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家財政之困窘,我同為顧命輔政大臣,當然也和兩位閣老一樣清楚明白。然則,不是我推委,實是想指望那些鹽政上下官吏用心辦事太難。”


    劉鈞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繼續道,“這些天我思來想去,如今朝廷財政能指望者,這鹽稅是一個大頭,極為重要。要想從中得到鹽稅補充國庫,我以為非常之時隻能行非常之事。諸位,這是我這些天來苦心思慮之後,擬出的應對之策。若兩位閣老和陛下能夠同意,倒能解眼下燃眉之急。”


    劉鈞從袖裏取出一份折子,遞給皇帝。


    朱慈烺有些遲疑的接了過去,對於朝政之事,他懂的太少。然後打開粗粗一看,他卻忍不住拍掌,“皇兄,真有此事?”


    “陛下,千真萬確。”


    朱慈烺大喜,把折子轉給吳甡,“兩位閣老快看,郡王找到一個好辦法了。”


    吳甡和劉宗周相互傳閱,很快看完。兩人臉上都有股子疑惑神色,有些半信半疑。折子上寫的是見於如今鹽務這塊上下官吏貪汙,走私嚴重,而提出一個全新的整頓鹽務的辦法。辦法很簡單,另開一攤。


    再說簡單點,就是包稅。不是包給某個官員,而是直接把鹽務這塊,包給商人。具體的說,是一大群合夥的商人。


    現在有許多商人聯合起來,表示願意把鹽務這塊承包下來。從產鹽到運鹽到銷鹽,他們全包了。他們開出的條件也確實讓吳甡有些心動,每年一千二百萬鹽稅上繳,另外他們直接向製鹽的鹽場灶民付銀買鹽,此外其它各個環節中產生的費用他們自己承擔。


    “如此說來,以後朝廷鹽務方麵什麽都不用管。不用花費一分錢,就能坐收一千二百萬鹽稅?”


    “沒錯,朝廷坐收一千二百萬塊的鹽稅淨入帳。而且還能省下鹽務方麵這塊官吏等的開支。”


    “商人的話,如何能確信?”


    劉鈞笑道。“他們會先上交三百萬塊銀元,做為保證金。然後每月再上繳七十五萬,到年底之時,一千二百萬繳齊。製鹽、運鹽、銷鹽的費用都由他們自己支付。”


    劉宗周有些懷疑,居然還有這樣的商人?現在朝廷一年從鹽中抽到的稅不過二百來萬塊,這可就相差一千萬塊的差距。


    “天下無人不食鹽,鹽涉及天下民生,郡王。萬一這些商人拿到這個鹽務承包權,到時壓低鹽收購價,抬高售價,這可影響極大。”


    “劉閣老擔心的不無問題,不過這方麵我已經想到解決方法,我們製定一個食鹽最低收購價,限定鹽商承包鹽務後,從鹽民手裏收購的鹽,不能低於這個最低價格,以保護製鹽的灶戶百姓。同時。我們也設定一個食鹽最高銷售價格,規定承包商人們的鹽不能超出這個售價。”


    “這條件他們願意答應?”劉宗周覺得不對勁。高出一千萬塊的承包價,現在還有這樣的限製。那他們靠什麽賺錢,或者說,他們為何肯答應這麽苛刻的條件。


    “我已經與他們初步談過了,他們願意全盤接受這樣的條件,並把所有的條件寫進承包契約中。一旦他們違約,三百萬保證金就會被沒收,承包資格取消。”劉鈞轉頭對皇帝解釋道,“陛下,現在朝廷之所以一年才收兩百萬鹽稅。原因就在於上下貪腐,官商勾結。加之私鹽泛濫,這才使得朝廷收不到鹽稅。實際上。就算承包鹽務一年上繳一千二百萬的稅,他們依然起碼還能有三百萬以上的利潤。一年三百萬塊的利潤,雖然要墊付不少資金,可也是個很劃算的買賣了。”


    “一千二百萬,這可與原來計劃中的兩千萬相差不少。”吳甡皺眉道。他其實心裏已經動心了,但他覺得,劉鈞所謂的承包商,肯定就是劉鈞自己。如今誰不知道,大明最有錢的人就是劉鈞,四海銀行、江南錢莊、東印度公司,東南製造局,應城鹽場等,哪一個不是劉鈞的產業或者他參與的產業。


    雖然表麵上這些產業,都是掛在其它人名下,但事實如何,誰不清楚。


    “一千二百萬並不少,兩千萬隻是預計,並不一定能收到。而且這兩千萬就算能達成預期目標,可中間還得扣除各項成本,更別說,從上到下,肯定會有許多火耗、漂沒之類的。而這一千二百萬可是妥妥的淨入,並且隻要同意,立馬就有三百萬入帳。”


    吳甡笑了笑,越發確定了劉鈞才是這個鹽務承包商的幕後之人。


    “承包鹽務可並沒這麽簡單,朝廷現在的鹽是綱鹽製,有窩單鹽引,鹽商們手裏的窩單可是永久持有的,還可以世襲。另外,朝廷曆年來,超發了許多鹽引,許多鹽商手裏都握著大把鹽引沒能兌換到鹽,現在把鹽務承包給某一批商人,那朝廷怎麽向這些人交待?”


    劉鈞也笑了,大明的鹽商們這些年賺的盆滿缽滿,最大的原因就是大明的這個綱鹽製。他們占據了鹽專賣權,擁有壟斷權還是世襲的,各個占有一個銷售區,先壟斷市場,再官商勾結,通過種種舞弊手段,最後坑了朝廷和百姓,自己賺的盆滿缽滿的。


    而現在劉鈞的這個承包商計劃,實際上也一樣是這種綱鹽製,不過更厲害的是,原來是有許多承包商,但現在劉鈞要整個承包了,完全整個市場的壟斷。


    但劉鈞的這個計劃還是有吸引力的,就在於劉鈞要把地方上的官吏們,和那些鹽政係統的人全甩開了,不跟他們玩,把利潤分出部份直接給朝廷,然後自己來經營整個鹽務,獨家壟斷整個鹽專賣市場,胃口更大,出的條件也更高。


    “閣老,大明每年消耗的鹽起碼有六百多萬引,那可是二十億左右斤的鹽。朝廷的鹽稅是每斤鹽抽稅二分二銀,折算一下,若是二十億斤鹽都抽到稅,那是多少?近四千萬兩銀子,換算下,就是八千萬塊銀元。可實際上,朝廷每年的鹽稅才不到兩百萬塊。這些鹽商,完全就是群吸血蟲,從朝廷吸走了太多血,一個個富的流油。難道朝廷還要繼續維持他們的利益,好讓他們繼續吸大明的血?”


    四千萬兩的鹽稅雖有些誇張,可依然讓吳甡等人說不出反駁的話來。


    一年兩百萬塊的鹽稅,確實讓人難以忍受。


    “他們若是也能拿出一年一千二百萬的鹽稅上繳,那這個承包權可以給他們。但是,這些人會嗎?不會,那還跟他們客氣什麽?朝廷可以不追究他們以前汙的那些錢,可若他們還不肯滿足見好就收,那誰敢伸手,誰敢跳,就砍誰的手打斷他的腿。”


    吳甡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麵的茶沫。


    “郡王,我有一個提議。一年兩千萬上繳稅銀,那麽鹽務、還有四海銀行、江南錢莊、東南製造局、東印度公司、應城鹽場、時報,都不用再另交稅。”


    劉鈞笑笑,吳甡這也算是攤牌了。大家都心照不宣,這些都是劉鈞的產業,或者他參與的重要產業,且都是極賺錢的產業,不說東印度公司在海貿這塊占有的巨大市場份額,還有四海銀行對鑄幣印鈔以及存貸匯兌業務的巨大市場份額了,光是東南製造局,這個軍火製造產業的巨無霸,一年都能賺取無數的銀元。


    吳甡現在幹脆跟劉鈞挑明,劉鈞控製的這些產業,也不搞什麽核查核算了,直接包稅。一年兩千萬塊,不管你賺多賺少,也不算稅率多少,反正朝廷一年隻收兩千萬稅。


    兩千萬是個大數字,很大的數字。可劉鈞不用算,都知道如果按正常的納稅的話,這些產業一年的稅肯定不止這個數字,前提是劉鈞肯如實納稅。


    “劉閣老也同意嗎?”劉鈞轉頭問劉宗周。


    劉宗周也清楚這是怎麽迴事,他隻沉吟了下,便點頭,“包稅兩千萬,可以。一月底前先上繳八百萬,然後每個月上繳一百萬。”


    “一言為定。”劉鈞答應了,一年兩千萬的稅很高,但對於這些產業每年賺取的利潤來說,還是比較優惠的。而且對於劉鈞來說,反正這些稅款,最後也是到了朝廷的帳上,朝廷的,不就是他的嗎。


    吳甡見劉鈞答應的這麽痛快,倒有些意外了。心裏微微有些後悔開的數字少了些,但此時也不好再改口,便臨機一動,加了一個條件。


    “這兩千萬稅款要直接打入戶部太倉國庫,必須是銀元,不能是銀元券。”


    換言之,這些錢不能再如之前一樣,從劉鈞的左手換到右手,最後依然由劉鈞掌握著,想要點錢,還得從他那裏簽字批準。


    “可以。”劉鈞答應。


    劉宗周這時也提了一個條件,“以後這兩千萬稅款,每一筆錢支出,都得經過戶部批準,然後報我們三人同意簽字,少一人簽字都不能拔款。隻有三人都同意並簽字後,才能從太倉拔出錢來。”


    “沒問題。”劉鈞依然痛快的答應了。(未完待續。)


    ps:感謝38849751,往昔隨風的支持,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明末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