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你竟然多管閑事。趟這趟渾水。”文殊菩薩此時臉上已經不複慈悲之心,麵色猙獰好似羅刹一般。


    玄都渡進金光仙、靈牙仙體內兩道真氣,將二人推到羽翼仙身旁這才對文殊菩薩道:“以爾等身份竟然敢在貧道麵前直唿貧道法號。莫要忘記爾等身份。”文殊、普賢聞言大怒。三人俱是玄門第三代弟子出身,當然以道友師兄弟相稱。但是無奈兩人被三清道教看做叛教小人。甚是鄙視自己佛門身份。此事成為兩人心中的痛處。


    “好,玄都。既然你要插手此事,那就讓我等見識見識你這個道門真修到底有多厲害。”文殊眼中厲光閃現。身上三味佛光大盛。坐下蓮台迎風而漲。一手持寶劍,一手捧經書。勢要與玄都決一死戰。而站在一旁的普賢菩薩亦是身上佛光大盛將金剛法身招之身前。手中結著金剛秘法印。


    “我倒要看看爾等有什麽手段?”玄都不是一個自大的人,但也不是一個示弱之人。成就準聖當然有著準聖的尊嚴。想不到兩個未證得準聖之道的大羅之輩竟然敢妄圖挑釁準聖威嚴。就是玄都是老好人也不能忍得下這口氣。隻見玄都泥丸之中衝出三道青氣環繞自身,腳下顯出兩朵青蓮。一股淡淡的氣勢壓在文殊普賢二人心頭。文殊、普賢二人臉色一變,手中佛法早已招架而出。


    “菩薩了知一切法界,一切世間界,一切法猶如虛空,以無想、無起、無二故。一切眾生、一切佛、一切佛力猶如虛空,以無所行,無分別,無差別故。一切禪定,所說一切法,一切佛身猶如虛空,以三際平等,不可言說,無著無礙故。菩薩修空忍,能證知一切諸法而無分別;嚴淨一切佛國而無所依身。通達一切波羅密,普坐一切金剛之座,普發一切隨類之音,為一切世間,轉於***未曾失時。”普賢菩薩一出手便是用上了十忍術之中最為強悍空忍之術。霎那間淡淡的金光化作無形的波紋。空間之中無聲無息金晃一片。


    “照見空性,色空不二,有無圓融,一行三昧,常樂我凈。”文殊菩薩手中的般若經書隨著一聲佛偈緩緩升起。經書之上飛出諸般經文法印,經書慢慢化去虛空。隻見虛空之中顯出一幅畫麵,乃是文殊菩薩為眾佛講解佛理之圖。在中央婆娑淨土建立之後,文殊普賢兩位菩薩便被接引道人賜予多寶如來身旁輔助中央佛土。在佛教的華嚴佛會之上以其甚深無上的智慧,宣說諸佛無盡功德,廣宣諸佛種種行門,種種功德,鼓勵大眾發菩提心,勤求佛道,並勸勉大眾,親近善知識,修學普賢殊勝行。先令六千比丘,發無上意,複令無量眾生,共發菩提心。而善財童子,發菩提心已,因受文殊教化,南下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一一親近侍奉,承受教誨。可以說中央婆娑淨土有著今日的規模,文殊菩薩功不可莫。


    “普度眾生。”兩位菩薩雙掌一擊。隻見金光和虛像結合瞬間化作一道佛界。此佛界乃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精研五大佛主秘法佛中國。以**力,大智慧演化而成。佛界依照中央婆娑淨土盛事模樣演變而來。隻見婆娑淨土之上,金光流蕩,無數廟宇佛塔,都是金碧輝煌,光華奪目。佛音梵唱從淨土之上衝出,當空彌漫。無數經文在空中凝聚,似真似幻,如星辰羅列,旋轉之後,又成點點金色光雨。落入海中。金光之中。一座高大宏偉的浮屠,七層分列。居於中央,四麵八方無數丁甲天神。功曹羅漢,菩薩禪師,比丘尊者,都是誠心念誦經文,頂禮膜拜中央浮屠,每人腦後都隱約一圈佛光圍繞,盡皆得道高僧。整片淨土都籠罩在佛光之中,妙音紛呈,更有天龍圍繞,莊嚴端肅,天女飛舞散花,漫天流落,繽紛如雨。


    “想不到你們二人到由此悟性,竟然利用兩人合擊之力幻化出一處佛中國。我倒是小瞧了你們。不過卻是可惜了。”玄都打量著文殊、普賢幻化的佛界道。


    浮屠之上顯出文殊、普賢兩道身影。二人俱是百丈法身俯視玄都。普賢菩薩譏笑道:“怎麽難道說你玄都真人能夠破的我這佛中國不曾?”


    玄都毫不理會二人挑逗的言語道:“難道二人莫以為證得準聖就好比太乙金仙和大羅金仙之間的溝壑一樣。真是稚子小兒不知天高地厚。如今爾等竟然以大羅之軀挑戰與我,不讓爾等見識我玄門**倒是不足以令爾等心服。”玄都周身之上青光大方,頭頂的三道青氣直衝雲霄。攪動著這片佛土淨界。刹那間佛果之中風氣雲變。。.。


    聖人之所以曆萬劫不滅,因果不沾身,逍遙天地之間。就是因為聖人的真靈得到天道的允許寄托在在天道之下。在天道的掩飾之下就是將聖人的大道之體損傷,修複不過是瞬間之事。而且天地之間的因果亦不會與聖人沾惹上,除非是聖人親自招惹。


    達到仙人境界之後,有散仙(又稱地仙)、之上為天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然後就是準聖境界。由修仙的境界就可以看出準聖和大羅金仙的差別。隻是最後一個字的差別,就是天地之間的距離。縱觀洪荒之中大羅金仙一下階位的修仙者多的可以用雜草來形容,而大羅金仙更是不再少數。而證得準聖道行的也就那幾個紫霄宮中昔日客和幾位聖人弟子。證得準聖就是通向混元大道的必經之路,因為就在你證得準聖的時候,你的真靈已經得到了天道的承認。受到了天道的保護。不過有的時候就算你證得同樣的階位之後,也有著上下兩品的差別。就好比現在洪荒之中大羅金仙已經多的跟螞蟻一般,但是一直站立在頂端的也就是洪荒時代證得大羅金仙果位的聖人弟子。上古大羅金仙可以說同樣的境界可以抵擋三、四個後世的大羅金仙。不因有他,隻因在上古年代洪荒之中的境界體悟,大道規律是那樣的明顯清楚。再加上修煉的諸多有利條件。所以說上古仙人不管是在境界還是在道行之上遠遠的超過後世仙人。準聖同樣是這樣。但是準聖若是走的最後一步,融合天道的時候。雖然沒有大道之機的幫助成不了混元聖人。但是你的真靈已經近似飄渺掩飾在天道之下。就是聖人想要找到你的真靈也還需費上一些手段,想要殺死你也沒有向碾死一隻螞蟻一樣。那時候的你就好比一個單薄的少年站在一個巨人麵前。雖然不可能被一下子打死,說不定還能給他一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民武俠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斬心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斬心鎖並收藏全民武俠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