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山在床上躺了一會兒,翻身坐起來,想到既然做了白鶴觀的道童,也要學著修行了,便打開《萬言錄》。


    《萬言錄》開篇的序言講到:“.鴻蒙諸界,萬星大陸,修行之風盛行,餘以千年光陰遍訪諸國,謄錄諸國文字,是以編著《萬言錄》,聊做同學道友修行之參考。餘雖誌廣,然人力有限,此錄所載文字非能囊括諸國精辟之言,粗陋之處請閱者見諒.”


    趙一山看序言,心裏對編著《萬言錄》的作者苟尋很是佩服,一個普通人隻能活百歲光陰,忙忙碌碌做著各種瑣事,到頭來什麽也沒有留下,苟尋雖然是修道者能夠比普通人活得更久,但是修道者更會珍惜時間用來求道求真,他卻偏偏花費千年的時間來做謄錄諸國文字的事情,真正是遺惠後人。


    讀完序言,趙一山先翻到了記錄大周國文字的地方,對比自己在學堂學習的三千文字,發現萬言錄中的文字要多出許多,除了文字外,還有許多奇奇怪怪的符號,讓人摸不著頭腦。趙一山再順便瀏覽了一下他國文字,字形字義和大周國的文字多有不同。趙一山不禁在心裏感歎:“修習《萬言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


    看完了厚厚的一本萬言錄,趙一山再把目光投向《清靜經》這一本簿冊上。書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趙一山讀完《清靜經》,覺得經文頗為玄奧,有許多地方不明白,於是默念全部經文,《清靜經》不長,趙一山很快就能脫稿背誦。


    不知不覺趙一山陷入了無意識的狀態當中,仿佛是靈魂出竅,仿佛有洪鍾大呂響於耳旁,趙一山從來沒有體驗過如此美妙的感覺,全身如被絲綢包裹,雙目可以看得更遠,雙耳能聽到微小的動靜。


    正在趙一山體驗著這種美妙的感覺時,突然有一種亮晶晶的東西出現在空氣裏,趙一山想伸手去抓住它,結果打開手心一看,它卻消失了,等了一會兒這個亮晶晶的東西又出現了,趙一山又去抓住,打開一看,它又消失了。


    反複去抓沒有結果之後,趙一山就這樣靜靜的看著這個亮晶晶的東西,這個亮晶晶的東西就在他的身旁轉悠,若即若離的樣子,它好像想要進入趙一山的身體,卻找不到進入的大門,隻有在門外徘徊。


    沒過多久,這個亮晶晶的東西消失了,接著那種玄妙的感覺也消失了,趙一山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床上。


    耳旁傳來了元福的聲音:“沒想到趙小道友這麽快便進入修煉狀態了,看來你的修行天賦很高啊。”


    趙一山正體味著剛才的感覺,聞言說道:“元福前輩,剛才就是修煉狀態嗎?我感覺有一個亮晶晶的東西,可是就不能抓住它,它是什麽啊?”


    元福聽後,很驚訝,說道:“所謂修煉狀態,就是要進入空冥,觀想周圍世界,體察體內世界。你現在所修習的應該是《清靜經》,此經教人入靜,使人六識敏銳。你所說的亮晶晶的東西,那應該是天地元氣,沒想到你第一次修習就能感受天地元氣,已是不錯了。”


    趙一山聽後,恍然大悟,見元福有意指點自己,趕緊打蛇隨棍上:“元福前輩,我通讀《清靜經》,有幾處不明白之處,希望您能幫我解答一下。”


    元福說道:“《清靜經》雖是入門經典,但是也有晦澀之處,當初我初習此經之時,也多有疑問,趙小道友有什麽疑問,盡管提來。”


    趙一山理了理思緒,說道:“《清靜經》裏有言:大道無形,生育天地;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三者既悟,惟見於空。我對這三句存有疑義。”


    元福點點頭,迴答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道是至高無上的,是在沒有天地之前,有一個沒有形狀的最高能源,世間萬物都是由她所生。她是不可名狀之物,而又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為陰陽。無形,視之不見。生育,育,養育,長養陰陽,所以叫生育,陽為清,上升為天,陰為濁,下降為地,此言大道是永恆不滅的,天地萬物,都是從她而生,由她所養,最後由她化解,她是萬有之源,萬化之本。所以說她生育天地。”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清、濁、動、靜乃相對之態,如陰陽一樣並列依存轉化,有晴天就有陰天,有生就有死,兩者互轉化的運動,才有生生不息的大道運行。”


    “三者既悟,惟見於空。三者,指心、形、物。空,道之用。此句言凡夫俗子,都執著身、心、外物三種東西,而學道的人,又常常執著外麵的法界,內裏的元神,遠處的神通,以至“凡”能證“聖”,“聖”不能成“神”。如果能摒棄這些,使大道賦予了神性,即可超凡入聖了。再進一步修煉到“聖而不可知之謂神”的高上境界,即是真空的境界了。”


    趙一山聽罷,靜靜體悟了一會兒,連忙道謝。元福是個熱心人,見既然替趙一山解了《清靜經》,那麽再給他講講《萬言錄》的修習吧。


    “趙小道友,不知你可看過《萬言錄》。”趙一山答道:“看過,這本《萬言錄》浩瀚無比,要修習完成不知要到什麽時候了。”


    元福聽後,即道:“趙小道友,實話給你說,我到現在還沒有修習完成這本《萬言錄》,我想白鶴觀除了觀主把此錄修習完成外,便沒有其他人了,所以你不要太擔心。”


    “修習《萬言錄》講求循序漸進。先從大周國的文字入手,修習完成之後,在找與大周國毗鄰之國的文字修習,如此如滾雪球一般,修習此錄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除此之外,《萬言錄》之中載有符籙的符號,這部分內容,隻能強記和多加習練,才能融會貫通。”


    趙一山聞言,覺得大有裨益,時辰也不知不覺到了戌時,天色已晚,與元福道了聲晚安,便睡下了。


    不過趙一山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覺,他感覺到精力是前所未有的充沛,可能是修習了《清靜經》的緣故吧,所以趙一山就盯著房梁發呆。


    晚上很靜謐,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到了小屋之中,趙一山突然發現在房梁上有一隻貓,這隻貓毛色多為駁雜,胖胖的身軀架在房梁上,說不出的慵懶。


    貓發現有人在注視著它,它睜開了微眯的雙眼,打了一個哈欠,叫道:“喵。”


    趙一山對著貓說道:“貓,你是一個人在這裏嗎?我現在也是一個人了,要不我們做個朋友吧。”


    “貓啊,你叫什麽名字啊,我叫趙一山,你可以叫我一山,我以後叫你做大福吧。”


    “大福,你在房梁上睡著了,不小心掉下來怎麽辦,你快下來到我床上來睡覺吧,我睡覺很安靜的,不打唿嚕,不踢被子,不會亂動的.”


    也許這隻貓真的聽懂了趙一山的話,伸了伸四肢,慢慢的跺到了趙一山的床上,貼著趙一山的臉龐躺下了。


    趙一山摸著大福的身體,毛茸茸的感覺,讓他很安心,慢慢的,趙一山進入了夢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羅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淼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淼八並收藏修羅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