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循聲望去,卻見趙周抬手還打算繼續抽自己嘴巴。


    “趙丞相,別這樣,別這樣趙丞相!”


    倪寬眼疾手快,連忙一把將其拽住趙周苦苦相勸。


    “趙丞相這是怎麽了?”


    劉據看了倪寬一眼,心說倪內史你怎麽能說出動圖,嘴上卻隻是疑惑的問道。


    剛才那一嘴巴就夠狠的了,他都已經看到了一個清晰的五指印。


    然而他更好奇的還是趙周究竟受了什麽刺激,為何對這座銀山產生這麽大的反應?


    的確,這產量換算成以斤為單位,而且還是大漢252克為一斤之後,聽起來確實有些誇張,但趙周聽到這個消息不是應該高興才是麽,畢竟他跟隨一同出海,這份功勞中上也少不了他的一部分。


    “殿下莫怪,末將方才見到一隻蚊子落在趙丞相臉上,趙丞相或許是在驅蚊。”


    楊仆反應倒挺快,連忙給趙周找了一個略顯牽強的理由。


    “那也不用這麽狠吧?”


    劉據又看向趙周,想了想又道,


    “趙丞相,你要是被蚊子咬了瘙癢難耐,可以嚐試掐一個十字,如此或許能比抽耳光好受一些。”


    “……多、多謝殿下關懷,已經好些了。”


    趙周很想告訴劉據自己還沒有那麽神經。


    但他卻什麽都不能說,難道還能直白的告訴劉據這是悔恨的耳光?


    他是因為自己自作聰明當著金日磾的麵說了不該說的話,導致被金日磾威脅,迴去之後就得被迫向劉徹請骸骨,如今才悔不當初?


    可是這又能怪誰呢?


    怪隻怪他剛才沒有堅定的相信劉據,相信劉據就是來這片海島上尋找銀山的,堅信這片海島上就是有這麽一座儲量驚人的銀山。


    他本來就該對劉據抱有一些信心的……


    畢竟就算劉據的夢境與實際情況有諸多不符,但這海外的島嶼也還是在劉據的指引下找到的,總還是有部分可信之處吧?


    都怪金日磾那個王八蛋。


    如果不是這個王八蛋先提出質疑套乃翁的話,乃翁怎會裏外不是人!


    金日磾卻絲毫不這麽認為。


    他仍舊沉浸在這個數據的震驚中久久不能自拔,硬是愣了半天神,才勉強開口問道:


    “殿下此話當真?不知殿下這數字可有依據?”


    “這座銀山就是依據,我命人召你們過來,便是打算邀請你們現在隨我一同前去實地考察一番。”


    劉據笑了笑,說道,


    “還有,既然已經找到了銀山,我們也該準備一下迴京複命的事了。”


    “我的意思是,盡快挖掘一批銀礦,先將裝滿楊將軍麾下運載量最大的那艘樓船裝滿運往朝鮮半島。”


    “除了楊將軍和公孫卿等人暫時留守這裏,繼續建設和傳道之外,我們剩下的人就可以隨船返迴朝鮮半島,準備迴京複命了。”


    “至於接下來究竟派誰前來接管此事,在這片海外大島上駐軍多少,銀礦又要在什麽地方冶煉,冶煉的白銀又要如何使用……這些問題就不是我該關心的事了,相信我父皇和朝中能臣自會製定出適宜的方案。”


    “不知你們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麽?”


    “……”


    眾人心中悵然,私自出海和出海之後的事他是一句都不提啊。


    為大漢開疆擴土固然重要,找到這一座銀山也固然是大功一件,但私自出海和出海之後的事也得有個章程、串個口供不是?


    否則就算劉據立下了功勞,不會被劉徹治罪,隻怕也極有可能來個功過相抵。


    而他們這些人的罪過可就大了……


    “殿下,不知其他的事……殿下可有什麽交代?”


    金日磾又盡量隱晦的問道。


    劉據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又是淡然一笑做起了甩手掌櫃:


    “這些也不是我該關心的事,你們自己看著辦吧,隻要能夠給你們洗脫罪名,確保迴去之後不被我父皇責罰,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我一人身上也是可以的。”


    “諸位皆是混跡朝堂多年之人,想必這點小事應該難不住你們吧?”


    “小事……”


    眾人聞言再次語塞。


    這位太子還真是膽識過人,一點都沒在怕天子的啊……


    不過就算劉據說得很輕鬆,他們又怎麽敢為了給自己洗脫罪名,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劉據一人身上?


    就算劉據自己立了大功無所謂,迴頭劉徹看到這樣的奏疏,隻怕也隻會將他們治的更狠。


    畢竟人家兩個怎麽說都是血濃於水的父子,而且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劉徹還是挺護短的,與劉據為難或是往劉據身上甩鍋的人大多都沒有好下場。


    看來這件事情,仍需從長計議啊……


    ……


    長安,未央宮。


    蘇文小心將一個尚未破開封泥的竹筒呈了上去:


    “陛下,這是朝鮮半島方向送迴的奏疏。”


    “放那吧。”


    劉徹卻隻是微微頷首,眼睛都未曾抬一下。


    自打收到常融的訃告之後。


    劉徹顯得異常平靜,並未派出使者前去朝鮮半島核實訃告中的內容,也並未再催促蘇文前往金馬門等待朝鮮半島傳迴的消息,就好像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一般。


    而因為這件事斷了一根小指的蘇文心裏卻無比清楚。


    這樣的劉徹才是真正動了殺心……


    劉據這次是真的嚴重越界了,並不完全是因為常融“被”落海,其實這個小黃門對於劉徹來說根本沒有那麽重要,主要還是因為在這件事中,趙周、倪寬、韓說、楊仆和李季一幹從官竟全都站在了劉據那一邊。


    一個丞相、一個左內史、兩個將軍、一個謁者。


    這些人都是劉徹親手提拔的大臣,除了李季之外,每一個人在朝野內外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力,他們與劉據聯合在一起,並且配合劉據欺君,無疑已經對皇權產生了嚴重威脅與挑釁!


    劉徹不派使者去核實訃告中的內容。


    是因為他心中已經有數,不需要繼續核實。


    劉徹不再催促朝鮮半島的消息。


    是因為他已經不再相信劉據以及隨行的官員傳迴的奏疏,看與不看已不重要。


    而不動聲色,則是為了避免打草驚蛇。


    韓說帶去的五萬精銳漢軍,還有楊仆帶領的樓船水軍,劉徹心中不可能沒有顧忌。


    他這是在穩住劉據,穩住韓說,穩住楊仆,穩住這次出行的官員,避免他們和他們手中的兵馬因懼怕而生出反叛之心,這必將給大漢帶來難以承受的震動與損失。


    他現在就像一頭正在伏擊獵物的猛虎。


    他在耐心的等待,等待劉據迴到長安,等待那五萬精銳漢軍和樓船水軍班師迴朝,等待最合適的時機到來。


    而在這之前,他非但不會表露出任何的情緒。


    如果有必要的話,他還會極為大方的給予“獵物”褒獎與賞賜,以此來麻痹“獵物”,確保“獵物”在被一擊必殺之前都察覺不到絲毫危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知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知魚之樂並收藏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最新章節