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的那段日子,黃宗羲也見了許多朋友,有舊識,有新朋。頂點小說,既有官場大員,也有致仕鄉宦,還有商賈巨富,多日的聚會應酬,各種朋友結識了一大群。
這次大會開了有十多天,最後大家都滿意而歸。複社不再是群龍無首一盤散沙,他們推舉了新的社長。而新社長就是黃宗羲,這是他怎麽也沒有料到的,又推舉了數名副社長,分別由顧炎武、吳應箕、顧果、鄭元勳等四人為副社長。
李春江和陳貞慧等五人,被選為名譽社長和名譽副社長。
複社又與其它諸社聯盟,一時聲勢雄壯。
最後在李春江等的提議下,複社與聯盟的諸社,都添加了社綱,其中第一條就是永遠忠於大漢,永遠擁戴大漢皇帝。
所有成員都宣過誓言,忠於大漢忠於大漢皇帝。
複社甚至還得到了一個特權,他們有權把自己的建言遞交給朝廷,把自己的聲音傳達到朝廷,傳達給皇帝。當然,複社成員們的建言折子得先交到複社總部。
為此,複社又還成立了一個複社理事會。選舉了三十六名理事,以後重要的事務,都由五名社長和這三十多名理事一起商量,包括社員們的建言折子,交到理事會討論後,多數通過的,再由社長黃宗羲呈給朝廷。
李春江還宣布以後朝廷會每年給複社理事會拔一筆資金,社長和理會們,還能拿一份年薪。
不過相應的,以後複社如果要舉行集會,都得事先向當地官府遞交備報,會議的內容也得備份上報。
黃宗羲覺得拿朝廷的錢,總有種被朝廷收買的感覺,可李春江堅持。說這是為了讓士子們有個更好的環境,也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把士子們的建言及時的整理並報告朝廷。
話說的這麽大,黃宗羲隻好同意了。其實這筆款子還不少,因為複社成員有一萬多人,各地分社眾多,因此朝廷每年給複社一萬塊經費,另外每社長一年一千塊,副社長五百塊,理事和各省分社社長副社長各三百塊。
李春江甚至在南京拔了一座宅子,然後掛上了複社總社的牌子。做為了他們的總部。
按新訂的社綱,複社的社長、副社長、理事和各省、府分社長、理事們,都是由社員選舉,然後報請朝廷,由朝廷通過任命的。而且每人的任期三年,並規定最多連任兩屆。
從這方麵來講,黃宗羲覺得自己似乎已經成為了朝廷的官吏。
而朝廷還在複社派駐官吏,設有一個監事會,派遣多名監事。還有一名監事長。這些人都不是複社自己選出來的,甚至不是複社成員。
而複社所有的重要會議等,都必須有他們出度。
對於這些附加條件,黃宗羲覺得有些鬱悶。但最後大家還是通過了。畢竟朝廷花了這麽多銀子,肯定不會完全放手的,軍中不也還要派監軍嗎。好在監事也是士子出身的官員,不會是太監。要不然大家肯定不會接受。
大會結束後,黃宗羲迴了家鄉紹興。
雖然當了社長,可畢竟鄉試重要。
迴鄉時。他聽說各地都在開展換契行動,當聽到換契還要征收百分之八的契稅時,黃宗羲心裏有些不滿。
一迴到京,家裏就告訴他衙門來催了好幾次換契之事,說再不去更換,以後沒有新契可就要沒收田宅財產。
黃家在紹興餘姚縣通德鄉黃竹浦,一個安寧的鄉下。
黃家也算是鄉裏的大戶地主,平時也都是靠出租收佃放債收益,家裏人多不事生產,一心隻是讀書科舉,然後出仕做官,賺下的銀子又拿來置地放債,祖祖輩輩都是如此。
“夏收已過,租子也該收了。”
黃宗羲對管家道,這附近的人家大部份都是佃種他們家的地,且都拖欠的厲害。眼下已經夏收,如果不馬上下鄉催租,隻怕農民們到手的那點銀錢,轉眼又不知道哪去了。
“大爺,今年的租子佃戶們都已經送過來了,連著往年欠的,也多是補上了。還有拖欠的,也隻剩下最窮的那幾家。”
管家的話讓黃宗羲大吃一驚,什麽時候佃戶們不再拖欠佃租,甚至不抗租了?
江浙地區雖然富裕,可也是重賦地區。
《明史·食貨二·賦役》載: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賦,凡官田畝稅五升三合五勺,民田減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沒官田一鬥二升。惟蘇、鬆、嘉、湖,怒其為張士誠守,乃籍諸豪族及富民田以為官田,按私租簿為稅額。而司農卿楊憲又以浙西地膏腴,增其賦,畝加二倍。故浙西官、民田視他方倍蓰,畝稅有二三石者。大抵蘇最重,鬆、嘉、湖次之,常、杭又次之。
雖然說紹興屬浙江省,不如江南省的蘇鬆地區田賦高,但也比其它地方高多了。
蘇州的田租最高畝稅兩三石,鬆、嘉、湖等地也有畝稅一石左右,再其次常杭紹興等地又次之,可也畝稅七八鬥。
比起河南等地一畝三五升的稅,那是重了十倍不止。
雖然說江浙富裕,百姓多種桑養蠶,加上商品貿易繁榮,收入遠高於其它地方,但這個重稅也確實是個很沉重的負擔。
過去黃家的佃租,每年都很難收齊,佃戶們經常拖欠不說,還總發生抗租的事情。有些莊子直接整莊子一點租都不交,有時還請來青手對抗,把去收租的家丁打出去。
為了這事,黃宗羲過去沒少愁過,尤其是父親去世後,他身為長子,便承擔起家長的責任,要照顧母親弟弟們。
有時他會感歎,幸好家不是在蘇州,不如畝稅二三石,這怎麽生活的下去。
以往明朝時,浙江一省田稅二百七十五萬兩千餘石,而蘇州府一府就稅二百八十萬九千餘石,鬆江一省也達到一百二十萬九千餘石。浙江一省。田賦還不如黃州一府。而蘇州才一州七縣,鬆更是才兩縣。
說起這重賦,據說是因為國初之時,因為蘇鬆等地原是張士誠的地盤,抵抗頑強,因此滅了張士誠後,在蘇鬆課以重稅。
黃宗羲跟著管家去了家裏的糧倉,發現倉裏果然堆的滿滿的,仔細的抓了幾把,發現都是當季新糧。且曬的很幹,吹揚的很幹淨。
“這怎麽迴事?”
“大爺,你還不知道嗎?朝廷最近新下了詔,各地田賦更改,統一為南方畝稅二十斤,其中國稅十五斤,地稅五斤。而北方則畝稅十六斤,國稅十二斤,地稅四斤。另外不論南北。每畝皆加征一斤糧,為丁銀。”
管家解釋了一會,黃宗羲聽明白了過來。
“你是說,以後田賦每畝隻征二十一斤糧。折銀四角二分。然後再沒有附加,沒有火耗,甚至這四角二分還包括了所有的火耗附加和丁銀在內,不再另征丁銀。也不再征免費勞役?”
管家咧嘴,山羊胡子都在抖動著。
“就是這麽說咧,皇帝的詔書都貼的到處都是。還有公差四處宣揚,沒有錯的。想不到,新皇帝還很仁厚啊。”
黃宗羲怔在那裏,二十一斤糧,不過一鬥多點,而過去他們征多少?畝征七八鬥,這還沒包含加征的火耗,以及丁銀等。光是加征的火耗,都有好幾鬥了,若再加上丁銀,每畝產出半數多要上交皇糧。
而現在,才一鬥多點,這反而相當於過去賦稅的十分之一了。
紹興的田地還是不錯的,細心伺弄,種兩季的話,加起來畝產三四石肯定沒問題。不過因為南方土地兼並嚴重,大多數的地都在地主手裏,因此百姓既要交稅還有交租,這留下的收成自然更低了。
再遇上各種加派、加征,日子越發難過。
而現在,朝廷居然說禁止地方加征火耗,也不會再有人在糧食收獲時打壓糧價,抬高銀價,更不會有交銀時要加征火耗,實實在在的,糧賦加丁銀,按畝隻征四角二分。
“糧站已經把夏糧收過了,一手收糧一手給銀券。糧賦確實隻收四角二分,一分不多。不用押糧送糧,不用加征火耗,老漢我活了五十多年了,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的情形。”
“這不,百姓把糧交了,手裏有了銀券,倉裏還有了餘糧,便主動的過來把佃租還有曆年拖欠交了。”
其實百姓也不想拖欠,也不想抗租。
欠著債,就覺得背著壓著大山。可以往不拖欠那就要餓死妻子兒女,也隻能無奈拖欠甚至秔租。
但現在既然有了剩餘,那大家都會想著早點把債還了,無債才一身輕,無債才能把脊梁挺直。
佃戶也是感恩的,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種的是黃家的田。而黃家在鄉裏,一直名聲不錯,災年之時,也會救治鄉民。遇到有人家喪葬娶親等無情之時,也會借錢。
尤其是之前朝廷要求各地減租減息之時,黃家也第一時間響應了,主動的跟鄉民們清理了債務,該免的都免了,該清的也清了,租也減了,息也減了。
大家都覺得黃家辦事公政,做事地道,現在大家有了糧,自然沒人還會再去拖欠。
“東家,不少人還多加了三五鬥,說是今年要換契,我們黃家又要破一筆財,大家都願意幫襯一把。”
黃家確實要破一筆財,換新契不隻是換契這麽簡單,還要加征一筆契稅。本來契稅隻是在交易買賣時立契後才繳稅,現在隻是換契並不是交易。可朝廷卻要加征這筆契稅,說白了,這就是一筆向大戶們開刀的財產稅。
就如漢武帝的算緡令,根據財產征稅,漢武帝是征收百分之十的財產稅,小手工業者征分百分之五。後來許多人不願申報財產,漢武帝又下達告緡令,舉報者鼓勵。
這道命令,讓當時無數的富戶破產。
而現在,朝廷要換契,開征契稅,百分之八,也一樣相當沉重的一筆稅。
不過好在,契稅比算緡令要好。算緡令是直接按財產數量征稅百分之十,而現在的契稅隻是按房屋和田產的價值征百分之八,其餘的金銀珠寶古董字畫等存款是不必征稅的。
但就算如此,對於黃家這樣的地主來說,稅也很重。因為他們最大的財產,就是田產和房屋。
黃家有千餘畝地,都是上等好田。在紹興這個地價極高的地方,一畝好田普遍價錢在百塊左右。這意味著黃家光田產就價值十萬以上,若再加上房屋和城裏的商鋪,幾處莊子。
加起來。黃家換契,差不多得繳一萬塊左右。
黃家確實有些錢,但那是過去,這些年父親去世後,家道還有點中落。再一個,家裏的錢其實多置地買田了,並沒太多的現銀。
一下子拿一萬塊出來,這讓黃家有些為難。特別是之前黃家還上繳了五年的欠繳,那也是一下子繳了上千塊。
“福伯。家裏還有多少銀子?”
“家裏現銀隻有一千來塊,銀行裏有五千塊。”
黃宗羲皺著眉頭,“鋪裏還有多少糧食?”
做為地主,黃家也在城裏有一個糧鋪。出售自家田裏收的租子,並做些糧食加工生意。
黃家千餘畝地,每年能收千餘石租,現在減租後。一年也起碼能收到七八百石租。
“店裏的糧食加上新收的租,有一千石左右。”
黃宗羲算了一下,現在糧價較貴。就算稻穀每石也能賣三塊,一千石,可以賣三千塊。把家裏的和銀行的錢加起來,再把米都賣了,也才九千。何況,銀行裏的錢可以隨時取,但糧食卻不可能一下子賣掉。
想到這裏,眉頭更是擰在了一起。
他憂愁著歎息著,慢慢爬完那道沿坡而築的石板台階,越過一字並排的四棵合抱柳樹,從懸著風憲二字的牌匾門樓下穿過,走進掛著太仆公府的黃家。
一進門,卻發現家裏廳中堆著好多箱籠。
母親和妻子、弟媳們正忙碌著。
“娘,你們這是做什麽呢?”
黃宗羲十二歲的大兒子黃百藥和十歲的次子黃正誼發現父親進來,忙過來。
大兒子黃百藥比較早熟,自小跟著父親讀書,已經是下過場的童生。忙迴道,“祖母正讓娘和嬸娘們把各自的陪嫁首飾和綢緞衣料拿出來。”
“作什麽?”
他已經想到了什麽,依然驚訝無比。
母親轉過頭來,一臉平靜。
“家裏的狀況我是知道的,管家也算過了,我們家換契得繳一萬塊銀元左右。可是家裏拿不出這麽多銀子,田產現在也賣不出,糧食也一下子出不了手,但這契稅卻馬上得交。”
“銀,這事我來想辦法,緩緩不急。”
“怎麽不急,衙門已經貼了告示,不繳還欠稅,不換契交完契稅,不但明年就要查沒無新契田宅,最得要的是,今年還不能去參加科考應試。你們兄弟幾個,加上你堂兄弟們,今年都要下場,這怎麽能耽誤呢。”
“另外你們要去杭州趕考,等考中了舉人還得去京城參加會試呢,這些都得花銀子,我得早做準備。你也別操心,我們婦人都有些嫁妝體己,這時拿出來變賣典當,也沒什麽,等你們高啊,到時再置辦就是了。”
黃母很清楚的知道,對於黃家來說,家中幾兄弟的科舉應試是第一大事。而朝廷把完稅和科舉資格綁在一起,黃家無論如何都得把這稅給交了。
黃宗羲的父親曾經做過京官,但那是過去的事情了,要想讓現在的黃家再興盛起來,也唯有科舉入仕這條路。
隻是要讓母親妻子她們變賣自己的首飾嫁妝,這讓黃宗羲心裏十分難過。
“娘,我還是找朋友周轉一下。”
“你啊,現在哪家不得繳契稅,繳欠糧,這個時候哪有餘錢外借?我們還得早點把這些整理了,拿去典當了為妙。”黃母道。
正說著話,管家卻小跑著進來。
“大爺,夫人,外麵有官差來了。”
來的其實不是官差,而是銀行的人。
不久前,四海銀行進行了分拆,分成了皇家銀行和帝國銀行,皇家銀行是商業銀行,而帝國銀行是中央銀行。
帝國銀行負責的是發行貨幣,印鈔鑄幣。同時也代理國家財政,並且還集中商業銀行的儲備金,充當最終貸款人。並且還負有製定、執行貨幣政策,對銀行、錢莊、當鋪等金融機構進行監督和管理。
帝國銀行是一個監管機構,不直接經營商業存貸業務。
而皇家銀行不同,皇家銀行分離了那些官方職能後,成為一家單純的商業銀行。
現在,帝國銀行屬於朝廷官有,而皇家銀行,依然屬於皇帝私有。
今天來的就是皇家銀行浙江分行紹興支行的人,他們主動前來拜訪黃家,並且願意向黃家提供一份貸款。
“以黃家的信用,黃家可以貸款一萬銀元。”
黃宗羲有些意外,但沒客氣,黃家正需要錢的時候。
不過他擔心利息問題。
“利息多少?”
帶隊前來的經理一臉微笑,“我們提供的是最低的息率,一萬元貸款,若半年以內還款是百分之七,半年到一年內是百分之八,一年到三年是百分之九,三到五年是百分之十,五年以上百分之十一。”
黃宗羲心裏鬆了口氣,這個利息確實不高。比起外麵動不動一分半兩分的利息,很劃算了。
“需要抵押嗎?”
“剛才我說的就是抵押貸款,需要用房屋或者田產的契約進行抵押。如果是無抵押信用貸款,利息會高一點,但是放心,也高不了多少。半年以下到五年以上,分別是百分之九、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一、百分之十二和百分之十三。”
黃宗羲心裏默算了一下,如果是抵押貸,一萬塊貸一年,利息八百塊。信用貸款貸一年,利息是一千。要多兩百塊銀元。
而他估計,一萬塊貸款,起碼需要兩到三年才能還清,這樣才不會影響到黃家的生活。而三年抵押是九百,信用是一千一。
“我要抵押貸一萬,三年期還。”
“可以,房屋抵押還是田產,我推薦田產。按抵押物現值百分之七十計算,如果抵押田產,那麽按你的田價,隻需要抵押一百四十畝。”
黃宗羲想了想,沒什麽問題。
“可以,就抵押一百四十畝地。”
經理一臉微笑,“今天就可以辦好手續,三天內一萬塊銀元就能到你手上。另外,田產契約抵押給我們後,這田依然還是由你們耕種的,收成也是你們的,隻有到期未償還貸款時我們才收迴抵押財產。”
“沒問題。”黃宗羲滿意的點頭。
這個結果,比他預料的更好,不必拿母親和妻子的嫁妝首飾典當了,也不必去求人借貸,更不必典賣祖產,銀行息找上門來,利息還這麽公道。
雖然他要為這筆貸款付三年一千一百塊的利息。
不過他做為複社社長,每年還有一千塊薪水,三年有三千塊,算來,還不錯。(未完待續。)
ps: 這更晚了,隻能零點過後更了。
感謝厚德禮仁、碭山貢梨天下無雙、飛揚季節、書友160122.、我愛我姐我弟、無仙。。、往昔隨風、曆史逝去的真相、&為啥、不羈~自由諸位的支持,謝謝!
這次大會開了有十多天,最後大家都滿意而歸。複社不再是群龍無首一盤散沙,他們推舉了新的社長。而新社長就是黃宗羲,這是他怎麽也沒有料到的,又推舉了數名副社長,分別由顧炎武、吳應箕、顧果、鄭元勳等四人為副社長。
李春江和陳貞慧等五人,被選為名譽社長和名譽副社長。
複社又與其它諸社聯盟,一時聲勢雄壯。
最後在李春江等的提議下,複社與聯盟的諸社,都添加了社綱,其中第一條就是永遠忠於大漢,永遠擁戴大漢皇帝。
所有成員都宣過誓言,忠於大漢忠於大漢皇帝。
複社甚至還得到了一個特權,他們有權把自己的建言遞交給朝廷,把自己的聲音傳達到朝廷,傳達給皇帝。當然,複社成員們的建言折子得先交到複社總部。
為此,複社又還成立了一個複社理事會。選舉了三十六名理事,以後重要的事務,都由五名社長和這三十多名理事一起商量,包括社員們的建言折子,交到理事會討論後,多數通過的,再由社長黃宗羲呈給朝廷。
李春江還宣布以後朝廷會每年給複社理事會拔一筆資金,社長和理會們,還能拿一份年薪。
不過相應的,以後複社如果要舉行集會,都得事先向當地官府遞交備報,會議的內容也得備份上報。
黃宗羲覺得拿朝廷的錢,總有種被朝廷收買的感覺,可李春江堅持。說這是為了讓士子們有個更好的環境,也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把士子們的建言及時的整理並報告朝廷。
話說的這麽大,黃宗羲隻好同意了。其實這筆款子還不少,因為複社成員有一萬多人,各地分社眾多,因此朝廷每年給複社一萬塊經費,另外每社長一年一千塊,副社長五百塊,理事和各省分社社長副社長各三百塊。
李春江甚至在南京拔了一座宅子,然後掛上了複社總社的牌子。做為了他們的總部。
按新訂的社綱,複社的社長、副社長、理事和各省、府分社長、理事們,都是由社員選舉,然後報請朝廷,由朝廷通過任命的。而且每人的任期三年,並規定最多連任兩屆。
從這方麵來講,黃宗羲覺得自己似乎已經成為了朝廷的官吏。
而朝廷還在複社派駐官吏,設有一個監事會,派遣多名監事。還有一名監事長。這些人都不是複社自己選出來的,甚至不是複社成員。
而複社所有的重要會議等,都必須有他們出度。
對於這些附加條件,黃宗羲覺得有些鬱悶。但最後大家還是通過了。畢竟朝廷花了這麽多銀子,肯定不會完全放手的,軍中不也還要派監軍嗎。好在監事也是士子出身的官員,不會是太監。要不然大家肯定不會接受。
大會結束後,黃宗羲迴了家鄉紹興。
雖然當了社長,可畢竟鄉試重要。
迴鄉時。他聽說各地都在開展換契行動,當聽到換契還要征收百分之八的契稅時,黃宗羲心裏有些不滿。
一迴到京,家裏就告訴他衙門來催了好幾次換契之事,說再不去更換,以後沒有新契可就要沒收田宅財產。
黃家在紹興餘姚縣通德鄉黃竹浦,一個安寧的鄉下。
黃家也算是鄉裏的大戶地主,平時也都是靠出租收佃放債收益,家裏人多不事生產,一心隻是讀書科舉,然後出仕做官,賺下的銀子又拿來置地放債,祖祖輩輩都是如此。
“夏收已過,租子也該收了。”
黃宗羲對管家道,這附近的人家大部份都是佃種他們家的地,且都拖欠的厲害。眼下已經夏收,如果不馬上下鄉催租,隻怕農民們到手的那點銀錢,轉眼又不知道哪去了。
“大爺,今年的租子佃戶們都已經送過來了,連著往年欠的,也多是補上了。還有拖欠的,也隻剩下最窮的那幾家。”
管家的話讓黃宗羲大吃一驚,什麽時候佃戶們不再拖欠佃租,甚至不抗租了?
江浙地區雖然富裕,可也是重賦地區。
《明史·食貨二·賦役》載: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賦,凡官田畝稅五升三合五勺,民田減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沒官田一鬥二升。惟蘇、鬆、嘉、湖,怒其為張士誠守,乃籍諸豪族及富民田以為官田,按私租簿為稅額。而司農卿楊憲又以浙西地膏腴,增其賦,畝加二倍。故浙西官、民田視他方倍蓰,畝稅有二三石者。大抵蘇最重,鬆、嘉、湖次之,常、杭又次之。
雖然說紹興屬浙江省,不如江南省的蘇鬆地區田賦高,但也比其它地方高多了。
蘇州的田租最高畝稅兩三石,鬆、嘉、湖等地也有畝稅一石左右,再其次常杭紹興等地又次之,可也畝稅七八鬥。
比起河南等地一畝三五升的稅,那是重了十倍不止。
雖然說江浙富裕,百姓多種桑養蠶,加上商品貿易繁榮,收入遠高於其它地方,但這個重稅也確實是個很沉重的負擔。
過去黃家的佃租,每年都很難收齊,佃戶們經常拖欠不說,還總發生抗租的事情。有些莊子直接整莊子一點租都不交,有時還請來青手對抗,把去收租的家丁打出去。
為了這事,黃宗羲過去沒少愁過,尤其是父親去世後,他身為長子,便承擔起家長的責任,要照顧母親弟弟們。
有時他會感歎,幸好家不是在蘇州,不如畝稅二三石,這怎麽生活的下去。
以往明朝時,浙江一省田稅二百七十五萬兩千餘石,而蘇州府一府就稅二百八十萬九千餘石,鬆江一省也達到一百二十萬九千餘石。浙江一省。田賦還不如黃州一府。而蘇州才一州七縣,鬆更是才兩縣。
說起這重賦,據說是因為國初之時,因為蘇鬆等地原是張士誠的地盤,抵抗頑強,因此滅了張士誠後,在蘇鬆課以重稅。
黃宗羲跟著管家去了家裏的糧倉,發現倉裏果然堆的滿滿的,仔細的抓了幾把,發現都是當季新糧。且曬的很幹,吹揚的很幹淨。
“這怎麽迴事?”
“大爺,你還不知道嗎?朝廷最近新下了詔,各地田賦更改,統一為南方畝稅二十斤,其中國稅十五斤,地稅五斤。而北方則畝稅十六斤,國稅十二斤,地稅四斤。另外不論南北。每畝皆加征一斤糧,為丁銀。”
管家解釋了一會,黃宗羲聽明白了過來。
“你是說,以後田賦每畝隻征二十一斤糧。折銀四角二分。然後再沒有附加,沒有火耗,甚至這四角二分還包括了所有的火耗附加和丁銀在內,不再另征丁銀。也不再征免費勞役?”
管家咧嘴,山羊胡子都在抖動著。
“就是這麽說咧,皇帝的詔書都貼的到處都是。還有公差四處宣揚,沒有錯的。想不到,新皇帝還很仁厚啊。”
黃宗羲怔在那裏,二十一斤糧,不過一鬥多點,而過去他們征多少?畝征七八鬥,這還沒包含加征的火耗,以及丁銀等。光是加征的火耗,都有好幾鬥了,若再加上丁銀,每畝產出半數多要上交皇糧。
而現在,才一鬥多點,這反而相當於過去賦稅的十分之一了。
紹興的田地還是不錯的,細心伺弄,種兩季的話,加起來畝產三四石肯定沒問題。不過因為南方土地兼並嚴重,大多數的地都在地主手裏,因此百姓既要交稅還有交租,這留下的收成自然更低了。
再遇上各種加派、加征,日子越發難過。
而現在,朝廷居然說禁止地方加征火耗,也不會再有人在糧食收獲時打壓糧價,抬高銀價,更不會有交銀時要加征火耗,實實在在的,糧賦加丁銀,按畝隻征四角二分。
“糧站已經把夏糧收過了,一手收糧一手給銀券。糧賦確實隻收四角二分,一分不多。不用押糧送糧,不用加征火耗,老漢我活了五十多年了,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的情形。”
“這不,百姓把糧交了,手裏有了銀券,倉裏還有了餘糧,便主動的過來把佃租還有曆年拖欠交了。”
其實百姓也不想拖欠,也不想抗租。
欠著債,就覺得背著壓著大山。可以往不拖欠那就要餓死妻子兒女,也隻能無奈拖欠甚至秔租。
但現在既然有了剩餘,那大家都會想著早點把債還了,無債才一身輕,無債才能把脊梁挺直。
佃戶也是感恩的,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種的是黃家的田。而黃家在鄉裏,一直名聲不錯,災年之時,也會救治鄉民。遇到有人家喪葬娶親等無情之時,也會借錢。
尤其是之前朝廷要求各地減租減息之時,黃家也第一時間響應了,主動的跟鄉民們清理了債務,該免的都免了,該清的也清了,租也減了,息也減了。
大家都覺得黃家辦事公政,做事地道,現在大家有了糧,自然沒人還會再去拖欠。
“東家,不少人還多加了三五鬥,說是今年要換契,我們黃家又要破一筆財,大家都願意幫襯一把。”
黃家確實要破一筆財,換新契不隻是換契這麽簡單,還要加征一筆契稅。本來契稅隻是在交易買賣時立契後才繳稅,現在隻是換契並不是交易。可朝廷卻要加征這筆契稅,說白了,這就是一筆向大戶們開刀的財產稅。
就如漢武帝的算緡令,根據財產征稅,漢武帝是征收百分之十的財產稅,小手工業者征分百分之五。後來許多人不願申報財產,漢武帝又下達告緡令,舉報者鼓勵。
這道命令,讓當時無數的富戶破產。
而現在,朝廷要換契,開征契稅,百分之八,也一樣相當沉重的一筆稅。
不過好在,契稅比算緡令要好。算緡令是直接按財產數量征稅百分之十,而現在的契稅隻是按房屋和田產的價值征百分之八,其餘的金銀珠寶古董字畫等存款是不必征稅的。
但就算如此,對於黃家這樣的地主來說,稅也很重。因為他們最大的財產,就是田產和房屋。
黃家有千餘畝地,都是上等好田。在紹興這個地價極高的地方,一畝好田普遍價錢在百塊左右。這意味著黃家光田產就價值十萬以上,若再加上房屋和城裏的商鋪,幾處莊子。
加起來。黃家換契,差不多得繳一萬塊左右。
黃家確實有些錢,但那是過去,這些年父親去世後,家道還有點中落。再一個,家裏的錢其實多置地買田了,並沒太多的現銀。
一下子拿一萬塊出來,這讓黃家有些為難。特別是之前黃家還上繳了五年的欠繳,那也是一下子繳了上千塊。
“福伯。家裏還有多少銀子?”
“家裏現銀隻有一千來塊,銀行裏有五千塊。”
黃宗羲皺著眉頭,“鋪裏還有多少糧食?”
做為地主,黃家也在城裏有一個糧鋪。出售自家田裏收的租子,並做些糧食加工生意。
黃家千餘畝地,每年能收千餘石租,現在減租後。一年也起碼能收到七八百石租。
“店裏的糧食加上新收的租,有一千石左右。”
黃宗羲算了一下,現在糧價較貴。就算稻穀每石也能賣三塊,一千石,可以賣三千塊。把家裏的和銀行的錢加起來,再把米都賣了,也才九千。何況,銀行裏的錢可以隨時取,但糧食卻不可能一下子賣掉。
想到這裏,眉頭更是擰在了一起。
他憂愁著歎息著,慢慢爬完那道沿坡而築的石板台階,越過一字並排的四棵合抱柳樹,從懸著風憲二字的牌匾門樓下穿過,走進掛著太仆公府的黃家。
一進門,卻發現家裏廳中堆著好多箱籠。
母親和妻子、弟媳們正忙碌著。
“娘,你們這是做什麽呢?”
黃宗羲十二歲的大兒子黃百藥和十歲的次子黃正誼發現父親進來,忙過來。
大兒子黃百藥比較早熟,自小跟著父親讀書,已經是下過場的童生。忙迴道,“祖母正讓娘和嬸娘們把各自的陪嫁首飾和綢緞衣料拿出來。”
“作什麽?”
他已經想到了什麽,依然驚訝無比。
母親轉過頭來,一臉平靜。
“家裏的狀況我是知道的,管家也算過了,我們家換契得繳一萬塊銀元左右。可是家裏拿不出這麽多銀子,田產現在也賣不出,糧食也一下子出不了手,但這契稅卻馬上得交。”
“銀,這事我來想辦法,緩緩不急。”
“怎麽不急,衙門已經貼了告示,不繳還欠稅,不換契交完契稅,不但明年就要查沒無新契田宅,最得要的是,今年還不能去參加科考應試。你們兄弟幾個,加上你堂兄弟們,今年都要下場,這怎麽能耽誤呢。”
“另外你們要去杭州趕考,等考中了舉人還得去京城參加會試呢,這些都得花銀子,我得早做準備。你也別操心,我們婦人都有些嫁妝體己,這時拿出來變賣典當,也沒什麽,等你們高啊,到時再置辦就是了。”
黃母很清楚的知道,對於黃家來說,家中幾兄弟的科舉應試是第一大事。而朝廷把完稅和科舉資格綁在一起,黃家無論如何都得把這稅給交了。
黃宗羲的父親曾經做過京官,但那是過去的事情了,要想讓現在的黃家再興盛起來,也唯有科舉入仕這條路。
隻是要讓母親妻子她們變賣自己的首飾嫁妝,這讓黃宗羲心裏十分難過。
“娘,我還是找朋友周轉一下。”
“你啊,現在哪家不得繳契稅,繳欠糧,這個時候哪有餘錢外借?我們還得早點把這些整理了,拿去典當了為妙。”黃母道。
正說著話,管家卻小跑著進來。
“大爺,夫人,外麵有官差來了。”
來的其實不是官差,而是銀行的人。
不久前,四海銀行進行了分拆,分成了皇家銀行和帝國銀行,皇家銀行是商業銀行,而帝國銀行是中央銀行。
帝國銀行負責的是發行貨幣,印鈔鑄幣。同時也代理國家財政,並且還集中商業銀行的儲備金,充當最終貸款人。並且還負有製定、執行貨幣政策,對銀行、錢莊、當鋪等金融機構進行監督和管理。
帝國銀行是一個監管機構,不直接經營商業存貸業務。
而皇家銀行不同,皇家銀行分離了那些官方職能後,成為一家單純的商業銀行。
現在,帝國銀行屬於朝廷官有,而皇家銀行,依然屬於皇帝私有。
今天來的就是皇家銀行浙江分行紹興支行的人,他們主動前來拜訪黃家,並且願意向黃家提供一份貸款。
“以黃家的信用,黃家可以貸款一萬銀元。”
黃宗羲有些意外,但沒客氣,黃家正需要錢的時候。
不過他擔心利息問題。
“利息多少?”
帶隊前來的經理一臉微笑,“我們提供的是最低的息率,一萬元貸款,若半年以內還款是百分之七,半年到一年內是百分之八,一年到三年是百分之九,三到五年是百分之十,五年以上百分之十一。”
黃宗羲心裏鬆了口氣,這個利息確實不高。比起外麵動不動一分半兩分的利息,很劃算了。
“需要抵押嗎?”
“剛才我說的就是抵押貸款,需要用房屋或者田產的契約進行抵押。如果是無抵押信用貸款,利息會高一點,但是放心,也高不了多少。半年以下到五年以上,分別是百分之九、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一、百分之十二和百分之十三。”
黃宗羲心裏默算了一下,如果是抵押貸,一萬塊貸一年,利息八百塊。信用貸款貸一年,利息是一千。要多兩百塊銀元。
而他估計,一萬塊貸款,起碼需要兩到三年才能還清,這樣才不會影響到黃家的生活。而三年抵押是九百,信用是一千一。
“我要抵押貸一萬,三年期還。”
“可以,房屋抵押還是田產,我推薦田產。按抵押物現值百分之七十計算,如果抵押田產,那麽按你的田價,隻需要抵押一百四十畝。”
黃宗羲想了想,沒什麽問題。
“可以,就抵押一百四十畝地。”
經理一臉微笑,“今天就可以辦好手續,三天內一萬塊銀元就能到你手上。另外,田產契約抵押給我們後,這田依然還是由你們耕種的,收成也是你們的,隻有到期未償還貸款時我們才收迴抵押財產。”
“沒問題。”黃宗羲滿意的點頭。
這個結果,比他預料的更好,不必拿母親和妻子的嫁妝首飾典當了,也不必去求人借貸,更不必典賣祖產,銀行息找上門來,利息還這麽公道。
雖然他要為這筆貸款付三年一千一百塊的利息。
不過他做為複社社長,每年還有一千塊薪水,三年有三千塊,算來,還不錯。(未完待續。)
ps: 這更晚了,隻能零點過後更了。
感謝厚德禮仁、碭山貢梨天下無雙、飛揚季節、書友160122.、我愛我姐我弟、無仙。。、往昔隨風、曆史逝去的真相、&為啥、不羈~自由諸位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