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了!求求推薦票!)
不同於玉樞經專門供修仙者在聚氣階段修行,梓梧悟道經還可以讓入門者進入空冥狀態,感受天地元氣,簡單來說梓梧悟道經就是清靜經和玉樞經的集合體。
除了這個不同之外,梓梧悟道經的修行更加艱難,趙一山修行玉樞經之時,隻需要進入空冥狀態後,以意念捕捉天地元氣進入自身竅穴就可,但梓梧悟道經不同,需要修仙者具有悟性,隻有修仙者對為何修仙有所體悟,才可以意念捕捉天地元氣,修仙者體悟越深,境界的提升越快,反之,他的境界就難以寸進。
但這對於趙一山來說不是問題,趙一山已經在清靜經中學到修仙者是為了摒棄身、心、外物三種東西,追求超凡脫俗而修仙的,也就是說修仙者在修行之時需要以無我之心去溝通天地元氣,天地元氣才不會排斥修行者的意念,跟隨修行者的意念進入修行者的竅穴之中。
可是梓梧山弟子修習的是梓梧悟道經,他們要悟到為何要修仙就不是那麽容易了,因為此經之中沒有提及為何修仙,隻有讓修仙者以意念捕捉天地元氣的法門。
這樣說來,趙一山以清靜經和玉樞經入門,成為修士,可是少走了許多彎路的。
但趙一山隻從白鶴觀得來清靜經、玉樞經、北鬥經三本修行法門,他最多隻能靠北鬥經修行到銘元圓滿境,所以趙一山為了能學到梓梧山後續的法門,他決定兼修梓梧悟道經。
趙一山之所以敢兼修梓梧悟道經,是因為此經除了與玉樞經的修煉口訣有所不同之外,兩者並沒有相衝的地方。
而趙一山翻閱完梓梧悟道經之後,已然將此經的修煉口訣記住,趙一山現學現賣,立馬默念口訣,開始修行。
依照梓梧悟道經的口訣,趙一山進入了空冥狀態,意念力捕捉到血紅色的天地元氣。
奇怪!天地元氣為何是血紅色的呢?修習清靜經的時候,意念力捕捉到的天地元氣,可是亮晶晶的!
正當趙一山納悶之際,趙一山發現這些血紅色的天地元氣已然隨著他的意念,進入他周身的竅穴之中。
這些血紅色的天地元氣進入趙一山的竅穴之後,並沒有與原本亮晶晶的天地元氣相互排斥,而是共存在趙一山的竅穴之中,讓亮晶晶的天地元氣之中有了一絲血紅色。
趙一山不以為意,因為他感覺到了自身竅穴中元氣的增長,也沒有出現不適的狀況,這說明兼修梓梧悟道經是可行的。
至於為何捕捉的天地元氣呈血紅色,趙一山翻看完那厚厚一遝介紹修仙界常識、典故、人物事跡的書冊之後,就明白了過來。
原來修行者以不同功法感悟天地元氣,他所看見的天地元氣是有所不同的,這是因為不同功法的創立者在創立功法之時,會將不同的元氣屬性銘刻在他所創立的功法之中,後來者修習功法之時,自然會看見不同屬性的天地元氣。
不過後來者看見的天地元氣,隻具有元氣屬性的表象而已,元氣屬性並沒有被真正的激發。
後來者在聚氣圓滿的時候,才會真正的激發竅****元氣的屬性。
修行者激發體內的元氣屬性後,實力將更進一步,能修習更加精深的法技,好處不言而喻。
不過趙一山離聚氣圓滿,還有不短的距離,他竅****的元氣,並沒有被激發元氣屬性。
在他的竅****,有血紅色的元氣,也有亮晶晶的元氣,這些元氣,看上去不同,其實完全相同,因此才可以共存!不產生排斥!
如果血紅色的元氣被激發了殺戮屬性,亮晶晶的元氣被激發了光明屬性,兩者是否能夠共存,這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畢竟修仙之道千千萬萬,元氣屬性也千千萬萬,修仙者很多時候在探索未知,殺戮屬性和光明屬性,看似不相幹,甚至矛盾重重的兩種屬性,說不定就能共存呢?
不過修仙界已經存在千萬年,相互排斥的屬性,也探查出不少,比如說水火屬性,又比如說黑暗屬性和光明屬性,還比如說治愈屬性和破壞屬性!
而在修仙者的竅穴中,隻要元氣的屬性不相互排斥,不同屬性的元氣就能共存。
不同屬性的元氣如果達到一種平衡狀態,便能長久的共存於竅穴中。
但如果它們沒有達到平衡狀態,這**存的時間就比較短暫了,到最後一定是屬性更強的元氣同化屬性更弱的元氣。
譬如一位修仙者擁有木屬性的元氣,而另一名修仙者擁有水屬性的元氣,當擁有木屬性元氣的修仙者受傷之時,擁有水屬性元氣的修仙者為其注入元氣,幫助其療傷,當擁有木屬性元氣的修仙者傷愈之後,體內竅穴中或多或少會存留一些水屬性元氣,水木相生,並不相克,兩者自然可以共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殘存的水屬性元氣會被木屬性元氣漸漸同化,因為木屬性元氣是修仙者自身激發的元氣,所以木屬性元氣的屬性更強,才會將水屬性元氣同化。
趙一山將這厚厚一遝介紹修仙界常識、典故、人物事跡的書冊看完之後,除了知道元氣屬性相關的知識之外,還知道了如何突破銘元境的方法,以及修仙界常見的一些天材地寶,還有妖獸靈寵,更掌握了萬星大陸東南域的情況。
是的,梓梧山所處的地方是屬於萬星大陸的東南域,東南域隻占了萬星大陸很小麵積,但這裏所說的小是相對而言,東南域雖然相對於整個萬星大陸而言十分小,但也擁有上千個國家,趙一山略一計算,就算這上千個國家每一個都與大周國一般大小,那加起來的麵積也相當恐怖了,他和尤釋永從大周國天弘城出發,橫穿大燕國,來到梓梧山都用了三年時間,如果橫穿這一千個國家,那所花費的時間就是上千年!趙一山不敢想象這整個東南域有多麽的寬廣。
可就是這麽寬廣的區域,卻被稱為封閉的小域,原因無他,因為東南域四周都被險地隔離,東南域的北麵、南麵和西麵被鬼妖域包圍,修士如果不能突破到凝形境,是不可能穿過鬼妖域到達萬星大陸其他地方的,而東南域的東麵,則是不知盡頭的風波海,風波海中海妖無數,天災無數,充滿了未知,隻有那些走投無路的修士,才會進入風波海,求取一線生機。
這樣一來,東南域不能與萬星大陸其他地方交流溝通,造成了東南域修仙水平的低下,據書冊記載,東南域還從來沒有人突破過結丹境,進入到凝形境,結丹境的修士已然可以在東南域稱為大能之士,就算結丹之下的築竅修士也十分稀少,築竅圓滿境的修士都已經可以成為梓梧山這樣門派的掌門。
要知道,梓梧山可是能在一百餘個國家招收弟子的,毫無疑問,梓梧山在東南域能稱為修仙大派。
而在東南域,與梓梧山一樣的修仙大派隻有不到三十家,這不到三十家的修仙大派中,就有餘乘龍告訴趙一山的鬼影宗、藏劍派、琅邪穀,這三家修仙門派是除了梓梧山之外,也在大周國招收弟子的修仙門派。
不同於玉樞經專門供修仙者在聚氣階段修行,梓梧悟道經還可以讓入門者進入空冥狀態,感受天地元氣,簡單來說梓梧悟道經就是清靜經和玉樞經的集合體。
除了這個不同之外,梓梧悟道經的修行更加艱難,趙一山修行玉樞經之時,隻需要進入空冥狀態後,以意念捕捉天地元氣進入自身竅穴就可,但梓梧悟道經不同,需要修仙者具有悟性,隻有修仙者對為何修仙有所體悟,才可以意念捕捉天地元氣,修仙者體悟越深,境界的提升越快,反之,他的境界就難以寸進。
但這對於趙一山來說不是問題,趙一山已經在清靜經中學到修仙者是為了摒棄身、心、外物三種東西,追求超凡脫俗而修仙的,也就是說修仙者在修行之時需要以無我之心去溝通天地元氣,天地元氣才不會排斥修行者的意念,跟隨修行者的意念進入修行者的竅穴之中。
可是梓梧山弟子修習的是梓梧悟道經,他們要悟到為何要修仙就不是那麽容易了,因為此經之中沒有提及為何修仙,隻有讓修仙者以意念捕捉天地元氣的法門。
這樣說來,趙一山以清靜經和玉樞經入門,成為修士,可是少走了許多彎路的。
但趙一山隻從白鶴觀得來清靜經、玉樞經、北鬥經三本修行法門,他最多隻能靠北鬥經修行到銘元圓滿境,所以趙一山為了能學到梓梧山後續的法門,他決定兼修梓梧悟道經。
趙一山之所以敢兼修梓梧悟道經,是因為此經除了與玉樞經的修煉口訣有所不同之外,兩者並沒有相衝的地方。
而趙一山翻閱完梓梧悟道經之後,已然將此經的修煉口訣記住,趙一山現學現賣,立馬默念口訣,開始修行。
依照梓梧悟道經的口訣,趙一山進入了空冥狀態,意念力捕捉到血紅色的天地元氣。
奇怪!天地元氣為何是血紅色的呢?修習清靜經的時候,意念力捕捉到的天地元氣,可是亮晶晶的!
正當趙一山納悶之際,趙一山發現這些血紅色的天地元氣已然隨著他的意念,進入他周身的竅穴之中。
這些血紅色的天地元氣進入趙一山的竅穴之後,並沒有與原本亮晶晶的天地元氣相互排斥,而是共存在趙一山的竅穴之中,讓亮晶晶的天地元氣之中有了一絲血紅色。
趙一山不以為意,因為他感覺到了自身竅穴中元氣的增長,也沒有出現不適的狀況,這說明兼修梓梧悟道經是可行的。
至於為何捕捉的天地元氣呈血紅色,趙一山翻看完那厚厚一遝介紹修仙界常識、典故、人物事跡的書冊之後,就明白了過來。
原來修行者以不同功法感悟天地元氣,他所看見的天地元氣是有所不同的,這是因為不同功法的創立者在創立功法之時,會將不同的元氣屬性銘刻在他所創立的功法之中,後來者修習功法之時,自然會看見不同屬性的天地元氣。
不過後來者看見的天地元氣,隻具有元氣屬性的表象而已,元氣屬性並沒有被真正的激發。
後來者在聚氣圓滿的時候,才會真正的激發竅****元氣的屬性。
修行者激發體內的元氣屬性後,實力將更進一步,能修習更加精深的法技,好處不言而喻。
不過趙一山離聚氣圓滿,還有不短的距離,他竅****的元氣,並沒有被激發元氣屬性。
在他的竅****,有血紅色的元氣,也有亮晶晶的元氣,這些元氣,看上去不同,其實完全相同,因此才可以共存!不產生排斥!
如果血紅色的元氣被激發了殺戮屬性,亮晶晶的元氣被激發了光明屬性,兩者是否能夠共存,這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畢竟修仙之道千千萬萬,元氣屬性也千千萬萬,修仙者很多時候在探索未知,殺戮屬性和光明屬性,看似不相幹,甚至矛盾重重的兩種屬性,說不定就能共存呢?
不過修仙界已經存在千萬年,相互排斥的屬性,也探查出不少,比如說水火屬性,又比如說黑暗屬性和光明屬性,還比如說治愈屬性和破壞屬性!
而在修仙者的竅穴中,隻要元氣的屬性不相互排斥,不同屬性的元氣就能共存。
不同屬性的元氣如果達到一種平衡狀態,便能長久的共存於竅穴中。
但如果它們沒有達到平衡狀態,這**存的時間就比較短暫了,到最後一定是屬性更強的元氣同化屬性更弱的元氣。
譬如一位修仙者擁有木屬性的元氣,而另一名修仙者擁有水屬性的元氣,當擁有木屬性元氣的修仙者受傷之時,擁有水屬性元氣的修仙者為其注入元氣,幫助其療傷,當擁有木屬性元氣的修仙者傷愈之後,體內竅穴中或多或少會存留一些水屬性元氣,水木相生,並不相克,兩者自然可以共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殘存的水屬性元氣會被木屬性元氣漸漸同化,因為木屬性元氣是修仙者自身激發的元氣,所以木屬性元氣的屬性更強,才會將水屬性元氣同化。
趙一山將這厚厚一遝介紹修仙界常識、典故、人物事跡的書冊看完之後,除了知道元氣屬性相關的知識之外,還知道了如何突破銘元境的方法,以及修仙界常見的一些天材地寶,還有妖獸靈寵,更掌握了萬星大陸東南域的情況。
是的,梓梧山所處的地方是屬於萬星大陸的東南域,東南域隻占了萬星大陸很小麵積,但這裏所說的小是相對而言,東南域雖然相對於整個萬星大陸而言十分小,但也擁有上千個國家,趙一山略一計算,就算這上千個國家每一個都與大周國一般大小,那加起來的麵積也相當恐怖了,他和尤釋永從大周國天弘城出發,橫穿大燕國,來到梓梧山都用了三年時間,如果橫穿這一千個國家,那所花費的時間就是上千年!趙一山不敢想象這整個東南域有多麽的寬廣。
可就是這麽寬廣的區域,卻被稱為封閉的小域,原因無他,因為東南域四周都被險地隔離,東南域的北麵、南麵和西麵被鬼妖域包圍,修士如果不能突破到凝形境,是不可能穿過鬼妖域到達萬星大陸其他地方的,而東南域的東麵,則是不知盡頭的風波海,風波海中海妖無數,天災無數,充滿了未知,隻有那些走投無路的修士,才會進入風波海,求取一線生機。
這樣一來,東南域不能與萬星大陸其他地方交流溝通,造成了東南域修仙水平的低下,據書冊記載,東南域還從來沒有人突破過結丹境,進入到凝形境,結丹境的修士已然可以在東南域稱為大能之士,就算結丹之下的築竅修士也十分稀少,築竅圓滿境的修士都已經可以成為梓梧山這樣門派的掌門。
要知道,梓梧山可是能在一百餘個國家招收弟子的,毫無疑問,梓梧山在東南域能稱為修仙大派。
而在東南域,與梓梧山一樣的修仙大派隻有不到三十家,這不到三十家的修仙大派中,就有餘乘龍告訴趙一山的鬼影宗、藏劍派、琅邪穀,這三家修仙門派是除了梓梧山之外,也在大周國招收弟子的修仙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