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了帷幕。
“逃離德黑蘭”終究還是創造了曆史,成功登頂,榮膺本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
這也使得“逃離德黑蘭”成為了1990年“為戴茜小姐開車”以來,十三年以來第二部沒有能夠贏得最佳導演提名卻斬獲了最佳影片小金人的作品;同時還是影史上第四部達成如此壯舉的作品,另外兩部作品分別是第一屆的“翼”和第五屆的“大飯店”,那已經是無比遙遠的曆史了。
這是一屆創造了諸多曆史的奧斯卡,從提名階段到頒獎階段,從“逃離德黑蘭”到丹尼爾-戴-劉易斯,從詹妮弗-勞倫斯到李安,從阿黛爾到西蒙-奇恩,無法一一細數的諸多曆史記錄讓人驚歎著,學院再次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電影產業的大洗牌還將繼續下去。
在這之中,“明日邊緣”收獲了一座最佳音響效果小金人,這也是意外驚喜——隨後的最佳剪輯提名則輸給了“逃離德黑蘭”。
又是一年奧斯卡的落幕,頒獎季的紛紛擾擾終於暫時到一段落,但曲終人散之際,卻是狂歡之始。今夜,遠遠還沒有結束;而今夜過後,則是另外一個頒獎季周期的開始。
嚴格來說,奧斯卡隻是一小群人的狂歡,前前後後能夠贏得提名的人數,最多不超過一百人;而能夠成為頒獎嘉賓受邀出席,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年學院邀請了克裏斯汀-斯圖爾特出席頒獎典禮,就備受爭議——
人們對於偶像演員總是格外苛刻。側麵也可以看出來,詹妮弗出演了“饑餓遊戲”之後,卻依舊收獲了奧斯卡小金人,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也許,未來有一天,克裏斯汀也能夠站在奧斯卡的舞台之上,不過,以學院評委對“暮光之城”的排斥和鄙夷,這估計將會非常困難。
但在奧斯卡結束之後,一場屬於所有人的狂歡正在徐徐拉開帷幕,不僅僅是演員,還有模特,還有經紀人,還有公關人,還有記者,還有職業運動員,還有……換而言之,隻要是各自行業的頂尖人士,隻要能夠與好萊塢掛鉤,他們就可能成為這場盛會的邀請對象。
奧斯卡之夜。
這場派對由“名利場”舉辦,以奧斯卡作為由頭,影響力範圍卻正在蔓延整個名利場圈子,就如同雜誌的名字一般,隻要有名利的地方,他們的觸角就無處不在,自1993年第一次舉辦以來,現在奧斯卡之夜已經成為了業內一年一度的最大盛宴——
出席奧斯卡,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哪怕是奎文讚妮-瓦利斯這樣的小妮子,隻要贏得了提名,她就可以出席奧斯卡;但出席奧斯卡之夜,唯一的要求就是:名利。
“名利場”是二十一世紀初創建的一本雜誌,經過多年的浮浮沉沉,1991年在全新上任的主編格雷登-卡特(graydon-carter)的帶領下,真正地走上了巔峰,這本雜誌真實地記錄了美國社會的浮華生活和娛樂姿態,得到了無數大眾的喜愛。
雜誌內容混合了時尚、政/治、名人、金錢和社會新聞,不僅僅是普通人的日常讀物,社會名流和知識分子也願意訂閱,成為另外一個信息的獲取渠道,這也使得雜誌的讀者群在不斷地擴展,儼然已經成為了窺探名利場的最佳渠道。
至少在互聯網以及tmz出來之前是如此。
1993年,格雷登為了進一步擴大雜誌的影響力,做出了一個足以改變美國名利場走向的大膽決定,以奧斯卡為主題,在頒獎典禮之後設立一個名流派對,將所有的業內頂尖人數全部聚集到一個場合,甚至更進一步,開放商業大亨、社會權威和媒體名流入場!
經過二十年的沉澱與發展,奧斯卡之夜依舊依托在“奧斯卡”的名號之下,但事實上卻已經脫離了“奧斯卡”的影響,開辟出了屬於自己的全新世界,並且賦予了全新意義。
進入奧斯卡之夜派對,人們可以看到好萊塢頂級巨星,可以與今晚的小金人得主麵對麵談話,可以見到電影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高層管理,還可以與時尚雜誌以及頂尖報刊的主編碰麵,甚至與某位商業大亨促膝長談。
格雷登巧妙地運用了物以稀為貴的規則,為奧斯卡之夜製定了十分特別的入場資格規則,首先,“名利場”麵向所有奧斯卡提名者分發邀請函,以此來確保最終得獎者一定能夠出現在派對之上,從而吸引更多目光。
不過,今年奎文讚妮的情況比較特殊,邀請函給予了她的經紀人以及父母,至於她本人,在沒有監護者的情況下,是不能出席的。
其次,“名利場”麵向所有頂尖名流辦法邀請函,來自文化、娛樂、體育各個領域的權勢任務都包括在內,比如說梅麗爾-斯特裏普,今年沒有收獲奧斯卡提名,但毋庸置疑,她勢必會得到一張邀請函;再比如說湯姆-漢克斯,即使距離上一次奧斯卡提名已經過去了十年,但邀請函還是會準時送抵他的家中。
再次,過去一年的話題人物也都勢必將進入“名利場”的雷達,尤其是美女們備受青睞。比如說艾瑪-斯通,盡管沒有能夠收獲提名,今年也沒有佳作推出,但她依舊在邀請名單之上,又或者是維多利亞的秘密今年的開場秀或者話題焦點,她們也可以收獲一張邀請函,進入好萊塢的名流圈。
最後,“名利場”還會向部分話題人物頒發邀請函,範圍無比廣泛,可以囊括二線、三線演員,也可以囊括泰勒-斯威夫特這樣的人氣歌手,還可以囊獲經紀人、律師、會計師等各行各業的精英,讓他們成為派對之上的活躍焦點。
畢竟,所有人都保持矜持,觥籌交錯之間維護著自己的完美麵具,那麽派對就不再是派對了。
換而言之,奧斯卡之夜就意味著機會、意味著人脈、意味著榮耀、意味著權威,最重要的是,意味著常人所無法觸及和普通人所無法融入的特殊圈子。
在這裏,可以尋找到機遇,表演的機會或者暴富的良機,機會無處不在,卻隻留給有準備的人;在這裏,可以尋找到人脈,無論是作為演員還是作為職員,亦或者是作為創業者,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在這裏,還可以找到快樂和歡愉,大半個好萊塢的帥哥美女以及世界頂級名模充斥著視線每一個角落,至於到底能夠得到什麽,就看各自本事了。
這才是真正意義之上的浮華名利場,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裏實現自己的目標和願望。唯一的問題就在於:如何進入這場派對呢?
現在,奧斯卡之夜已經成為了北美最重要的派對,甚至超過了奧斯卡本身,成為了無數名流雲集、無數底層人物都夢寐以求的場合,甚至有人將其稱為“世界上最難進的派對”,邀請函真正意義的一票難求。
不要說普通演員了,就連那些頂級名流也是如此。
收到邀請函,他們可以選擇拒絕出席;但沒有邀請函,卻意味著自己被頂級圈子排斥在外,這就是一次恥辱。所以,每一年的邀請函發放也是萬眾矚目的,對於那些名流們,一封邀請函代表著自己的地位和臉麵,沒有人願意錯過。
梅爾-吉布森自歧視猶太人事件之後,已經將近十年沒有收到邀請函了。而沒有人想要成為梅爾-吉布森。
而對於那些二線、三線之上苦苦掙紮的演員們來說,奧斯卡之夜邀請函幾乎就是一步登天的機會,派對之上,頂級導演、頂級製作人、頂級演員、頂級編輯、頂級記者,乃至於頂級經紀人,數不勝數,一次入場,可能就徹底改變人生。
在黑市之中,奧斯卡之夜的邀請函已經炒作到了四十萬美元,卻依舊有人願意傾家蕩產求購。原因再簡單不過了,一部作品的表演機會,一步登天的成名機會,四十萬的迴報可能就是四千萬乃至更多,這是一筆劃算的交易。
就連亞洲的演員們也不例外。
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這可能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學院的邀請函更加專業也更加珍貴,除非是和頂級經紀人合作,又或者是和好萊塢有重要合作項目,通過層層關係,才能贏得一張邀請函。
但出席奧斯卡之夜,這卻是相對而言簡單了許多。
官方合作品牌,比如說迪奧或者香奈兒這樣的時尚品牌,他們可以自主分發一些邀請函;好萊塢業內頂尖經紀人或製作人,比如說哈維-韋恩斯坦或者邁克爾-奧維茨,他們也可以擁有一些多餘邀請函;大型電影公司的重磅項目,比如說華納兄弟在中國兩岸三地投資的作品,他們同樣可以申請一些邀請函,用作宣傳策略。
“名利場”試圖將奧斯卡之夜打造成為全球盛世,但歸根結底還是利益的交換與兌現。比起奧斯卡本身來說,奧斯卡之夜則顯得平易近人了許多。邀請函,價值千金,但終究還是可以衡量出一個數字的。
如果亞洲的演員可以登上奧斯卡之夜的舞台,公關稿件就可以大肆宣傳了:某某藝人正式亮相奧斯卡名流派對。搖身一變,頓時就變得高大上起來。
這,就是奧斯卡之夜的重要意義。
“逃離德黑蘭”終究還是創造了曆史,成功登頂,榮膺本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
這也使得“逃離德黑蘭”成為了1990年“為戴茜小姐開車”以來,十三年以來第二部沒有能夠贏得最佳導演提名卻斬獲了最佳影片小金人的作品;同時還是影史上第四部達成如此壯舉的作品,另外兩部作品分別是第一屆的“翼”和第五屆的“大飯店”,那已經是無比遙遠的曆史了。
這是一屆創造了諸多曆史的奧斯卡,從提名階段到頒獎階段,從“逃離德黑蘭”到丹尼爾-戴-劉易斯,從詹妮弗-勞倫斯到李安,從阿黛爾到西蒙-奇恩,無法一一細數的諸多曆史記錄讓人驚歎著,學院再次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電影產業的大洗牌還將繼續下去。
在這之中,“明日邊緣”收獲了一座最佳音響效果小金人,這也是意外驚喜——隨後的最佳剪輯提名則輸給了“逃離德黑蘭”。
又是一年奧斯卡的落幕,頒獎季的紛紛擾擾終於暫時到一段落,但曲終人散之際,卻是狂歡之始。今夜,遠遠還沒有結束;而今夜過後,則是另外一個頒獎季周期的開始。
嚴格來說,奧斯卡隻是一小群人的狂歡,前前後後能夠贏得提名的人數,最多不超過一百人;而能夠成為頒獎嘉賓受邀出席,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年學院邀請了克裏斯汀-斯圖爾特出席頒獎典禮,就備受爭議——
人們對於偶像演員總是格外苛刻。側麵也可以看出來,詹妮弗出演了“饑餓遊戲”之後,卻依舊收獲了奧斯卡小金人,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也許,未來有一天,克裏斯汀也能夠站在奧斯卡的舞台之上,不過,以學院評委對“暮光之城”的排斥和鄙夷,這估計將會非常困難。
但在奧斯卡結束之後,一場屬於所有人的狂歡正在徐徐拉開帷幕,不僅僅是演員,還有模特,還有經紀人,還有公關人,還有記者,還有職業運動員,還有……換而言之,隻要是各自行業的頂尖人士,隻要能夠與好萊塢掛鉤,他們就可能成為這場盛會的邀請對象。
奧斯卡之夜。
這場派對由“名利場”舉辦,以奧斯卡作為由頭,影響力範圍卻正在蔓延整個名利場圈子,就如同雜誌的名字一般,隻要有名利的地方,他們的觸角就無處不在,自1993年第一次舉辦以來,現在奧斯卡之夜已經成為了業內一年一度的最大盛宴——
出席奧斯卡,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哪怕是奎文讚妮-瓦利斯這樣的小妮子,隻要贏得了提名,她就可以出席奧斯卡;但出席奧斯卡之夜,唯一的要求就是:名利。
“名利場”是二十一世紀初創建的一本雜誌,經過多年的浮浮沉沉,1991年在全新上任的主編格雷登-卡特(graydon-carter)的帶領下,真正地走上了巔峰,這本雜誌真實地記錄了美國社會的浮華生活和娛樂姿態,得到了無數大眾的喜愛。
雜誌內容混合了時尚、政/治、名人、金錢和社會新聞,不僅僅是普通人的日常讀物,社會名流和知識分子也願意訂閱,成為另外一個信息的獲取渠道,這也使得雜誌的讀者群在不斷地擴展,儼然已經成為了窺探名利場的最佳渠道。
至少在互聯網以及tmz出來之前是如此。
1993年,格雷登為了進一步擴大雜誌的影響力,做出了一個足以改變美國名利場走向的大膽決定,以奧斯卡為主題,在頒獎典禮之後設立一個名流派對,將所有的業內頂尖人數全部聚集到一個場合,甚至更進一步,開放商業大亨、社會權威和媒體名流入場!
經過二十年的沉澱與發展,奧斯卡之夜依舊依托在“奧斯卡”的名號之下,但事實上卻已經脫離了“奧斯卡”的影響,開辟出了屬於自己的全新世界,並且賦予了全新意義。
進入奧斯卡之夜派對,人們可以看到好萊塢頂級巨星,可以與今晚的小金人得主麵對麵談話,可以見到電影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高層管理,還可以與時尚雜誌以及頂尖報刊的主編碰麵,甚至與某位商業大亨促膝長談。
格雷登巧妙地運用了物以稀為貴的規則,為奧斯卡之夜製定了十分特別的入場資格規則,首先,“名利場”麵向所有奧斯卡提名者分發邀請函,以此來確保最終得獎者一定能夠出現在派對之上,從而吸引更多目光。
不過,今年奎文讚妮的情況比較特殊,邀請函給予了她的經紀人以及父母,至於她本人,在沒有監護者的情況下,是不能出席的。
其次,“名利場”麵向所有頂尖名流辦法邀請函,來自文化、娛樂、體育各個領域的權勢任務都包括在內,比如說梅麗爾-斯特裏普,今年沒有收獲奧斯卡提名,但毋庸置疑,她勢必會得到一張邀請函;再比如說湯姆-漢克斯,即使距離上一次奧斯卡提名已經過去了十年,但邀請函還是會準時送抵他的家中。
再次,過去一年的話題人物也都勢必將進入“名利場”的雷達,尤其是美女們備受青睞。比如說艾瑪-斯通,盡管沒有能夠收獲提名,今年也沒有佳作推出,但她依舊在邀請名單之上,又或者是維多利亞的秘密今年的開場秀或者話題焦點,她們也可以收獲一張邀請函,進入好萊塢的名流圈。
最後,“名利場”還會向部分話題人物頒發邀請函,範圍無比廣泛,可以囊括二線、三線演員,也可以囊括泰勒-斯威夫特這樣的人氣歌手,還可以囊獲經紀人、律師、會計師等各行各業的精英,讓他們成為派對之上的活躍焦點。
畢竟,所有人都保持矜持,觥籌交錯之間維護著自己的完美麵具,那麽派對就不再是派對了。
換而言之,奧斯卡之夜就意味著機會、意味著人脈、意味著榮耀、意味著權威,最重要的是,意味著常人所無法觸及和普通人所無法融入的特殊圈子。
在這裏,可以尋找到機遇,表演的機會或者暴富的良機,機會無處不在,卻隻留給有準備的人;在這裏,可以尋找到人脈,無論是作為演員還是作為職員,亦或者是作為創業者,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在這裏,還可以找到快樂和歡愉,大半個好萊塢的帥哥美女以及世界頂級名模充斥著視線每一個角落,至於到底能夠得到什麽,就看各自本事了。
這才是真正意義之上的浮華名利場,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裏實現自己的目標和願望。唯一的問題就在於:如何進入這場派對呢?
現在,奧斯卡之夜已經成為了北美最重要的派對,甚至超過了奧斯卡本身,成為了無數名流雲集、無數底層人物都夢寐以求的場合,甚至有人將其稱為“世界上最難進的派對”,邀請函真正意義的一票難求。
不要說普通演員了,就連那些頂級名流也是如此。
收到邀請函,他們可以選擇拒絕出席;但沒有邀請函,卻意味著自己被頂級圈子排斥在外,這就是一次恥辱。所以,每一年的邀請函發放也是萬眾矚目的,對於那些名流們,一封邀請函代表著自己的地位和臉麵,沒有人願意錯過。
梅爾-吉布森自歧視猶太人事件之後,已經將近十年沒有收到邀請函了。而沒有人想要成為梅爾-吉布森。
而對於那些二線、三線之上苦苦掙紮的演員們來說,奧斯卡之夜邀請函幾乎就是一步登天的機會,派對之上,頂級導演、頂級製作人、頂級演員、頂級編輯、頂級記者,乃至於頂級經紀人,數不勝數,一次入場,可能就徹底改變人生。
在黑市之中,奧斯卡之夜的邀請函已經炒作到了四十萬美元,卻依舊有人願意傾家蕩產求購。原因再簡單不過了,一部作品的表演機會,一步登天的成名機會,四十萬的迴報可能就是四千萬乃至更多,這是一筆劃算的交易。
就連亞洲的演員們也不例外。
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這可能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學院的邀請函更加專業也更加珍貴,除非是和頂級經紀人合作,又或者是和好萊塢有重要合作項目,通過層層關係,才能贏得一張邀請函。
但出席奧斯卡之夜,這卻是相對而言簡單了許多。
官方合作品牌,比如說迪奧或者香奈兒這樣的時尚品牌,他們可以自主分發一些邀請函;好萊塢業內頂尖經紀人或製作人,比如說哈維-韋恩斯坦或者邁克爾-奧維茨,他們也可以擁有一些多餘邀請函;大型電影公司的重磅項目,比如說華納兄弟在中國兩岸三地投資的作品,他們同樣可以申請一些邀請函,用作宣傳策略。
“名利場”試圖將奧斯卡之夜打造成為全球盛世,但歸根結底還是利益的交換與兌現。比起奧斯卡本身來說,奧斯卡之夜則顯得平易近人了許多。邀請函,價值千金,但終究還是可以衡量出一個數字的。
如果亞洲的演員可以登上奧斯卡之夜的舞台,公關稿件就可以大肆宣傳了:某某藝人正式亮相奧斯卡名流派對。搖身一變,頓時就變得高大上起來。
這,就是奧斯卡之夜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