒升華的一場戲,整個劇組之中還有誰能夠比藍禮、菲麗希緹更加適合呢?
對於這場戲,即使是藍禮也不敢掉以輕心,表演內容本身就具有一定難度,但更重要的還是在於“舉重若輕”——就如同“星際穿越”的最後一幕,必須呈現出角色與故事的深度,又不能發力過猛而顯得刻意煽情,這份尺度的拿捏無疑是整場戲的核心。
此前在“星際穿越”之中,那是藍禮一個人的演出,分寸由自己掌控,細細琢磨之中尋找到了正確的表演軌道;而現在則是對手戲,他需要與菲麗希緹配合,雙方的契合也就超越了個人的突出,他們之間需要找到一個正確的節奏與軌道才行。
本來,這也不算什麽難題,磨合與練習就好,兩位演員都是身經百戰,不至於為難;但糟糕的天氣卻成為了未知因素,持續不斷地冒頭搗亂,間或地打斷節奏,如同小孩子脾氣一般讓人捉摸不透,結果就是節奏忽快忽慢,根本無從找到正確方向,即使經驗豐富如藍禮,也難免受到幹擾,無法進入狀態。
麵對天氣的調皮搗蛋,藍禮也隻能是無可奈何地苦笑,這就是實地拍攝必須麵臨的困境之一。
不過,藍禮與菲麗希緹也根據情況做出了相對應的調整,充分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彩排,在鏡頭之外尋找到最適合彼此的節奏,把電影當做舞台劇,利用反反複複的連續尋找到最佳狀態,然後登上“鏡頭”的舞台,一氣嗬成地完成表演,希望在天氣的破壞到來之前,能夠完成拍攝。
按照加裏斯的構想,最後一場戲無疑是情感的升華與爆發,他期待著卡西安和琴-厄索之間的化學反應能夠在收官時刻爆發出來,進而把個人情感的渺小放置在拯救星係的偉業麵前——卻不是為了“貶低”個人情感,而是讓人們真正意識到,那些推動曆史進程的偉業背後,全部都是由一個個獨立個體組成的,正是得益於那些“渺小”的存在,才擁有了“偉大”的誕生。
顯然,加裏斯對這場戲的期許非常高,但他對表演的理解卻遠遠不夠到位,甚至可以說是簡單直白的。
在加裏斯的藍圖裏,身受重傷的兩個人來到了沙灘之上,目睹著帝國戰艦毀滅星球的那一次恢弘爆炸,他們坦然麵對即將到來的死亡,琴-厄索主動握住了卡西安的手,然後卡西安擁抱住了琴-厄索,迎接毀滅的結局,鏡頭最後定格在琴-厄索飽含淚水的眼神之上。
但藍禮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整場戲的脈絡與思路是正確的,但執行方式卻隻是停留在了表麵,更多是呈現出了卡西安與琴-厄索的情感交融——從敵對到並肩再到知心,兩個人終於敞開心扉,以一個擁抱來接納對方,同時也擁抱死亡,那麽,加裏斯的構想就隻是停留在了這裏,根本無法進一步升華到“個人與集體”的層麵。
牽手。擁抱。
如此的動作包含了太多****,更多展現出了個人的情緒,而剝離了卡西安與琴-厄索反抗軍的身份,也就剝離了如此犧牲的背後意義。
直白一點解釋就是:這可以看做是卡西安與琴-厄索愛情的迸發與毀滅,卻無法感受到整個反抗軍小隊為之犧牲的悲壯。
藍禮反對如此詮釋方式,他不認為這是打開最後一場戲的正確方式,卡西安和琴-厄索之間的情感類似於愛情卻高於愛情,僅僅用“愛情”來束縛這段關係,無疑是膚淺而粗暴的,那應該是一種淩駕於人類基本情感之上的“love”:
對自己家人朋友和愛人、對自己所熱愛的這片土地和世界,對自己堅定不移擁護追隨的信仰與夢想。
這是一種“大愛”。
如果僅僅隻是落於卡西安和琴-厄索的肩頭,那麽對整個反抗軍小隊、對於整部電影、對於他們犧牲自己而奮鬥的事業,這都是一種忽略和輕視;正如加裏斯的構想一般,這一場戲寄托了更加沉重也更加深刻的意義,隻是,問題就在於,加裏斯不知道應該如何闡述又如何陳述,如何將想法演變成為鏡頭。
如果通過文字,可以清晰準確地描述出來;但通過鏡頭,導演與演員應該如何合作,呈現出那份偉大與恢弘呢?
這就是電影的魅力來源:有些導演,可能選擇旁白的方式,笨拙而直白地闡述出來,將自己的理念灌輸給觀眾;但有些導演,則選擇鏡頭來講述自己的理念,那些光線、構圖、視角與演員的表演融合在一起,細細講述那些隱藏在深處的湧動暗潮,將反思的空間留給觀眾,這才是真正高明的做法。
但現在有一個問題,這是一部商業電影,加裏斯不可能如同泰倫斯-馬利克一般一點一點地細細雕琢鏡頭,甚至不可能花費太多時間在情感的敘述呈現上,否則就將陷入煽情的窠臼——邁克爾-貝就是不好的示範。
分寸,尺度,分量,這就是加裏斯諸多想法之上的枷鎖,這也使得他束手束腳起來,最終構想出來的畫麵和表演也就被藍禮否定了。
那麽,藍禮又有什麽想法呢?
這無疑是一個難題。
“地心引力”的結尾給予了藍禮靈感,在電影的最後,瑞恩-斯通死裏逃生,跌落湖水之中,如同迴歸母體一般,然後一步一步重新擺脫母體,如同猿人進化成為人類一般,再次學習用自己的雙腿站立起來,最終頂天立體地依靠雙腳直立。
阿方索-卡隆僅僅隻用了一個鏡頭,就將人類與地心引力之間相互依存卻又相互排斥的關係呈現出來。
現在,“俠盜一號”是否也可以如此呢?
導演技巧方麵,藍禮無法要求加裏斯模仿阿方索——也沒有必要,但表演方式層麵,藍禮和菲麗希緹卻可以借鑒思路,另辟蹊徑地尋找到呈現方式,而後,兩名演員展開了討論與排練,在一次又一次的錯誤之中吸取經驗,試圖尋找到更加適合的表演方法,舉重若輕地為電影畫上一個完美句號。
反反複複的彩排,他們的確找到了一種呈現方式,但討論僅僅隻是討論,紙上談兵終究無法真正感受到實際效果,最終還是需要站在“舞台”之上呈現,這才是真正的“閃耀時刻”——
看看加裏斯的鏡頭到底能夠捕捉到什麽內容,又是否能夠達到預期?還是說......藍禮的想法也終究隻是眼高手低?
等待了又等待,機會終**次來臨。
“你看起來非常享受。”菲麗希緹可以感受到藍禮那躍躍欲試的激動和雀躍,在眉宇之間滲透了出來。
其實,他們應該緊張才對,因為天氣窗口非常小——隨時可能再次降臨的暴雨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加裏斯希望抓住夕陽的時刻,利用夕陽來模擬出爆炸效果,然後從夕陽過渡到行星爆炸的蘑菇雲,在星球毀滅的時刻勾勒出一抹悲壯的美感。
這是加裏斯最為擅長的一種情緒渲染方式,不需要太過煽情也不需要太多配樂,僅僅依靠畫麵就能夠把場麵氣氛營造起來。如果這是棚內拍攝,那麽加裏斯可能也就不會要求那麽多,直接用電腦特效製作出爆炸效果就可以了;但現在已經來到了現場拍攝,而且飽受天氣之苦,那麽為什麽不抓緊機會呢?
於是,劇組需要與暴雨和夕陽一起賽跑,要麽擔心暴雨來臨,要麽擔心夕陽消失——錯過今天就又要等明天了。所以,現在確實是分秒必爭,甚至比舞台劇還要更加緊張,畢竟舞台劇的室內表演不需要擔心暴雨隨時可能過來搗亂。
但藍禮卻沒有。
他朝著菲麗希緹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難道不應該嗎?這就是演員的樂趣,用我們的方式去感受世界並且呈現出來,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情感,不是簡單的爆炸,或者飆車,又或者是其他爆米花視覺特效,而是真正與觀眾能夠聯係起來的真實情感,隱藏在電腦特效底下的真心。我現在正在完成一件重要的工作,而且是我喜歡的工作,即使是緊張,我也享受其中。”
在藍禮的眼睛裏,菲麗希緹看到了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