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第607章 仗爹欺人[下]
獨家寵愛:太子請登基 作者:紅楓一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番口出狂言可讓大臣們大大的吃了一驚。
他們原以為這些人是皇帝自己招進來的,目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讓全家人也跟著自己過上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可是現在看來,他們……似乎是猜錯了新皇的心思啊……
宰相早就認定了竹一青是當仁不讓的新君,是老天爺派來拯救整個大夏的!自然容不得一個瘋老頭在這麽多人麵前瘋言瘋語的詆毀竹一青,當即冷笑道:
“喲,原來這就是當初為了繼室的兒子而將正室所出的次子趕出家門的竹老爺啊,老夫這廂有禮了,久聞您的‘大名’,今日方得一見,果然不同凡響,失敬失敬!”
宰相在官場中浸淫了那麽多年,說的每一句話幾乎都有著自己的用心和用意,所以一出口,不缺心眼兒的大臣們瞬間聽懂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繼室的兒子比正室大,這表明竹老爺早就在外麵養了外室,作風不正。
還聯合繼室將次子趕出家門,這表明竹老爺以前對待這個次子肯定不好。
而他們這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來,卻不見竹一青的親生母親的影子,表明她或許已經去世了。
兒子才這麽大,不過一少年爾,她年紀輕輕就去世,家裏又明顯是老爺偏寵繼室和繼室所出的兒子,這一死,就很耐人尋味了……
那些原本得知竹父身份,正在想辦法怎麽拉攏的人立刻掐滅了這份心思,隻恨不得能離這些人再遠一點才好。
這明顯是來砸場子的嘛!
就算你是新君的老子,因為占了‘孝’字就有恃無恐。
可人家新君還沒說什麽呢,你就疾言厲色的訓斥了一通,卻毫不懺悔自己曾將兒子趕出家門、未盡身為一個父親的責任的過錯……天理何在?
大臣們已經在用看死人的眼光來看竹父了。
竹父瞥了眼明顯在明褒暗貶的宰相,暗暗記下了這個膽敢拆自己的台的老不死的模樣,準備等自己上位後再迴過頭來收拾他。
他重新看向竹一青,放佛是吃定了這個兒子一般,用理所當然的口吻道:
“當初為父趕你出家門是因為你毆打兄長,有錯在先,你也怪不得我。而且,若不是為父趕你出去,你有哪裏能有今日的際遇和成就?不過看在你是我兒子的份上,我便不同你索要什麽報酬了,隻要你日後能夠好好待我們,你娘在天之靈,便也能安心了。”
他不說還好,一提起竹一青的娘親,就仿若直接拔了竹一青的逆鱗一般,讓他周身的溫度立刻將至了冰點!
大學士們教導他,說身為一國之君,不能暴政、殘虐,否則,會被後人詬病。
可也不能任由害死娘親的兇手站在自己的麵前大放厥詞、逍遙法外吧!
弑父殺兄的名聲傳出去也許不好聽。
但也總比一個為了可笑的‘孝’字而甘願罔顧娘親和外婆一家的枉死,委曲求全的窩囊廢名頭要強得多。
竹一青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不帶任何感情的說道:
“哦,原來父親讓我這麽做,都是為了讓我娘在九泉之下能夠安心啊。”
少年清冷的音質在大殿之中來迴擺蕩,帶著說不出的陰森。
竹父當然不能說是因為自己想做‘人上人’,這才眼巴巴的帶著全家人來‘沾光’的。
他清了清嗓子,道貌岸然道:
“當然。你娘生前愛我如命,她自然想要我過的更好,又生了個你這麽爭氣的兒子,要是咱們一家能夠過的和樂融融,那麽九泉之下的她肯定也就能放心的去轉世投胎了。”
竹一青看著他,就像在看著一個笑話,輕飄飄的反問道:
“我娘獨自一人在孤獨冰冷的九泉之下,敢問父親,她如何能夠‘安心’?”
“什……?”
沒等竹父反應過來,竹一青又輕輕的接著道:
“娘未到大限而死,是為枉死,敢問父親,是誰害死了她?”
竹父一聽這話,臉都漲紅了,梗著脖子爭辯道:“她是生下你後體弱多病……”
“那外婆一家外出出遊時,因出事而全部落難,也是因為‘體弱多病’麽?”
“他們、他們是……”
“父親大人啊,繼承了外婆一家所有財產的你,在他們死後安心的享受著他們為你帶來的錦衣玉食,你的心裏,有沒有一絲的愧疚?有沒有一絲的後悔?”
“我……我當然……”
“看來是沒有了。因為你不但立刻將後母和哥哥接進了家門,還不再讓我去書院讀書,說是‘費銀子’,那是我娘和外婆家的銀子,花在我的身上,怎麽就算是‘浪費’了呢?看來你早就將這些銀子視為己有了,否則的話,也不會將它們毫不吝惜的砸在了後母和哥哥身上。而且,但凡你心裏有一絲絲的愧疚和後悔,就不至於讓我淪落到為後母洗滌溺器的地步!”
話音剛落,滿朝嘩然!
再怎麽樣,男女也是有別,讓兒子給繼母去洗滌溺器,這父親是怕自己家的名聲太過好聽了不成?
而且,但凡父親對兒子有一點點的重視,繼母敢這麽對待嫡子麽?
對兒子作踐至此,現如今還跑進宮裏來大吵大鬧,隱晦的想要借著新君來上位,嗬……臉皮不要太厚哦~
要是個莽夫也就罷了,可竹父一看這文質彬彬的打扮就知道是個讀書人。
身為讀書人,還如此寡鮮廉恥,簡直讓人更加唾棄和不恥!
被竹一青這一番扒了遮羞布的搶白後,竹父頓時啞口無言,半晌找不出話來進行有力的反駁。
倒是一旁的胡氏搶先反應過來,打圓場道:
“都是妾身的錯,願皇帝陛下不要責怪你的父親……”
竹父立刻道:“對!都是她的錯,你又憑什麽來責怪我?!”
胡氏雖然知道竹父是為了在這文武百官眾目睽睽之下站穩腳跟,好為成為太上皇而努力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
但這樣毫不猶豫的就推出去拿她當擋箭牌使,還是讓胡氏心裏一陣不痛快。
不過想到日後金銀珠寶取之不盡享之不竭的日子,還是咬咬牙,忍了。
他們原以為這些人是皇帝自己招進來的,目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讓全家人也跟著自己過上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可是現在看來,他們……似乎是猜錯了新皇的心思啊……
宰相早就認定了竹一青是當仁不讓的新君,是老天爺派來拯救整個大夏的!自然容不得一個瘋老頭在這麽多人麵前瘋言瘋語的詆毀竹一青,當即冷笑道:
“喲,原來這就是當初為了繼室的兒子而將正室所出的次子趕出家門的竹老爺啊,老夫這廂有禮了,久聞您的‘大名’,今日方得一見,果然不同凡響,失敬失敬!”
宰相在官場中浸淫了那麽多年,說的每一句話幾乎都有著自己的用心和用意,所以一出口,不缺心眼兒的大臣們瞬間聽懂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繼室的兒子比正室大,這表明竹老爺早就在外麵養了外室,作風不正。
還聯合繼室將次子趕出家門,這表明竹老爺以前對待這個次子肯定不好。
而他們這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來,卻不見竹一青的親生母親的影子,表明她或許已經去世了。
兒子才這麽大,不過一少年爾,她年紀輕輕就去世,家裏又明顯是老爺偏寵繼室和繼室所出的兒子,這一死,就很耐人尋味了……
那些原本得知竹父身份,正在想辦法怎麽拉攏的人立刻掐滅了這份心思,隻恨不得能離這些人再遠一點才好。
這明顯是來砸場子的嘛!
就算你是新君的老子,因為占了‘孝’字就有恃無恐。
可人家新君還沒說什麽呢,你就疾言厲色的訓斥了一通,卻毫不懺悔自己曾將兒子趕出家門、未盡身為一個父親的責任的過錯……天理何在?
大臣們已經在用看死人的眼光來看竹父了。
竹父瞥了眼明顯在明褒暗貶的宰相,暗暗記下了這個膽敢拆自己的台的老不死的模樣,準備等自己上位後再迴過頭來收拾他。
他重新看向竹一青,放佛是吃定了這個兒子一般,用理所當然的口吻道:
“當初為父趕你出家門是因為你毆打兄長,有錯在先,你也怪不得我。而且,若不是為父趕你出去,你有哪裏能有今日的際遇和成就?不過看在你是我兒子的份上,我便不同你索要什麽報酬了,隻要你日後能夠好好待我們,你娘在天之靈,便也能安心了。”
他不說還好,一提起竹一青的娘親,就仿若直接拔了竹一青的逆鱗一般,讓他周身的溫度立刻將至了冰點!
大學士們教導他,說身為一國之君,不能暴政、殘虐,否則,會被後人詬病。
可也不能任由害死娘親的兇手站在自己的麵前大放厥詞、逍遙法外吧!
弑父殺兄的名聲傳出去也許不好聽。
但也總比一個為了可笑的‘孝’字而甘願罔顧娘親和外婆一家的枉死,委曲求全的窩囊廢名頭要強得多。
竹一青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不帶任何感情的說道:
“哦,原來父親讓我這麽做,都是為了讓我娘在九泉之下能夠安心啊。”
少年清冷的音質在大殿之中來迴擺蕩,帶著說不出的陰森。
竹父當然不能說是因為自己想做‘人上人’,這才眼巴巴的帶著全家人來‘沾光’的。
他清了清嗓子,道貌岸然道:
“當然。你娘生前愛我如命,她自然想要我過的更好,又生了個你這麽爭氣的兒子,要是咱們一家能夠過的和樂融融,那麽九泉之下的她肯定也就能放心的去轉世投胎了。”
竹一青看著他,就像在看著一個笑話,輕飄飄的反問道:
“我娘獨自一人在孤獨冰冷的九泉之下,敢問父親,她如何能夠‘安心’?”
“什……?”
沒等竹父反應過來,竹一青又輕輕的接著道:
“娘未到大限而死,是為枉死,敢問父親,是誰害死了她?”
竹父一聽這話,臉都漲紅了,梗著脖子爭辯道:“她是生下你後體弱多病……”
“那外婆一家外出出遊時,因出事而全部落難,也是因為‘體弱多病’麽?”
“他們、他們是……”
“父親大人啊,繼承了外婆一家所有財產的你,在他們死後安心的享受著他們為你帶來的錦衣玉食,你的心裏,有沒有一絲的愧疚?有沒有一絲的後悔?”
“我……我當然……”
“看來是沒有了。因為你不但立刻將後母和哥哥接進了家門,還不再讓我去書院讀書,說是‘費銀子’,那是我娘和外婆家的銀子,花在我的身上,怎麽就算是‘浪費’了呢?看來你早就將這些銀子視為己有了,否則的話,也不會將它們毫不吝惜的砸在了後母和哥哥身上。而且,但凡你心裏有一絲絲的愧疚和後悔,就不至於讓我淪落到為後母洗滌溺器的地步!”
話音剛落,滿朝嘩然!
再怎麽樣,男女也是有別,讓兒子給繼母去洗滌溺器,這父親是怕自己家的名聲太過好聽了不成?
而且,但凡父親對兒子有一點點的重視,繼母敢這麽對待嫡子麽?
對兒子作踐至此,現如今還跑進宮裏來大吵大鬧,隱晦的想要借著新君來上位,嗬……臉皮不要太厚哦~
要是個莽夫也就罷了,可竹父一看這文質彬彬的打扮就知道是個讀書人。
身為讀書人,還如此寡鮮廉恥,簡直讓人更加唾棄和不恥!
被竹一青這一番扒了遮羞布的搶白後,竹父頓時啞口無言,半晌找不出話來進行有力的反駁。
倒是一旁的胡氏搶先反應過來,打圓場道:
“都是妾身的錯,願皇帝陛下不要責怪你的父親……”
竹父立刻道:“對!都是她的錯,你又憑什麽來責怪我?!”
胡氏雖然知道竹父是為了在這文武百官眾目睽睽之下站穩腳跟,好為成為太上皇而努力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
但這樣毫不猶豫的就推出去拿她當擋箭牌使,還是讓胡氏心裏一陣不痛快。
不過想到日後金銀珠寶取之不盡享之不竭的日子,還是咬咬牙,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