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三和白長生商量完,站起來就走,迴京直隸衙門請命此事。
季禮和呂不辰趕緊湊過來:
“去哪啊?住衙門口啊?門口擺一棺材,開張大吉?”
白長生瞪了一眼季禮,心說這小子說話真是沒譜兒:
“哪跟哪呀,還沒著落呢,等消息吧。”
剩下三個人又聊了起來,白長生喝著這呂不辰燒的黃酒,很是可口,但是比那天喝的龍唾沫還是差了那麽幾分。
也不知道那是怎麽釀出來的,白長生問了問呂不辰,知不知道有種酒叫龍涎。
呂不辰打了個飽嗝:
“沒聽過,不過這名字倒是不錯,我隻知道有龍涎香,傳說此香香飄十裏,客分一剪經月乃息,那龍涎香可是價比黃金的寶貝。”
白長生在旁聽著,想不到呂不辰之道還知道龍涎香,就問他有沒有什麽有趣的典故說來聽聽,呂不辰想了一會兒:
“我們那地方,不比京城繁華,沒什麽很值得說的故事,我也沒留神這些,不過聽說有個女人,喝酒每天能喝十斤,倒是挺厲害的。”
季禮嘴都張開了:
“十斤?感情你們那地方夜壺都能成精啊!”
“去去去,什麽夜壺,是那女人在肚子裏養了個小鬼!”
白長生一聽就來了興趣,什麽人才能在肚子裏養鬼?這也太荒誕了。
呂不辰喝了不少酒,舌頭打著卷就和兩人說起這個酒鬼托腹的故事。
···
這故事發生在乾隆年間的浙江紹興。
江浙一帶,風景秀麗,美人多姿,物華天寶自然少不了豐富的特產。
特產其實每個地方都有,紹興自然以黃酒為首,製作工藝嫻熟,淳厚怡人,酒香足以醉人。
而在紹興府下麵,有個小村子,名叫頭家村,說的是釀酒的技術頭一份。
想這大清朝,江浙一派的黃酒以紹興為尊,紹興的黃酒以頭家村為尊。
這在當時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有了這麽一個名號,頭家村裏的人也都酷好此道。
基本上可以說是男女老少,婦孺漢壯都喜歡喝酒,而且隻喝黃酒,這本來沒什麽,但惟獨有一個人,他與眾不同。
按理說頭家村喝酒,肯定要喝黃酒不假,但這個人很有趣,喝酒隻喝清酒,而且量大的驚人。
尋常百姓人家,一日三餐,最多也是兩餐帶酒,還要顧著生計勞作,總不能一大早起來就開始飲酒作樂,這個在當時是不成體統的。
但是酒鬼不管那麽多,每日清晨既起便開始燒酒作樂,從早到晚,一整天下來少說也要喝上幾壇子才過癮。
不勞作,也不和街坊鄰裏交流,這酒鬼終日裏在家喝酒睡覺,鄉親們看在眼裏也很討厭這人。
覺得此人不思進取,喝酒當飯,實在不成體統,久而久之大家也對這人沒什麽好臉色了。
酒鬼也不在乎,沒錢了就去街上打打短工,修房子挖墳,擦鞋打莊稼,靠這個過日子自然捉襟見肘不可能富裕。
又要喝這麽多的酒,按理說打短工肯定是無法支撐他的日常,但是看此人好像並未缺過買酒錢。
大家也很好奇,但問這人的時候,他什麽都不說,隻說是有人接濟於他。
大夥聽完也沒留心,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在意:那段時間頭家村有幾戶人家的孩子丟了,也不知道是走丟了還是被野狼叼走了。
在那個時候,這都是常有的事情,家裏人悲傷之餘還是要繼續生活。
直到有一天,有幾個村民晚上打秋風(江浙風俗,撿便宜),東家長李家短說說是非討點口糧,這在當時也很尋常。
幾個村民喝了點酒,到處閑逛,正好值是那豐收的時候打秋風能討到不少糧食,說笑間就來到了那個酒鬼的家附近,偶然間聽到裏麵傳來陣陣哭聲。
似是有幼童在啼哭。
這酒鬼三四十歲,也沒有娶妻生子,怎能能有孩子在哭呢?大家很納悶,有人就聯想到了是那幾個丟的孩子。
趕緊來到院子前,一腳把門踹來,就看到那個酒鬼正在院子裏,把一個一個孩童捆綁起來扔進麻袋裏。
所有人大驚失色,原來村子裏丟的那個孩子,真的就是被這個人給綁架了,全都在這裏。
憤怒之餘,找來地保和村民,大夥把那酒鬼捆起來一頓好打,酒鬼喝得迷迷糊糊吃痛耐不住打就說出了緣由。
早前有個老道來過頭家村,看到酒鬼終日飲酒,就調侃他怎麽如此不堪,酒鬼看到是個道爺就說自己沒錢還喜歡飲酒,實在苦惱。
老道嘎嘎怪笑,說能讓他日日飲酒不缺錢,但他要幫自己一個忙,問他願不願意。
酒鬼大喜過望,趕緊問要怎麽做,老道說需要十三個童男童女,把舌頭都割掉,然後放在麻袋裏,等他來取。
酒鬼酒迷心竅就答應了,大夥聽到這裏,果然發現所有的孩子都被割了舌頭,怪不得隻哭不喊。
所有的村民都憤怒了,就把這個酒鬼給打死了。
臨死前,有個婦人一直在破口大罵,就是她出的主意說打死這個歹人,酒鬼被打死的時候一直憤怒地盯著這個女人。
女人的孩子並沒有在這裏,那是她姐姐的孩子,不過她最近也剛剛懷孕在身。
官府按部就班派人緝拿惡老道,大夥本以為就這麽過去了,潑皮無賴被打死也就沒事了。
但是當初大罵酒鬼的女人卻不對勁了:從那天之後,這女人生了怪病,喜歡酒的味道,一聞到酒香就如癡如醉,而且隻喜歡清酒的味道,誰也不知道怎麽迴事。
要知道在這之前,女人滴酒不沾。
而肚子裏的孩子,到了快要臨盆的時候卻生不出來,肚子越來越大,大家就覺得她是中邪了。
到後來變成了每天都要喝酒,喝了又不醉,一天最少要喝十斤,邪門的是怎麽喝酒這女人都不醉,家裏人也就怕了,去靈隱寺請來一個老和尚看看。
老和尚到了,一看這女人的肚子頓時大驚失色,就知道裏麵有名堂,拿著法器照著女人的肚子一拍,女人嗷嗷慘叫。
整個肚子都破開了,倏爾一下,從女人腹中蹦出來一個小人!那小人巴掌大小,就是之前那個酒鬼!
大夥紛紛駭然,老和尚從村民口中知道了這個酒鬼的事情,一拍腦袋說了句壞了,釀成大錯了。
剛說完,就看到院子外麵黑風唿嘯,風裏麵裹著一個老道,那老道惡笑連連衝了過來···
說到這裏,正好一陣夜風吹過來,白長生季禮正聽得入神,忽然間就看到胡同口衝過來了一個人,季禮嚇壞了,剛要裝死就發現是那吳老三迴來了。
“長生,那事成了!上頭答應了。”
吳老三挺高興,白長生一聽也是很興奮,居然真行。
之前吳老三出的主意就是讓他住在那十八胡同的當鋪裏,王老爺還沒立刻走馬上任,聽後覺得這樣也好,大手一揮就把那宅子賞給了白長生。
白長生摩拳擦掌,興奮不已,站了起來一揮手道:
“走,搬家嘍!”
呂不辰和季禮聽完也替白長生高興,跟著站起來就要走。
“不辰,你那故事沒說完呢,後麵怎麽了?”
季禮還惦記著那個故事,呂不辰剛要說就被白長生打斷了:
“不就是個鬼故事嗎,聽聽得了,先隨我去新家看看,迴頭再說。”
旁邊吳老三又想起一件事,自懷中掏出一個信封,交給了白長生:
“這是老爺交給你的,說是九門提督留下的。”
這麽大的官給自己寫信?是有事要叮囑嗎?白長生帶著疑問把信打開了:
那封信上麵,隻有一行字,白長生看完,臉色立變。
季禮和呂不辰趕緊湊過來:
“去哪啊?住衙門口啊?門口擺一棺材,開張大吉?”
白長生瞪了一眼季禮,心說這小子說話真是沒譜兒:
“哪跟哪呀,還沒著落呢,等消息吧。”
剩下三個人又聊了起來,白長生喝著這呂不辰燒的黃酒,很是可口,但是比那天喝的龍唾沫還是差了那麽幾分。
也不知道那是怎麽釀出來的,白長生問了問呂不辰,知不知道有種酒叫龍涎。
呂不辰打了個飽嗝:
“沒聽過,不過這名字倒是不錯,我隻知道有龍涎香,傳說此香香飄十裏,客分一剪經月乃息,那龍涎香可是價比黃金的寶貝。”
白長生在旁聽著,想不到呂不辰之道還知道龍涎香,就問他有沒有什麽有趣的典故說來聽聽,呂不辰想了一會兒:
“我們那地方,不比京城繁華,沒什麽很值得說的故事,我也沒留神這些,不過聽說有個女人,喝酒每天能喝十斤,倒是挺厲害的。”
季禮嘴都張開了:
“十斤?感情你們那地方夜壺都能成精啊!”
“去去去,什麽夜壺,是那女人在肚子裏養了個小鬼!”
白長生一聽就來了興趣,什麽人才能在肚子裏養鬼?這也太荒誕了。
呂不辰喝了不少酒,舌頭打著卷就和兩人說起這個酒鬼托腹的故事。
···
這故事發生在乾隆年間的浙江紹興。
江浙一帶,風景秀麗,美人多姿,物華天寶自然少不了豐富的特產。
特產其實每個地方都有,紹興自然以黃酒為首,製作工藝嫻熟,淳厚怡人,酒香足以醉人。
而在紹興府下麵,有個小村子,名叫頭家村,說的是釀酒的技術頭一份。
想這大清朝,江浙一派的黃酒以紹興為尊,紹興的黃酒以頭家村為尊。
這在當時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有了這麽一個名號,頭家村裏的人也都酷好此道。
基本上可以說是男女老少,婦孺漢壯都喜歡喝酒,而且隻喝黃酒,這本來沒什麽,但惟獨有一個人,他與眾不同。
按理說頭家村喝酒,肯定要喝黃酒不假,但這個人很有趣,喝酒隻喝清酒,而且量大的驚人。
尋常百姓人家,一日三餐,最多也是兩餐帶酒,還要顧著生計勞作,總不能一大早起來就開始飲酒作樂,這個在當時是不成體統的。
但是酒鬼不管那麽多,每日清晨既起便開始燒酒作樂,從早到晚,一整天下來少說也要喝上幾壇子才過癮。
不勞作,也不和街坊鄰裏交流,這酒鬼終日裏在家喝酒睡覺,鄉親們看在眼裏也很討厭這人。
覺得此人不思進取,喝酒當飯,實在不成體統,久而久之大家也對這人沒什麽好臉色了。
酒鬼也不在乎,沒錢了就去街上打打短工,修房子挖墳,擦鞋打莊稼,靠這個過日子自然捉襟見肘不可能富裕。
又要喝這麽多的酒,按理說打短工肯定是無法支撐他的日常,但是看此人好像並未缺過買酒錢。
大家也很好奇,但問這人的時候,他什麽都不說,隻說是有人接濟於他。
大夥聽完也沒留心,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在意:那段時間頭家村有幾戶人家的孩子丟了,也不知道是走丟了還是被野狼叼走了。
在那個時候,這都是常有的事情,家裏人悲傷之餘還是要繼續生活。
直到有一天,有幾個村民晚上打秋風(江浙風俗,撿便宜),東家長李家短說說是非討點口糧,這在當時也很尋常。
幾個村民喝了點酒,到處閑逛,正好值是那豐收的時候打秋風能討到不少糧食,說笑間就來到了那個酒鬼的家附近,偶然間聽到裏麵傳來陣陣哭聲。
似是有幼童在啼哭。
這酒鬼三四十歲,也沒有娶妻生子,怎能能有孩子在哭呢?大家很納悶,有人就聯想到了是那幾個丟的孩子。
趕緊來到院子前,一腳把門踹來,就看到那個酒鬼正在院子裏,把一個一個孩童捆綁起來扔進麻袋裏。
所有人大驚失色,原來村子裏丟的那個孩子,真的就是被這個人給綁架了,全都在這裏。
憤怒之餘,找來地保和村民,大夥把那酒鬼捆起來一頓好打,酒鬼喝得迷迷糊糊吃痛耐不住打就說出了緣由。
早前有個老道來過頭家村,看到酒鬼終日飲酒,就調侃他怎麽如此不堪,酒鬼看到是個道爺就說自己沒錢還喜歡飲酒,實在苦惱。
老道嘎嘎怪笑,說能讓他日日飲酒不缺錢,但他要幫自己一個忙,問他願不願意。
酒鬼大喜過望,趕緊問要怎麽做,老道說需要十三個童男童女,把舌頭都割掉,然後放在麻袋裏,等他來取。
酒鬼酒迷心竅就答應了,大夥聽到這裏,果然發現所有的孩子都被割了舌頭,怪不得隻哭不喊。
所有的村民都憤怒了,就把這個酒鬼給打死了。
臨死前,有個婦人一直在破口大罵,就是她出的主意說打死這個歹人,酒鬼被打死的時候一直憤怒地盯著這個女人。
女人的孩子並沒有在這裏,那是她姐姐的孩子,不過她最近也剛剛懷孕在身。
官府按部就班派人緝拿惡老道,大夥本以為就這麽過去了,潑皮無賴被打死也就沒事了。
但是當初大罵酒鬼的女人卻不對勁了:從那天之後,這女人生了怪病,喜歡酒的味道,一聞到酒香就如癡如醉,而且隻喜歡清酒的味道,誰也不知道怎麽迴事。
要知道在這之前,女人滴酒不沾。
而肚子裏的孩子,到了快要臨盆的時候卻生不出來,肚子越來越大,大家就覺得她是中邪了。
到後來變成了每天都要喝酒,喝了又不醉,一天最少要喝十斤,邪門的是怎麽喝酒這女人都不醉,家裏人也就怕了,去靈隱寺請來一個老和尚看看。
老和尚到了,一看這女人的肚子頓時大驚失色,就知道裏麵有名堂,拿著法器照著女人的肚子一拍,女人嗷嗷慘叫。
整個肚子都破開了,倏爾一下,從女人腹中蹦出來一個小人!那小人巴掌大小,就是之前那個酒鬼!
大夥紛紛駭然,老和尚從村民口中知道了這個酒鬼的事情,一拍腦袋說了句壞了,釀成大錯了。
剛說完,就看到院子外麵黑風唿嘯,風裏麵裹著一個老道,那老道惡笑連連衝了過來···
說到這裏,正好一陣夜風吹過來,白長生季禮正聽得入神,忽然間就看到胡同口衝過來了一個人,季禮嚇壞了,剛要裝死就發現是那吳老三迴來了。
“長生,那事成了!上頭答應了。”
吳老三挺高興,白長生一聽也是很興奮,居然真行。
之前吳老三出的主意就是讓他住在那十八胡同的當鋪裏,王老爺還沒立刻走馬上任,聽後覺得這樣也好,大手一揮就把那宅子賞給了白長生。
白長生摩拳擦掌,興奮不已,站了起來一揮手道:
“走,搬家嘍!”
呂不辰和季禮聽完也替白長生高興,跟著站起來就要走。
“不辰,你那故事沒說完呢,後麵怎麽了?”
季禮還惦記著那個故事,呂不辰剛要說就被白長生打斷了:
“不就是個鬼故事嗎,聽聽得了,先隨我去新家看看,迴頭再說。”
旁邊吳老三又想起一件事,自懷中掏出一個信封,交給了白長生:
“這是老爺交給你的,說是九門提督留下的。”
這麽大的官給自己寫信?是有事要叮囑嗎?白長生帶著疑問把信打開了:
那封信上麵,隻有一行字,白長生看完,臉色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