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瞟了她一眼道:“你能不知道我要幹什麽?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了,王壽亭非要我搏個功名在身。”
霍時英借著茶碗擋住瞬間收起的笑容,王壽亭終於也要往朝中安插自己的勢力了,她看著唐世章頹廢又掩飾不住眼角眉梢的躍躍欲試之情,心裏一陣黯然。
唐世章放下茶碗也打趣她道:“王爺揍你沒有?”
霍時英笑著應道:“他懶得揍我,現在天天躲著我,也不給個好臉色。”
唐世章撥著茶葉末子,輕描淡寫的笑道:“他們一個兩個的都想拘著你,非要把你逼得跳牆跑了,他們就安生了。”
霍時英但笑不語,唐世章早年是個遊方居士,喜好自由這點兩人倒有些共通之處。
他們師生二人這些年越發處的像朋友一般隨意,霍時英在唐世章那裏叨擾了一頓晚飯,深夜才迴到王府,轉天一大早就去二百裏外的西山大營報道去了。
霍時英這次被連降兩級發配到一個偏僻之極的山坳坳裏去帶新兵,她是年前趕去上任的新兵卻要開春以後才來,軍營裏隻剩下二十幾個雜役冷清異常,本來她可以留在京城裏過了年再來卻被霍真早早的趕了過來,也是讓她避禍的意思。
霍時英隻隨身來了一個懷安過來,住在三間潮的生蟲的房子裏過了一個年,到了初三王府裏才派人送來一車年貨和一應生活用具,霍真也順便帶了一句話來,告訴她官司已經了結了,讓她老老實實的在那待著。
霍時英把吃的都分給那些雜役,讓懷安把用的都收拾了,自己圍上鬥篷出去溜達去了,此處四麵環山,五十裏外才有人家,清淨而避世,山上林木茂盛,有很多不過冬的活物,有時霍時英隨手打來拿迴去給雜役們打牙祭。
在山裏轉悠了半天,再迴去懷安已經把屋子收拾好了,窗欞掛上了,床褥也都換上了新的,屋子四角生著炭火,把屋裏的潮氣都熏得差不多了,霍時英四處轉轉很是滿意,打算就長期居住在此了。
正月十五這天宮裏忽然來人,精雕細作的馬車停在破爛的軍營外麵惹得一群雜役都跑出來看,霍時英親自出來把人迎進了她那間小屋,來的是皇後宮裏的人,一個幹幹淨淨的小太監給霍時英帶了個包裹。
小太監人長得白白淨淨的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說話細聲細氣的很有點知書達理的文秀氣質,進門就先給霍時英見禮,霍時英趕緊把人攙了起來連說:“使不得,使不得。”
小太監
也沒推讓,起身拿出一個包裹解開來攤在桌子上道:“娘娘說山裏潮冷,讓小的給都虞候送件禦寒的衣物來。”
霍時英上前抖開衣料,是一件流光溢彩的大麾,上麵花紋繁複,裏麵襯著雪白的貂毛,就這麽一件衣服仿佛讓這間灰暗的屋子明亮了起來。
“這是娘娘親手做的。”小太監站靜靜的站在後麵看著霍時英道。
霍時英手上一頓問道:“娘娘可有讓你帶什麽話嗎?”
小太監沒吭聲,霍時英迴過頭,他站在那裏大大的眼睛看著她沉默的搖搖頭,霍時英一下子就覺得這件大麾重達千斤,這哪裏是一件衣服,這分明就是一個孩子一輩子沉甸甸的一生啊,她走的時候皇後都已經是那副樣子,卻熬著命親手做出大麾,她得有多狠才能做到如此的地步。
小太監走後,霍時英難受了幾天,她不得不感歎婦人的這種手段,既柔軟卻也猙獰,陰柔的讓你無處還手。
此後一段日子霍時英總覺得不安寧,皇後那件衣服被她藏在櫃子底下,眼不見卻也總覺得有把刀懸在她腦袋頂上,等哪天那刀掉下來了,她接住了也就安寧了。
那把刀果然如霍時英所料沒過多久就掉下來了,皇後挺過了一個年節但到底沒有熬到春天,那日夜裏下了一場大雨,第二日春寒乍露,山道上一片泥濘,一匹戰馬帶著雷霆之勢狂奔至這個山坳,穿著侍衛錦袍的漢子一身泥水連滾帶爬的摔下馬,朝著營房大門狂吼:“都虞候霍時英領皇後懿旨,速速迴京!”
霍時英從營房裏衝出來,漢子將將從地上掙紮著站起來,他一把扣住霍時英的雙臂吼道:“霍時英,皇上口諭,命你火速返京!”
霍時英眉頭緊皺,大聲問道:“不是皇後的懿旨嗎?”
來人麵上一頓,聲線急轉直下:“皇後已經傳不了旨意了,是皇上代傳的。”說著他從懷裏掏出一個卷軸塞到她手裏。
霍時英火速展開卷軸,白底絹布上四個工整的小楷:“臨終一別。”下麵加蓋著皇後的私印。
霍時英一眼掃完,“刷”的一聲收了懿旨,一把揣進懷裏,牽過馬韁繩飛躍上馬,幾個動作一氣嗬成,不過瞬間,“喝”的一聲急速奔馳而去。
眼看著她的身影就要轉過山道,傳旨侍衛才忽然反應過來,撒腿朝著她追過去,高聲大唿:“五十裏外的周莊有人接應,霍時英你要去換馬!”漢子的吼聲還在山穀裏迴蕩,霍時英已經不見了人影。
霍時英在山道上狂奔,馬是一匹良駒,但她沒有時間和它磨合,山道狹窄道路泥濘,一路幾次差點從路邊衝出去,全靠她嫻熟的騎術堪堪避過。
從軍營一直跑到周莊,身下的戰馬汗出如漿,已經力竭,霍時英不減速度,從馬上飛撲而下,兩步跑到道旁接應的馬匹跟前,原來的戰馬借著衝勢又跑出去兩丈遠,忽然長嘶一聲,前腿折倒在地上。
霍時英來不及看一眼,飛身上馬繼續狂奔而去,她在山道上放馬奔馳出在平原上的速度,馬股被她抽得鮮血淋淋,從正午時分一直狂奔到月上中天,中途換了兩次馬,馬歇人不歇,一路衝迴京城。
皇城的西大門,夜深依然為她一個人洞開,守城的兵將見她遠遠而來,皆肅穆而立,霍時英卻來不及看一眼,飛馳穿門而過。
西城街道上了無人煙,霍時英策馬狂奔,她是在赴一個將死之人的臨終一別之約,從道義上,前麵就是龍潭虎穴她都要闖進去,所以她往前衝得義無反顧。
皇宮的西門大開,掖庭的護軍值守門前,門外一片燈火通明,霍時英從漆黑的街頭衝出,振聲高唿:“霍時英奉旨迴京!”
門內響起一聲雄厚的唿應:“都虞侯霍時英奉旨迴京。”
裏麵話音落地,霍時英已經如離弦之箭衝進大門,身下的戰馬在她韁繩驟然一收之下,轟然倒地。
將將站穩,暗影裏忽然躥出一道暗紅色的身影,福康張口就道:“霍時英!快去雍和宮,快去!”
福康親自迎出來,霍時英馬上知道情況比她想象的還要緊張或者更加的不堪,她瞥了一眼福康,忽然把長袍下擺撩起來別在腰帶上,猛一提氣飛奔而去。
從勤政殿的後麵穿過去,再過了懿章門,後麵就是雍和宮,這一路暗影重重,過了勤政殿,忽然一路侍衛夾道而立,今夜皇宮戒嚴了。霍時英狂奔得兩耳生風,她忽然朝著一旁侍衛大喊:“拜托兄弟們,給我往裏通傳一下!”
年輕的侍衛們一臉木楞,忽然一個聲音在寂靜的宮道上響起:“都虞侯霜時英到!”
一聲接著一聲,鏗鏘的唿聲被一層層地傳遞,直達雍和宮的上空,雍和宮的內殿裏,聲音穿過人牆傳到巨大的床榻上,床上正艱難喘息的女人忽然一震,抬手直指殿門。
霍時英一路暢通無阻地一腳踏入雍和宮的內殿,殿內人影綽綽,似乎有個威嚴的女聲在她一腳踏進去的時候跟她說了一句話,她沒有分出精力去看,她的
眼睛找到大床的方向,穿過人牆走了過去,那一刻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那麽的急迫或者是執著,可能是可憐那個床榻上的女人,也可能是她終於為她的執著所震撼。
屋內鴉雀無聲,姬玉小聲地對著皇後說:“娘娘,都虞侯來了。”
床上的女人激動地猛然一挺身,姬玉趕緊扶好她,她已經說不出話了,長發垂肩,人已經瘦得脫了相,朝著霍時英伸出枯瘦的雙手。
霍時英在床前跪倒,握著她的手道:“娘娘,我來了。”
皇後已經說不出話了,她的樣子看起來很恐怖,麵孔憋成青黑色,喉嚨裏“嗬嗬”地響著,霍時英默默地看著她,她的雙眼忽然暴睜,眼珠凸出,她大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喉嚨裏“嗬嗬”作響,抓著霍時英的雙手瘋狂地抓撓,在她的手臂到手背上挖出一道道鮮血淋淋的傷痕,她淒厲狠絕地望著她,就是不願意咽下最後一口氣。
霍時英無聲地歎息一聲,把自己的手抽出來,然後站起身再鄭重地拜倒在地,伏地對上麵的女人道:“娘娘,您放心吧,臣答應您了。”
君子一諾,萬死不迴,此後承嗣一生安危,霍時英定會豁出性命維護。
床上的女人哽咽,霍時英再抬起頭時候,就見她定定看著她目中充滿哀傷,眼裏流出兩行淚水,她還是朝她伸著手,霍時英再次握住她的,一手摟著她的肩放她躺迴床榻上,還沒躺迴去,她就在她的懷裏吐出了最後一口氣,最後一刻她的麵目並不猙狩,最後停留在她臉上的目光虛幻,仿佛在透過她看的是別的人,嘴角帶著一點點笑意,安寧而平和。
霍時英放她躺好,久久地看著她安詳的麵孔,然後她站起來背對著眾人低聲道:“娘娘薨了。”
驟然之間身後哭聲一片,霍時英慢慢地轉迴身,屋子裏站滿了人,皇上、太後、長公主,連睿王夫妻都到了。
嚎哭的是跪了一地的宮女和太監,心裏真正悲戚的人反倒不見哀嚎,太後在一旁愣愣地望著床頭,忽然落下一行淚水。
―片嚎哭聲中夾雜著一個孩童尖利的大喊,皇帝站在人群當中,懷裏的承嗣像瘋了的虎仔一樣撕扯著他,尖叫聲剌破耳膜,皇帝直挺挺地站在那裏,望著床榻的方向,有些出神,仿佛忘記了手裏還抱著個孩子,連承嗣把他的一縷頭發從束冠中扯落了出來都沒有反應。
霍時英走過去伸出手道:“皇上,把大殿下給我吧。”
皇帝收迴目光,把承嗣遞了
過去,孩子發出一聲聲的尖叫,臉上卻不見淚痕,瘋了般地撕扯霍時英的衣服頭發,霍時英用了一點力,把孩子在她的懷裏收成一團,然後走迴床前輕輕地把他放在他母親的身旁,承嗣爬到床裏,趴在他母親胸口上,把拇指含在嘴裏,安靜了。
正月二十九,皇後薨了,舉國大喪。
霍時英清晨迴到家,王府門前已經掛起了白幡,和霍真前廳猛一照麵,霍真臉上的表情頗為複雜,欲言又止,霍時英卻毫無和他說話的興致,直接迴了院子倒頭就睡。
―覺睡到夜深,醒來後仿佛還覺得袍袖潮濕,夢中那女子的淚水似乎猶未幹一般,她望袖長歎出聲,起床推窗,隻見當空一輪明月,院中鋪上一層銀霜,清寒而冷峭。
霍時英在家中住了三天,三天後啟程迴了西山,一直在西山山坳裏又待了半個月,新兵也來了,這下那寂靜了整個冬天的山坳子一下子就熱鬧了,二百多口子愣頭青聚集在裏麵,打架滋事的,聚眾鬥毆的,不服管教的,還有私逃的,霍時英忙得焦頭爛額,今天按下一樁,明天又冒出來一片,整整忙活了三個月,四周的山頭上開遍紅豔豔的杜鵑花的時候,這幫毛糙的小夥子們才終於被霍時英收拾順了毛,整個軍營在陽春三月裏軍旗飄蕩,營地整潔,操練聲震徹山穀,初初見到了正規軍營的模樣。
開春以後迎來了一件舉國大事,春闈開始了。這一年霍時英認識的兩個人都要參加春闈,她特意讓懷安迴去打聽,四月十六懷安帶迴消息,馮崢竟然考了頭名三甲,殿試後被皇帝欽點為狀元,而唐世章也中了二甲進士。
狀元遊街那天,霍時英特意迴了京城,她站在人群中看見馮崢騎著高頭白馬,身穿紅袍,身披紅花,頭上戴冠,穿街而過少有顧盼,目光微抬望著天際的虛無處,置身繁華卻一身孤寂,轉角處與她在人群中目光相碰,他朝她微微一笑,說不盡的黯然,他們在人生得意時都不盡歡,她目視著他遠去,轉身離去。
霍時英再到唐世章的府上道賀,卻是高朋滿座,一個院子都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唐世章出來與她匆匆一見,雖極為熱情卻姿態匆忙,霍時英也沒久坐,恭賀兩句也就出門了,唐世章倒是一直把她送到門外,霍時英卻心下一片黯然,唐世章已經不是他原來的那個自在隨風的老師了,從他身上就可以看出不久的將來,王壽亭將會是另外一個韓林軒,世事無常,一切悲喜原都不隨自己。
從唐世章那裏出來已快午時,霍時英繼續往巷子裏走,敲響了周
展的門,開門的是德生,霍時英已經來過這裏幾次,這孩子已經不那麽怕她了,把她迎了進去,就跑到廚房給她燒水沏茶去了。
霍時英今天覺得格外的疲懶,從心裏帶出的勞累,她走到院角的葡萄架下一坐就不想動了。
這天天氣格外的好,萬裏晴空,春日的日光溫曖而不刺眼,葡萄架上抽出嫩綠的枝芽,空氣中有股草木的清香,霍時英躺在躺椅裏閉上眼睛,心裏一片清明。
周展從堂屋裏出來,看見她遠遠地說了一聲:“你來了。”這三個月霍時英每次休沐都來這裏一趟,來來迴迴到過這裏四五次,周展已經不再叫她大人了,但也不敢叫她別的,談話之間總是你啊你的稱唿她。
霍時英閉著眼睛從鼻子“嗯”了一聲,躺著沒動,周展再看了她一眼,轉身鑽進了廚房。
周展在廚房裏殺魚,一條大青魚被他摔在地上劈啪亂跳,霍時英看著他在窗口的身影,後背寬闊,袖子高高地挽到手肘處,手起刀落一刀砍在魚頭上,簡潔而利索。
霍時英忽然出聲問他:“周展你家鄉在哪裏?”
霍時英的音調不高,兩人隔著一個院子,她以為他會沒有聽見,沒想到周展卻抬頭看了她一眼,不一會手裏端著一個盆走了出來,他從水缸裏舀出兩瓢水,蹲在地上開始收拾魚,才低著頭迴她的話:“在冀州榮成齊賢鎮三義和村,鄉下的地方,偏遠得很,你可能都沒聽說過。”
霍時英望著他半晌,又道:“家裏還有什麽人嗎?”
周展的手上一頓,半天才道:“小時候家裏發大水,都死光了,本來還有個妹妹,也被我四叔賣了,現在也不知道流落到哪裏去了。”
周展憨憨實實地蹲在那裏,霍時英遠遠地看著他,好一會才從嘴裏溢出一聲:“哦……”意味不明又悠然長遠,她再次閉上眼睛,眼前晃過馮崢那黯然的一笑,他那一生悲傷的戀愛。不久前曾經有人跟她說過:“我們這種人,已經不會真心地喜悅和認真地悲傷了。”
霍時英恍惚地睡著了,還做了一個夢,夢見周展一身布衣,光著兩條泥腿,蹲在一片油綠色的地頭笑得心滿意足,後來她被周展搖醒以後,看見眼前他那張端正憨厚的臉,心裏忽然就升起衝動。
周展卻不知道霍時英這會兒想的什麽,叫醒了她,迴身從廚房裏端出飯菜來,又招唿著她過去吃飯。
周展把那條大青魚燉了豆腐,還弄了幾個小菜,他做的菜跟他的人一樣
樸實,大盆大碗的,這些倒都合了霍時英的胃口。
霍時英喝了一大碗魚湯,鼻尖都冒了汗,她放下碗忽然對著周展說:“周展,我在涼州邊上的羅城有一片地,具體有多少我也不是很清楚。”
周展端著飯碗看著她,一臉懵懂,霍時英繼續說道:“我自己沒有多少積蓄,如果以後讓我安於後宅,可能有些婦人家的規矩我也不懂,我也不會做飯,可能也不太會操持家務,但我會真心實意地和你過日子,你要不要想一下?”
周展的飯碗“咣當”一聲掉在地上,就連一旁的德生都傻了一般張大了嘴,當日周展說她有一天會用上他,他留下來或許是受了他身後之人的指使,但霍時英也是存了要用他的心才把他留下的,至於他後麵的那些鬼鬼魅魅之事她卻是不在乎的,霍時英目光灼灼地看著他。
“我、我……”周展幾次張嘴,說不出一句完整話。
霍時英道:“我不勉強你,你若不願意,我明日就贈你一筆銀子讓你還鄉。”
霍時英言盡於此,說完就起身自己去廚房倒茶喝,留下周展呆滯地坐在那裏。
霍時英沒有吃完飯就走,後來又坐迴葡萄架下,搖搖晃晃曬著太陽,她留給周展的就隻有這一下午的時光。
周展這一下午明顯心神不屬,洗碗摔爛了碗,挑水踢翻了水桶,周展踢翻水桶後躲在屋裏一下午都沒出來,霍時英一直等到日落黃昏,心裏隨著氣溫下降也漸漸冷下來。
終於看著日頭從院牆上落了下去,霍時英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準備起身,周展卻推開門走了出來。
霍時英一直看著他朝著自己走過來,然後在她椅子邊蹲下,他沒說話先歎了口氣:“我是癡心妄想的,但我不想和你是假的,我想真的娶你,跟你過日子生孩子的那種過日子。”霍時英笑了,一種真心實意的笑,她說:“我也沒有想和你假的過日子。”
周展的眼睛瞬間明亮起來,他撓撓頭不好意思地道:“我沒學問,認識的幾個字也是原來師父教的戲詞,我也沒有大的本事,配不上你,你別嫌棄我。”
霍時英笑容不減,一種明媚的春意從她心裏升起,她道:“我行武出身,怕是一輩子都做不迴一個真正的女子,我不嫌棄你,你也別嫌棄我。”
周展忽然笑著伸出大手蓋上她的額頭,揉了揉她的頭發說:“我不嫌棄你,我看著你好看。”
他的手異常溫暖,他不再怕她,他是真心
地喜歡她,他的眼裏全是歡喜,那一刻霍時英感動得幾乎落淚,她忽然覺得她一輩子所追求的溫情可能就是他那掌心裏的溫暖。
周展是個踏實會過日子的人,他的話不多,會做飯,會幹農活,就連縫補漿洗之類的活計他也都做得很好,一個小院子被他搭上葡萄架,還辟出一小塊地種了一些小蔥、青菜之類的東西。
霍時英覺得他本來就應該是這樣一個踏實木訥的人,這很符合她計劃的田間地頭的生活,六月,她往軍部遞交了一份辭呈。
辭呈遞上去三天後,霍真把霍時英召迴了家,霍時英連夜趕迴一身風塵,霍真從最初的憤怒然後克製到最後又悲傷無奈一夜輾轉,等到見到風塵仆仆的霍時英時反而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大清早霍時英一腳踏進前廳,就看見沐浴在晨光中愁眉不展的霍真,這是一場不可避免的衝突,她早有預料,她走過去在他身旁的椅子上坐下,家仆上來奉茶,她端起來狠狠地灌了一口,父女倆半天都沒人說一句話。
後來霍真說:“你要知道,我就是最荒唐的時候,也不敢去碰戲子之流的汙糟東西。”
霍時英默默地坐著,很久之後才道:“他不一樣。”
“哈!他不一樣?”霍真似乎一下子被她的這句話點著了火線,瞬間就炸了,“一個下九流的東西,從那種地方長出來的還能有什麽好東西!”
霍真暴怒地大吼,霍時英隻是悲哀地看著他,然後無奈地道:“他也是個人。”
霍真再次勃然大怒:“他也是個人?人還分三六九等呢,你知不知道你說這話有多幼稚。”
霍真看過來的眼神幾乎是鄙視的,霍時英卻毫不退縮地抬頭迎視著他,從頭至尾冷靜得近乎冷漠,一字一句地道:“我知道,但我也是一個人,我十六歲祖父才給我賜字,他叫我安生。”
安生二字一出口,霍真瞬間呆愣,他頹廢地跌坐迴椅子裏,霍時英卻不想再多說什麽,起身往外走去。
“你選個什麽人不行?為什麽非要選個那樣的人不可?”霍真望著她逆光的背影,喃喃問道。
霍時英頓住腳步,微微側頭道:“我要是不選他,他會放我走嗎?你會放我走嗎?”
霍真無力地閉上眼睛:“我隻是想把最好的給你,做父親的其實最後就隻剩這點心思罷了。”
霍時英保持著一個不迴頭的姿勢張了張嘴,她其實想說:你給的卻不是我想
要的。但她又覺得說了也沒有什麽意義,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走了出去。
霍時英的辭呈遞上去後如泥牛入海,了無音信,她也不急不躁,一個月往上遞一封,至於周展這邊,自從上次兩人說開以後,霍時英就再無下文,他也沒催過她,兩人自那以後關係也沒突飛猛進,霍時英還是偶爾去吃個飯,坐坐就走,周展是個老實人,除了對霍時英親近一些,笑得多了一些,卻一直都不敢直唿她的名字,兩人處得相敬如賓,倒有點細水長流的意思。
九月,第一場秋雨過後,山裏的氣溫驟降,霍時英第三次遞上辭呈後的半個月,宮裏忽然給她送來了一樣東西,一幅一丈見方的畫卷,畫上是一望無邊的草原,蒿草茂密有半人高,兩人兩騎齊頭並進縱馬奔馳,畫卷寫意,張揚而奔放的激情撲麵而來,畫中一人穿著九爪金龍的帝王服飾,落款處蓋的是含章的私印,他在邀請她與他並肩,霍時英看懂了,但看懂了她也就是看看,看過以後就收了起來,和皇後那件大氅放在一處,壓在箱子最底下。
十月,一場霜降過後山裏真正冷了起來,霍時英的屋子裏升起了火盆,一群新兵蛋子卻還住在帳篷裏,每天晚上冷得他們嗷嗷叫,霍時英趁機帶著他們山上山下地操練,水裏來泥裏去的,弄得他們叫苦連天,倒是再沒人抱怨營房糟糕晚上冷了。
這天的頭一夜,霍時英抓住了一個營房夜半聚賭,領頭的兩個被罰了五十軍棍,傍晚召集起整個軍營圍觀,正打得熱鬧,身後忽然傳來一陣噪雜的聲響,台下一幫被憋壞了的小子忽然都直勾勾伸著脖子往營門口看。
霍時英轉頭望去,隻見山坳轉彎處,正轉出大隊的人馬,蹄聲陣陣,夾雜著轆轆的車馬聲,半盞茶的工夫,營門口迎來兩隊高頭大馬的侍衛,一輛漆黑的檀木馬車轅轆而來,停在大門口,一幫小子們都看傻了。
霍時英看著福康從車上下來,再轉身迎下一人,一雙白底黑幫的皂靴一腳踏出車門,“啪嗒”一聲落在泥地裏。
皇帝穿著常服,但霍時英不敢不去跪迎,她大步下了高台,急步趕到營門口,迎著聖駕毫不含糊“撲通”一聲跪在泥地裏,高唿:“霍時英,恭迎皇上。”
身後跟著大片跪倒的聲音,萬歲之聲震徹山穀,青藍色的長袍在霍時英的眼前停了片刻,然後一晃而過,福康跟著離開,低沉平穩的聲調在她的營房門口響起:“平身吧。”然後開門關門再無聲息。
霍時英被晾在營門口,沒有口諭讓她起來,一幫侍
霍時英借著茶碗擋住瞬間收起的笑容,王壽亭終於也要往朝中安插自己的勢力了,她看著唐世章頹廢又掩飾不住眼角眉梢的躍躍欲試之情,心裏一陣黯然。
唐世章放下茶碗也打趣她道:“王爺揍你沒有?”
霍時英笑著應道:“他懶得揍我,現在天天躲著我,也不給個好臉色。”
唐世章撥著茶葉末子,輕描淡寫的笑道:“他們一個兩個的都想拘著你,非要把你逼得跳牆跑了,他們就安生了。”
霍時英但笑不語,唐世章早年是個遊方居士,喜好自由這點兩人倒有些共通之處。
他們師生二人這些年越發處的像朋友一般隨意,霍時英在唐世章那裏叨擾了一頓晚飯,深夜才迴到王府,轉天一大早就去二百裏外的西山大營報道去了。
霍時英這次被連降兩級發配到一個偏僻之極的山坳坳裏去帶新兵,她是年前趕去上任的新兵卻要開春以後才來,軍營裏隻剩下二十幾個雜役冷清異常,本來她可以留在京城裏過了年再來卻被霍真早早的趕了過來,也是讓她避禍的意思。
霍時英隻隨身來了一個懷安過來,住在三間潮的生蟲的房子裏過了一個年,到了初三王府裏才派人送來一車年貨和一應生活用具,霍真也順便帶了一句話來,告訴她官司已經了結了,讓她老老實實的在那待著。
霍時英把吃的都分給那些雜役,讓懷安把用的都收拾了,自己圍上鬥篷出去溜達去了,此處四麵環山,五十裏外才有人家,清淨而避世,山上林木茂盛,有很多不過冬的活物,有時霍時英隨手打來拿迴去給雜役們打牙祭。
在山裏轉悠了半天,再迴去懷安已經把屋子收拾好了,窗欞掛上了,床褥也都換上了新的,屋子四角生著炭火,把屋裏的潮氣都熏得差不多了,霍時英四處轉轉很是滿意,打算就長期居住在此了。
正月十五這天宮裏忽然來人,精雕細作的馬車停在破爛的軍營外麵惹得一群雜役都跑出來看,霍時英親自出來把人迎進了她那間小屋,來的是皇後宮裏的人,一個幹幹淨淨的小太監給霍時英帶了個包裹。
小太監人長得白白淨淨的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說話細聲細氣的很有點知書達理的文秀氣質,進門就先給霍時英見禮,霍時英趕緊把人攙了起來連說:“使不得,使不得。”
小太監
也沒推讓,起身拿出一個包裹解開來攤在桌子上道:“娘娘說山裏潮冷,讓小的給都虞候送件禦寒的衣物來。”
霍時英上前抖開衣料,是一件流光溢彩的大麾,上麵花紋繁複,裏麵襯著雪白的貂毛,就這麽一件衣服仿佛讓這間灰暗的屋子明亮了起來。
“這是娘娘親手做的。”小太監站靜靜的站在後麵看著霍時英道。
霍時英手上一頓問道:“娘娘可有讓你帶什麽話嗎?”
小太監沒吭聲,霍時英迴過頭,他站在那裏大大的眼睛看著她沉默的搖搖頭,霍時英一下子就覺得這件大麾重達千斤,這哪裏是一件衣服,這分明就是一個孩子一輩子沉甸甸的一生啊,她走的時候皇後都已經是那副樣子,卻熬著命親手做出大麾,她得有多狠才能做到如此的地步。
小太監走後,霍時英難受了幾天,她不得不感歎婦人的這種手段,既柔軟卻也猙獰,陰柔的讓你無處還手。
此後一段日子霍時英總覺得不安寧,皇後那件衣服被她藏在櫃子底下,眼不見卻也總覺得有把刀懸在她腦袋頂上,等哪天那刀掉下來了,她接住了也就安寧了。
那把刀果然如霍時英所料沒過多久就掉下來了,皇後挺過了一個年節但到底沒有熬到春天,那日夜裏下了一場大雨,第二日春寒乍露,山道上一片泥濘,一匹戰馬帶著雷霆之勢狂奔至這個山坳,穿著侍衛錦袍的漢子一身泥水連滾帶爬的摔下馬,朝著營房大門狂吼:“都虞候霍時英領皇後懿旨,速速迴京!”
霍時英從營房裏衝出來,漢子將將從地上掙紮著站起來,他一把扣住霍時英的雙臂吼道:“霍時英,皇上口諭,命你火速返京!”
霍時英眉頭緊皺,大聲問道:“不是皇後的懿旨嗎?”
來人麵上一頓,聲線急轉直下:“皇後已經傳不了旨意了,是皇上代傳的。”說著他從懷裏掏出一個卷軸塞到她手裏。
霍時英火速展開卷軸,白底絹布上四個工整的小楷:“臨終一別。”下麵加蓋著皇後的私印。
霍時英一眼掃完,“刷”的一聲收了懿旨,一把揣進懷裏,牽過馬韁繩飛躍上馬,幾個動作一氣嗬成,不過瞬間,“喝”的一聲急速奔馳而去。
眼看著她的身影就要轉過山道,傳旨侍衛才忽然反應過來,撒腿朝著她追過去,高聲大唿:“五十裏外的周莊有人接應,霍時英你要去換馬!”漢子的吼聲還在山穀裏迴蕩,霍時英已經不見了人影。
霍時英在山道上狂奔,馬是一匹良駒,但她沒有時間和它磨合,山道狹窄道路泥濘,一路幾次差點從路邊衝出去,全靠她嫻熟的騎術堪堪避過。
從軍營一直跑到周莊,身下的戰馬汗出如漿,已經力竭,霍時英不減速度,從馬上飛撲而下,兩步跑到道旁接應的馬匹跟前,原來的戰馬借著衝勢又跑出去兩丈遠,忽然長嘶一聲,前腿折倒在地上。
霍時英來不及看一眼,飛身上馬繼續狂奔而去,她在山道上放馬奔馳出在平原上的速度,馬股被她抽得鮮血淋淋,從正午時分一直狂奔到月上中天,中途換了兩次馬,馬歇人不歇,一路衝迴京城。
皇城的西大門,夜深依然為她一個人洞開,守城的兵將見她遠遠而來,皆肅穆而立,霍時英卻來不及看一眼,飛馳穿門而過。
西城街道上了無人煙,霍時英策馬狂奔,她是在赴一個將死之人的臨終一別之約,從道義上,前麵就是龍潭虎穴她都要闖進去,所以她往前衝得義無反顧。
皇宮的西門大開,掖庭的護軍值守門前,門外一片燈火通明,霍時英從漆黑的街頭衝出,振聲高唿:“霍時英奉旨迴京!”
門內響起一聲雄厚的唿應:“都虞侯霍時英奉旨迴京。”
裏麵話音落地,霍時英已經如離弦之箭衝進大門,身下的戰馬在她韁繩驟然一收之下,轟然倒地。
將將站穩,暗影裏忽然躥出一道暗紅色的身影,福康張口就道:“霍時英!快去雍和宮,快去!”
福康親自迎出來,霍時英馬上知道情況比她想象的還要緊張或者更加的不堪,她瞥了一眼福康,忽然把長袍下擺撩起來別在腰帶上,猛一提氣飛奔而去。
從勤政殿的後麵穿過去,再過了懿章門,後麵就是雍和宮,這一路暗影重重,過了勤政殿,忽然一路侍衛夾道而立,今夜皇宮戒嚴了。霍時英狂奔得兩耳生風,她忽然朝著一旁侍衛大喊:“拜托兄弟們,給我往裏通傳一下!”
年輕的侍衛們一臉木楞,忽然一個聲音在寂靜的宮道上響起:“都虞侯霜時英到!”
一聲接著一聲,鏗鏘的唿聲被一層層地傳遞,直達雍和宮的上空,雍和宮的內殿裏,聲音穿過人牆傳到巨大的床榻上,床上正艱難喘息的女人忽然一震,抬手直指殿門。
霍時英一路暢通無阻地一腳踏入雍和宮的內殿,殿內人影綽綽,似乎有個威嚴的女聲在她一腳踏進去的時候跟她說了一句話,她沒有分出精力去看,她的
眼睛找到大床的方向,穿過人牆走了過去,那一刻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那麽的急迫或者是執著,可能是可憐那個床榻上的女人,也可能是她終於為她的執著所震撼。
屋內鴉雀無聲,姬玉小聲地對著皇後說:“娘娘,都虞侯來了。”
床上的女人激動地猛然一挺身,姬玉趕緊扶好她,她已經說不出話了,長發垂肩,人已經瘦得脫了相,朝著霍時英伸出枯瘦的雙手。
霍時英在床前跪倒,握著她的手道:“娘娘,我來了。”
皇後已經說不出話了,她的樣子看起來很恐怖,麵孔憋成青黑色,喉嚨裏“嗬嗬”地響著,霍時英默默地看著她,她的雙眼忽然暴睜,眼珠凸出,她大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喉嚨裏“嗬嗬”作響,抓著霍時英的雙手瘋狂地抓撓,在她的手臂到手背上挖出一道道鮮血淋淋的傷痕,她淒厲狠絕地望著她,就是不願意咽下最後一口氣。
霍時英無聲地歎息一聲,把自己的手抽出來,然後站起身再鄭重地拜倒在地,伏地對上麵的女人道:“娘娘,您放心吧,臣答應您了。”
君子一諾,萬死不迴,此後承嗣一生安危,霍時英定會豁出性命維護。
床上的女人哽咽,霍時英再抬起頭時候,就見她定定看著她目中充滿哀傷,眼裏流出兩行淚水,她還是朝她伸著手,霍時英再次握住她的,一手摟著她的肩放她躺迴床榻上,還沒躺迴去,她就在她的懷裏吐出了最後一口氣,最後一刻她的麵目並不猙狩,最後停留在她臉上的目光虛幻,仿佛在透過她看的是別的人,嘴角帶著一點點笑意,安寧而平和。
霍時英放她躺好,久久地看著她安詳的麵孔,然後她站起來背對著眾人低聲道:“娘娘薨了。”
驟然之間身後哭聲一片,霍時英慢慢地轉迴身,屋子裏站滿了人,皇上、太後、長公主,連睿王夫妻都到了。
嚎哭的是跪了一地的宮女和太監,心裏真正悲戚的人反倒不見哀嚎,太後在一旁愣愣地望著床頭,忽然落下一行淚水。
―片嚎哭聲中夾雜著一個孩童尖利的大喊,皇帝站在人群當中,懷裏的承嗣像瘋了的虎仔一樣撕扯著他,尖叫聲剌破耳膜,皇帝直挺挺地站在那裏,望著床榻的方向,有些出神,仿佛忘記了手裏還抱著個孩子,連承嗣把他的一縷頭發從束冠中扯落了出來都沒有反應。
霍時英走過去伸出手道:“皇上,把大殿下給我吧。”
皇帝收迴目光,把承嗣遞了
過去,孩子發出一聲聲的尖叫,臉上卻不見淚痕,瘋了般地撕扯霍時英的衣服頭發,霍時英用了一點力,把孩子在她的懷裏收成一團,然後走迴床前輕輕地把他放在他母親的身旁,承嗣爬到床裏,趴在他母親胸口上,把拇指含在嘴裏,安靜了。
正月二十九,皇後薨了,舉國大喪。
霍時英清晨迴到家,王府門前已經掛起了白幡,和霍真前廳猛一照麵,霍真臉上的表情頗為複雜,欲言又止,霍時英卻毫無和他說話的興致,直接迴了院子倒頭就睡。
―覺睡到夜深,醒來後仿佛還覺得袍袖潮濕,夢中那女子的淚水似乎猶未幹一般,她望袖長歎出聲,起床推窗,隻見當空一輪明月,院中鋪上一層銀霜,清寒而冷峭。
霍時英在家中住了三天,三天後啟程迴了西山,一直在西山山坳裏又待了半個月,新兵也來了,這下那寂靜了整個冬天的山坳子一下子就熱鬧了,二百多口子愣頭青聚集在裏麵,打架滋事的,聚眾鬥毆的,不服管教的,還有私逃的,霍時英忙得焦頭爛額,今天按下一樁,明天又冒出來一片,整整忙活了三個月,四周的山頭上開遍紅豔豔的杜鵑花的時候,這幫毛糙的小夥子們才終於被霍時英收拾順了毛,整個軍營在陽春三月裏軍旗飄蕩,營地整潔,操練聲震徹山穀,初初見到了正規軍營的模樣。
開春以後迎來了一件舉國大事,春闈開始了。這一年霍時英認識的兩個人都要參加春闈,她特意讓懷安迴去打聽,四月十六懷安帶迴消息,馮崢竟然考了頭名三甲,殿試後被皇帝欽點為狀元,而唐世章也中了二甲進士。
狀元遊街那天,霍時英特意迴了京城,她站在人群中看見馮崢騎著高頭白馬,身穿紅袍,身披紅花,頭上戴冠,穿街而過少有顧盼,目光微抬望著天際的虛無處,置身繁華卻一身孤寂,轉角處與她在人群中目光相碰,他朝她微微一笑,說不盡的黯然,他們在人生得意時都不盡歡,她目視著他遠去,轉身離去。
霍時英再到唐世章的府上道賀,卻是高朋滿座,一個院子都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唐世章出來與她匆匆一見,雖極為熱情卻姿態匆忙,霍時英也沒久坐,恭賀兩句也就出門了,唐世章倒是一直把她送到門外,霍時英卻心下一片黯然,唐世章已經不是他原來的那個自在隨風的老師了,從他身上就可以看出不久的將來,王壽亭將會是另外一個韓林軒,世事無常,一切悲喜原都不隨自己。
從唐世章那裏出來已快午時,霍時英繼續往巷子裏走,敲響了周
展的門,開門的是德生,霍時英已經來過這裏幾次,這孩子已經不那麽怕她了,把她迎了進去,就跑到廚房給她燒水沏茶去了。
霍時英今天覺得格外的疲懶,從心裏帶出的勞累,她走到院角的葡萄架下一坐就不想動了。
這天天氣格外的好,萬裏晴空,春日的日光溫曖而不刺眼,葡萄架上抽出嫩綠的枝芽,空氣中有股草木的清香,霍時英躺在躺椅裏閉上眼睛,心裏一片清明。
周展從堂屋裏出來,看見她遠遠地說了一聲:“你來了。”這三個月霍時英每次休沐都來這裏一趟,來來迴迴到過這裏四五次,周展已經不再叫她大人了,但也不敢叫她別的,談話之間總是你啊你的稱唿她。
霍時英閉著眼睛從鼻子“嗯”了一聲,躺著沒動,周展再看了她一眼,轉身鑽進了廚房。
周展在廚房裏殺魚,一條大青魚被他摔在地上劈啪亂跳,霍時英看著他在窗口的身影,後背寬闊,袖子高高地挽到手肘處,手起刀落一刀砍在魚頭上,簡潔而利索。
霍時英忽然出聲問他:“周展你家鄉在哪裏?”
霍時英的音調不高,兩人隔著一個院子,她以為他會沒有聽見,沒想到周展卻抬頭看了她一眼,不一會手裏端著一個盆走了出來,他從水缸裏舀出兩瓢水,蹲在地上開始收拾魚,才低著頭迴她的話:“在冀州榮成齊賢鎮三義和村,鄉下的地方,偏遠得很,你可能都沒聽說過。”
霍時英望著他半晌,又道:“家裏還有什麽人嗎?”
周展的手上一頓,半天才道:“小時候家裏發大水,都死光了,本來還有個妹妹,也被我四叔賣了,現在也不知道流落到哪裏去了。”
周展憨憨實實地蹲在那裏,霍時英遠遠地看著他,好一會才從嘴裏溢出一聲:“哦……”意味不明又悠然長遠,她再次閉上眼睛,眼前晃過馮崢那黯然的一笑,他那一生悲傷的戀愛。不久前曾經有人跟她說過:“我們這種人,已經不會真心地喜悅和認真地悲傷了。”
霍時英恍惚地睡著了,還做了一個夢,夢見周展一身布衣,光著兩條泥腿,蹲在一片油綠色的地頭笑得心滿意足,後來她被周展搖醒以後,看見眼前他那張端正憨厚的臉,心裏忽然就升起衝動。
周展卻不知道霍時英這會兒想的什麽,叫醒了她,迴身從廚房裏端出飯菜來,又招唿著她過去吃飯。
周展把那條大青魚燉了豆腐,還弄了幾個小菜,他做的菜跟他的人一樣
樸實,大盆大碗的,這些倒都合了霍時英的胃口。
霍時英喝了一大碗魚湯,鼻尖都冒了汗,她放下碗忽然對著周展說:“周展,我在涼州邊上的羅城有一片地,具體有多少我也不是很清楚。”
周展端著飯碗看著她,一臉懵懂,霍時英繼續說道:“我自己沒有多少積蓄,如果以後讓我安於後宅,可能有些婦人家的規矩我也不懂,我也不會做飯,可能也不太會操持家務,但我會真心實意地和你過日子,你要不要想一下?”
周展的飯碗“咣當”一聲掉在地上,就連一旁的德生都傻了一般張大了嘴,當日周展說她有一天會用上他,他留下來或許是受了他身後之人的指使,但霍時英也是存了要用他的心才把他留下的,至於他後麵的那些鬼鬼魅魅之事她卻是不在乎的,霍時英目光灼灼地看著他。
“我、我……”周展幾次張嘴,說不出一句完整話。
霍時英道:“我不勉強你,你若不願意,我明日就贈你一筆銀子讓你還鄉。”
霍時英言盡於此,說完就起身自己去廚房倒茶喝,留下周展呆滯地坐在那裏。
霍時英沒有吃完飯就走,後來又坐迴葡萄架下,搖搖晃晃曬著太陽,她留給周展的就隻有這一下午的時光。
周展這一下午明顯心神不屬,洗碗摔爛了碗,挑水踢翻了水桶,周展踢翻水桶後躲在屋裏一下午都沒出來,霍時英一直等到日落黃昏,心裏隨著氣溫下降也漸漸冷下來。
終於看著日頭從院牆上落了下去,霍時英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準備起身,周展卻推開門走了出來。
霍時英一直看著他朝著自己走過來,然後在她椅子邊蹲下,他沒說話先歎了口氣:“我是癡心妄想的,但我不想和你是假的,我想真的娶你,跟你過日子生孩子的那種過日子。”霍時英笑了,一種真心實意的笑,她說:“我也沒有想和你假的過日子。”
周展的眼睛瞬間明亮起來,他撓撓頭不好意思地道:“我沒學問,認識的幾個字也是原來師父教的戲詞,我也沒有大的本事,配不上你,你別嫌棄我。”
霍時英笑容不減,一種明媚的春意從她心裏升起,她道:“我行武出身,怕是一輩子都做不迴一個真正的女子,我不嫌棄你,你也別嫌棄我。”
周展忽然笑著伸出大手蓋上她的額頭,揉了揉她的頭發說:“我不嫌棄你,我看著你好看。”
他的手異常溫暖,他不再怕她,他是真心
地喜歡她,他的眼裏全是歡喜,那一刻霍時英感動得幾乎落淚,她忽然覺得她一輩子所追求的溫情可能就是他那掌心裏的溫暖。
周展是個踏實會過日子的人,他的話不多,會做飯,會幹農活,就連縫補漿洗之類的活計他也都做得很好,一個小院子被他搭上葡萄架,還辟出一小塊地種了一些小蔥、青菜之類的東西。
霍時英覺得他本來就應該是這樣一個踏實木訥的人,這很符合她計劃的田間地頭的生活,六月,她往軍部遞交了一份辭呈。
辭呈遞上去三天後,霍真把霍時英召迴了家,霍時英連夜趕迴一身風塵,霍真從最初的憤怒然後克製到最後又悲傷無奈一夜輾轉,等到見到風塵仆仆的霍時英時反而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大清早霍時英一腳踏進前廳,就看見沐浴在晨光中愁眉不展的霍真,這是一場不可避免的衝突,她早有預料,她走過去在他身旁的椅子上坐下,家仆上來奉茶,她端起來狠狠地灌了一口,父女倆半天都沒人說一句話。
後來霍真說:“你要知道,我就是最荒唐的時候,也不敢去碰戲子之流的汙糟東西。”
霍時英默默地坐著,很久之後才道:“他不一樣。”
“哈!他不一樣?”霍真似乎一下子被她的這句話點著了火線,瞬間就炸了,“一個下九流的東西,從那種地方長出來的還能有什麽好東西!”
霍真暴怒地大吼,霍時英隻是悲哀地看著他,然後無奈地道:“他也是個人。”
霍真再次勃然大怒:“他也是個人?人還分三六九等呢,你知不知道你說這話有多幼稚。”
霍真看過來的眼神幾乎是鄙視的,霍時英卻毫不退縮地抬頭迎視著他,從頭至尾冷靜得近乎冷漠,一字一句地道:“我知道,但我也是一個人,我十六歲祖父才給我賜字,他叫我安生。”
安生二字一出口,霍真瞬間呆愣,他頹廢地跌坐迴椅子裏,霍時英卻不想再多說什麽,起身往外走去。
“你選個什麽人不行?為什麽非要選個那樣的人不可?”霍真望著她逆光的背影,喃喃問道。
霍時英頓住腳步,微微側頭道:“我要是不選他,他會放我走嗎?你會放我走嗎?”
霍真無力地閉上眼睛:“我隻是想把最好的給你,做父親的其實最後就隻剩這點心思罷了。”
霍時英保持著一個不迴頭的姿勢張了張嘴,她其實想說:你給的卻不是我想
要的。但她又覺得說了也沒有什麽意義,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走了出去。
霍時英的辭呈遞上去後如泥牛入海,了無音信,她也不急不躁,一個月往上遞一封,至於周展這邊,自從上次兩人說開以後,霍時英就再無下文,他也沒催過她,兩人自那以後關係也沒突飛猛進,霍時英還是偶爾去吃個飯,坐坐就走,周展是個老實人,除了對霍時英親近一些,笑得多了一些,卻一直都不敢直唿她的名字,兩人處得相敬如賓,倒有點細水長流的意思。
九月,第一場秋雨過後,山裏的氣溫驟降,霍時英第三次遞上辭呈後的半個月,宮裏忽然給她送來了一樣東西,一幅一丈見方的畫卷,畫上是一望無邊的草原,蒿草茂密有半人高,兩人兩騎齊頭並進縱馬奔馳,畫卷寫意,張揚而奔放的激情撲麵而來,畫中一人穿著九爪金龍的帝王服飾,落款處蓋的是含章的私印,他在邀請她與他並肩,霍時英看懂了,但看懂了她也就是看看,看過以後就收了起來,和皇後那件大氅放在一處,壓在箱子最底下。
十月,一場霜降過後山裏真正冷了起來,霍時英的屋子裏升起了火盆,一群新兵蛋子卻還住在帳篷裏,每天晚上冷得他們嗷嗷叫,霍時英趁機帶著他們山上山下地操練,水裏來泥裏去的,弄得他們叫苦連天,倒是再沒人抱怨營房糟糕晚上冷了。
這天的頭一夜,霍時英抓住了一個營房夜半聚賭,領頭的兩個被罰了五十軍棍,傍晚召集起整個軍營圍觀,正打得熱鬧,身後忽然傳來一陣噪雜的聲響,台下一幫被憋壞了的小子忽然都直勾勾伸著脖子往營門口看。
霍時英轉頭望去,隻見山坳轉彎處,正轉出大隊的人馬,蹄聲陣陣,夾雜著轆轆的車馬聲,半盞茶的工夫,營門口迎來兩隊高頭大馬的侍衛,一輛漆黑的檀木馬車轅轆而來,停在大門口,一幫小子們都看傻了。
霍時英看著福康從車上下來,再轉身迎下一人,一雙白底黑幫的皂靴一腳踏出車門,“啪嗒”一聲落在泥地裏。
皇帝穿著常服,但霍時英不敢不去跪迎,她大步下了高台,急步趕到營門口,迎著聖駕毫不含糊“撲通”一聲跪在泥地裏,高唿:“霍時英,恭迎皇上。”
身後跟著大片跪倒的聲音,萬歲之聲震徹山穀,青藍色的長袍在霍時英的眼前停了片刻,然後一晃而過,福康跟著離開,低沉平穩的聲調在她的營房門口響起:“平身吧。”然後開門關門再無聲息。
霍時英被晾在營門口,沒有口諭讓她起來,一幫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