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兵形勢?”


    衛青聞言麵露疑色。


    目前大漢延續的是先秦的國防思想,主要將統兵流派分作三派,分別兵權謀派、兵陰陽派和兵技巧派。


    這些流派雖都是以取勝為目的,但各自的側重又略有不同。


    衛青平日裏研究的主要也是這三個流派,而且這些年過去,已經頗有造詣,隻是劉據忽然提到的所謂“兵形勢”,卻令他感到陌生。


    不過倒也不能怪他孤陋寡聞。


    這是因為現在還沒有人正式歸納出“兵形勢”這個流派,隻有《孫子兵法》中提到了“形”與“勢”的模糊概念,在實際用兵中難以真正得到應用,而等到“兵形勢”正式被人提出來,已經是距今一百多年的東漢了。


    提出這一流派的人,名叫班固。


    此人編著《漢書》,與如今的司馬遷齊名,合稱“班馬”。


    同時此人還入當時的大將軍竇憲幕府,參與北擊匈奴之事,促成與霍去病“封狼居胥”齊名的“燕然勒石”之功。


    除此之外。


    他還有一個弟弟,名叫班超,大定西域的民族英雄,被譽為西域都護府史上最為卓著的西域都護。


    而他的妹妹班昭,亦是天朝古代四大才女之首,史稱“班大家”。


    這才是真正的滿門忠烈!


    扯得有些遠了,說迴“兵形勢”,可以說大將軍竇憲能夠“燕然勒石”,便與他提出的“兵形勢”不無幹係。


    但“兵形勢”是那時才出現的麽?


    自然不是!


    後世學著研究過“兵形勢”的戰術特點,發現這種戰術其實很早就已出現。


    其中楚霸王項羽便是“兵形勢”的代表人物之一,雖然未必是最早,但一定是最有名的。


    楚漢之爭時,項羽以三萬騎兵千裏奔襲彭城,僅用半日擊潰高祖五十六萬漢軍,創下軍事史近乎不可能的奇跡,已經將兵形勢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


    不過劉據肯定不會當著劉徹的麵拿項羽舉例。


    更不會提當年把劉邦都打哭了的彭城之戰,他現在也是劉邦的子孫,說這些事情多少有那麽點欺師滅祖,現在他都已經被廢了,實在沒這個必要。


    於是略微沉吟了一下,劉據解釋道:


    “其實兵形勢近在眼前,我已故的表哥景桓侯便將兵形勢用的爐火純青,打的匈奴毫無招架之力。”


    “霍去病?”


    衛青愣了一下。


    劉徹、桑弘羊與蘇文亦是好奇的看向劉據,等待著他做出更多的解釋。


    “正是。”


    劉據點了點頭,繼續道,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製敵者也。”


    “大將軍不妨想想,景桓侯數次北擊匈奴大獲全勝,是否便暗合了兵形勢的特點?”


    “另外,大將軍在龍城之戰、漠南之戰,還有高闕奇襲戰中屢建戰功,所行之事是否也暗合了兵形勢的特點?”


    “可惜自大將軍建立幕府之後,幕下將領謀士愈多,大將軍也開始潛心研究軍書兵法,了解到的兵法理論越多,聽到的建議謀略越多,製定方略時越發循規蹈矩,反倒在與匈奴的戰事中再難取得大勝。”


    “其中緣由,不知大將軍如今是否有所感悟?”


    “這……”


    衛青聞言麵露尷尬之色,心虛的望了劉徹一眼。


    這個外甥怎麽這麽不會說話,怎好當著陛下的麵揭舅父傷疤?


    桑弘羊和蘇文亦是對衛青投去“同情”的目光,此刻他已經成功起到了擋箭牌的作用,化解了劉徹的部分難堪。


    “……”


    然而劉徹此刻已卻無暇對衛青幸災樂禍。


    隻是蹙著眉頭似是正在咀嚼劉據剛才的這番話……這個問題他也想了很久,世人隻道他這一朝得人於茲為盛,卻不知在征伐匈奴這件事上,自霍去病英年早逝之後,他就陷入了“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


    衛青?路博德?趙破奴?李息?公孫賀?韓說?……


    曾經參加過漢匈之戰的將領不少,如今活著並且還能說上名來的也不少。


    可是能夠像霍去病一樣“戰必勝、行必果”的將領,他卻找不出來一個,無法“先求生而後求戰”,否則又怎會在霍去病死後便立刻放棄給與匈奴致命一擊的機會,否則又怎會在霍去病死後不久便下《求秀才異等詔》?


    如今自己的兒子忽然將霍去病那大勝匈奴的戰術給歸納了出來,還將其命名為前所未有的“兵形勢”,直指朕都未想透的致勝核心。


    如此悟性,難不成……


    劉據就是朕尋找了多年而不再得的第二個冠軍候?!


    朕對匈奴的製勝法寶竟一直就在朕身邊?!


    朕早該想到的!


    衛氏血脈本就不俗,朕的血統更是天下至尊,天下至尊加上衛氏血脈,如何不能生出另一個霍去病,甚至超越霍去病也不在話下!


    不不不!


    恐怕早已超越了霍去病!


    霍去病雖驍勇善戰,但卻不學五經、不習兵法。


    而朕這個兒子在與霍去病相仿的年紀,卻已是文武雙全,自然是朕的兒子更強一些……何況霍去病似乎也無法開兩石弓轅門射戟吧,反正朕沒見過?


    如此想著的時候。


    劉據則又自顧自的說了下去:


    “大將軍,你方才問我守城之策。”


    “堅壁清野的策略我就不提了,讀過兵書的人想必都知道,至於城池、糧草、水源、兵馬,還有裝備方麵的籌備事宜我也不多贅述,這是一個守城將領必須做好的事情,亦是我漢軍的強勢之處。”


    “我隻提出一個策略,曰:其有必救之軍者,則有必守之城!”


    “我要守的城池,必在城外秘密駐紮可以隨時策應的機動騎兵,使敵軍收尾不能相顧,或掠其糧草,或襲其後帳,總之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


    “我據城而守,卻攻守易型,敵無城可據,如何與我為敵?”


    “不知對於我的這個迴答,大將軍是否合意?”


    話音剛落。


    衛青尚且來不及做出迴應,劉徹卻已滿麵紅光,多年前的鬥誌似乎又在這一刻忽然迴來了:


    “好!說得好!不愧是朕的兒子!”


    “此策甚合朕心,好一個其有必救之軍者,則有必守之城!”


    “衛青,朕就說你老了,你可服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知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知魚之樂並收藏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