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噗~”


    低沉的炮聲絡繹不絕的叛軍陣地上響起,這是整整三百多門火炮的怒吼聲。


    說來也讓人無語,這其中大部分的火炮,都不是李九成奪自登州的,當初他和孔有德,從吳橋迴師登州的途中,部下隻有六門隨行的虎蹲炮,後來得孫元化在登州主持鑄炮,以內應打開登州城門,一舉而入,得大小火炮一百多門,西洋炮五十門。


    即便這樣,他的火炮火銃部隊,仍舊弱於當時的山東明軍,可惜的是,李九成此人,善用火器,乃東江鎮中第一人也,孔有德之流,亦不是他的對手。


    在擊敗張燾和餘大可之後,他與官軍在沙河進行了第一場決戰,官軍楊禦番部,持火炮四十門,與東江叛軍作戰,結果主持火炮陣的兵丁操演不熟,當場炸膛二十四門之多,而後各有交戰,官軍幾乎全部敗北,未嚐勝績,凡所帶火炮,奔走不便。


    在逃亡中幾乎全部被李九成大軍繳獲,故而其火炮部隊越戰越強,從最初的六門火炮,到八個月之後的今天,李九成大軍已經坐擁大小火炮五百多門,而且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炮兵部隊,普通明軍,壓根就不是他們的對手。


    眼下,就是如此,


    “弟兄們,大元帥得了登萊的銀子和糧食,可是自個一分也沒有留下,都分給了弟兄們和你們家眷,大元帥就是咱們的衣食父母,想想在家的妻兒,官gou要是打過來了,咱們可是一個都逃不掉啊!”


    基層的將官,使勁了全身的氣力嘶吼著,結局,在這種鮮明的對比中,早就注定了。


    東江鎮叛軍,作戰是為了妻兒和自己的性命,又得到了李九成劫掠來的錢糧補充。無論是軍心士氣,還是戰鬥力上,他們都遠遠強於官軍。


    反觀官軍一麵,則是暗地裏各自的小算盤。


    領兵的大將。在乎自己家丁的存亡,絲毫不敢用主力精銳,去碰東江鎮叛軍,既然這樣,那就隻能驅使底下的軍戶倉促上陣。去為他們的榮華富貴賣命了。


    普通的軍戶兵,不僅軍餉欠發,而且耳熟目染,知道一旦自己戰死了,家人是個什麽下場,撫恤被克扣,是時有的事,而且就算立下戰功,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後台去保障不被侵占,再加上對麵心存死誌。拚死作戰的氣勢就壓垮了他們。


    在不斷的炮戰之中,第一個明軍步軍方陣,不出意外的直接崩潰了,他們足足有300多人,分為一個百總部統率,但是在被炮子打死了第一個人之後,他們的陣型就開始有些混亂了,帶隊的小旗,總旗和把總親自上去彈壓,也無濟於事。


    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拚死向前的決心。國在他們眼裏,非但不重要,反而是憤恨的對象,家!才是最重要的。他們曆經千辛萬苦,從駐地來到山東,糧食得不到及時的補給,大多數時候是餓著肚子行軍和駐紮的。


    而身處前線,他們還要分心去掛念身處後方的家人,心中顧忌就更大了。指望這樣一群軍人去平叛,也就是坐在金鑾殿上,不知天下疾苦的皇帝,一拍腦門就下定決心了。


    難怪茶毒山東一年,耗費錢糧數百萬之巨,直接傷亡了四五萬明軍才勉強平定下來,而現在,局勢更加混亂,明軍的處境更加的艱難,也就不知道該是個什麽結果了。


    “快跑啊,對麵打過來了。”


    這個軍陣三百人就地直接崩潰的結果,就是引來身後自家軍兵的屠刀,在將領的嘶吼聲中,家丁部隊上來了,讓人幾盡失聲的是,他們的刀,不是對著對麵的叛軍,而是對著自家崩潰的兵馬一陣砍殺。


    朱大典這次已經是拚了,沒有人能活著從戰場上逃跑,這就是他給諸將最後的決然命令,眼下,大明朝廷雖然日薄西山,但是在山東,還感覺不出來,起碼軍將對朝廷還是畏懼的,在朱大典強行命令下,幾乎所有人,都要咬著牙繼續堅持,除非他自己跑了。


    朱大典會跑嗎?不會!因為他是文官,而且現在離叛軍的位置,還整整有五百步遠,當然,作為主帥,他鎮守中軍,無可厚非,誰也無法指責他,在安全的位置,指揮調度全軍作戰。


    “傳令下去,各軍不許後退半步,違令者,殺無赫!”


    說起來,這道軍令算的上是殘酷至極了,可惜沒有辦法啊,朱大典身後站著的人,已經不容許他再退後半步了,如果在沙河的這場戰鬥,再失利,他哪怕想辭官,也不可能了,暴怒的皇帝和憤怒的內閣,會親手把他送到菜市口,滿門都逃不過。


    “殺~!”


    這是在高壓下的明軍步軍方陣,第一次迎著炮火和火銃的打擊,主動向叛軍發起衝擊,可惜,這隻是區區兩個步軍方陣不足四百人而已,領頭的小旗瞬間就被打倒了,甚至沒有人多看他一眼,生命,在戰場,不值一提,這裏每時每刻都有人倒下。


    “命令高成友,讓火銃隊抵近了開火之後,衝入官軍隊伍之中,爭取一舉打開局麵,我要徹底擊潰這支官軍。”


    由於十二鎮總兵領兵前來交戰,部下互不統屬,中間留下的空隙,讓李九成欣喜萬分,這是有獲勝的希望啊!


    “毛念恩,我命你帶三百死士,即刻擊明gou吳安邦部,迅速擊潰他,我帶大軍給你壓陣。”


    高成友可不是靠吹噓上來的,當年隨著毛文龍在東江鎮和韃子廝殺,他就是一條好漢,陳有時率軍渡渤海時,留他領一千多人阻擊關寧軍,愣是叫他打了十幾天,才帶著殘部數百人乘船到登州匯合,如今他位列大軍副將,統率四千人作戰,眼光膽色都不差。


    一出手,就是直指官軍薄弱處的吳安邦部,這一部,隻有兩千人不到,而且作為登州總兵,他的本部隻有1200人,剩下的800人是進入山東之後,臨時招募的農民,不算紀律,就提裝備,也是各鎮之中最差的,不打他,打誰。


    “諸位弟兄,隨我殺~!”


    毛念恩乃毛文龍選子之一,不過當時的地位,也就是一任守備,在毛文龍被殺之後,多虧陳有時照顧,才沒有被誅殺,所以這條命,也就交給陳有時和李九成這些人了,此刻他親自上了戰場,連盔甲也不穿了。


    拿著一把大刀,赤裸著上身,把胸膛一挺,奮力的對著他麾下的死士營吼叫著,然後整整三百壯士,紛紛舉刀,這些可不是漢人出身,而是當年東江鎮收留的蒙古漢子,如今已經徹底的融入了東江鎮的體係,隻要銀子和糧食給夠了,這群人就能義無反顧的為你去賣命。


    現在,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就在此刻了!


    高成友能毫不猶豫的投入這支王牌死士營,在這之後,選足了二百死士騎兵,準備繼續跟進,而在後麵,陳有時往來接應的騎兵,也對上了暗號,將一部騎兵偏移到這個方向上,準備隨時阻擊其他官軍的增援。


    “炮隊朝兩翼給我狠狠的打,各軍向前,殺賊!”


    坐鎮中軍的李九成,當機立斷,下令各軍配合,他甚至都準備親自帶人上陣了,官軍就這副模樣,安能給他造成什麽太大的損失。


    於是,整整三百人的死士,在各軍火銃兵和後方火炮的支援下,率先呐喊著發起衝擊,不同於明軍那樣瞻前顧後的衝擊,這可是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單單這種求死的氣勢,就把吳安邦臨時招募來的農民軍兵,給嚇的手足冰涼。


    誰人一上陣,就是投入這樣的猛人啊,甚至連吳安邦也沒反應過來,就被一連竄的打擊給搞懵了,甚至等東江鎮叛軍的死士營,正在屠殺他的前鋒營時,他都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


    “總兵大人,前隊敗了,咱們該怎麽辦啊。”


    他身邊的親信家丁將領焦急的詢問著,可是他卻沒有絲毫的辦法,因為後續跟進的叛軍主力,已經在他們的防線上,打開了一個大大的缺口,如果不命令家丁部隊堵上去,那這個仗,就算失敗了。


    可是吳安邦舍不得這支好不容易湊起來的兩百人的家丁啊,丟了這個,哪怕打贏了,他也的殘廢,帳,不是這麽算的!


    兵為將有的惡果,在這一刻,給大明似乎帶來了滅頂之災。


    隻見吳安邦咬著牙想了一會之後,直接順勢大手一揮,


    “咱們走~!”


    堂堂一任登州總兵,朝廷武官實職能做到的最大的官,居然在接戰的第一刻鍾,想的不是反擊衝入他的陣型的叛軍,而是撤退逃跑,這大明不亡,也算沒天理了。


    可惜的是,他這一動,在這狀況下,就是要命的一動,他身後的那些跟隨的兵丁,見主將的將旗向後撤,這些兵痞哪裏還不懂,甚至有臨時被命令上去準備增援的百總部,也連帶著向後奔散。


    整個防線,被打出了一個諾大的缺口,古代戰陣,首重陣型,一個左右翼都受到攻擊,甚至後路都斷絕的部隊,十之八九,是要就地崩潰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昭陵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昭陵秋並收藏大明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