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於寶慶府鬧鬼的事,起初何永萬還不在乎,以為這隻不過是老百姓三人成虎的謠言而已,後來鬧得實在太兇了,雖然最初隻是監獄的舊址周圍有動靜,但經過了幾位先生作法施術後不但未有減少,反而大有蔓延之勢。老百姓是什麽也不懂的,這事一出,便不管誰家死人都往這事上套,連病了十幾年的癆病鬼正常病死,都成陳氏冤魂作祟的結果了。所謂人言可畏,隨著謠言愈演愈烈,甚至陸續有老百姓已經開始舉家外遷了。直到這時,何永萬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過去不像現在,在古代,人可是寶貝,打仗要有兵,打糧要有丁,不論在哪個行業,以人為主的“勞動力”都是創造社會財富的核心力量,人都走了,地誰種?商誰經?其實何永萬也知道,眼下最要緊的事就是要想個方法給老百姓吃定心丸,不管鬼怪除沒除,都要讓老百姓相信鬼怪已經被收服了,否則的話,如果人繼續外遷,這寶慶豈不是要成荒城?不過此時,寶慶的彤雲觀還沒建,城裏隻有幾個所謂的“先生”懂點作法之事,但此時這幾個酒囊飯袋的先生早已就此事作過法,屁用沒有不說,自己也都卷包跑了,誰還能信他們的話?
左思右想之際,一位姓盧的師爺給何永萬推薦了這麽個人。
距離寶慶百裏之外的崀山有一座甘虛觀,主持號三鬼仙人,就連寶慶府的人提起這位三鬼先生也是如雷貫耳,但近幾年卻一直閉關謝客,到甘虛觀求簽卜卦的人不管多麽的財大氣粗,始終都是一位自稱是徒弟的年輕道人接待,言稱師傅交待過,從今往後隻見一個人,其餘人一律不見,但關於這個人究竟是誰卻不肯透露。即使這樣,這甘虛觀照樣是香火興旺,方圓百裏的大事小情,隻要這個小徒弟出馬一律搞定。由此,這三鬼仙人便越發被傳得神乎其神,光徒弟便如此厲害,師傅還不定無敵成什麽樣呢。
其實盧師爺對這件事看得也挺透,先前找了好幾個先生作法都沒用,衙門在老百姓之中早就沒有什麽威信可言了,這件事,光請三鬼仙人那個厲害徒弟恐怕還不夠,如果能想辦法說動傳說中的三鬼仙人親自出山,不但能製止老百姓繼續外遷,甚至以前遷走的人,還能遷迴來也說不定呢。
這何永萬雖說是個外鄉人,但對這個三鬼仙人倒也有些耳聞,前不久聽府台大人說過有這麽一個老道,自己嶽父過世想請他出山都沒給麵子,而是打發徒弟來的,此刻聽盧師爺這麽一說,何永萬心裏也開始沒底了,府台大人的麵子他都不給,我一個小小的七品知縣,又怎麽會入他法眼?
備了一大堆的點心布匹之後,何永萬硬著頭皮來到了甘虛觀,讓何永萬沒想到的是,一個年輕道士像知道自己要來,還沒等自己說話,便已作了個“請”的姿勢,並言曰“師傅已經恭候多時了”。
到了甘虛觀的內院,年輕道士帶著何永萬進了一間柴房,扒開亂柴,二人進了一個暗道。
說是暗道,其實這甘虛觀是靠著山修的,這個所謂的暗道,其實是通到一個山洞裏。迎著對麵刺骨的寒氣,何永萬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都說老道好閉關,莫非就在這種黑燈瞎火的地方吃喝拉撒?正走著半截的神,忽然發現剛才的年輕道士已經不見了,正對著自己的是一扇石門,推開石門後,隻見一個幹瘦幹瘦的道士正背門而坐。
“三鬼仙人前輩在上,學生何永萬有禮。”見老道不說話,何永萬趕緊施禮。此刻老道站起身迴頭微微一笑,這一迴頭不要緊,何永萬的眼珠子差點掉出來,這哪是什麽“老道”,明明就是個“小道”啊,看著比剛才那個所謂的徒弟還年輕,怎麽就成了如此神乎其神的三鬼仙人?
看何永萬吃驚,小道士也是一笑,言曰自己根本就不是什麽“三鬼仙人”,真正的三鬼仙人早在三年前便已經羽化歸仙了,之所以自己一直不肯見人,就是要等著今日與恩人相見。
聽小道士這麽一說,何永萬更是摸不著頭腦了,趕忙詢問恩於何處,原來,這個小道士不是別人,正是陳巧兒的兒子王繼。
原來,這王繼別看年紀小,但腦袋瓜卻比一般大人都要快,當年張翔二次給陳巧兒定死罪的時候,王繼雖猜不出誰是真兇,但爹娘均遭如此大難,這王繼便覺得自己若繼續留在家裏,一定也難逃此劫,於是便偷了幾百兩銀子想去河南的幹爹家落戶,結果還沒出省便遭遇了響馬,後來不但雇的馬車被搶走,身上路費也被洗劫一空,最後因凍餓交加昏死在了路邊,等醒過來時便已經在這甘虛觀裏了。
當時,甘虛觀的主持三鬼仙人尚未羽化,聽得王繼的遭遇後更是大驚失色,趕忙差一個徒弟護送王繼迴到了寶慶,希望王繼能盡一切努力勸說母親千萬不要在死囚牢裏尋短,結果等王繼到了寶慶後,打聽到的卻是母親已經被下葬的消息。
得知陳巧兒已經在死囚牢尋短,三鬼仙人不禁仰天長歎,連道天意,但卻死活不肯說出其中原因,直到有一天算得陽壽將近時,才把王繼叫到了身邊,說出了其中的原委。
原來這三鬼仙人也姓王,叫王先德,就是寶慶人士,年輕時受師傅之命去給當時的縣太爺家主持祭祖的法事,因不小心打翻了縣太爺祖宗的牌位,也被關過縣衙的大牢,因為縣衙的大牢並不大,所以死囚牢與其他牢房是在一起的,當時也傳鬧鬼,不過就連牢頭也當笑談。那次進大牢,這王先德便看這死囚牢不對勁,後聽牢頭所說,曆屆縣令所判決的數十個死囚中,一共有七個死前含冤,且是在牢中自盡的,看樣子像是真有冤情。
出獄後,王先德足足在寶慶轉悠了七天,終於繪出了整個寶慶府的詳細地形圖,結果不出所料,這衙門的死囚牢,不偏不倚正是整個寶慶府陽氣最弱、陰氣最強的一點。這樣的點,在茅山術與清微教、眾閣教、宿土教等道派學說中稱為“地眼”,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點上倘若湊巧冤死了人,則必成大患,之所以直到現在都沒出什麽事,就是因為這縣衙本身也是煞氣之所,以煞鎮怨,故才平安,但這種平安也並非是無止境的,道教素有“十善則仙,十怨則妖”的說法,意思是說“十世的善人則可以雲修成神仙,而十世的怨屈則會修成妖孽”,而冤死在牢獄中的人,每個人就等同於一世,也就是說,同時存有十個冤死鬼怨氣的牢房,借助“地眼”之陰,便會釀成大禍,即使是衙門的煞氣也是壓不住的,而此時這間死囚牢已經有七個人喊過冤,看來這寶慶大禍不久矣。
後來,王先德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師傅扶石子,這消息得到了扶石子的重視,曾帶領著王先德向縣令建議過拆改牢房,但此時恰好趕上那個糊塗縣官劉桐剛剛上任,不容分說便差人將師徒二人轟出了縣衙,並揚言如果再敢妖言惑眾,便要動刑,碰上這種蠻不講理的官,師徒二人也隻能認倒黴。
繼任主持之位後,王先德取號三鬼仙人,意在提醒自己時日不多,之後便遊走名山大川,甚至交會過全真祖師重陽子,但始終沒能窺得治“地眼”上“十怨之妖”的好方法。此時這個糊塗縣官劉桐在原先七人的基礎上又已冤死兩人,以其糊塗水準,再冤死一個人也就是幾年內的事。
就在這時候,湖北傳來的一條消息讓已近六十的三鬼仙人不覺喜形於色:襄陽的兩個盜墓賊挖出了一尊製作精美絕倫的玉香爐,後被官府拿獲,但這個玉香爐上寫的字卻沒人認得,因為當時的襄陽王趙鈺想要這個香爐,但卻苦於不認識上麵的字,便貼黃榜以重金廣尋能士,希望有人能辨認這些古文。當時,三鬼仙人二話不說便隻身來到了襄陽,發現榜文上描出的古文是殄文,而記錄的事則是當年霜懷子煉虯成仙的事。按香爐的記載,霜懷子成仙後仍每月服用仙丹,並在襄陽附近的巴山餘脈中找到了一個溶洞,謂名曰“霜懷展仙洞”,壽元四百五方赴仙途。並明確指出,成仙後可得千裏眼順風耳之類的本事,更可飛簷走壁,不受天數之束,超然世外,更可戲妖怨於股掌。
這三鬼仙人當即便知道為什麽沒人肯出來翻譯了,上麵寫的事倘若趙鈺不信,翻譯者就要被群毆甚至被砍頭;倘若趙鈺信了,翻譯者就要被差以督辦去尋找虯褫給他煉仙丹。內行人都知道,倘若不懂心法的人服了道教的丹藥,效果跟直接喝農藥是沒區別的,重金屬中毒那是沒跑的,更何況還是虯褫煉出來的丹?倘若趙鈺毒死了或毒殘廢了,身為“督辦”照樣要被砍頭,這一身的騷,不管譯得對不對都要惹上,縱使全國上下有幾個懂殄文的能人,誰又肯為了幾千兩銀子惹這閑事?
左思右想之際,一位姓盧的師爺給何永萬推薦了這麽個人。
距離寶慶百裏之外的崀山有一座甘虛觀,主持號三鬼仙人,就連寶慶府的人提起這位三鬼先生也是如雷貫耳,但近幾年卻一直閉關謝客,到甘虛觀求簽卜卦的人不管多麽的財大氣粗,始終都是一位自稱是徒弟的年輕道人接待,言稱師傅交待過,從今往後隻見一個人,其餘人一律不見,但關於這個人究竟是誰卻不肯透露。即使這樣,這甘虛觀照樣是香火興旺,方圓百裏的大事小情,隻要這個小徒弟出馬一律搞定。由此,這三鬼仙人便越發被傳得神乎其神,光徒弟便如此厲害,師傅還不定無敵成什麽樣呢。
其實盧師爺對這件事看得也挺透,先前找了好幾個先生作法都沒用,衙門在老百姓之中早就沒有什麽威信可言了,這件事,光請三鬼仙人那個厲害徒弟恐怕還不夠,如果能想辦法說動傳說中的三鬼仙人親自出山,不但能製止老百姓繼續外遷,甚至以前遷走的人,還能遷迴來也說不定呢。
這何永萬雖說是個外鄉人,但對這個三鬼仙人倒也有些耳聞,前不久聽府台大人說過有這麽一個老道,自己嶽父過世想請他出山都沒給麵子,而是打發徒弟來的,此刻聽盧師爺這麽一說,何永萬心裏也開始沒底了,府台大人的麵子他都不給,我一個小小的七品知縣,又怎麽會入他法眼?
備了一大堆的點心布匹之後,何永萬硬著頭皮來到了甘虛觀,讓何永萬沒想到的是,一個年輕道士像知道自己要來,還沒等自己說話,便已作了個“請”的姿勢,並言曰“師傅已經恭候多時了”。
到了甘虛觀的內院,年輕道士帶著何永萬進了一間柴房,扒開亂柴,二人進了一個暗道。
說是暗道,其實這甘虛觀是靠著山修的,這個所謂的暗道,其實是通到一個山洞裏。迎著對麵刺骨的寒氣,何永萬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都說老道好閉關,莫非就在這種黑燈瞎火的地方吃喝拉撒?正走著半截的神,忽然發現剛才的年輕道士已經不見了,正對著自己的是一扇石門,推開石門後,隻見一個幹瘦幹瘦的道士正背門而坐。
“三鬼仙人前輩在上,學生何永萬有禮。”見老道不說話,何永萬趕緊施禮。此刻老道站起身迴頭微微一笑,這一迴頭不要緊,何永萬的眼珠子差點掉出來,這哪是什麽“老道”,明明就是個“小道”啊,看著比剛才那個所謂的徒弟還年輕,怎麽就成了如此神乎其神的三鬼仙人?
看何永萬吃驚,小道士也是一笑,言曰自己根本就不是什麽“三鬼仙人”,真正的三鬼仙人早在三年前便已經羽化歸仙了,之所以自己一直不肯見人,就是要等著今日與恩人相見。
聽小道士這麽一說,何永萬更是摸不著頭腦了,趕忙詢問恩於何處,原來,這個小道士不是別人,正是陳巧兒的兒子王繼。
原來,這王繼別看年紀小,但腦袋瓜卻比一般大人都要快,當年張翔二次給陳巧兒定死罪的時候,王繼雖猜不出誰是真兇,但爹娘均遭如此大難,這王繼便覺得自己若繼續留在家裏,一定也難逃此劫,於是便偷了幾百兩銀子想去河南的幹爹家落戶,結果還沒出省便遭遇了響馬,後來不但雇的馬車被搶走,身上路費也被洗劫一空,最後因凍餓交加昏死在了路邊,等醒過來時便已經在這甘虛觀裏了。
當時,甘虛觀的主持三鬼仙人尚未羽化,聽得王繼的遭遇後更是大驚失色,趕忙差一個徒弟護送王繼迴到了寶慶,希望王繼能盡一切努力勸說母親千萬不要在死囚牢裏尋短,結果等王繼到了寶慶後,打聽到的卻是母親已經被下葬的消息。
得知陳巧兒已經在死囚牢尋短,三鬼仙人不禁仰天長歎,連道天意,但卻死活不肯說出其中原因,直到有一天算得陽壽將近時,才把王繼叫到了身邊,說出了其中的原委。
原來這三鬼仙人也姓王,叫王先德,就是寶慶人士,年輕時受師傅之命去給當時的縣太爺家主持祭祖的法事,因不小心打翻了縣太爺祖宗的牌位,也被關過縣衙的大牢,因為縣衙的大牢並不大,所以死囚牢與其他牢房是在一起的,當時也傳鬧鬼,不過就連牢頭也當笑談。那次進大牢,這王先德便看這死囚牢不對勁,後聽牢頭所說,曆屆縣令所判決的數十個死囚中,一共有七個死前含冤,且是在牢中自盡的,看樣子像是真有冤情。
出獄後,王先德足足在寶慶轉悠了七天,終於繪出了整個寶慶府的詳細地形圖,結果不出所料,這衙門的死囚牢,不偏不倚正是整個寶慶府陽氣最弱、陰氣最強的一點。這樣的點,在茅山術與清微教、眾閣教、宿土教等道派學說中稱為“地眼”,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點上倘若湊巧冤死了人,則必成大患,之所以直到現在都沒出什麽事,就是因為這縣衙本身也是煞氣之所,以煞鎮怨,故才平安,但這種平安也並非是無止境的,道教素有“十善則仙,十怨則妖”的說法,意思是說“十世的善人則可以雲修成神仙,而十世的怨屈則會修成妖孽”,而冤死在牢獄中的人,每個人就等同於一世,也就是說,同時存有十個冤死鬼怨氣的牢房,借助“地眼”之陰,便會釀成大禍,即使是衙門的煞氣也是壓不住的,而此時這間死囚牢已經有七個人喊過冤,看來這寶慶大禍不久矣。
後來,王先德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師傅扶石子,這消息得到了扶石子的重視,曾帶領著王先德向縣令建議過拆改牢房,但此時恰好趕上那個糊塗縣官劉桐剛剛上任,不容分說便差人將師徒二人轟出了縣衙,並揚言如果再敢妖言惑眾,便要動刑,碰上這種蠻不講理的官,師徒二人也隻能認倒黴。
繼任主持之位後,王先德取號三鬼仙人,意在提醒自己時日不多,之後便遊走名山大川,甚至交會過全真祖師重陽子,但始終沒能窺得治“地眼”上“十怨之妖”的好方法。此時這個糊塗縣官劉桐在原先七人的基礎上又已冤死兩人,以其糊塗水準,再冤死一個人也就是幾年內的事。
就在這時候,湖北傳來的一條消息讓已近六十的三鬼仙人不覺喜形於色:襄陽的兩個盜墓賊挖出了一尊製作精美絕倫的玉香爐,後被官府拿獲,但這個玉香爐上寫的字卻沒人認得,因為當時的襄陽王趙鈺想要這個香爐,但卻苦於不認識上麵的字,便貼黃榜以重金廣尋能士,希望有人能辨認這些古文。當時,三鬼仙人二話不說便隻身來到了襄陽,發現榜文上描出的古文是殄文,而記錄的事則是當年霜懷子煉虯成仙的事。按香爐的記載,霜懷子成仙後仍每月服用仙丹,並在襄陽附近的巴山餘脈中找到了一個溶洞,謂名曰“霜懷展仙洞”,壽元四百五方赴仙途。並明確指出,成仙後可得千裏眼順風耳之類的本事,更可飛簷走壁,不受天數之束,超然世外,更可戲妖怨於股掌。
這三鬼仙人當即便知道為什麽沒人肯出來翻譯了,上麵寫的事倘若趙鈺不信,翻譯者就要被群毆甚至被砍頭;倘若趙鈺信了,翻譯者就要被差以督辦去尋找虯褫給他煉仙丹。內行人都知道,倘若不懂心法的人服了道教的丹藥,效果跟直接喝農藥是沒區別的,重金屬中毒那是沒跑的,更何況還是虯褫煉出來的丹?倘若趙鈺毒死了或毒殘廢了,身為“督辦”照樣要被砍頭,這一身的騷,不管譯得對不對都要惹上,縱使全國上下有幾個懂殄文的能人,誰又肯為了幾千兩銀子惹這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