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地方叫做趙家峪,有幾百來戶人家,大部分人都是姓趙,是大周國內一個不起眼的聚落。


    大周國建國已有千餘年,世代是朱家統治,這千餘年有繁榮也有戰亂,磕磕絆絆總算傳承了下來。


    這千餘年裏,大周國一共開拓了八大州,位於中間的中州,大周的國都天弘城就在中州之中,還有位於東邊的敖州,位於南邊的南州和屠州,位於西邊的瑉州和陽州,位於北麵的原州和陌州。


    在八大州內,還有無數的郡城,而趙家峪則是在中州北麵天涼郡內。


    不要小看了趙家峪這個天涼郡內的小地方,趙家峪是天涼郡到濮陽郡、河西郡、夏孟郡和大周國都天弘城的必經之處,而天涼郡又毗鄰大周國北麵諸州郡,所以說趙家峪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因為趙家峪地處交通要塞,往來客商免不了要打尖住店,這裏的旅店就特別多,不過這裏是小地方而且住戶還要務農,大部分旅店不是專營,往往在自家房前掛上一麵旗子就能攬客做生意了。隻有一家旅店是專門做這待人接物的營生,名叫有間客店,店麵也不大,有二層樓,分前後院,一共十幾間客房。


    南來北往的客商讓趙家峪熱鬧了起來,他們帶來了外麵的消息,甚至連天弘城中的陳員外取了第九房小妾這種事都能知道。要說人氣帶來的好處最大的就是讓趙家峪的人家認識到闖世界需要識字,於是族裏就請了一個先生來教小孩子識文斷字。多年下來,趙家峪大部分人是識字的,也出過人才,最突出的是現任族長的第五個兒子趙銘,已經官至司空。


    要說到趙銘,他能在讀書中突飛猛進,還和一段際遇有關。趙家峪三麵環山,隻有西麵是一片平地,有一條小河和一個小湖,再往西走十裏又有一座山,名叫白鶴山。這座山不雄偉,也不秀麗,但是有鬆柏環繞,有啾啾鳥鳴,有鍾聲響起,因為在這座山裏藏著一個白鶴觀。沒人知道它什麽時候修建,仿佛它是與生俱來一般,從人們記事起,它就存在,而白鶴山因為白鶴觀的存在聞名方圓百裏,香火不斷。


    白鶴觀的觀主叫做餘乘龍,主持著觀裏的大小事情,領著十幾個大小道士在這裏出家修行。道士的生活很簡單,晨時起床,從清心房舍步行至飲膳房,吃一碗清粥算是用過早飯,飯後再到太玄殿在真君前完成早課,除了餘乘龍指派做雜物的道士,早課過後就是各自修行,一天就這樣平平靜靜的過去,到了戌時差不多所有道士都入寢了。


    趙銘就在八歲的時候遇到了白鶴觀的餘觀主。那日,在大暑過後,日頭特別的毒辣,趙銘在家裏剛吃完午飯,趙小牛找來了,對著趙銘說:“去不去玩水,張九、趙河他們都要去小湖那裏。”趙銘看到趙小牛急匆匆的樣子,黝黑的小臉因為跑得太急而紅彤彤的,想著今天晚些時候再臨摹字帖吧,反正現在的這麽熱,好好的玩一下也不錯,便答應了趙小牛。


    頂著烈日,幾個小孩興匆匆的小跑到小湖邊,脫了個精光就跳進了湖裏。小湖有千畝大小,湖邊水不深,水剛好能夠過胸,幾個小孩就在湖邊玩耍。也許小孩眼裏隻有這一片湖水,玩耍多時他們忽然發現岸邊不遠處有個人正在釣魚,誰會在這麽熱的天來釣魚呢,這一下勾起了他們的興趣。


    幾個赤條條的小孩從水裏出來,跑了過去。走近一看,原來是個道士在那裏釣魚,這個道士麵容清瘦,頭發花白,下頜長了幾縷胡須,有一雙三角眼,長一個酒糟鼻。或許這個道士也覺得天氣很熱,頭上帶一個鬥笠遮擋著陽光,腰裏別著一個葫蘆裝著酒水。


    道士這番打扮,正眯著眼盯著魚竿,昏昏欲睡的樣子,仿佛沒有注意到旁邊走來了幾個小孩。趙小牛忍不住好奇,就問道:“老道士,你釣到魚了嗎?”老道士沒有理會,趙小牛又問:“老道士,你是不是喝醉了,怎麽不迴答我啊!”


    老道士還是不理會,趙小牛就犯嘀咕“這老道士一定是睡著了,我來叫醒他”,於是在岸邊找了塊石頭,向老道旁邊的湖裏扔了過去,“砰”,湖水濺起,打濕了老道士的衣服和臉。


    老道士還是不理會他們,趙小牛就對其他幾個小孩說:“要不我們誰去把老道士拍醒吧,萬一這道士沒坐穩,趔趄一下就倒在湖裏了,不就會淹死嗎。”趙銘問道“那誰去拍醒他啊?”


    “這樣,我們石頭剪刀布,誰輸了誰去,怎麽樣?”趙銘幾個點頭答應了,幾輪下來,趙銘最後輸給了張九,成了那個去叫醒道士的小孩。


    趙銘倒也幹脆,願賭服輸,毫不猶豫的走了過去,站在了老道士的背後,一邊拍著道士的背一邊叫道“喂,快醒醒,快醒醒,魚兒上鉤了。”這次老道士算是聽到了,睜開了眯著的三角眼,看了看釣竿,哪兒有魚兒上鉤啊,轉頭看了看趙銘:“小孩,騙人可不好啊”。


    “我不是故意要騙你的,我們看你睡著了,怕你掉水裏,就過來叫醒你的”趙小牛他們也說“是啊,我們好心叫醒你的”。老道士嗬嗬一笑,說道“那謝謝你們了。”


    趙銘見老道士醒了,轉身準備和小夥伴迴去玩水時,老道士忽然把他叫住:“等等,讓我給你看看”。說完一把抓住了趙銘的手腕,趙銘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愣在了那裏,感覺到有股涼意從老道士的手心傳了過來,這股涼意順著經脈遊走了全身,說不出的舒服。老道士,手抓著趙銘微微蹙眉,而趙小牛他們見老道士抓著趙銘不放手,趙銘癡呆的模樣,心裏有不好的感覺,叫道“喂,老道士,你放手啊,怎麽抓著人不讓走呢,虧我們好心叫醒你”。


    這時老道士哈哈一笑,“好,我這就把他還給你們”,說完,老道士就往趙銘後腦勺上一拍。趙銘臉上顏色變換,隱隱有黑氣繚繞,不一會兒,趙銘吐出一口黑血,兩眼一閉,就此昏迷了過去。


    趙小牛他們見趙銘倒地不起,被老道士嚇著了,大叫著“啊,道士殺人啦”,撒腿就跑,要迴去叫族裏的人來救趙銘。


    幾個小孩一路跑迴趙家峪,找到了趙銘的父親趙有誌,趙有誌聽說兒子被人打死了,頓時急怒攻心,叫上他的兄弟趙有才、趙有利和趙有廷趕忙到小湖去救趙銘。


    不過當趙有誌在趕往小湖的半道上,卻意外碰到了趙銘,趙有誌總算放下了提著的心,抱著趙銘仔細的瞧了瞧,問了問趙銘有沒有哪裏不舒服,還要到小湖那邊找道士算賬。趙銘有點茫然,告訴他爹身上沒有不舒服,而且醒來的時候道士已經走了。


    趙有誌有點不甘心,又問了趙銘那個道士長什麽模樣,想去白鶴觀找到那個道士。趙銘於是把那老道士長什麽樣,是什麽打扮給說了。趙有誌沉吟了半響,告訴趙銘:“這個老道士是白鶴觀的觀主餘乘龍,人最是善良,他應該沒有對你不利,我們迴家去吧。”


    迴到趙家峪半個月之後,趙銘就展現出來了不一樣的聰慧。在這半個月裏,趙銘把教書先生給的啟蒙讀物全部學完,並且倒背如流,同時字也寫得越來越好。教書先生很是驚異,決定教給趙銘更多的東西,允許趙銘借閱他的藏書。


    結果在半年內,趙銘又把教書先生的藏書看完,還常常能和先生討論問題,每次討論趙銘引經據典,學識讓教書先生佩服不已。教書先生感覺到自己已經教無可教之後,決定將趙銘推薦給天涼郡的眀致學堂,讓趙銘繼續深造。


    就這樣,趙銘越來越聰慧,學識也越來越深厚,終於通過科舉高中進士,得以在大周國朝廷為官,並一步步做到司空,掌管著國家的水利和營建諸事。


    而趙銘偶遇餘乘龍的事情,也通過趙家峪眾人之口傳遍了方圓百裏,而來往客商也將這件事傳到了天涼郡和天弘城。白鶴觀因此香火更加的旺盛了,每每多有人家帶著自家孩童前來“開光”,不過再也不見餘乘龍施法,他隻是告訴這些人一切隨緣。


    當然趙家峪是深受影響的,趙有誌因為兒子的緣故當上了族長,趙家峪的孩童在進入族裏的學堂前也要先到白鶴觀上香,祈求學業有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羅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淼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淼八並收藏修羅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