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這句來自三百年後的詩文,完美的詮釋了如今乞活軍的大勢。


    對於盤踞在西安府附近,勝利占據全府的乞活軍將士來說,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局麵,還不存在。


    不管是北麵還殘存的寧夏鎮,洪承疇所帶的五萬三邊精銳,還是剩餘的漢中,臨兆府,都是巨大的威脅。


    好在明朝地方官製,嚴禁地方衛所駐軍無令跨境行動,不然在四川北道的約兩個衛的明軍,早就會進入漢中府共同禦敵了。


    但眼下,他們卻隻能幹巴巴的瞧著盤踞在西安附近,此刻已經騰出手來,準備東征西討的三路乞活軍大軍。


    按照李璟的命令,譚武所率第五旅第五營和第十五營主力,外帶十個新編獨立都,匯聚在鎮安附近,兵力約六千人馬,這一路以漢中府為總攻擊目標,任務是掃蕩活躍在第一地區的明朝地方部隊。


    然後直抵與四川省交界的抵禦,準備隨時變換任務,入侵川北。


    第二路由乞活軍親衛旅副帥張二麻親自統率親衛兩個不滿編營和五個新編獨立都,總兵力約四千人上下,出靈台,以鳳翔府為總攻擊目標,這一路並非主力,但任務也相當重要,即為大軍掃清障礙,同時策應兩路大軍的側翼。


    第三路,則是第四旅李瑁親自統率的兩個營和五個新編獨立都,出平涼府向西,攻擊鞏昌府和臨兆府,徹底將這兩個地區收入乞活軍的懷裏。


    第三路大軍麵對的情況最複雜,但也是最輕鬆的。


    複雜是由於鞏昌府和臨兆府,麵積最大,城池最多,而且涉及的環境也最惡劣。


    但同時,他也相對起來最輕鬆,蓋因為這次洪承疇所抽調的主力兵馬。大多出自這兩個府,而臨兆總兵官曹文詔在延an府先期決戰中,被乞活軍順利消滅,其主力精銳已經不複存在。保守估計,上述兩個府,明朝地方衛所軍隊不會超過三千人。


    而留在陝西占有地區的乞活軍將士,也大致分為三股。


    第一路則是郭勝所部,他原先出兵西進攻擊榆林的部隊。如今已經改為駐守延an府,保障大軍退路的駐防部隊,大致有兩個原先的主力營,但是他們的任務最為繁重。


    不僅要監視朝廷延綏鎮隨時可能出動的大軍,還要看押超過十萬人的賊寇和官軍俘虜,好在李璟已經下令,在俘虜中選派精壯,編練二十個新編獨立都,其中十個加強配屬給第一旅,作為日後擴充成第一鎮的兵力補充。


    而其餘十個。則作為占領陝西地區的必要守備力量,在延an府統一整訓,並安插軍官,給這些轉正的兵丁洗腦,恢複建製之後,即西調進入各個堡壘,要地進行重點防禦。


    所以說,這六千人的轉正兵丁,是現在陝西地區最重要的力量補充,因為遠在太原府的五個州。新編練的部隊,還在大量進行集中整訓,況且路途遙遠,難以順利按時補充上來。而新占之地,兵力單薄,根本就無法抵禦洪承疇迴師。


    這第二路,就是陳達的新編第六旅,但這個旅,暫時還是個空架子。從第五旅中分離出來之後,暫時隻有兩個主力營,雖然擁有高達六個新編獨立都,但是總兵力仍舊隻有四千五百人左右。


    這一路,不再分散駐守,而是集結了兩個主力營的七個主力都,外帶兩個新編獨立都,在平涼府的北部,沿著西安所,鎮戍,平虜等地集結展開,成防禦隊型,防備北邊隨時可能南下的三邊主力精銳。


    而第三路,則是在安邊的李璟親衛第一營主力,和臨時反正被編為親衛第六營和第七營的兩個不滿編營,兵力在四千人左右,他們是抵禦三邊主力精銳的絕對主力。


    其餘還有分散在延an,平涼,慶陽,西安等地的親衛一個營,第四旅的一個營和第五旅的一個營,他們在十幾個新編獨立都的配合下,牢牢占據陝西內地,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分田運動,廣泛發動起內陸的農民,衝擊著原有的社會體製。


    而一旦分田運動到位,乞活軍就算徹底在陝西地界站住腳了,依靠背後接近三百萬的陝西農民,哪怕洪承疇的部隊把戰馬跑死,戰刀砍的卷刃,也不再是乞活軍的對手了。


    此時,李璟率親衛一百人馬,並有原屬第四旅的一個都,駐守在安化,統一協調指揮各路大軍。


    “朝廷派了一個試禦史巡視山西各地,發文叫我到大同前去覲見?”拿著手頭的公文,李璟是苦笑不得,這已經是七天之前的事了,由於代縣到陝西,而且自己的行蹤不定,報信的兵丁好一番苦找,才將信件交到自己手中。


    “傳信迴去,叫鄭仁寶一並處理,就說我患病在身,無暇顧及公務,”李璟當即書信一封,叫傳令兵又火速帶迴代縣。


    才在自己的臨時駐地裏,打開了這封書信。


    內容很簡單,朝廷急了,坐不住了,陝西的局勢,一日三變,又由於山西的亂局,導致了陝西的信息傳遞出了問題,朝廷那邊得到的消息,也是模模糊糊的,至今搞不清具體的狀況,不過李璟要的就是這樣,他可怕朝廷傾盡大同鎮的兵馬前來攻擊他,所以一直想拖著時間呢。


    這樣最好,有足夠的時間消化陝西新占領區域,隻要解決了洪承疇的威脅,那即便朝廷迴過神來,也無須懼怕了。


    ……


    “老爺,我是康銘啊,有急事上報,老爺可曾安歇睡下?”


    夜色已深,西北風唿嘯而過,街麵上早就沒有行人逗留了,在東長安街的一處府邸內,大明兵部尚書熊明遇早就安歇入睡,可是門外在此刻就響起一陣緊張的敲門聲。


    “深夜何故無禮,有事明日再議。”熊明遇聞聲不悅的說道,要不是外頭是自己的親信管家,他指不得叫人拖下去亂棍打一頓。


    若是往日,康銘得了這句話,指不定就退下了,可是實在是今夜情況特殊啊,“老爺,聖上差內官前來傳喚老爺,還請速速起身啊。”


    “什麽?”熊命運心中一驚,深夜派太監來請,此必有驚天動地的大事發生。


    上一迴,還是遼東大淩河決戰失利,聖上半夜派人來傳喚,但好在東邊的韃子獲勝之後不久就退兵了,雖然丟掉了廣寧精銳萬人,但是不至於鬧得國家動蕩。


    當時東邊韃子的隱患暫時消除,西邊的太原府巨寇李璟也受到了招安,其餘雖然還有陝西,山西的數十萬賊寇,但好在地方還能勉強彈壓,他唯一所慮之事,就是山東的李九成,孔有德作亂。


    但好在朝廷集中河南總兵,保定總兵,山東總兵並漕運總兵等精兵強將東援,暗想數月之內,便能平定叛亂了。


    顧不上繼續思考,熊遇明翻身起來,穿上官袍之後,立即出門,就看到自己的管家和一個太監站在門外,遂趕緊告罪一聲。


    那太監前來傳喚之前,也是得了嚴令的,此刻瞧著天色,便是不悅道,“還請大人與我快快進宮吧。”


    “哎,請。”熊明遇本還想給上寫奉承銀子,可是那太監卻毫不停留的先行出去,他心中一個咯噔,這是有要事特事發生了啊。


    就趕緊追了上去,這次也不安排官轎,直接叫家人取了一匹馬,快速跟上了這內監,低頭湊了上去,“敢問這位天使,吾皇招臣下,有何急事?”


    又不著痕跡的遞過去一封銀子,可那太監隻是眉開眼笑的收下,低聲道,“許是西邊有信傳來。”


    隻這一句,熊明遇心裏就有底了,十月中旬,蒙古河套部落林丹汗領左翼三萬戶,以明王朝背信棄義為名,先後南下,企圖劫掠三邊和宣大一線,若是西邊的戰報,必然是與蒙古部落的交戰了。


    想到這裏,他不僅心中一驚,想起一件往事來了。


    想聖皇登基之後,邊境將領擅殺蒙古部落,更是殺死了林丹汗派往應天府求賞的大臣,結果導致在崇禎二年,林丹汗起蒙古鐵騎十五萬,兵破大同,要不是宣府和山西鎮兵馬拚死救援,恐怕這內長城就得變成明朝的新疆域了。


    蒙古韃子的威脅,近在眼前,和東邊的建虜也差不離,出城野戰,幾乎沒有那支明軍是他們的對手,三邊的主力精銳,如今都在和蒙古韃子作戰,若是報信叫吾皇深夜召集大臣商議,此必或曰大勝,或曰大敗。


    如果是前者還好,自然皆大歡喜,該升官升官,就是賞賜別提,現在國庫裏,都能餓死耗子了。


    但如果要是後者,不,沒有後者,熊明遇身為朝廷的兵部尚書,豈能不知道如今的國家大勢,明王朝看似外強,實則內庫已經沒有銀子了,遼東和山東前線的持續作戰,已經耗空了國庫的最後一絲銀子,甚至現在連京官的俸祿都要發不出了。


    如果陝西前線再敗,那朝廷就隻能睜眼看著了。


    這樣,深夜入宮,剛到大殿,正要拜見聖皇,就被上頭砸下來的一封奏本給砸懵了,顧不上驚愕,快速的掃了一圈,就直接瞎懵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昭陵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昭陵秋並收藏大明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