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崇禎不舍地看了周皇後和三個孩子一眼,澀聲道:“你帶他們走吧,我就不走了,國亡君怎麽能不亡呢?我陪著國一起亡吧。”
“糊塗,你和我走,離開這個險地,以後想聯絡忠於你的臣子東山再起也好,還是就此隱居也好,總比你在這裏等死好吧。”
聽到林晨的話,周皇後搶先勸說道:“陛下,這位仙長說的對,隻要離開這裏,再起勤王之兵,陛下未始不是中興之主啊!”
‘中興!’這個詞一直是崇禎的執念,他做夢都想要中興大明,十七年來兢兢業業,可惜最後還是沒有成功,現在絕路逢生,他又燃起了一絲希望。
看著林晨,他用顫抖的聲音問道:“仙長,您可以帶多少人離開?我,可不可以帶些東西?”旁邊的太監和宮女也都期盼地望著他。
林晨沉吟了一下說道:“我能帶一百人吧,你帶上自己的兒女和嬪妃,還有貼身的太監宮女不要超過一百人,至於東西,撿緊要有用的吧,我有乾坤袋可以裝這麽一間大殿的東西吧。【ㄨ】”他指著現在所處的這間寬敞的大殿說道。
無論是正邪各派的修行者,他們大多數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或者同自己有關的事情,對於自己的門派和宗教關心多於天下。
凡人的曆史,凡人的朝代更替對他們而言是不值得一提事情,需要了去世間收個徒弟,不需要連看都不看一眼世間凡塵,至於凡塵中誰該死沒死,更是不放在心上。
在修行界絕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就連東海三仙,極樂真人這些存在也是如此,他們對人間帝王的事情根本沒看上眼。
對於崇禎皇帝這個應該是國破家亡後,在煤山吊死的人物,為什麽沒死?而是跑到了南京繼續當皇帝,還有奮發之象。他們更是不會關心的。
相比塵世的這些變化,即使是已經改變了許多曆史的軌跡,但是對於修行者而言,還是不如哪裏出現天材地寶更能讓他們上心。
但是對於人間而言。崇禎皇帝沒死,並且奇跡般地帶著太監和幾個近臣來到南京,整頓兵馬,革新吏治的事情讓許多人興奮,許多人懊惱。甚至心驚。
當日在皇宮裏林晨隻是想帶走百人就行了,這也是他的飛劍和功力一次所能承受的極限,可是崇禎卻是得寸進尺。
不但有他的嬪妃兒女,貼身的太監宮女,居然還召集了幾個重臣,重臣又要帶家眷,然後要帶親戚,人數居然有上萬。
結果林晨大怒,叱責崇禎貪婪之後,才選了四百人左右。分四次運出北京城,本來他是想把他們直接帶到南京,但現在是不行了。
因為他的功力不允許,同時無憂穀也裝不下這麽多人,結果把他們都扔在了河南境內,運了四次後,他的功力也就見底了。
這時候時間也正是三月十九日了,李自成終於破開了內城防禦,看著四處砍殺搶奪的士兵,看著那些焚燒的東西。站在空中飛劍上的林晨心裏一痛。
這個民族不知道是怎麽了,總是能創造出驚世的燦爛文化,可是也總是會被毀滅,從秦始皇的阿房宮到東漢末年董卓焚洛陽。
安史之亂中盛唐長安的破碎。金國破開封汴梁的恥辱,有的是自己人毀滅的,有的是外族人毀滅的,雖然有各種原因,但是真的讓他心痛。
但是他知道,自己現在也就隻能做到這一步。沒辦法,自己功力如此,勢單力薄,所以他隻能看著這些造反的農民破壞而無力阻止。
在城破後不久,他就帶著最後一批人離開了京城,同等在河南的人匯合,護送他們步行去南京,畢竟那裏他存了大量的生活用品。
路途中的艱難跋涉,讓這些享受慣了富貴的人們著實吃了大苦頭,尤其是那些女人,都是裹了小腳,行走困難。
後來崇禎實在看不下去了,自己的妻子女兒走的這麽艱難,他實在是不忍心,不得不拉下臉來開口求林晨幫助,他現在有點怵這個神秘的男人。
最後林晨讓他同意,以後到南京後會頒發法律,強製命令,不許女人裹腳後,才把她們都帶上飛劍,直接送到南京。
這些人陸續到達南京後,在休養的幾天裏,崇禎下旨封林晨為國師,並且讓自己和所有人都拜在他門下做了記名弟子。
他這麽做一是要拉攏林晨,畢竟他是親眼見到並親身體驗了他的本領,在這樣的現狀下,有這樣的人不拉攏怎麽行?
另外就是他想為自己的孩子找一條路,他的心裏雖然始終裝著這個國家,但是也有妻子兒女,他要繼續為這個國家拚搏下去。
但是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另一條安全的路,能快活的過一生,雖然他不知道,修行之路同樣是荊棘遍布,危機四伏。
林晨在考慮了一下後就接受了國師的封號,他把魏楓娘那得到隻能修煉到先天而不能練神的法訣拿出來傳授給這些人。
並且收了十七歲的長平公主,十五歲的太子朱慈烺、十二歲的永王朱慈炤,十一歲的定王朱慈炯、十歲的昭仁公主五人。
還有十七個資質不錯的宮女,帶來的幾個大臣中,有潛力的三個少年男子為正式徒弟,讓他們留在山穀裏修煉。
傳授給正式弟子們的就是廣成子天書的副卷,雖然這副卷不象天書那麽神奇奧妙,但也是前人從天書上悟出來的簡化版本。
憑借天書的副卷,練神人仙都是很輕鬆的,如果要飛升,那就要看個人的資質和緣分了,努力是一方麵,還有許多其它的因素。
因為離開北京的時候,各種衣服,印璽,文書,案冊等東西都被裝到乾坤袋裏帶了出來,所以崇禎他們到達南京後,身份確認和權利交接都很順利。
之後的事情林晨就不再管了,他覺得自己做到這一步已經可以了,之後就看崇禎是怎麽做了,他這個曆史的扳道工已經完成了任務,如果這樣還是讓滿清占據了全國,那林晨就隻能說是天意了。。。
(未完待續。)
崇禎不舍地看了周皇後和三個孩子一眼,澀聲道:“你帶他們走吧,我就不走了,國亡君怎麽能不亡呢?我陪著國一起亡吧。”
“糊塗,你和我走,離開這個險地,以後想聯絡忠於你的臣子東山再起也好,還是就此隱居也好,總比你在這裏等死好吧。”
聽到林晨的話,周皇後搶先勸說道:“陛下,這位仙長說的對,隻要離開這裏,再起勤王之兵,陛下未始不是中興之主啊!”
‘中興!’這個詞一直是崇禎的執念,他做夢都想要中興大明,十七年來兢兢業業,可惜最後還是沒有成功,現在絕路逢生,他又燃起了一絲希望。
看著林晨,他用顫抖的聲音問道:“仙長,您可以帶多少人離開?我,可不可以帶些東西?”旁邊的太監和宮女也都期盼地望著他。
林晨沉吟了一下說道:“我能帶一百人吧,你帶上自己的兒女和嬪妃,還有貼身的太監宮女不要超過一百人,至於東西,撿緊要有用的吧,我有乾坤袋可以裝這麽一間大殿的東西吧。【ㄨ】”他指著現在所處的這間寬敞的大殿說道。
無論是正邪各派的修行者,他們大多數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或者同自己有關的事情,對於自己的門派和宗教關心多於天下。
凡人的曆史,凡人的朝代更替對他們而言是不值得一提事情,需要了去世間收個徒弟,不需要連看都不看一眼世間凡塵,至於凡塵中誰該死沒死,更是不放在心上。
在修行界絕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就連東海三仙,極樂真人這些存在也是如此,他們對人間帝王的事情根本沒看上眼。
對於崇禎皇帝這個應該是國破家亡後,在煤山吊死的人物,為什麽沒死?而是跑到了南京繼續當皇帝,還有奮發之象。他們更是不會關心的。
相比塵世的這些變化,即使是已經改變了許多曆史的軌跡,但是對於修行者而言,還是不如哪裏出現天材地寶更能讓他們上心。
但是對於人間而言。崇禎皇帝沒死,並且奇跡般地帶著太監和幾個近臣來到南京,整頓兵馬,革新吏治的事情讓許多人興奮,許多人懊惱。甚至心驚。
當日在皇宮裏林晨隻是想帶走百人就行了,這也是他的飛劍和功力一次所能承受的極限,可是崇禎卻是得寸進尺。
不但有他的嬪妃兒女,貼身的太監宮女,居然還召集了幾個重臣,重臣又要帶家眷,然後要帶親戚,人數居然有上萬。
結果林晨大怒,叱責崇禎貪婪之後,才選了四百人左右。分四次運出北京城,本來他是想把他們直接帶到南京,但現在是不行了。
因為他的功力不允許,同時無憂穀也裝不下這麽多人,結果把他們都扔在了河南境內,運了四次後,他的功力也就見底了。
這時候時間也正是三月十九日了,李自成終於破開了內城防禦,看著四處砍殺搶奪的士兵,看著那些焚燒的東西。站在空中飛劍上的林晨心裏一痛。
這個民族不知道是怎麽了,總是能創造出驚世的燦爛文化,可是也總是會被毀滅,從秦始皇的阿房宮到東漢末年董卓焚洛陽。
安史之亂中盛唐長安的破碎。金國破開封汴梁的恥辱,有的是自己人毀滅的,有的是外族人毀滅的,雖然有各種原因,但是真的讓他心痛。
但是他知道,自己現在也就隻能做到這一步。沒辦法,自己功力如此,勢單力薄,所以他隻能看著這些造反的農民破壞而無力阻止。
在城破後不久,他就帶著最後一批人離開了京城,同等在河南的人匯合,護送他們步行去南京,畢竟那裏他存了大量的生活用品。
路途中的艱難跋涉,讓這些享受慣了富貴的人們著實吃了大苦頭,尤其是那些女人,都是裹了小腳,行走困難。
後來崇禎實在看不下去了,自己的妻子女兒走的這麽艱難,他實在是不忍心,不得不拉下臉來開口求林晨幫助,他現在有點怵這個神秘的男人。
最後林晨讓他同意,以後到南京後會頒發法律,強製命令,不許女人裹腳後,才把她們都帶上飛劍,直接送到南京。
這些人陸續到達南京後,在休養的幾天裏,崇禎下旨封林晨為國師,並且讓自己和所有人都拜在他門下做了記名弟子。
他這麽做一是要拉攏林晨,畢竟他是親眼見到並親身體驗了他的本領,在這樣的現狀下,有這樣的人不拉攏怎麽行?
另外就是他想為自己的孩子找一條路,他的心裏雖然始終裝著這個國家,但是也有妻子兒女,他要繼續為這個國家拚搏下去。
但是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另一條安全的路,能快活的過一生,雖然他不知道,修行之路同樣是荊棘遍布,危機四伏。
林晨在考慮了一下後就接受了國師的封號,他把魏楓娘那得到隻能修煉到先天而不能練神的法訣拿出來傳授給這些人。
並且收了十七歲的長平公主,十五歲的太子朱慈烺、十二歲的永王朱慈炤,十一歲的定王朱慈炯、十歲的昭仁公主五人。
還有十七個資質不錯的宮女,帶來的幾個大臣中,有潛力的三個少年男子為正式徒弟,讓他們留在山穀裏修煉。
傳授給正式弟子們的就是廣成子天書的副卷,雖然這副卷不象天書那麽神奇奧妙,但也是前人從天書上悟出來的簡化版本。
憑借天書的副卷,練神人仙都是很輕鬆的,如果要飛升,那就要看個人的資質和緣分了,努力是一方麵,還有許多其它的因素。
因為離開北京的時候,各種衣服,印璽,文書,案冊等東西都被裝到乾坤袋裏帶了出來,所以崇禎他們到達南京後,身份確認和權利交接都很順利。
之後的事情林晨就不再管了,他覺得自己做到這一步已經可以了,之後就看崇禎是怎麽做了,他這個曆史的扳道工已經完成了任務,如果這樣還是讓滿清占據了全國,那林晨就隻能說是天意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